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3 毫秒
1.
‘CAF10’是运用单株选择和集团选择育种手段,从云南元谋县地方栽培品种中选育出的木豆新品种。生育期259~264天,平均株高(264.5±32.9)cm,地径(3.86±0.65)cm,单株荚数(948.3±231.0)个,每荚粒数(4.9±0.4)粒,种子百粒质量(8.76±0.49)g,单株粒质量(203.09±70.23)g。  相似文献   

2.
‘CAF9’是运用单株选择和集团选择育种手段,从云南元江县地方栽培品种中选育出的木豆新品种。生育期263~270天,平均株高(267.2±35.2)cm,地径(3.97±0.53)cm,单株荚数(600.3±207.6)个,每荚粒数(4.9±0.3)粒,种子百粒质量(7.86±0.43)g,单株粒质量(132.45±49.50)g。  相似文献   

3.
‘CAF8’是运用单株选择和集团选择育种手段,从云南元江县地方栽培品种中选育出的木豆新品种。生育期257~265天,平均株高(231.5±32.7)cm,地径(3.74±0.76)cm,单株荚数(794.8±272.6)个,每荚粒数(4.5±0.4)粒,种子百粒质量(7.85±0.51)g,单株粒质量(81.17±23.40)g。  相似文献   

4.
‘ICP12746’为印度国际半干旱热带作物研究所(ICRISAT)选育的纯系品种,于1998年引进中国.生育期231 ~242天,2年生植株平均株高(206.3±21.1)cm,地径(2.48±0.37)cm,一级分枝数(21.3±2.4)枝,单株荚数(416.8±59.6)个,种子百粒质量(24.91±0.45)g,单株粒质量(270.76±43.80)g;与对照品种比较,具有产量高、豆荚及豆粒大、鲜籽粒口感好且种皮薄等优点.  相似文献   

5.
‘ICP7035’为印度国际半干旱热带作物研究所(ICRISAT)选育的纯系品种,于1998年引进中国.生育期223 ~236天,2年生植株平均株高(247.1±23.9) cm,地径(2.67-0.35)cm,一级分枝数(22.0±2.5)枝,单株荚数(382.5±65.5)个,种子百粒质量(21.72±0.39)g,单株粒质量(273.23±51.58)g;与对照品种比较,具产量高、豆荚及豆粒大、鲜籽粒口感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6.
云南地方栽培木豆群体数量性状变异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云南省8个地方栽培木豆群体进行调查,对木豆株高、地径、冠幅、单株荚数、虫荚率、单株粒质量及百粒质量等数量性状变异进行分析,结果表明7个性状不论是群体间还是群体内个体间均存在丰富变异。性状相关性分析表明,单株粒质量与单株荚数呈高度正相关,与株高、地径呈弱正相关。单株荚数、虫荚百分率、百粒质量对产量构成贡献最大,通径系数分别为0.8551、-0.2374、0.1799。若将三个性状相结合,选择单株荚数多、粒大、虫荚少的单株,则后代产量可望有明显增加,有可能育成高产高抗虫性品种。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金黄熊猫(Xanthostemon chrysanthus F.Muell.exBenth)在广州市生长结实表现及其果实与种子特征,本文以广州市天河区龙洞种植的6年生金黄熊猫植株为材料,选取10个单株对金黄熊猫植株生长结实表现、果实及种子特征进行了测定和统计。结果表明:金黄熊猫单株间生长表现差异较大,植株病虫害轻,结实量差异大,果实成熟度不一致,10个单株树高、冠幅、胸径、枝下高、果质量、果序数量范围分别为4~5.3m,2.99~14m2,5.7~9.2cm,0.9~2.1m,3.4~9.7kg,117~404个;同一个单株及单株间果序大小差异极大,单果序质量、单果序分枝数以及单果序蒴果数范围分别为17.99~166.87g,5~59个,16~161个;500个单果横径、纵径、质量、种子粒数、种子质量变异系数均在10%以上,范围分别为8.18~15.02mm,6.66~14.58 mm,0.51~2.93g,46~127粒,0.06~0.5g,单果萼片3~8裂,子房室数3~4(稀5)室;种子棕褐色,类三角形、肾形,千粒质量3.34±0.07g,种子长、宽变异系数在13%以上。  相似文献   

8.
氨基酸复合微肥对大豆增产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大豆喷施氨基酸复合微肥可显著促进其生长发育,株高增长,株荚数增加34.5%,三粒四粒荚较对照增多51.7%,单株粒重增加32.8%,提高大豆产量因子构成水平。氨基酸复合微肥对大豆喷施的最佳浓度为350倍液。  相似文献   

9.
为了了解栽培密度对多穗柯生长特性的影响情况,以确定其适宜的种植密度,设置6种不同的种植密度进行了人工栽培试验。结果表明:种植1年后,各密度试验林植株各生长指标值都有一定的差异,其地径、冠幅、新梢数、单株鲜叶产量、比叶重间的差异均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而其株高、分枝数、叶面积及叶片SPAD值之间的差异均不显著;密度为100 cm×100 cm的试验林其综合生长指标最好,植株平均径粗达13.42 mm,新梢数平均为51.07条,冠幅平均为64.89 cm×63.67 cm,单株鲜叶产量均值为200 g,比叶重均值达(109.18±0.19)g/m2。  相似文献   

10.
203黄豆王     
203黄豆王,为分枝稀植型超高产新品种。据年种植,其表现为:株高1.8左右(参看照片),主茎20至24节,单株分枝10至16个。豆秧高大繁茂。它根系发达,茎枝粗大,抗倒伏力强。主茎还是分枝,都结荚极密。三粒荚占60%,四粒荚占30%,其余为二粒荚。不裂荚,不落粒,抗逆性强。生长期为:春播130  相似文献   

11.
粤北次生常绿阔叶林土壤有机碳分布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研究了粤北天井山林场2 hm2样地内土壤有机碳的分布特征及随土层、土壤理化性质的变化.结果表明:(1)0 ~25 cm土壤密度均值为(0.76±0.02) g/cm3,土壤有机碳平均质量分数为( 32.29±1.66) g/kg;25~50cm土壤密度均值为(0.96±0.02) g/cm3,土壤有机碳平均质量分数...  相似文献   

12.
从山西农业大学等地引进农大3号、农大5号、农大6号、当地野生种等4个欧李品系进行引种栽培试验,利用常规方法和RHIZO2007d根叶分析仪及DPS软件测定、分析了不同品系分枝、生物量、根系等特征,结果表明,栽植当年农大3号平均单株分枝数最大达4.5枝,农大5号分枝数3.8枝,实生(野生)苗Ⅱ平均分枝数最少仅1.5枝;各种欧李品系的平均单株生物量由大到小为农大5号(49.136g)实生苗Ⅰ(45.642g)农大3号(17.935g)实生(野生)苗Ⅱ(12.413g),野生实生苗长势最弱;农大5号根系最长(5 220.38cm)、表面积(963.70cm2)和体积(72.41cm3)最大;毛细根是欧李根系的主要组成部分,直径小于1.0mm根占70%以上。栽植欧李经济型水土保持防护林应首先选用农大5号品系。  相似文献   

13.
为了提高品质,研究"小垄密播不掐尖"与"大垄互错稀播掐尖"对水飞蓟有效分枝数、总粒数,及每球果粒数、千粒重、单株产量及黑籽率等的影响。结果表明:大垄互错稀播掐尖栽培的水飞蓟分枝数和单株产量分别提高4.37 g和7.16 g,且种子黑籽率提高10.10%,可达到80.14%。  相似文献   

14.
对从印度国际半干旱热带作物研究所引进的12个杂交木豆品种进行农艺及品质性状评鉴,结果表明:(1)ICPH2671和ICPH3359两个品种籽实产量达3 537.6 kg·hm-2和3 217.0 kg.hm-2,显著高于对照品种Maruti的2 318.2 kg·hm-2,增产幅度分别达53%和39%,说明此二品种在类似于元谋环境条件地区具有较高推广价值;(2)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单株产量与测定的其它7个性状均极显著相关,其中与单株荚数、株高、基径和百粒质量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76、0.956、0.895和0.827,因此可以把这4个性状初步确定为杂交木豆高产育种的主要选择性状,而单株荚数与株高性状最为直观,相关性也最高,是作为新品种培育中前期选择的最佳性状;(3)在品质性状方面,杂交品种碳含量普遍低于对照品种,胱氨酸、维生素C普遍高于对照品种,早熟杂交品种锰含量普遍低于对照品种;品种ICPH2438的氨基酸总量及各种氨基酸成份大多明显高于对照品种.  相似文献   

15.
对岩溶地区翅荚木(Zenia insignis)、柚木(Tectona grandis)、海南蒲桃(Syzygium hainanense)、秋枫(Bischofia javanica),顶果木(Acrocarpus fraxinifolius)等5种用材树种的9年生试验林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各树种之间的树高、胸径、材积、冠幅差异极显著。其中翅荚木平均树高、胸径和单株材积最大,分别为11.88 m、12.74 cm、0.090 66 m~3;其次是柚木,分别为11.21m、10.52 cm,0.056 29 m~3;初步认为翅荚木和柚木早期速生,可作为用材树种在广西岩溶地区推广造林,快速恢复森林植被,增加森林面积和森林蓄积量。在5种用材树种中,翅荚木、柚木冠幅较大,其次是海南蒲桃、秋枫,顶果木冠幅较小。  相似文献   

16.
以红掌的试管苗为试验材料,研究了生根培养基的不同离子浓度(MS,1/2 MS,1/3 MS,1/5 MS)以及生根培养基中活性炭、NAA、IBA对其生根的影响,并对6个品种红掌(大哥大、粉冠军、火鹤、潘多拉、维多和阿瑞博)试管苗的生根效果进行了比较,结果发现:(1)1/2 MS培养基为促进红掌试管苗生根的最适基本培养基,在1/2 MS中加入2.0 g/L活性炭可显著提高植株生根率,降低黄化率;(2)IBA对根诱导效果优于NAA;两者均在质量浓度为0.000 2 g/L时诱导生根效果最好,质量浓度高于0.000 4 g/L时,诱导生根效果减弱;(3)试管苗以1/2 MS+2.0 g/L活性炭+0.000 2 g/L IBA生根培养,大哥大、潘多拉、粉冠军和阿瑞博4品种生根效果较好,在单株生根数和单株根长大于1 cm的根数2个指标上,显著好于火鹤、维多。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为白果产区种源结构调整和白果整体质量提升提供参考,从而促进白果产业健康发展。【方法】选取来自我国主要白果产区和日本的39个优良无性系白果为材料,对其白果形态指标进行测定,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银杏毒(MPN和MPNG)含量,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其K、Ca和Mg营养元素含量,对不同无性系白果的果形、营养和毒性进行评价。【结果】不同无性系白果果形和银杏毒含量差异显著。白果果形指数为1.16~1.81。2号无性系白果果形指数最小,为1.18±0.05,百粒胚乳质量为(43.85±0.06) g;37号无性系白果果形指数最大,为1.81±0.08,百粒胚乳质量为(56.75±0.05) g;29号无性系白果果形指数介于两者之间,为1.29±0.05,但是其百粒胚乳质量达到了(99.89±0.08) g,在各无性系白果中其胚乳质量最大。白果银杏毒总量最高为525.79 μg/g,总量最低为330 μg/g。白果MPN含量最高为485.24 μg/g,含量最低为247.44 μg/g;MPNG含量最高为213.03 μg/g,含量最低为21.43 μg/g。根据各无性系白果总银杏毒含量进行系统聚类,结果表明39个无性系白果可分为4类。39个无性系白果中,K、Ca和Mg平均含量分别为(0.60±0.04)、(0.19±0.02)、(0.48±0.01) mg/g。不同无性系白果的营养元素含量较为接近。【结论】不同无性系白果果形和银杏毒含量差异明显,选择果形好、银杏毒含量低和营养含量高的无性系,对白果产业健康稳定发展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8.
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不同容器规格(12 cm×15 cm、8 cm×11 cm、9 cm×13 cm和10 cm×12 cm)育苗对印度紫檀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印度紫檀苗高的变异系数和遗传力最大。容器规格为12 cm×15 cm的印度紫檀苗木发育最佳,苗高、地径、主根长、根幅、叶鲜重、茎鲜重、根鲜重、全株鲜重8个指标分别为(32.83±0.79)cm、(0.31±0.01)cm、(23±1.26)cm、(7.95±0.13)cm、(6.79±0.31)g、(4.04±0.49)g、(2.54±0.17)g、(14.99±1.49)g,8个指标均与育苗容器直径、高表现出极显著、显著正相关,大规格容器可以促进根系的发育,提高苗木的生长状况。生产实践中应根据实际需要选择相应大小的育苗容器。  相似文献   

19.
四川高含油量牡丹品种“丹凤1号”良种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选择适合四川地区发展的高含油量的油用牡丹品种,以紫斑、赵粉、凤丹等6个引种牡丹品种为材料,测定其单株果荚数、出籽率等丰产指标,牡丹籽含油率和籽油有效成分(亚麻酸、亚油酸、油酸)含量。结果表明,凤丹为四川地区表现最好的油用牡丹品种。2014年四川省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将该品种认定为良种,并命名为"丹凤1号"。"丹凤1号"平均含油率36.5%,单株产籽量(干)203.16g,每公顷产量可达3 900kg。  相似文献   

20.
乐昌含笑果实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3-2004年对分布于广东、湖南、江西3省的乐昌含笑果实特征进行观测,结果表明:10月上、中旬乐昌含笑球果成熟度已达81%-96%以上,是采摘的适宜时期;乐昌含笑果形多为球形、卵形,果内含种子数1-7粒不等;果实平均长径1.76-2.62 cm,平均短径1.27-1.73 cm;单株果穗类型分为聚合成串类型,聚合成串、簇生、单生混合型和聚合成串、簇生混合型,以第一类型单株最为普遍,单株最长果穗长度 10-23 cm,其所含果数15-48个;球果平均出籽率8.47%,种子平均千粒重134.7 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