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正鱼腥草分布比较广泛,被称为"既是药品,又是食品"的一种属于多年生长的三白草科植物,遍布于中国长江流域以南。鱼腥草命名主要是来源于它的鱼腥味,又称蕺菜,臭跟草,臭菜等。鱼腥草高15~50cm,上部分笔直,茎干在地面上可见,叶干长3~5cm,茎干和叶干成鞘状,花朵小且没有花背、颜色是白色的、有三个雄花蕾、花丝有点长,花朵只在夏季开放,花序长度约2cm。鱼腥草的果实形状非常接近于球,直径为2~3cm,顶部是裂开的,花期为5~6月,果实成熟期为  相似文献   

2.
该文采用不同肥料配方对野牡丹进行了盆栽试验,研究其营养生长、生殖生长与不同肥料配方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野牡丹营养生长、生殖生长对N、P的需求较高,等比例施用N、K,野牡丹易提前现蕾,N1P0K1肥料配方最有利于花期的延长,N2P0K2的肥料配方最有利于增加花朵数量。综合而言,N2P0K2(N=0.53g,P=0g,K=0.53g)配方适用于野牡丹栽培。  相似文献   

3.
荷包牡丹又名兔儿牡丹,它的花朵象荷苞,叶子象牡丹,是多年生的草本花卉,茎干直立,梢头向外弯曲,叶为三出复叶,总状花序,常为拱形,花有四瓣,外边一对红色,里边一对白色,象个小小的荷包,颜色有红、黄、白及玫瑰红等色,花姿优美。  相似文献   

4.
多花野牡丹传粉生物学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福州地区3个天然居群多花野牡丹传粉生物学的观察结果显示:多花野牡丹5:30-7:00开始开花,7:40-8:10完全开放,16:30-17:30花朵闭合,单花开放时间为12 h,群体花期(53±5)d,无花蜜分泌。访花昆虫主要是蜂类、食蚜蝇类和丽金龟类,传粉昆虫主要是木蜂、蜜蜂等,其中木蜂传粉活动最为活跃,为最有效传粉昆虫。完全套袋、去雄和去雌(去柱头)处理的均不结实,表明多花野牡丹不存在无融合生殖、主动自花授粉和滞后自交的生殖保障现象。而人工自交和异交均具有较高的坐果率,表明多花野牡丹为自交亲和的异交种,需要昆虫传粉。多花野牡丹繁育系统是兼性自交。  相似文献   

5.
有这么一种果,它籽粒透明晶亮若珍珠,果味浓甜醇香如蜂蜜;有这么一种树,它形态优美秀丽惹人喜,花朵火红艳丽醉人心.它就是--……  相似文献   

6.
珍稀果树--羊奶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羊奶子(choniccra standishii)又叫杈杷果,因其果实极像羊的乳房而得名。羊奶子树为落叶灌木,树高约2m。幼树茎干满布白色浅毛。叶对生,全缘,披针形,叶的正、背面有白色短毛。2月下旬花先于叶绽放。花冠粉红色,漏斗状,一般为2朵花并蒂开放。当一棵棵树花朵竞相开放时,艳丽的花朵不由得使人留连忘返。  相似文献   

7.
富贵子,又名铁凉伞、大罗伞、凉伞遮金珠。属金牛科常绿小灌木,树高一般40-60公分,茎干直立,顶端分枝,伞状;茎干皮微紫色、披针形,叶长6—10厘米,宽2—4厘米,边沿有皱纹;花腋生,或侧生于小枝顶端,夏季开花挂果,花朵白色或粉红色,果实球状,直径约...  相似文献   

8.
真柏 《北京农业》2005,(10):12-13
西番莲别名转枝莲、转心莲,为西番莲科西番莲属多年生蔓生植物。其枝叶翠绿繁茂,花朵形状奇特,果实漂亮可爱,是一种很好的绿化和观赏植物。1.绿化应用作为一种蔓生植物,西番莲的茎干有很强的攀附性,因而非常适合应用于垂直绿化。其绿化应用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1.1墙面绿化利  相似文献   

9.
6种野牡丹属植物叶片表面特征及其分类学意义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学术界对于中国野牡丹属植物的分类存在较大分歧,为了弄清各个种之间的关系,对野牡丹属6种植物叶片表面形态特征进行扫描电镜观察,并对叶表面形态特征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除地菍叶片上表面外,其余5种植物叶片上、下表面均有表皮毛;野牡丹和多花野牡丹下表面中脉上均有锥形和鳞片形2种形态的表皮毛,不同之处在于野牡丹为长锥形,多花野牡丹则为短锥形;细叶野牡丹和毛菍中脉上的表皮毛均为锥形,但细叶野牡丹表皮毛基部后延,毛菍则不后延;展毛野牡丹中脉上的表皮毛为长鳞片形。通过聚类分析发现细叶野牡丹、展毛野牡丹、多花野牡丹三者的亲缘关系较近,聚为一类;野牡丹、毛菍和地菍则与其亲缘关系都比较远,各自聚为一类。结合花期观察结果,推断野牡丹和多花野牡丹为2个不同种,该结果与《中国植物志》中文版基本一致,由此表明野牡丹属植物叶表面特征可为本属植物的分类与鉴别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羊奶子 (choniccrastandishii)又叫杈杷果 ,因其果实极像羊的乳房而得名。羊奶子树为落叶灌木 ,树高约 2m。幼树茎干满布白色浅毛。叶对生 ,全缘 ,披针形 ,叶的正、背面有白色短毛。 2月下旬花先于叶绽放。花冠粉红色 ,漏斗状 ,一般为 2朵花并蒂开放。当一棵棵树花朵竞相开放时  相似文献   

11.
<正>龙玫1号玫瑰株高1.8~3.0米,枝条粗壮,茎丛生,茎干生有粗刺,秋季茎干变为红色。花粉红色,花瓣23~40个,花蕊浅黄色。单花冠径6.5~9.0厘米,花簇生于枝端,花朵香气浓且愈干香气愈浓。花期4—10月。喜阳光,耐寒、耐旱,抗盐碱,喜排水良好、疏松肥沃的壤土或轻壤土,在黏壤土中生长不良、开花不佳。适宜栽植在通风良  相似文献   

12.
九龙戏珠又名小叶珍珠果、九节龙,属紫金牛科常绿半灌木。全株具褐色分节毛,茎下部匍匐生根,叶互生或近于对生,叶柄短,通常4~5片,集生于茎干,叶片椭圆形、长2~5厘米,顶端钝,基部楔形,叶缘有  相似文献   

13.
16种野牡丹科植物观赏性及适应性综合评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了充分发掘野牡丹科植物的园林绿化价值,利用层次分析法对16种野牡丹科植物的观赏性及适应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蒂牡花、巴西野牡丹、展毛野牡丹、银毛野牡丹、细叶野牡丹的园林绿化价值极高,地菍、多花野牡丹、野牡丹、叶底红的园林绿化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4.
针对目前中国原产野牡丹属植物系统关系存在的争议,采用叶绿体基因上的rpl16 序列,以野牡丹 科野牡丹属之外的3 个属4 种植物为外类群,对中国野牡丹属植物进行了分子系统关系研究。结果表明,rpl16 序列在野牡丹属植物中没有足够的变异位点,最大简约法(Maximum parsimony,MP)构建的分子系统树中,地菍 (Melastoma dodecandrum)形成单独的一支,贝叶斯分析(Bayesian Inference,BI)构建的分子系统树中,整个野 牡丹属植物形成一支;两种方法构建的分子系统树中,野牡丹科同一个属的植物都可以形成单独的分支。因此, rpl16 序列并不适合野牡丹属植物的分子系统关系研究,可能比较适合野牡丹科植物属间的分子系统关系研究。  相似文献   

15.
5种野牡丹属植物花粉形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对野牡丹(Melastoma candidum)、展毛野牡丹(M.normale)、细叶野牡丹(M.intermedium)、多花野牡丹(M.affine)和地稔(M.dodecandrum)花粉的纵横径进行测量,并比较其花粉形态特征,旨在为野牡丹属雄蕊的演化规律提供孢粉学证据。结果表明:5种野牡丹属(Melastoma)植物花粉的极面观、孔沟延伸程度和花粉外壁纹饰差异显著。根据花粉形态的演变规律推断,野牡丹为最原始的进化类型,细叶野牡丹、地稔、多花野牡丹和展毛野牡丹较为进化,异型雄蕊中紫色雄蕊花粉相对原始。  相似文献   

16.
野牡丹科观花植物在广州园林中的应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广州市园林绿地种植的野牡丹科观花植物进行种类、应用频率、应用形式和配置情况的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广州市园林绿地中应用的野牡丹科观花植物有11个种类品种,最常见的是巴西野牡丹和角茎野牡丹,应用形式主要为散点植和丛植。存在的问题有应用种类单调、乡土种开发利用少、总体应用频率低、种植数量少等。在调查分析基础上,介绍了几种新优观花种类品种,并提出加强野牡丹科乡土观赏植物的利用、加强选育种和注重养护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天香炉又名金香炉,系野牡丹科野牡丹属常绿灌木。枝条有伏贴或稍伏贴的鳞片状毛。主脉5~7条。花大,粉红色,盛开时有3~5朵,聚生于枝顶,甚似牡丹花,故有野牡丹、假牡丹之称。果实稍肉质,不开裂,密生伏贴的鳞片状毛。  相似文献   

18.
为了研究不同的施肥方式对展毛野牡丹的影响,分别进行不施肥、有机肥、复合肥及有机肥+复合肥施肥对比试验。结果显示,与复合肥相比,有机肥能使展毛野牡丹提前现蕾,有利于其花期的延长。此外,有机肥对展毛野牡丹株高、地径及生物量具有促进作用,同时还能提高叶片的叶绿素含量,而复合肥虽能增加展毛野牡丹生物量和提高叶绿素含量,但对株高和地径没有促进作用。综合而言,不同施肥对展毛野牡丹花期及生长特性有一定的影响,有机肥明显好于复合肥,其中肥效最好的是牛粪,这些研究结果将为人工栽培展毛野牡丹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9.
为了研究不同肥料对展毛野牡丹的影响,分别进行不施肥、有机肥、复合肥、有机肥+复合肥施肥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与复合肥相比,有机肥能使展毛野牡丹提前现蕾,有利于其花期的延长;对展毛野牡丹株高、地径及生物量具有促进作用,同时还能提高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复合肥虽能增加展毛野牡丹生物量和提高叶绿素含量,但对株高和地径没有促进作用。综合而言,不同施肥方式对展毛野牡丹花期及生长特性有一定的影响,有机肥明显好于复合肥,其中肥效最好的是牛粪,这些研究结果将为人工栽培展毛野牡丹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0.
为了探究野牡丹科(Melastomataceae)植物的抗旱能力,以‘超群’野牡丹(Melastoma ‘Chaoqun’)、‘云彩’野牡丹(Melastoma‘Yuncai’)、大果野牡丹(M.ultramaficum)和银毛野牡丹(Tibouchina aspera var.asperrima)为材料,采用人工模拟自然干旱胁迫试验,测量干旱胁迫期间的土壤含水量和光合特性参数,采用隶属函数分析法进行干旱胁迫评价. 结果表明,随着干旱胁迫时间的增加,土壤含水量均呈持续下降的趋势,4 种野牡丹科植物都出现了叶片萎蔫脱落的现象,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和蒸腾速率随干旱胁迫的加剧均呈下降趋势,而水分利用效率和气孔限制值则呈上升趋势.隶属函数分析结果表明, 4种野牡丹的抗旱能力依次为银毛野牡丹>‘超群’野牡丹>‘云彩’野牡丹>大果野牡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