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同等氮量,不同基肥、追肥比例对小白菜产量、硝酸盐含量以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小白菜产量以追肥质量比为75%的处理(N4)最高,全部用作基肥的处理(N1)最低,依次为N4>N2>N3>N1;50%氮肥作追肥的处理(N3)硝酸盐含量最高,75%氮肥作追肥的处理(N4)硝酸盐含量最低,依次为N3>N1>N2>N4 ;氮肥利用率随追肥质量比增加而增加,其中N4的利用率比N1 高出9.94%,差异达到显著水平。同等氮量条件下,以N4的基肥、追肥质量比最佳。  相似文献   

2.
为探明稻茬小麦氮素吸收与转运规律,推动氮肥高效利用,采取大田试验和~(15)N微区试验,研究了氮肥不同基追比例(N_(1/9)、N_(3/7)、N_(5/5)、N_(7/3),施氮量225 kg·hm~(-2))对稻茬冬小麦不同来源氮素吸收与转运、产量和氮肥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追肥比例的增加,全生育期小麦植株中肥料氮积累量显著增加,土壤氮积累量则与之呈相反趋势,植株总吸氮量呈先增后降的趋势,以N_(5/5)处理最高。小麦植株对基肥氮的吸收主要集中在越冬至拔节期,对追肥氮和土壤氮的吸收主要在拔节至开花期;成熟期相同处理下,植株中追肥氮积累量高于基肥氮,肥料氮积累量高于土壤氮。成熟期叶片、茎鞘、穗轴+颖壳和籽粒氮素分配比例分别为5.6%~8.9%、8.3%~10.2%、6.7%~7.5%、73.7%~78.6%;随追肥比例的增加,叶片、茎鞘氮素分配比例下降,穗轴+颖壳和籽粒氮素分配比例升高。植株总氮转运量随追肥比例的增加先增后降,转运效率为69.72%~74.91%,转运氮对籽粒氮素的贡献率为80.94%~85.81%;植株中基肥氮的转运量和转运率均低于追肥氮,肥料氮的转运量和转运率均高于土壤氮。籽粒产量随追肥比例的增加呈先增后降的趋势,以N_(5/5)处理产量最高,N_(1/9)处理产量最低;N_(1/9)、N_(3/7)、N_(5/5)、N_(7/3)处理氮肥回收率分别为46.2%、45.1%、46.7%、41.8%。在225 kg·hm~(-2)的施氮条件下,追肥比例为50%有利于小麦对氮素的吸收,提高籽粒产量和氮肥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3.
湖南省粮油生产局为了探索杂交早稻“双两大”栽培最佳追肥时期,1991年在7个基点进行了不同追肥时期的试验。在追肥等量的前提下设两个处理。处理1中后期追肥:在幼穗分化时期亩施尿素4公斤,齐穗期亩施尿素2公斤,齐穗后7天用尿素0.5公斤加磷酸二氢钾0.2公斤对水50公斤叶面追肥一次.处理2前期追肥:在分蘖始期追尿素6公斤,破口至始穗用处理1等量尿素磷酸二氢钾液喷施一次。 结果:(l)在基本苗基本相等的情况下,处理1最高分蘖为30.6万比处理2减少2.4万,减少7.1%。(2)处理1比处理2一般提早齐穗1~2天,相应提早成熟I~2天。、(3)处理1每亩有效穗为…  相似文献   

4.
一、棉花N化肥全部基施的生理依据试验设3个处理:(1)全基施,每公顷施210公斤N和150公斤P_2O_5;(2)分次追肥,每公顷施210公斤N,67%用作基肥,33%作追肥(追肥中现蕾期追施33%,开花期追施  相似文献   

5.
香蕉生长速度快,生长量大,因而对肥水的供应特别敏感,在生长期必须不断提供大量的营养物质,为达到丰产优质的目的,除了早期提供充足的氮磷钾等大量元素外,在断蕾后形成幼果时适当进行根外追肥是一项低本节支,增加产量,提高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棉花吐絮期管理的主要目的是要保护棉花后期的根系吸收功能 ,延长叶片的功能期 ,减缓叶面积的下降速度 ,维持相对较高的叶片光合生产能力 ,为棉铃发育和成熟创造良好的田间条件 ,促早熟防早衰。1肥水管理棉花根际追肥应在 7月底前结束 ,进入 8月份一般不再根际追肥 ,否则易造成棉花贪青晚熟。对于脱肥或脊薄地的棉花可采用叶面喷肥 ,用 1%的尿素溶液 ,每次每公顷喷施 112 5 kg左右 ,每隔 10~ 15天喷一次 ,连喷 2~ 3次。也可用 30 0~ 5 0 0倍的磷酸二氢钾进行叶面喷施。根外追肥晴天宜在下午进行 ,阴天可全天进行 ,以防喷施后水分迅速蒸发…  相似文献   

7.
以陕科9号为材料,2019~2020年在陕西榆林灌溉区进行大田试验,在总施氮量相同、基肥和大喇叭口期追肥分别占总施氮量20%和40%条件下,设置4个施氮处理,传统施氮(拔节肥40%,N1)、氮肥后移10%(拔节肥30%+花粒肥10%,N2)、氮肥后移20%(拔节肥20%+花粒肥20%,N3)和氮肥后移30%(拔节肥10%+花粒肥30%,N4),分析各处理子粒灌浆特性、内源激素含量和产量构成。结果表明,氮肥后移各处理2年玉米产量均显著高于传统施肥,N3处理产量最高。氮肥后移增加子粒灌浆速率最大时生长量(Wmax)、最大灌浆速率(Gmax),延长子粒灌浆活跃期;氮肥后移过量(N4),子粒灌浆参数受到不良影响。同时,N3处理子粒生长素(IAA)含量达到峰值时均较N1处理显著增加51.7%,玉米素(ZR)含量显著增加16.7%,赤霉素(GA3)含量显著增加28.9%,脱落酸(ABA)含量显著降低18.2%。在陕西灌溉春玉米区,总施氮量270 kg/hm2时,拔节期追肥54 kg/hm2、大喇叭口期追肥108 kg/hm2、花后7 d追肥54kg/hm2为该区玉米高产的优化施氮制度。  相似文献   

8.
为了证实三十烷醇和氮、钾化肥喷施红麻叶面的增产效果,我们于1983年,在基点上对红麻进行了根外追肥和喷施三十烷醇的试验,结果如下: 一、试验方法 1.试验设计:试验设(1)叶面喷清水(作对照);(2)叶面喷施1%尿素 1%氯  相似文献   

9.
棉花对土壤中营养物质的需要,如所周知,是不平衡的,是随着植株整个茎叶的增大而增加的。但是,达到大约与开花同时的开始形成棉铃阶段后,经过一些时间,进入植株中的营养元素,就显著地降低了,并且当第一个园锥体的棉铃成长到30天的时候,变为最少的了。在这时可看到棉花大量的结实器官—蕾、花和子房的脱落。自第一个圆锥体棉铃开裂,进入植株的营养物质,重新开始增长,然而对于产量的形成是没有良好影响的。而且在一定的条件下(晚追肥),进入的营养物质,特别是氮素较多时,对产量的成熟可能产生不良的影响;因为这难免引起植株的再度“从长”,使早形成的棉铃的营养恶化。因此,这会延迟分布在植株外围部分的棉铃开裂;并且在早霜  相似文献   

10.
“肥料是植物的粮食”。花生的一生中,需要吸收大量的营养物质,才能正常的生长和发育。根据初步研究结果,花生对氮、磷、钾三要素的吸收量,在亩产300—500斤荚果的范围内,需氮素20—35斤,磷素4—6斤,钾素11—21斤。这些养料相当于100—170斤硫酸铵,22—30斤过磷酸钙,24—43斤硫酸钾,也相当于6000—10000斤的优质圈粪。上述养料的来源,除大部分氮素是由花生自身根瘤菌供给外,其他养料主要是通过根系从土壤中吸取的。为了获取花生高产必须增施肥料,以满足花生对营养的需要。现在着重谈谈花生的吸肥特点和追肥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施用生物质炭对酸性茶园土壤氨挥发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氨挥发是土壤氮素损失的主要因素之一。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施用生物质炭对酸性茶园土壤理化性质及氨挥发的影响,以期为评价生物质炭在茶园土壤中的应用提供科学数据。试验设不施氮肥(对照CK)、单施氮肥(B0N1,225 kg·hm-2)、施8 t·hm-2生物质炭基础上增施氮肥(B1N1)、施16 t·hm-2生物质炭基础上增施氮肥(B2N1)4个处理,施氮量春季追肥、秋季追肥和冬季基肥比例为3︰3︰4,进行了为期1年的观测。结果表明,与B0N1处理相比,B1N1和B2N1处理显著提高了土壤p H值和有机碳含量(P0.05),显著降低了土壤容重(P0.05),全氮量变化不显著(P0.05);与B0N1处理相比,B1N1和B2N1处理土壤铵态氮平均含量降低了5.34%~12.59%,硝态氮平均含量增加了11.02%~36.54%,促进硝化作用。酸性茶园土壤氨挥发量为13.01~40.95 kg·hm-2,氨挥发损失率为7.29%~12.42%,冬季基肥期氨挥发损失量最大;施氮显著增加土壤氨挥发量(P0.05),增施生物质炭则显著降低了氨挥发量(P0.05),降幅为26.25%~28.21%。土壤铵态氮浓度是影响氨挥发的最主要因素,施用生物质炭降低了土壤铵态氮浓度,从而抑制了氨挥发。  相似文献   

12.
化肥深施器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施肥工具 ,目前市场上有 2 F- 50型等化肥深施器 ,它由 1 6型背负式喷雾器装上一套土壤注射器配件而成 ,施肥时将喷雾器喷头换上追肥枪 ,将化肥配成水溶液装入贮水桶 ,跟打农药一样背负喷雾器 ,将追肥枪插入理想土层 ,压入化肥溶液 ,即可完成施肥。该工具结构简单 ,操作方便 ,成本低 ,省工省力 ,很适合于棉花(特别是地膜覆盖棉 )施肥。它有如下优点 :( 1 )节约用工 ,提高工效 5倍以上 ,每小时可完成 2 0 0 0~30 0 0株棉花的施肥任务。 ( 2 )施肥深度和施肥量都可调节 ,追肥枪可达 0~ 50 cm的土层 ,可以保证肥…  相似文献   

13.
正人参为五加科人参属多年生宿根草本药用植物,药用历史悠久,深得人们推崇和喜爱,被誉为百草之王,居东北"三宝"之首。近几年,随着人参价格的逐年攀升,无公害人参的高产问题进一步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和重视。人参施肥以底肥为主,追肥为辅,追肥又侧重根外施肥,既方便,效果又明显。根外追肥肥料种类众多,但允许在有机农业生产中广泛应用的却很少。RB生物有机肥(环勃海1号)和RB促植物生长  相似文献   

14.
1978~1980年试验是在肥地棉田进行,亩施土杂肥8000斤,过磷酸钙100—150斤,鸡粪800—1000斤,尿素50~60斤,饼肥50~100斤。耕层土壤含有机质1.328~1.730%,全氮0.0828—0.0985%,全磷0.183—0.216%,有效钾200—314ppm。选用鲁棉1号、72系,优势组合F_1(鲁棉1号×岱字棉15和鲁棉1号×邢台6871)。采取塑膜栽培和育苗移栽,等行种植,降低密度(1800~3500株/亩),常规管理,大区对比。三年来获得亩产皮棉200~250斤,现将高产棉花的生育规律归总如下。(一)棉花蕾铃脱落状况高产棉田,在开花期前,除机损、虫害外,很少因内因而引起蕾铃脱落,一般随开花量增多而脱落加重,在开花期后30天上下的时间,将是蕾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膜下滴灌氮肥运筹对花生光合和抗氧化特性的影响,在氮肥总量不变的情况下,以花生品种青花7号为材料,设置了6种氮肥运筹方案。各处理基施∶花针期追肥∶结荚期追肥的氮肥比例分别为5∶0∶0(T2),3∶1∶1(T3),2∶2∶1(T4),1∶2∶2(T5),1∶3∶1(T6),0∶3∶2(T7),以不施氮肥处理(T1)为对照。结果表明:与其他处理相比,T6处理显著提高了不同生育时期叶片的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叶绿素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显著降低了叶片丙二醛含量。特别是在花生生长发育后期仍然使叶片保持较高的光合速率和抗氧化酶活性,降低膜脂过氧化程度,延缓叶片衰老,从而利于产量的形成。综上,本研究条件下,青花7号以基施∶花针期追肥∶结荚期追肥按1∶3∶1比例为最优氮肥运筹方案。  相似文献   

16.
棉花用化肥深施器追肥的效果与技术缪柳青,陆修山(江苏省如东县丰利区农技站)(如东县丰利区石屏乡农技站)建农牌化肥溶液深施器是江苏省建湖县化肥溶液深施器厂生产、与背负式喷雾器配用的追肥工具,把化肥以溶液形式注入8~10cm深的土层中.据我们1993年在...  相似文献   

17.
采用膜下滴灌种植方式,研究黑龙江大庆地区玉米基于叶龄指数管理的氮肥施肥次数及施氮量对玉米干物质积累、氮素利用率以及产量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在3次追肥(T3,叶龄指数30%、60%、100%等比例3次追肥)条件下、追氮量为120 kg/hm~2处理时,玉米子粒产量最高,为12 405.29 kg/hm~2,显著高于T3条件下其他追氮量处理,显著高于覆膜传统追肥处理和覆膜不施肥处理。在追氮量为120 kg/hm~2处理下,T3显著高于T2(叶龄指数30%和60%等比例2次追肥)和T5(叶龄指数30%、45%、60%、100%、抽雄吐丝后15 d等比例5次追肥)追肥处理(P0.05)。成熟期氮素吸收量表现为T3处理、追氮量150 kg/hm~2时最大,达241.82 kg/hm~2,比T2和T5追肥处理提高3.8%和1.6%,比T3处理下各追氮量处理提高0.6%~37%。  相似文献   

18.
茶树标准施肥方法是春茶发芽时施春肥,春茶后在夏茶时施第一次追肥(夏Ⅰ肥),夏茶后施第二次追肥(夏Ⅱ肥)。茶树施肥量,以鲜叶产量和鲜叶所含化学成分作为计算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磷肥不同基追比例对滴灌玉米养分吸收和产量的影响,为滴灌玉米高效施磷提供技术依据。磷肥用量各处理相同,设5个处理[Pb100:磷肥100%用作基肥;Pb50:磷肥50%用作基肥,50%用作追肥;Pb25:磷肥25%用作基肥,75%用作追肥;Pb0:磷肥100%用作追肥;不施磷肥(P0)为对照]。等施磷量条件下,磷肥不同基追比例对滴灌玉米的养分吸收、产量和磷肥利用率影响不同,以磷肥25%用作基肥、75%用作追肥处理效果最佳,玉米生育中后期磷素吸收量均高于其他4个处理,较全部基施产量提高18.05%,磷肥利用率为23.90%。滴灌玉米氮素和磷素的吸收主要集中在生育中后期(吐丝至灌浆期),且在吐丝期和灌浆期玉米对磷素和氮素的吸收均表现出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R2>0.92),说明加大后期施磷比例有利于促进玉米对氮素的吸收。滴灌条件下,新疆北疆磷肥25%用作基肥、75%用作追肥处理较为适合本地区施磷方式。  相似文献   

20.
启动氮加追肥对氮在大豆体内积累分配规律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框栽试验方法,在施用等量氮(纯N 50 kg.hm-2)条件下设置基肥一次性施用(对照);R3或R4期一次性追肥;启动氮15 kg加R3或R4期追氮35 kg共5个处理,研究启动氮加追肥对氮在大豆体内积累分配规律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R5期,与对照相比,启动氮15 kg加R4期追氮35 kg处理叶片N积累量减少11.5%,荚果N积累量增加36.6%(P<0.05);而根系N积累量增加21.7%(P<0.05),根瘤N积累量增加64.2%(P<0.05),表明启动氮加追肥处理N运转通畅,可以满足籽粒充实期大豆对氮素的需求。在R4~R8期,启动氮加R3或R4期追氮处理的氮积累量分别比基肥一次性施用处理增加82.6%和105%(P<0.01)。启动氮加R3或R4期追氮35 kg处理单株粒数分别较对照增加14.8%和15.8%(P<0.01),产量分别增加17.6%和19.9%(P<0.01)。大豆植株R4~R8期氮积累量与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r=0.795**),提高结荚鼓粒期后大豆氮素积累量是增加大豆产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