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种子公司由行政、技术、经营“三位一体”的事业单位逐步转向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是必然趋势,种子公司独家经营的局面也不复存在,种子市场竞争将会越来越激烈。在这种新的形势下,就种子公司如何进一步发展壮大自己,谈一下自己的观点。一、解放思想,转变观念。要在竞争激烈的种子  相似文献   

2.
转换经营机制迎接市场挑战江苏省江都市种子公司王玉龙我们种子公司属于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现有职工55人,其中国家干部16人,全民职工15人,合同工、借用工、临时工15人,离退休人员9人。(一)长期以来,种子公司的管理体制是“政府指令,统收统支,平均分...  相似文献   

3.
当前,种子公司是一个“行政、技术、经营三位一体”的事业单位。但是,从长远观点看,事业性质不够妥当,种子公司应当积极向企业化发展,改变为企业性质。现就这一问题,提出如下见解,以供商榷。一、种子公司走向企业化的客观必然性 1958年,国务院(五办、七办)正式批准成立种子机构,由原属粮食部门的种子经营机构和原属农业部门的种子管理机构合并,成为  相似文献   

4.
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以下简称《种子法》)的颁布实施和中国加入WTO后,我国种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当前,省级种子公司刚从政、事、企三位一体行政事业单位分离出来,变为纯企业型种子公司,从体制上发生了质的转变。省级种子公司如……  相似文献   

5.
洪洞县种子公司,按照县委综合改革的初步意见,从提高经济效益入手,以落实岗位责任制为重点,围绕服务于农村商品生产,多方面进行了大胆改革。一、实行经理负责制,逐步由事业单位向企业单位过渡。种子公司为了搞好由事业单位向企业单位过渡的准备,首先实行了经理负责制。规定经理具有机构设置、人员流动,资金使用的权力;具有生产经营自由权,工资奖金支配权。其次是逐步试行财政包干的办法,即在地区下达六项指标,拨发事业经费的情况下,按农财两部颁发的“种子公司财务管理试行办法”执行,公司核算,自负盈亏,盈余不交,亏损不补,盈余部分的60%为公司  相似文献   

6.
根据中央关于调整国民经济的方针,各地对现行经济体制进行了一些改革试点,并取得了初步的成效。在这样的新形势下,国家要求种子公司应该按照国营企业单位管理,实行全面的经济核算,建立与管理体制相适应的核算体制。因此,本文拟就种子公  相似文献   

7.
种子会计核算的方法必须适应种子经济核算工作的要求。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地区封锁的破除,各种经济成份的同时并存,以及各种形式的经济责任制在种子公司内部的实行,种子经营工作由过去单纯的管理型、执行型,逐步转变为经营型、决策型。种子经营的卖方市场已经初步形成,市  相似文献   

8.
国有种子公司体制改革的困境与出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佟屏亚 《种子世界》2001,(10):14-19
国有种子公司经历20a的改革,经历了财政差额补助、定额补助,逐步过渡到定性为自收自支的事业单位或企业管理的经济实体,尽管机构名称改来变去,但机构未变,产权未变,性质未改.从总体来说,在面临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形势下,国有种子公司体制改革进展缓慢,步履艰辛.  相似文献   

9.
我国县一级种子公司属于事业单位、企业管理,集技术、管理、经营于一体。这一性质决定了种子公司既要服务于农业生产,加强种子管理,又要受到价值规律的影响,必须按照经济规律开展种子经营活动。尤其是在国家对种子工作的优惠政策逐步取消后,后者显得越来越突出。根据种子公司的生产经营活动状况可划分为三种类型:一是生产型。生产用种主要靠从外地调进,它们主要受到种子生产地区丰歉的影响。二是经营型。大量从事种子生产,所产种子绝大部分销往外  相似文献   

10.
牛子敬  陈新平 《种子科技》2000,18(5):266-267
中国“入世”在即 ,《种子法》也即将出台 ,届时我国的种子市场将全面开放 ,我国种子行业的排头兵国有种子公司将面临着机遇和挑战并存的重要历史时刻。重新审视自己 ,抓紧时间改革创新 ,以积极的态度参与竞争 ,驾驭机遇 ,迎接挑战 ,才能促使国有种子产业不断发展壮大 ,使民族种子产业在国际竞争中自立。1 国有种子公司的现状及存在的突出问题1.1 国有种子公司内部管理水平低 ,效益较差。国有种子公司是各级农业行政部门的二级机构 ,属企业管理型的事业单位。长期以来 ,由于政府行为和行政干预严重 ,机构臃肿 ,人满为患 ,企事不分 ,严重影…  相似文献   

11.
种子公司自1978年成立以来,由于正确贯彻了中央有关方针,由试点到全面,不断加强经济核算,从79年到82年,种子销售和利润总额这两项主要经济指标,都完成的很好,成绩显著,可谓稳步发展,直线上升。充分显示了用经济手段管理经济的优越性。不信?请您自己认真分析下列数字。  相似文献   

12.
练进旺 《种子科技》2000,18(3):142-143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 ,种子市场的开放 ,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这是一种挑战 ,更是一种机遇。国有种子公司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生产、经营及管理的体制已难以适应进一步发展的要求 ,必须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走育繁推一体化、产供销一条龙的路子 ,才能立于不败之地。1 国有种子公司现状1.1 体制、机制不适应。目前 ,国有种子公司多属事业单位、企业管理性质 ,公司内部难以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运行管理机制 ,根本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若不从体制和机制改革创新入手 ,是难以从根本上解决计划经济体制留下来的这一“顽症”的。1.2 …  相似文献   

13.
李亦军  杨桂甲 《种子科技》2000,18(6):324-325
随着中国加入 WTO日期的临近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的出台实施 ,作为国有最基层的县级种子公司现状堪忧。如何发展 ,近期种子期刊、业内人士的讨论尤为热烈 ,笔者在此也略述浅见。1 主要问题1.1 剪不断理还乱的公司体制。国有县级种子公司姓“企”姓“事”,不争自明 :自收自支 ,自负盈亏……是企业 ,应有企业管理的运作方式 ,可它偏偏又是事业单位 ,定编、定工资。定编 ,即种子公司是县人事局核编定员 ,导致公司冗员多多 ,人才馈乏 ,青黄不接。定工资 ,即职工工资由县人事局按政策核批发放。干与不干一个样 ,干多干少又一样。公司…  相似文献   

14.
我国的种子公司在计划经济时期属于事业单位,享受财政拨款,实行封锁市场、垄断经营的模式,以保障地方生产为经营的宗旨。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及《种子法》的实施,一方面原来国有种子公司的性质逐渐发生变化,演变为自负盈亏的真正意义上的企业,另一方面看好种业的民营资本及农业科研院所竞相成立种子公司,使得现有种子企业的体制向多元化发展,同时,封闭的市场、垄断经营的模式被彻底打破,市场竞争相当激烈。各类种子企业如何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把握好市场,并求得发展,运用市场营销观念是有效途径之一。1认真开展调研工作,把握营销…  相似文献   

15.
1997年前,新乐市种子公司是国有国营的县(市)级种子公司,是计划经济体制框架下的事业单位.实行企业管理,肩负着试验、示范、区试新品种的繁育供种工作,享受差额补贴.后来差额补贴被取消,完全变成了自收自支.种种矛盾日显突出:依赖于计划指导和政策保护,难于创新,官商作风严重;人浮于事,效益低下;人事权与人事管理权相分离,制肘因素、干扰因素较多,经营决策没有自主权.凡此种种都形成了公司运行的阻力,使公司举步维艰.  相似文献   

16.
对种子检验工作的思考山西省农业种子总站赵文志目前,我国各级国有种子公司大都是“行政、技术、经营”三位一体的事业单位,种子管理也包含着行政、企业、行业三种不同性质职能。这种体制和这种管理方式在计划经济时期对种子事业的发展曾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随着社会主...  相似文献   

17.
适应市场开拓进取--保定市种子公司发展之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种子法>及相关配套法规全面实施以来,种子市场竞争异常激烈.保定市种子公司作为自收自支事业单位,如何克服未改制单位存在的种种弊端和各种不利因素,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就成为解决我公司生存的主要课题.  相似文献   

18.
国以农为本,农以种为先,多年来种子行业享受着国家优厚的政策,享受着国家事业单位的人事管理,享受着全额拨款的待遇,尽管如此,大多数的国有种子公司仍不景气,惨淡经营,甚至有相当一部分公司靠国家发工资维持人员生计.  相似文献   

19.
国有事业型种子公司一度曾为种子事业做出过卓越贡献,但在市场经济日臻完善的条件下,其历史使命已完成,并已进行多次改革。但在历次改革中所遗留的一些难点问题需要借助事业单位改革之际加以彻底解决,这是种子事业面临的又一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20.
近日来,有两件事使我深深感到,各级种子公司及时掌握并运用种子繁、购、销、存的可靠信息对于搞好种子公司的经营工作、增加种子公司的经济效益、维持种子公司的生存和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一件事是:去年12月因公出差到内蒙古自治区鄂伦春自治旗种子公司。这个公司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