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丁清厚 《茶叶》1991,17(3):44-45
茉莉花渣是花茶经窨制失去一部分花香后的花干,通常作废料处理。但茉莉花是天然高级香料的一种花源,在窨制花茶时仅吸收其芳香物质20~25%。花渣内仍有大量芳香油和微量元素,作为香料原料仍有很大开  相似文献   

2.
1概述 花茶是我国特有的一种再加工茶类,它是利用鲜花吐香的规律,运用茶叶吸香的性能,通过加工窨制而成.我国花茶种类很多,依所用鲜花种类的不同,可分为茉莉花茶、白兰花茶、珠兰花茶、玳玳花茶、玫瑰花茶、栀子花茶、柚子花茶等,其中茉莉烘青最多.茉莉花茶的窨制,是利用成熟开放的茉莉花具有持续挥发芳香物质的吐香性,干燥的茶叶具有很强的吸附芳香物质的吸香性.鲜花吐香,茶叶吸香,一吐一吸,两者结合,使茶叶充分吸附花香,从而生产出相茶味花香得益彰的茉莉花茶.要生产出高质量的茉莉花茶,就必须有高质量的茉莉花原料.  相似文献   

3.
茉莉花茶是我省具有竞争力的茶叶产品,本文从茶坯、鲜花、窨制工艺、农残控制和简化分级等方面探讨了提高湖南花茶质量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4.
本文根据文献报道和研究实践,从时间、空间和病虫害防治三个方面探讨贵州生态茶园建设对降低茶叶农残的作用。在时间上,近年来随着贵州大力发展生态茶园,茶叶农残合格率稳中转好,维持在99%以上;在空间上,贵州名优茶主要分布在生态环境好、生态茶园多的地区;在病虫害防治上,生态茶园可以间接减少茶叶农残量。建设生态茶园可以降低茶叶农药残留,是控制农药残留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福建省农业厅于6月19-20日在福州开展全省茶叶品质鉴定活动。全省8个市选送茶样共185只,其中乌龙茶124只,绿茶45只,红茶3只,白茶3只,花茶10只。本次活动参照农业部名优茶评选评分标准,采取密码审评的办法对茶样进行公正鉴评。同时对所送茶样按国标要求(GB9679-88《茶叶卫生标准》)委托福建省茶叶质量监督检测站进行农残检测。依据茶叶感官审评和农残检测两项要求,得分在95分以上(含95分)且农残检测合格的茶样共有20只,其中乌龙茶7只,绿茶10只,红茶1只,花茶2只,被评为省名茶,名茶比率为10.81%;得分在90-95分(含90分)且农残检测合格的茶样共…  相似文献   

6.
正8月30日,2016年全国花茶品鉴会暨第四届茶叶感官审评研究学术沙龙在犍为县举行。活动内容包括学术研讨交流、花茶品鉴评审、茶乡花海体验,为期两天。在上午进行的学术研讨交流中,中国茶叶学会、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四川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国内有关科研院校专家,省内外花茶企业代表等百余人,围绕香气物质构成及特性表现、花茶品鉴控制技术与研究价值、茉莉花新品种应用与生产、代用茶品质与审评等方面进行交流、探讨。下午进行的全国花茶品鉴评审中,来自国内的45个花茶茶  相似文献   

7.
如何控制好茶叶的农残,主要采取以下五条措施:坚决杜绝茶叶农残源头,禁用茶园不能使用的农药;茶园大力示范推广无农残的生物防治技术;实行科学用药,酌情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化学农药;加强无公害茶叶、茶叶绿色食品、有机茶生产基地建设;强化茶叶农残检测监控.由茶叶生产与加工企业或政府质检部门等进行定期或不定期农残抽检,把好茶叶的进出厂关,突破"茶叶绿色技术壁垒",让消费者喝上放心的茶叶.  相似文献   

8.
我国茶叶农药残留研究进展及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茶叶中的农药残留,除部分源自被污染的环境外,其主要来源是直接施用化学农药.本文参阅了20世纪70年代以来有关茶叶中农药残留的报道,从农残影响茶叶出口创汇、茶叶农残自然降解动态、茶叶农残降解技术和茶叶农残分析检测技术几方面对我国茶叶农药残留研究进展作一简要的综述.  相似文献   

9.
茉莉花茶加工理论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茶叶吸香和茉莉花释香机理两个方面对茉莉花茶加工理论的研究情况作了综述,并对从茶叶水浸出物为栽体的化学吸附,水的氢键作用和氧化还原作用三种新的茶叶吸香观点进行了点进行了评述,提出了茉莉花释香机理研究中尚待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鹤峰县茶叶质量安全生产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鹤峰县狠抓无公害茶叶生产,按照国家农残标准指导生产,茶叶农残得到了有效控制;茶叶加工推行清洁化生产,茶产品质量得以提升;  相似文献   

11.
福安是我国四大茶叶主产县市之一和全国茶叶生产商品基地、社会系列服务化示范市 ,福建省绿茶标准化示范区和花茶主产区。目前全市茶园面积1 0 6万hm2 ,茶叶产量 1 2 7万t,产值 2 5亿元 ,位居全省前列。自 1996年我省召开茶叶农残问题二次专题会议后 ,我市作为全省首批试点单位 ,率先行动 ,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 ,开展了以“降残”为中心 ,建立无公害茶园为重点的专项整治工作 ,取得了一些成效。1 降低茶叶农残的措施1 1 加强组织领导工作。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 ,专门成立“福安市降低茶叶农残和无公害茶园建设领导小组” ,由…  相似文献   

12.
《中国茶叶》2015,(2):21
<正>花茶名镇——横县横州镇茉莉飘香,芬芳天下。横县横州镇是横县县城,位于美丽的西江边上,历史悠久,总人口21.8万人。这里是中国最大的茉莉花茶加工基地,有中国西南最大的茶叶市场,是蜚声海内外的"中国茉莉之乡"。全镇茉莉花种植面积3.7万亩,年产鲜花2.78万吨,有花茶加工企业73家,年生产加工茉莉花茶  相似文献   

13.
本文围绕柚花品种、柚花部位、柚花开放程度、窨制次数、茶花比例等因素研究了柚花茶加工技术,并对比了柚花绿茶、柚花红茶、柚花单丛茶等不同柚花茶的品质特征,论证了柚花中的农残对柚花茶品质安全的影响,对柚花茶加工关键技术进行了分析总结,为进一步研究和优化柚花茶加工技术,形成完善的梅州市柚花茶加工技术体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本实验是取主要茶叶品种乌龙茶和花茶,进行茶叶、茶渣、茶水的DDT残留量对比实验,证明茶水中的DDT溶出量很微少,仅是茶叶残留量的1~1.9%,因此即使茶叶农残较高,但饮用茶水摄入农药量极其微量,对人体健康不构成危害。  相似文献   

15.
福建省农业厅于6月19~20日在福州开展全省茶叶品质鉴评活动,对茶样进行公正地鉴定、评选,同时对所选送茶叶样品进行农残检测。 此次活动共取得全省8个市的样品185只,其中乌龙茶样品124只,绿茶样品45只,红茶样品3只,白茶样品3只,花茶样品10只。本次活动参照农业部名优茶评选评分标准,采取密码审评的办法对样品进行鉴评。农残检测按国标要求(GB9670-88  相似文献   

16.
出口茉莉花茶农残问题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茶叶是福建省传统支柱产业,福建茉莉花茶是我国名茶之一,畅销于世界各地,在国际市场享有盛誉。随着经济形势的发展国内外对食品的安全、卫生、健康与环保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几年花茶农残问题成为我们非常重视的问题。1 出口茉莉花茶原料中六六六、DDT状况19996—11出入境验检疫局对将收购的53批花茶原料茶进行检测,结果六六六均未检出,DDT超标情况明显好转,合格率明显提高(见表1)。表1 53批花茶原料DDT含量地区检测批数(次)超标批数(次)DDT平均含量mg/kg合格率%闽北2010.15495.0福州1910.13494.7闽东1450.19464.3花茶农残…  相似文献   

17.
本文简要阐述了安溪茶叶农药残留(农残)现状,重点从农村生态环境、农资经营、“农残“控制机制、茶叶管理经营方式及现行茶叶卫生标准等方面对茶叶农残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新时期茶叶“农残”控制工作的主要措施与对策等,  相似文献   

18.
《茶世界》2015,(12)
<正>广西横县广西壮族自治区横县有花茶加工企业150家,年加工花茶6万余吨,产值33亿元,茉莉花茶总产值近40亿元,茉莉花产量和花茶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80%以上,占世界总产量的60%,已经成为全国最大的茉莉花生产和茉莉花茶加工基地。以花为媒,以茶会友,吸引广大茶商来横县发展,努力建设国家农业标准化茉莉花生产示范基地和茉莉花茶标准化加工基地,打造中国茉莉之乡——"横县茉莉花茶"品牌,树立"花都"形象。  相似文献   

19.
浙江省茶叶加工环境现状与优化改造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加工是决定茶叶品质的关键工序,也是茶叶生产实现从茶树鲜叶到茶叶商品的必需过程.茶叶加工场所的环境、车间、设备、卫生等基本条件,对保证成品茶质量和最大限度地发挥原料价值起着决定性作用.特别是随着我国加入WTO,市场对茶叶质量尤其是卫生安全性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茶叶卫生质量主要包括农残、重金属、有害微生物三个方面,其中茶厂环境及加工过程是有害微生物和重金属的重要潜在污染源之一,没有茶厂的无公害化就不可能有无公害茶叶产品.浙江是我国产茶大省,茶叶加工厂众多,其中相当一部分茶厂加工设备陈旧,条件简陋,离国家对食品加工场所的要求相距较大,是茶叶产业链中的薄弱环节,已成为提升本省茶叶产业的瓶颈.因此,适时地对茶叶加工厂实施优化改造,对提高浙江茶叶市场竞争力,保障人民身体健康,建设浙江茶叶强省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福建茉莉花大面积栽培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它不仅作为装饰,观尝之用,而且由于香气优雅,深受人们喜爱,除窨制花茶外,还是香料工业的主要原料之一。随着人民生活提高,茉莉花在香料工业和茶叶工业中的应用日益广泛,茉莉花栽培业也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