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文利 《陕西林业》2011,(Z1):42-43
一、综合研究1、第一次综考。1982-1985年,开展了"太白山自然保护区综合考察",取得了太白山自然保护区气候气象、地质地貌、冰川地貌、森林资源、资源植物、珍稀濒危植物等诸多学科的系统资料,编辑出版了《太白山自然保护区综合考察论文集》,录制了太白山自然保护区植被景观及太白山自然保护区概貌录像带各一套,太白  相似文献   

2.
太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可持续发展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太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蒿坪保护站为例,在对其动植物资源现状以及受破坏情况阐述的基础上,不仅对目前威胁太白山自然保护区动植物多样性的主要因素,如贫困所导致的社区居民对资源过度利用、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商业因素的渗入以及旅游项目开发过度且管理不到位等,进行了分析,而且还结合太白山自然保护区的实际状况,提出实现该自然保护区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即改善当地社区生活水平、改善保护区的管理以及旅游开发应慎重并朝生态旅游方向发展等。本文提出的保护区可持续发展对策对秦岭自然保护区群的其他保护区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浅谈太白山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的优势与整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索一种新的管理和发展模式,需求保护和发展的结合,将保护区内良好的环境资源优势转化为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实现太白山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的创新和整合。文章通过对太白山自然保护区旅游前景的初步分析,利用太白山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设计出具有太白山特色的生态文化旅游产品,并将生态旅游贯穿于其他旅游内容之中,提出了开发生态旅游的构想和旅游景点创新整合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秦岭生物资源的形成及变化规律,探索保护、利用及开发资源的途径,1982年省林业局主持,由有关林业教学、科研、林勘设计等单位以及西北大学、陕西师大、省动物研究所、太白山自然保护区管理处组成陕西省太白山自然保护区综合考察队,对太白山自然保护区进行综合考察。  相似文献   

5.
太白山自然保护区位于秦岭中部,地跨陕西省太白县、眉县、周至三县,总面积56325公顷。1965年,陕西省人民委员会批准建立太白山自然保护区。1986年7月国务院批准太白山自然保护区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45年的发展历程中,太白山自然保护区得到各级政府和当地群众的关心与支持,各项工作得以全面开展,森林防火工作更是取得了连续45年无森林火灾的好成绩,为太白山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做出了重要贡献。1988年,成立了"陕西太白山国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太白山保护区生态旅游发展现状的探讨,分析了太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为太白山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管理和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通过介绍自然保护区的功能及任务,并对生态旅游进行分析,以太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介绍太白山保护区生态旅游优势及现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8.
何晓军 《陕西林业》2011,(Z1):29-30
从1995年实施GEF项目开始,太白山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先后申报和实施了多个项目,扩大了对外知名度,改善了与周边社区的关系,现将1995-2010年太白山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申报、实施的主要项目工作简要介绍。1、全球环境基金GEF中国自然保护区管理项目1995年8月林业部正式启动了"全球环境基金-中国自然保护区管理项目",项目希望通过在计划制定、  相似文献   

9.
一、生态旅游现状分析(一)独立经营,未形成区域联动太白山自然保护区的旅游活动始于80年代,90年代太白山国家森林公园的建立,使太白山的旅游活动进入快速发展阶段。随后,当地政府在太白山东部和北部又相继建起了黑河、红河谷、青峰峡森林公园。这样,围绕太白山开展旅游活动的5家单位,其中太白山自然保护区隶属于省林业厅,其他4家则隶属于西安的周至、宝鸡的眉县和太白县,还有宝鸡市自领一  相似文献   

10.
在总结分析太白山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优势、活动现状及存在问题基础上,从挖掘景观特色,做好生态旅游整合与规划,建立协调运行机制,创新旅游产品等方面提出了太白山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1.
保护自然资源是自然保护区的主要任务,开发旅游是自然保护区的主要经营性产业之一。如何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是自然保护区普遍面临的问题。只有正确处理二者之间的关系,才有利于促进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从大的方面上看,在自然保护区内开发旅游,应在保护的前提下,优先考虑生态效益和持续效益,不宜急功近利式地盲目开发旅游。在此,笔者以太白山保护区为例展开论述,来探索解决资源保护与旅游开发这一对矛盾的有效途径。1 概况太白山保护区是1965年9月经原陕西省人民委员会批准建立的,1986年7月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995年…  相似文献   

12.
南北生物的过渡地─陕西太白山自然保护区王吉忍(太白山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太白山自然保护区是经陕西省人民委员会1965年9月8日批准建立的以保护暖温带到亚热带过渡地区森林生态系统和自然历史遗迹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首批建立的重点自然保护区之一.保护区...  相似文献   

13.
太白山自然保护区大熊猫生存威胁因素与保护对策浅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国第四次大熊猫调查结果显示,陕西太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共有大熊猫16只左右,数量虽不多,但它们却是秦岭大熊猫分布的最北缘。太白山自然保护区大熊猫的发现和种群数量的稳定,以及大熊猫栖息地不断得到保护,在动物地理演化分布上具有重要科学价值。本文分析了威胁太白山自然保护区大熊猫生存的主要因素,并提出了今后保护管理对策,为更有效保护太白山自然保护区大熊猫及其栖息地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太白山自然保护区旅游安全管理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太白山自然保护区历年来发生的安全事故进行分析,导致事故发生的原因主要是游客不了解路况、缺乏野外生存经验、高山区通讯设施不健全、野外救援难度大.提出了太白山自然保护区旅游安全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15.
浅析自然保护区环境道德教育的有效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系统科学原理,以太白山自然保护区为背景,在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人为活动对太白山生态环境的主要影响,提出保护区环境道德教育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6.
根据太白山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的基本特征,在对本保护区进行生态环境调查分析的基础上,采用历史现状分析法和综合指标评分法对其生态系统本身质量进行了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太白山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质量很好,应列入国家A级优先生态保护区域,加以特别保护。在此基础上,根据生态系统面临的威胁,提出了保护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17.
本文采用外业野外标本调查、采集,内业标本鉴定相结合的方法对太白山自然保护区森林真菌资源进行了调查研究:已鉴定、描述各类真菌284种,其中发现新科1个,新属1个,新种5个,中国新记录种13个,有食用和药用价值的真菌95种;同时研究了无林地段与林内温度、湿度的差异及对真菌群落结构的影响。该项研究丰富了太白山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的内容,为世界菌物系统增加了新的成员,为太白山自然保护区的可持续保护和合理利用菌物资源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太白山自然保护区生态监测体系建设的理论与实践为基础,运用系统工程的方法对太白山自然保护区生态监测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以生态监测体系建设的可持续发展为目标,探讨了保护区生态监测存在问题的根源,提出解决这些问题和生态监测体系建设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太白山自然保护区的生物多样性及其威胁因素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地处秦岭山脉中段的太白山自然保护区,总面积56325hm^2。1996~1997年进行了一次多目标调查。1998-2001年进行了保护野生动物、宗教活动、旅游等对环境影响的监测和研究。太白山自然保护区具有生态系统多样性、物种多种性、遗传多样性等的特点。分析了自然保护区目前受到的威胁,提出了今后保护管理的意见。  相似文献   

20.
随着自然保护事业的发展,公众宣传教育在自然保护区的各项工作中显得愈来愈重要,并已逐步成为自然保护区的一项主要工作.本文针对太白山自然保护区面临的主要问题,分析了保护区开展公众宣传教育的优势和不足,提出了自然保护区开展公众教育的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