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我区防沙治沙工程成效显著博文,路明防沙治沙工程是我区重要的三大生态系统工程之一。1991年全国治沙工作会议以来,全区防沙治沙工程治理开发面积2090万亩,占该项工程任务的50%。其中,防沙造林695万亩,封沙育林种草356万亩,治沙造田及改造低产田2...  相似文献   

2.
中国的沙漠化发展趋势与防治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多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和领导下,我国防沙治沙取得了显著成就,国家林业局启动实施了环北京地区防沙治沙工程和以防沙治沙为主攻方向的“三北”防护林体系四期工程。2001年8月31日经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的《防沙治沙法》,标志着我国防沙治沙工作步入法制化轨道。虽然防沙治沙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治理速度赶不上沙化扩展速度,我国土地沙化“局部好转、整体扩大”的趋势仍未改变。据全国沙漠化普查表明,21世纪初我国沙漠化面积每年已扩大为3436平方公里;…  相似文献   

3.
绿色要闻     
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进一步加强防沙治沙工作8月17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进一步加强防沙治沙工作。会议听取了国家林业局关于进一步加强防沙治沙工作有关情况的汇报,提出了防沙治沙工作的奋斗目标:力争到2010年,重点治理地区生态状况明显改善;到2020年,全国一半以上可治理的沙化土地得到治理,沙区生态状况明显改善;到本世纪中叶,全国可治理的沙化土地基本得到治理。会议强调,目前,要认真搞好防沙治沙布局和规划,突出抓好土地沙化预防工作,加强沙化土地的治理,完善防沙治沙扶持政策,加大科技…  相似文献   

4.
1997年8月5日,江泽民总书记发出了“大抓植树造林,绿化荒漠”,“再造山川秀美的西北地区”的伟大号召。五年来,国家采取了许多强有力的措施,制定颁发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沙治沙法》(以下简称《防沙治沙法》),启动了退耕还林工程、三北四期工程、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加大了防沙治沙的国家投入,西部地区以防沙治沙为主要内容的生态建设如火如荼,部分地区生态恶化的状况已初步改善。《防沙治沙法》是继《森林法》、《野生动物保护法》后,我国第三部有关林业的专门法律,它是中国乃至世界第一部关于防沙治沙的专门法律。它的…  相似文献   

5.
2001年8月31日,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沙治沙法》,并于2002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这是我国乃至世界上第一部防沙治沙的专门法律。防沙治沙法的颁布实施,使我国防沙治沙工作步入了依法预防,依法治理,依法管理的轨道。《防沙治沙法》颁布实施以来的5年,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防沙治沙形势最好、成效最大、发展最快的时期。5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防沙治沙工作,加大了投入力度,加快了治理速度,取得了明显实效。继颁布实施《防沙治沙法》后,国务院又相继作出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防沙治沙工作的决定》,批…  相似文献   

6.
大规模的沙漠化土地的治理工程即将开始,为了提高防沙治沙的工程质量,达到预期目标,根据普查资料,针对科尔沁沙漠化土地状况,总结已往防沙治沙经验,提出了首先建立科技示范区的目的意义、原则、条件及模式。  相似文献   

7.
全国防沙治沙工程实施以来,沙区各族人民为防止沙漠化扩展、治理沙漠化土地、综合开发沙区资源,做出了不懈的努力。一些地区的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地区经济有了长足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正稳步提高。各地涌现出不少典型,取得了许多经验,当然也遇到了一些困难和问题。为了更好地加强防沙治沙工作的宏观指导,了解治沙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在“九五”期间,使全国防沙治沙工作步入一个规模治理、讲求效益、稳定发展的新阶段,林业部治沙办1996年11月下旬开展了对部分重点县和示范区建设的调查。现将科尔沁沙地翁牛特旗、开鲁县、科左后旗3个…  相似文献   

8.
民林 《甘肃林业》2005,(4):23-23
全国防沙治沙综合县级示范区——民勤示范区,地处民勤县勤锋滩。近年来,示范区建设依托林业重点工程,以机制创新、科技创新、制度创新、模式创新为途径,坚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集中连片的原则,按照节水型生态、科技治沙、综合治理与可持续发展的思路,重点推广应用防沙治沙新技术进行沙区产业结构调整与沙产业开发。全国防沙治沙综合县级示范区民勤示范区建设是一项大型生态环境治理工程,  相似文献   

9.
防沙治理必须坚持可持续性、依法治沙、政府投资与群众的积极性相结合,创造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防沙治沙策略。  相似文献   

10.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沙治沙法》颁布实施5年来,水利部门认真贯彻《防沙治沙法》,把防沙治沙作为水利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采取多种措施开展风沙治理,取得了很大成绩。一、贯彻落实《防沙治沙法》所做的主要工作以防治风沙为重点,加大水土流失治理力度。我国水土流失面积356万平方公里,其中风力侵蚀面积191万平方公里,西北、华北等地是我国土地沙化集中分布的主要区域。水利部以西北、华北及京津周边地区为重点,以京津风沙源治理、小流域综合治理、实施21世纪初期首都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规划等工程为依托,不断加大防沙治沙力度。在内蒙古、河北、…  相似文献   

11.
《新疆林业》2012,(3):49-F0003
新疆始终把防沙治沙作为一项重要的战略任务,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政策措施。早在建国初期,自治区就成立过治沙委员会。上世纪60年代,全区范围内大规模开展农田防护林建设。“好林带”成为农村“五好”建设的重要内容;上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三北防护林建设、退耕还林、退牧还草、水土保持和小流域治理等生态工程的实施,全区防沙治沙进程大大加快;进入新世纪以来,自治区提出了牢固树立“环保优先、生态立区”的理念。明确了走“资源开发可持续、生态环境可持续”的发展道路,把防沙治沙作为生态建设的重中之重,防沙治沙事业步入了快速发展的新时期。  相似文献   

12.
<正>6月17日,是第29个世界防治荒漠化与干旱日。今年我国的主题为“勇担使命、不畏艰辛、久久为功,努力创造新时代中国防沙治沙新奇迹”。记者从国家主场纪念活动上获悉,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防沙治沙取得了显著成效,累计完成防沙治沙任务2033万公顷,53%的可治理沙化土地得到治理,初步建立了法治、工程、考核、政策、科技推广、调查监测等体系,走出了一条符合自然规律、  相似文献   

13.
<正>国务院授权国家林业局与山西省人民政府签订了《山西省"十二五"防沙治沙目标责任书》,确定全省2011-2015年沙化土地治理任务30.89万hm2。依据《全国防沙治沙规划(2011-2020年)》与《山西省防沙治沙规划(2011-2020年)》,"十二五"期间防沙治沙范围涉及3个市18个县2个省直林局,治理任务分别为大同市8.343万hm2、朔州市12.4846万hm2、忻州市8.30万  相似文献   

14.
半个世纪的防沙治沙,今天终于有了法,这就是2001年8月31日经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沙治沙法》,它告诉我们,对于沙化土地的预防、治理、开发、利用有法可依了,对于制止各类造成土地沙化的不合理行为有了法律的武器和手段,同时,防沙治沙者的权益也有了法律保障。 防沙治沙,世界瞩目的话题。占全球陆地  相似文献   

15.
防沙治沙关系到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的生活安定,大庆地区防沙治沙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因投资少,环境条件恶劣等影响造成治理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文章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治理建议和意见。  相似文献   

16.
第一条为预防土地沙化,治理沙化土地,维护生态安全,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沙治沙法》,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第二条凡在本省行政区域内从事土地沙化的预防、沙化土地的治理和开发利用活动的,均适用本办法。本省沙化土地和土地沙化的范围,包括防沙治沙规划中确定的沙化土地,以及监测发现有明显沙化趋势的土地。第三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防沙治沙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制定中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实行政府行政领导防沙治沙任期目标责任考核奖惩制度,并每年向同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  相似文献   

17.
陈峰 《新疆林业》2014,(6):34-35
防沙治沙是一项社会公益事业,是保护耕地、提高土地质量的重要基础,是改善人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沙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农牧民增收的必然途径,是改善生态环境、保障生态安全的重大举措,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和静县沙河子在防沙治沙治理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本文将结合和静县实际情况,总结沙河子防沙治沙的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18.
姜涛 《新疆林业》2008,(2):33-34
且末县防风治沙工作站正在实施的河东治沙工程已在塔克拉玛干沙漠上采取机井滴灌灌溉形式营造了以红柳、胡杨、沙拐枣混交的防沙治沙林333.33公顷,为了进一步扩大防沙治沙面积,扼制或减轻沙漠对且末县的风沙灾害,改善且末县各族群众的生存环境,我们做了治沙树种选择试验,以期达到最优的治理效果。  相似文献   

19.
综合治沙的实践及其讨论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常兆丰 《防护林科技》1998,(4):32-34,94
综合治沙目前在我国正处在提出和尝试阶段。综合治沙是防沙治沙的最佳方案,是今后防沙治沙的基本模式和治沙研究的主攻方向。综合治沙同时兼顾沙害防治、资源保护和合理开发三方面的关系,是改善沙区生态环境和帮助沙区群众致富的最有效的途径之一;在综合治沙方案的建立和实施过程中可以发现以往治沙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有利于防沙治沙技术进步;综合治沙能够最大限度地降低治沙成本,从而能有效解决我国治沙投入严重不足的问题。综合治沙主要有以下4个基本特征,即:系统性、优化性和层次有序性。综合治沙方案的建立和实施过程可按这样5步进行,即调查分析当地的气候、环境资源背景资料;确定治理目标;调研筛选供方案调用的措施散件;定量分析,建立综合治沙方案;方案的实施。  相似文献   

20.
防沙治沙工程建设是生态屏障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改善县域生态环境,保障区域生态安全,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文章综述了木垒县气候特征、土地结构和沙化土地构成、利用现状,探讨了防沙治沙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防沙治沙的发展思路,以期为木垒县今后的防沙治沙工作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