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包头市位于内蒙古西部,也是自治区最大的工业城市,是国务院首批确定的全国13个较大城市之一,辖9个旗(县区),1个国家级稀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全市土地面积约2.8万平方公里,总人口249.6万.是首批全国文明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荣获2002年联合国人居奖、第三届中华环境奖等荣誉。包头市经过50多年的发展建设,已成为我国最大的稀土工业基地和著名的钢铁工业基地。  相似文献   

2.
陈飞 《内蒙古林业》2010,(12):30-31
包头市是内蒙古最大的工业城市,近几年在建设现代化园林城市的进程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11个广场、15个公园、80多个绿地景点、40多处音乐喷泉,市容市貌和城市生态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为把一个工业化城市缔造成一个园林化城市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大同市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都,位于山西省北端。大同属于典型的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6.5℃,春季风大沙多,夏季炎热少雨,冬季寒冷干燥.年平均降水量360mm左右。全市国土面积14112km^2,其中市区土地面积2080km^2,建成区面积80km^2.常住人口约140万。  相似文献   

4.
发展包头城市森林提高林业生态及经济效益薛函李宏伟(包头市城建学校包头014030内蒙古包头市气候干旱,年降水量只有300多mm。秋、冬、春三季多风沙天气。发展城市森林就是增加城市林木密度和面积,形成近似于森林的气候,增加空气湿度和氧气含量,同时净化大...  相似文献   

5.
包头市是随着国家"一五"、"二五"计划的实施发展起来的新兴工业城市,现有蒙、汉、回等43个民族,总人口240万人。土地总面积2.8万Km2,其中建成区面积168Km2。    相似文献   

6.
包头市地处内蒙古高原南端,阴山山脉横贯该市中部,是国务院首批确定的13个较大城市之一,是内蒙古自治区最大的工业城市,是国家重要的基础工业基地。包头市的工业发展动力主要来自于钢铁和机械制造产业,形成了庞大的相关产业链,如矿产、煤炭、电力、加工等产业。但是这些产业不仅耗能大,而且会产生大量的附属产品和废弃物,同时由于产业间的依存关系紧密,造成了产业发展中的模式单一和易于受主导产业影响的不利状况。这些相关产业如  相似文献   

7.
1998年大韩民国政府12个机关迁入大田,现已成为韩国第二首都,人口150万。1993年成功主办了“大田世界博览会”。大田还是世界性科学城,有来自100多个国家的1.6万科学家在此工作。大田青山环抱,四季分明,森林覆盖率达75%,绿化面积540km^2。下面的图片充分显示了大田的城市森林风貌。  相似文献   

8.
一、包头市城市环境概况1、自然条件包头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部,属半干旱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均气温8.5℃,年最低气温-276℃,年最高气温35.5℃,年降水量262.9毫米,集中在七八月份,年日照时数2806小时,年平均相对湿度52%,冬春西北风多而大,全年无霜期130天左右。土壤pH值在7.0-8.0之间。  相似文献   

9.
4月26日,包头市被全国绿化委员会和国家林业局授予国家森林城市荣誉称号,成为我国西部地区唯一获此殊荣的城市。  相似文献   

10.
乔勇进  方强 《防护林科技》2006,(3):F0002-F0002
上海市地处长江人海口处,面积0.63万km^2.人口1700万,是我国第一大工商业城市和长江三角洲的中心城市。多年来上海坚持、城市环境园林化、城市绿化生态化、城市绿化人文化”的生态城市建设目标.注重绿色景观与自然风景、城市环境和居民需要自然融合,建设以沿江防护林和部分自然保护林为生态前沿,以大型片林、楔形绿地和廊道林带为生态腹地.形成沟通城郊、环抱中心城区的“一环十六廊、三带十六片”的城市森林空间框架。  相似文献   

11.
《中国城市林业》2007,5(1):63-63
塑造山水相间的园林城市风貌,实现城市生活与生态环境和谐相融是北京延庆新城的发展方向。延庆新城将以妫水大街为新城发展主轴,以妫水河、三里河湿地为城市生态景观带,充分利用河流、林网、农田等自然生态要素作为隔离空间,疏密有度,合理布局。新城城市建设用地规模将达到18km^2。  相似文献   

12.
资源型城市的生产和发展与资源开发密切联系,既有资源开采利用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同时又面临城市化进程加快而出现的城市化问题。利用遥感与GIS结合的方法,分析包头市近10年来土地利用、城市化扩张与植被覆盖度等变化情况。结果显示,包头市近10年来城市化进程加快,建设用地的面积呈现较大扩张态势;建设用地的增加主要以占用草地与耕地等为代价转化而来;包头市总体植被覆盖度随时间推移逐渐减小,但建成区植被覆盖度略有增加,生态环境质量呈现总体下降与局部转好的趋势。  相似文献   

13.
童道琴 《中国林业》2001,(12):22-22
城市是人类社会活动的主要区域,随着地球上城市化的趋势不断加速,大量人工环境的建成以及由此带来的环境污染等负面影响已给人类带来了生存危机,制约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也对城市本身的生存与发展提出严峻的挑战。目前我国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为25.5%,人均公共绿地为5.54平方米。绿化指标比较高的大连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和人均公共绿地分别为39.2%和7平方米,  相似文献   

14.
略谈现代城市林业的发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城市是一个特殊的生态系统,它是以人为主体并与周围的其它生物和非生物之间建立相互联系的城市森林生态经济系统。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这类系统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数量也逐渐增多,如何使这个系统中的主体——人,有一个更好的生态环境和发展环境是我们的当务之急要解决的。1城市生态系统的现状城市人口“爆炸”。据报导:1950年全世界城市人口为7亿,1985年19.8亿;城市人口占世界的百分比是1950年为13.6o,1960年为34.2%,1980年为39.6%,1990为42.6%,预计2000年为46%,其中发达地区为71.5%。我国的城市人口增长…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发展步伐加快,城市的生态环境压力日益增大。城市空气污染、水体污染、热岛效应等环境问题给城市发展带来了许多负面效应和经济损失,据统计,2004年我国城市由于空气污染共造成近35,8万人死亡,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1527.4亿元。2011年末,北京市连续数目的灰霾天气让PM2.5(直径小于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引起了社会各界热议,PM25成了大街小巷的热点话题,群众对空气质量问题空前关注。  相似文献   

16.
城市生态绿地与城市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童道琴 《中国林业》2001,(24):22-22
城市是人类社会活动的主要区域,随着地球上城市化的趋势不断加速,大量人工环境的建成以及由此带来的环境污染等负面影响已给人类带来了生存危机,制约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也对城市本身的生存与发展提出严峻的挑战。目前我国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为25.5%,人均公共绿地为5.54平方米。绿化指标比较高的大连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和人均公共绿地分别为39.2%和7平方米,而国外的城市绿化覆盖率大都在60%以上,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超过40平方米,相比之下,差距很大。构筑城市生态绿地,是城市环境建设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7.
青海西宁地处青藏高原东部边缘,黄河支流湟水上游,是青海省省会城市,也是进出青藏高原的门户和交通枢纽。全市辖5区3县,市域7694km^2的总面积中林业用地为25.13万hm^2,占土地总面积的32.9%,森林覆盖面积为19.13万hm^2,森林覆盖率25%,活立木蓄积量331.6万m^3。  相似文献   

18.
城市森林在生态城市建设中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城市森林”是一种“以服务城市为主旨的森林”.它突破了过去纯粹的以城市市区绿化为终极目标的狭义的森林概念和以城市美化为目标的扶隘的园林思想,是一种为城市生态系统服务的新型的森林体系。在城市森林的构建中,主要须遵循以下几条原则.  相似文献   

19.
城市林业在生态城市发展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炳新 《绿色科技》2014,(5):143-144
指出了森林在维护城市生态环境、改善人类生存空间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城市带来最大的生态环境效益的同时也带动了城市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增长,极大地推动了城市的生态化建设进程。阐述了生态城市与城市林业的内涵与特点,探讨了城市林业的建设对生态城市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生态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为促进城市林业和生态城市建设与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城市森林因具有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还具有为居民提供休闲、娱乐、健身场所等重要意义,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成都城市森林从古史时期就开始了发展。随着城市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水平的提高,成都的城市森林也逐渐发展并形成了自己的模式与特点:1.河道、道路等绿廊模式;2.公园森林模式;3.城郊林盘;4.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模式;5.郊县天然林模式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