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6 毫秒
1.
美国白蛾 Hyphantria cunea(Drury)是林木、果树的危险性害虫,是国际重要园林植物检疫对象之一。继1979和1982年分别在我国辽宁省丹东市和山东省荣城县发现以后,1984年8月又在我省武功地区猖獗为害。据疫区初步调查,寄主植物包括树木及农作物达20余种,并有向外扩散的趋势。鉴于该虫传播快,危害重,其成、幼虫在形态和害状上又常与天幕毛虫(Malacosoma n-eustria testaca Motschulsky)、山楂粉蝶(Aporia crataegi L.)、舞毒蛾(Lym-  相似文献   

2.
美国白蛾在本溪地区的生活史及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美国白蛾食性极杂,幼虫吐丝结巢群居300多种植物。主要危害行道树、果树、花卉,尤其是阔叶树易受害。在本地区一年当中可发生两代,主要危害糖槭、沙果、山楂、杨、柳等树木.由于林业部门采取有效的综合防治措施,把美国白蛾的危害控制在损失最小的范围内。  相似文献   

3.
美国白蛾是国际性检疫害虫 ,可以危害 30 0余种植物。由于食性杂 ,寄主广 ,危害重 ,繁殖力强 ,传播途径广 ,被林业部定为十大主要病虫害之一。所以 ,也被人们称之为“社会性害虫”。该虫1 989年传入河北省 ,现已蔓延到秦皇岛市和唐山市。给全省林果生产、旅游业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到 1 999年全省美国白蛾的发生面积达 1万多公顷。为有效地防治并尽快控制美国白蛾迅速扩散蔓延 ,国家财政部、林业部决定实施京、津、冀美国白蛾联防联治工程治理 ,2 0 0 0~ 2 0 0 1年河北省为改进美国白蛾防治手段 ,提高防治效果 ,对美国白蛾集中连片发生的林…  相似文献   

4.
美国白蛾 Hyphantria cunea(Drury)原产地在北美洲,自1940年以后逐渐传入欧洲和亚洲。在不到40年的时间,己分布到三大洲16个国家。1976年在我国发现后,以辽宁丹东市为中心,向周围扩散蔓延并传播,分布于4市11个县,后又在山东荣城发现。1984年在陕西武功发现后,估计早在5—6年前已传入。据1985—1986两年的普查结果:我省以武功为中心,己扩散、传播至周围6县(市)、50个乡(镇),分布面积达781平方公里。其中主要发生区武功、兴平已波及32个乡(镇),不但对当地林木造成严重危害,而且有继续扩大蔓延的趋势。  相似文献   

5.
美国白蛾自 1 982年首次在山东荣成市发现 ,1 998年底已传播蔓延到烟台、威海、东营 3个市的 1 3个县市区。为了尽快封锁扑灭美国白蛾疫情 ,笔者根据山东省十几年的查治和控制传播经验和教训 ,提出了当前查治美国白蛾存在着组织协调不力、资金不足等问题 ,并对全面封锁扑灭美国白蛾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6.
美国白蛾是国际性检疫对象,具有繁殖率高、适应性强、适生区广、食性杂、传播快、防治难、易反弹等特点,给农林业生产、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等造成了重大损失,还严重影响了居民的正常生活。该文通过对美国白蛾的发生现状及传播趋势、传播途径及发生特点等进行分析,研究了美国白蛾的发生趋势,对新形势下美国白蛾的防治理念和对策进行了阐述,以期为美国白蛾的持续有效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宋明晖  郑庆辉  王海珍 《绿色科技》2019,(11):209-210,214
研究了美国白蛾的寄生特征,弄清它们对植物带来的危害,从而制定相应的治理措施。结果表明:在美国能危害120多种阔叶树,欧洲受害的植物达234种,分属50多个科,130多个属,在日本寄主植物有120多种。指出了美国白蛾是一种食性杂、繁殖量大、适应性强、传播途径广、危害严重的世界性检疫害虫。对此,主要通过危害识别、白蛾产地检疫、检疫处理、调运处理的方式处理这种病虫害。通过应用这些常规的检测方法,获得了有效的检测和处理效果。通过对美国白蛾的检疫与处理,总结了一整套高效的处理方法,可为一些植物的生长扫清障碍。  相似文献   

8.
《林业实用技术》2006,(4):F0004-F0004
美国白蛾(Hyphantria cunea Drury)属鳞翅目灯蛾科昆虫,是国际性检疫害虫。该害自1979年首次在我国辽宁丹东地区发现,后陆续传播到山东,陕西,河北,天津,北京等省市并爆发成灾,严重威胁着林业的健康发展和园林绿化成果。  相似文献   

9.
山东省查治美国白蛾存在问题与建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美国白蛾自1982年首次在山东荣成市发现,1998年底已传播蔓延到烟台、威海、东营3个市的13个县市区。为了尽快封销扑灭美国白蛾疫情,笔者根据山东省十几年的查治和控制传播经验和教训,提出了当前查治美国白蛾存在着组织协调不力、资金不足等问题,并对全面封销扑灭美国白蛾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0.
指出了美国白蛾是一种外来有害生物,2016年该虫害开始扩散到湖北省,当前已发展到包括枣阳、襄州、广水等11个县(市、区)。美国白蛾危害性极大,它所到之处,树叶被啃噬一光,农作物减产,对疫区生态环境、自然景观、林业经济、生产生活造成了严重影响。结合湖北省美国白蛾发生实际情况,从美国白蛾的分布现状、主要危害、生活习性、发生特点、传播途径等方面进行了分析。针对美国白蛾的发生规律,结合枣阳市在美国白蛾防治过程中的经验,提出了检疫防控、人工防治、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措施,为科学开展美国白蛾监测预报和疫情防控提供了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1.
美国白蛾往往通过人为方式从疫区传播到非疫区,在新疫点,也往往由于人们不识别而被忽视,直到危害严重时才被发现。如何利用科学的防治方法迅速地将新疫点的美国白蛾扑灭,对控制新疫情的传播蔓延有很重要的意义。 1984年秋,辽阳市弓长岭区汤河乡四方台村发现了美国白蛾新疫情。发生面积360多亩,危害树木8000余株,其中在一株糖槭树上捉到  相似文献   

12.
席路军 《国土绿化》2012,(11):42-43
美国白蛾又名美国灯蛾、秋幕毛虫、秋幕蛾,属鳞翅目,灯蛾科,是世界性的检疫害虫。美国白蛾原发生于北美洲,20世纪40年代末传播到欧洲和亚洲,1979年首次在我国辽宁省丹东地区发现,1981年传播到山东省荣成市。  相似文献   

13.
美国白蛾自1989年传入河北省秦皇岛市,1990年传入唐山,给全省林业生产带来了很大损失,影响了人们正常的生产生活。为了控制美国白蛾的传播和蔓延,维护绿化成果,改善生态环境,遏制美国白蛾传入首都北京,1999年,国家林业局决定对美国白蛾实行工程治理,即“京、津、冀美国白蛾工程  相似文献   

14.
崔保士 《防护林科技》2012,(3):79-80,94
美国白蛾是20世纪80年代初传入我国,大连是受灾较重的地区,已经被我国确定为美国白蛾的原发区,经过多年的治理,灾害程度得到了一定的控制,但是,由于美国白蛾具有繁殖量大,孵化率高,传播途径多,适应性强等生物学特性,每年都会在大连市发生并造成灾害。大连市经过多年的摸索,总结出一套美国白蛾的综合防治措施,压缩了疫区范围,全面降低了虫口密度,有效遏止了美国白蛾严重发生和扩散蔓延的势头,保护了大连市生态安全,巩固了造林绿化成果。  相似文献   

15.
美国白蛾是一种国际性检疫害虫,因其寄主植物杂、繁殖量大、适应性强、传播途径广、危害严重等,受到社会广泛关注。该文概述了宿迁市美国白蛾发生现状,分析了发生原因,介绍了近几年防治方法和总体效果,并提出防治建议,旨在为科学防治美国白蛾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6.
美国白蛾普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白蛾(Hyphantriacunea)是重要的危险性检疫害虫,传入我国已有20年的历史。现主要分布在辽宁、陕西、山东、河北、天津、上海等地。为及时发现疫情,迫切需要加大普查力度,把普查技术科学化、标准化、规范化。1传播途径美国白蛾自身传播能力很弱...  相似文献   

17.
2007年美国白蛾传入桓仁县,该害虫具有食性杂、繁殖力强、适生范围广、传播速度快、危害严重等特点。经过10 a对该害虫生物学特性、发生发展规律调查研究及开展防治工作,总结一套美国白蛾无公害综合防治技术,为辽宁东部山区防治美国白蛾提供科学依据。截止目前,桓仁县消除美国白蛾疫点2处,发生面积控制在284 hm2,且为轻度发生。  相似文献   

18.
汪淑先 《北京园林》2007,23(2):28-30
美国白蛾因其繁殖快、食性杂、传播广、适应性强而危害严重,是近几年北京地区重点监测的危险性林木有害生物。本文主要阐述了美国白蛾的生活史,掌握美国白蛾的发生规律,做好美国白蛾监测预报工作,应用多种防治技术方法,最终控制美国白蛾疫情地危害。  相似文献   

19.
李莹 《中国林业》2010,(12):48-48
美国白蛾属鳞翅目灯蛾科,又称秋幕毛虫、秋幕蛾,是一种危险性食叶害虫,属国际植物检疫对象。2007年5月,河北省清苑县马庄村一棵桑树上发现美国白蛾幼虫。由于该县好苗发达,传播途径广,加之该虫。  相似文献   

20.
<正> 美国白蛾为世界性园林检疫害虫。自1979年辽宁省丹东地区发现美国白蛾以来,尽管采取了一些措施,加强了防治和检疫工作,但疫区的范围仍在继续扩大蔓延,目前大连市、山东半岛的荣城县也已发生。因此,加强检疫方法的研究,有效地控制其扩散,是当前美国白蛾防治工作中急待解决的问题。美国白蛾的传播途径很多,卵、幼虫、蛹和成虫均能随人为活动、木材调运、寄主植物、货物及工具的运输向外扩散传播。据我们几年来调查的情况表明,以木材携带蛹向外传播扩散的危险性最大。因为美国白蛾喜欢在开裂的树皮下、树洞中及木材缝隙处化蛹越夏或越冬,而且越冬蛹的持续时间可长达8个月之久。因此,加强蛹期的检疫工作是控制其随木材的调运向外扩散的重要环节。我们于1983年夏季在辽宁省凤城县林业局贮木场进行了蛹期原木帐幕熏蒸除害处理试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