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以郑单958为试验材料,采用裂裂区设计,分别在75 000,90 000,105 000株·hm-23个种植密度下,研究了密度与种植方式对夏玉米郑单958叶绿素、荧光及其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展开叶叶面积指数,穗位叶叶绿素含量均随着密度的增加呈现单峰曲线变化的趋势。在密度一定的条件下,种植方式的改变,增加了光能的利用效率;高密度条件下,宽窄行双株种植改善群体结构,明显增加光合作用面积,提高群体光能利用率,有效增加高密度下玉米产量的潜力。  相似文献   

2.
寒区玉米大垄双行直播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明寒区玉米大垄双行直播种植方法适合的种植密度和增产机制,试验以小垄为对照,通过测定土壤温度、土壤水分、玉米群体内光照强度及玉米产量性状等指标,研究了3个密度下玉米大垄双行直播种植效果。结果表明:大垄双行处理对土壤温度没有显著影响,但增加了0~20 cm土层的土壤水分含量;大垄双行减少了垄沟顶层叶片的光照截获,高密度处理(6.00 万株·hm-2)底层(出地表1/3)仍然保持一定的光照强度(72.5 μmol·m-2·s-1),减少了空秆率,在乳熟期单位面积干物质重显著增加;2008年大垄双行高密度处理(S3)产量为9 193.5 kg·hm-2,较对照(CK3)增产911.3 kg·hm-2。大垄双行直播种植方法增产机制主要是通过增加土壤湿度和调控群体内部光照强度影响产量。  相似文献   

3.
核(桃)麦间作系统内小气候特征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墨玉县两种核(桃)麦间作模式小气候因素调查分析表明,小麦间作较单作成熟期推迟4~6 d,群体内CO2浓度和温度分别降低25.33~28.73μmol·mol-1和0.23℃~0.43℃,相对湿度增加4.38~5.32个百分点,产量降低42.2%~74.5%。在间作区域内,拔节到抽穗,是核桃叶幕迅速形成期,遮荫率为52.22%~60.32%,重度遮荫率(光照强度≤1/2空地光照强度)为29.77%~34.09%,至扬花期的遮荫率最大,达52.21%~71.51%,重度遮荫率达37.15%~38.39%,并一直持续到小麦成熟,全期弱影响阶段(光照强度1/2空地光照强度)50天左右,强影响阶段(光照强度≤1/2空地光照强度)45天左右,间作小麦群体内CO2浓度和温度大小顺序为顶部中部底部,距离树行越近,群体内平均CO2浓度越少,平均相对湿度越高,平均温度越低。9 m×3 m的核桃配置的综合小气候条件和产量构成优于6 m×4 m核桃配置,是值得推广的核(桃)麦间作模式。  相似文献   

4.
选用黑河45号大豆为试验材料,在5.5×10~5株·hm~(-2)密度下,设置等行距:30 cm(A)、40 cm(B)、60 cm(C)和宽窄行:"15 cm+30 cm"(D)、"15 cm+15 cm+60 cm"(E)5种种植方式处理,研究不同种植方式下夏大豆鼓粒期叶片光合能力及籽粒灌浆特性。结果表明,宽窄行处理的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净光合速率(Pn)、叶面积指数(LAI)、光合势(LAD)比等行距处理分别增加16.92%~72.22%,12.50%~69.23%,7.73%~34.80%,1.13%~33.88%,5.87%~47.70%。宽窄行处理的籽粒阶段积累量、灌浆速率、灌浆持续时间平均值也高于等行距处理平均值。宽窄行处理的产量均高于等行距处理,宽窄行处理的平均产量比等行距处理的平均值增产24.51%。因此,宽窄行是促进复播大豆产量提高的最佳种植方式之一。  相似文献   

5.
刘朝萍 《植物医生》2009,22(6):28-28
桃瘤蚜是北碚区桃树生产上的主要害虫之一,近年来.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北碚区桃、梨、樱桃、梅等果树种植面积逐年扩大.给桃瘤蚜等害虫的发牛提供了充足的食源条件.加上气候条件适宜.果园管理粗放.以及滥用化学农药.杀伤大量天敌.导致该虫在北碚区桃同大发生。重发桃园,被害株率达100%.被害叶率达65%.百叶蚜量达1.8万余头.严重影响伏季水果的产量和品质.经济损失较大。  相似文献   

6.
石广智 《广西植保》2007,20(4):36-37
指天椒炭疽病主要危害指天椒果实,果实受害时,初现水渍状黄褐色圆斑,边缘褐色,中央灰褐色,斑面有隆起的同心轮纹,轮纹上密生小黑点,严重影响椒果品质和产量。2006年天等县指天椒种植面积为3 200ha,指天椒炭疽病发生程度为中等偏轻局部大发生,发生面积1 000ha,占种植面积31·3%。指天椒炭疽病在该县龙茗镇益山和桥皮两个村的指天椒(特别是“满天星”品种)上局部大发生,发生面积80ha,发病严重的地块,整株椒果全部染病,无法采收,损失严重,如此严重的指天椒炭疽病在天等县历史上尚无记载。了解指天椒炭疽病的发生为害情况,探索其局部大暴发的原…  相似文献   

7.
水稻是荆州市的主要农作物之一,常年种植面积33·67万hm2左右,其中早稻7万hm2,中稻18·67万hm2,晚稻8万hm2。病虫害是妨碍水稻高产、优质的关键因素,抓好水稻病虫害的防治,提高水稻产量和品质,对促进荆州市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保持农村稳定,构建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稻瘟病是荆州市水稻上的重要病害之一,近几年来随着对水稻品质要求的提高,优质稻的种植面积在不断扩大,由此稻瘟病也越来越严重,给本地的水稻生产构成了严重威胁。1发生特点荆州市稻瘟病平均每年发生面积约6·67万hm2,占种植面积的20%左右。其发生的主要特点是:一是…  相似文献   

8.
为探究河西灌区酿酒葡萄适宜的灌溉定额和灌溉布局,于2019—2021年进行了连续3年田间试验。以‘赤霞珠’酿酒葡萄为供试材料,采取裂区设计,灌溉定额为主区,设置3个灌水水平,即1 800 m3·hm-2 (低水WL)、2 700 m3·hm-2(中水,WM)和3 600 m3·hm-2(高水,WH);灌溉布局为副区,设置3种方式,即1管1行(C-S)、2管1行(C-D)及2管1行分根区灌溉(PRD),探究不同灌溉定额与灌溉布局对酿酒葡萄生长、产量、果实品质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灌溉定额对酿酒葡萄修剪量、产量、果实品质及葡萄园可变成本具有显著影响,WL处理葡萄果实品质最佳,平均可溶性固形物、多酚及花色苷分别达27.37°Brix、30.69 mg·g-1及6.74 mg·g-1;WM处理葡萄产量最高,为10 163.2 kg·hm-2;WH处理葡萄修剪量最大,为1.53 kg·株  相似文献   

9.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3个土壤水分水平(W1:田间持水量的60%~65%、W2:75%~80%、W3:90%~95%)、两个锌溶液水平(Z0:0%、Z1:0.2%)对番茄生长、果实产量及品质、耗水、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土壤水分的增加,番茄株高、植株生物量显著提高,W3处理的生物量分别比W2、W1高出20.8%和35.9%,但果实产量表现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即W2>W3 >W1的变化规律,过高的土壤水分或土壤干旱使果实产量明显降低;叶面喷施锌溶液对生物量的影响不明显,但使W1、W2、W3下的果实产量分别提高9.4%、9.2%和3.1%,且使果实口味改善、品质提高;土壤水分的提高使植株的耗水量增加,却降低了水分利用效率,水分和喷施锌溶液对以生物量计的水分利用效率影响不显著,但对以果实产量计和营养成分计的水分利用效率均达到显著程度,W2Z1处理的水分利用效率最高分别为:WUE产量=61.62 kg/m3、WUEVc=9.56 mg/m3、WUE糖=4.7 g/m3.  相似文献   

10.
不同密度膜侧沟播油菜的植株性状表现及产量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进一步完善油菜膜侧沟播栽培技术体系,本试验研究了不同密度膜侧沟播油菜的植株性状表现及产量效应。结果表明:稀植虽有利于改善油菜部分性状指标的增加,并最终表现出单株产量优势,但随着油菜生长期的延长,不同密度处理间差异逐渐缩小。适宜密度种植油菜的分枝数、叶面积以及部分生理指标等均优于低密度或高密度种植。种植密度与单位面积产量的灰色关联度高于单株产量。我国西北沿山干旱区膜侧沟播种植油菜的适宜密度以4.5万株/667m2最为适宜,可比当前生产上推行的密度(3.0万株/667m2)增产39%以上。  相似文献   

11.
森林健康与森林病虫害科学防控的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玲  聂林 《江西植保》2006,29(2):83-85,82
森林健康是现代林业的经营理念,本文分析了森林健康与森林病虫害的各种关系,阐述了森林病虫害可持续控制的策略和措施,以促进森林健康的质量,实现森林病虫害的科学防控。  相似文献   

12.
蔬菜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的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总结了榆次区推广蔬菜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的经验和做法,同时对今后推广绿色防控技术进行了一些深层次的思考.  相似文献   

13.
能在热带荒漠地区进行商业化栽培的作物种类是有限的,园艺作物尤其如是。本研究的目的就是通过引种驯化为热带荒漠区开发新品种。我们以下述两个来源的多年生植物为基础:干旱区和半干旱区人民食用的有营养价值的水果或干果的野生植物种;第二是从当地市场或栽培者那里能收集到的珍稀种类。以色列的内盖夫荒漠气候条件变幅宽广,水土类型多样,是本项研究的理想地点。本研究利用内盖夫的异质特点对向荒漠区引种驯化的不少植物的适宜性进行了预选试验。本文总结了从1984年开始的4年工作,并叙述了总的进展,详细介绍了六种预选植物。  相似文献   

14.
大豆玉米间作和同穴混播对大豆病虫发生的综合效应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1993~1995年进行了大豆玉米间作和同穴混播对大豆病虫发生的综合效应研究。结果表明,间作和同穴混播豆田的病虫发生危害轻于纯作豆田,与纯作比较,间作田和同穴混播田主要害虫降低率分别在11.4%~81.4%和20.9%~76.0%之间;其病害降低率分别为70.0%~100%和56.7%~100%。间作只有豆天蛾和蛴螬可达防治指标,同穴混播田仅豆天蛾达防治指标。由于间作和同穴混播田提高了生物多样性,增强了自然生态控害功能。捕食性天敌,瓢虫分别较纯作增加84.0%和86.5%,草蛉增加58.9%和80.6%,蜘蛛增加41.3%和52.3%;寄生性天敌显著增加,蚜茧蜂对蚜虫寄生率增加23.9%和29.9%,赤眼蜂对豆天蛾卵寄生率增加13.0%和20.0%,银纹夜蛾幼虫被寄生率增加18.7%和25.3%。这2种种植方式产生的经济效益较纯作田增加32.9%和33.7%。  相似文献   

15.
动植检查验基础保障平台的开发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国际贸易往来和人员交流快速增长,国门生物安全形势日趋严峻,这对我国口岸动植检规范化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为更有效地推动口岸动植检规范化建设,亟需掌握全系统口岸动植检技术设施、专业队伍、人员素质等要素建设现状和需求。本文基于应用信息化手段提升工作效率、全盘掌握建设现状、即时统计数据分析、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等理念,设计研发了"动植检查验基础保障平台"系统。推广应用该系统将显著提升全国口岸动植检规范化建设管理的系统性和科学性。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隋代大兴城的选址建设及唐末迁都洛阳的资源环境因素的深入分析,表明在隋代关中地区温暖湿润的气候背景下,为了规避不利的灾害风险而移址大兴城;唐朝末年,由于气候转向冷干,为了寻求更好的自然环境和资源条件则迁都洛阳。  相似文献   

17.
郭春兰 《江西植保》2014,(4):314-317
栀子是我国常用中药之一,仅靠野生采集已难以满足市场需求,而实行人工规范化种植后则加重了栀子病虫害的发生,影响了产品的质量安全,故其病虫害防治已经成为栀子中药材生产的关键问题之一。本文就栀子苗期病害、地上部病害、地下部病害及主要虫害四个方面的发生特点与防治措施进行了综述,为栀子规范化种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近10年农作物主要病虫害发生危害情况的统计和分析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2006-2015年,我国农作物病虫草鼠害总体处于严重发生状态,各类病虫害年发生面积在4.603 5亿~5.075 3亿hm2次,年均挽回粮食损失9 684.68万t,占全国粮食总产的17.35%;年均实际损失粮食1 965.49万t,占全国粮食总产的3.53%。五大粮食作物中每年通过防治挽回损失的比例,水稻、小麦、玉米、大豆和马铃薯分别占55.18%、21.29%、18.97%、1.88%和2.68%,实际造成损失的比例分别占33.67%、23.31%、35.13%、2.11%和5.79%。影响全国粮食生产最为重要的10种(类)病虫害依次为稻飞虱、水稻纹枯病、稻纵卷叶螟、玉米螟、小麦蚜虫、二化螟、稻瘟病、小麦纹枯病、小麦赤霉病、小麦白粉病;某一个病虫暴发危害时最高可实际造成200万t以上的粮食损失,总损失可达2 200万t,占某类粮食总产的12%左右,对国家粮食安全影响巨大。最具暴发和流行危害特点的种类主要有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稻瘟病、小麦条锈病、小麦赤霉病和黏虫等6种。本文运用大量翔实的历史数据统计分析了近10年来水稻、小麦、玉米三大粮食作物病虫害的危害损失和暴发危害情况。  相似文献   

19.
唐代长安与洛阳都城水旱灾害对比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根据翔实的史实资料,对唐代都城长安与陪都洛阳水旱灾害的发生频率进行了统计,并从气候因素、地理位置及地形水系、都城建设等方面对唐代长安与洛阳地区水旱灾害频率的特征进行了对比分析。从气候方面来看,在唐代,不论是长安,还是洛阳,都表现出水灾发生频率中间多、两头少;旱灾发生频率两头多、中间少的特征。说明唐代中期气候更为湿润,唐前期与后期气候则相对偏干。从地理位置与地形、水系的关系方面来看,正是由于地理位置及地形与水系特点,导致了唐代长安地区的水旱灾害以旱灾为主,而洛阳地区以水灾为主。因此,在气候较为湿润的唐代,洛阳比长安更易受到洪水的侵袭,且水灾危害程度远超过长安地区。此外,都城建设也与水旱灾害的发生频率有一定关系。作为都城或陪都,大量的宫殿建设及人口增长,会导致生态环境恶化,使水旱灾害发生频率增大。因此,从整个唐代发生的水旱灾害总量来看,长安地区的灾害频率比洛阳地区要高得多。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唐代都城建设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20.
董昆乐 《江西植保》2013,(4):374-378
烟草病虫害是影响宜阳县烟叶产量和质量的重要因素。按照河南省病虫害预测预报站的要求,试验选取张深、孔昌2个测报点为基准,采用系统调查和普查2种方法,主要对烟草病毒病、黑胫病、赤星病、根结线虫病、角斑病及野火病等病害进行系统调查和普查,虫害主要对烟蚜、烟青虫及地下害虫进行调查。结果表明:2012年宜阳县有翅蚜发生时间与往年比较来的晚一些,但数量非常多;病毒病的发病时间与往年基本一致,较往年稍微偏早,病毒病初发期症状表现明显,由于旱情蔓延,总体来说,2012年病毒病的发病率轻于2011年;烟青虫出现时间与正常年份基本一致,由于用药及时,2012年全年,烟青虫并未对烟叶造成很大危害。根结线虫病保持稳定,使用生物碳肥对根结线虫病有很好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