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2 毫秒
1.
2.
浅析海洋捕捞业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洋捕捞业可持续发展是当前我国水产界渔业管理学研究的课题,作者结合本省实际,围绕当前海洋捕捞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以及海洋捕捞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政策作扼要的概述。  相似文献   

3.
林海华 《海洋渔业》2001,23(4):156-159
改革开放后,我省的渔业发展焕发出了勃勃生机,长期占居我省渔业主导地位的海洋捕捞业二十多年来保持持续、稳定、协调的发展。尤其是进入90年代,我省海洋捕捞业以发展开发性生产为重点,加大了作业结构的调整力度,使捕捞业进入了一个全面快速的发展时期。到2000年,全省拥有捕捞渔船37733艘,总吨位达558577t,总功率达1522702kW,捕捞产量207.8万t,分别比十年前增-5.1%、31.9%、67.5%、150.5%。其中147kW以上适用于外海作业渔  相似文献   

4.
冯森 《福建水产》2003,(4):12-16
本文分析近年来我省9种主要海洋捕捞作业的经济效益,通过投资、成本、综合利润率和捕捞效率等的对比,总体是主机功率大、设备好、年出海天数多,产量产值就高,经济效益就好。作业种类分析结果显示拖网耗油大,而且受到柴油涨价和渔业资源密度下降的影响,利润率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5.
1当前海洋捕捞业面临的主要问题 1.1捕捞渔船增长势头没得到有效控制,海洋渔业资源保护难度很大目前远洋渔业虽有较快发展,但单一捕捞的状况尚未有根本性的改观,以开发公海渔业资源为主的大洋性渔业比重还很小。  相似文献   

6.
有限的作业渔场,脆弱的资源基础和超强的捕捞力量之间矛盾日益激化。在“渔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指导下,捕捞作业结构必须优化,笔者对钓业,灯诱敷网,中深海刺钓,灯光围网及多种作业兼作,和发展远洋渔业作了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7.
广东省濒临南中国海,渔区分布广,渔民数量多,海洋捕捞渔业曾经辉煌一时。解放初期,百废待兴、百业待举,国家对海洋捕捞业采取了一系列鼓励政策以补充国民对蛋白质的需求。我省渔船从单一的帆船开始向机帆渔船、机动渔船发展。  相似文献   

8.
最近二十我年来,海洋渔业的飞速发展,先进的仪器设备在海洋渔业生产广泛被应用。作者最近搜集了大量文献,就国外海洋捕捞业发展趋势作了扼要概述。  相似文献   

9.
随着渔业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以及渔业总量的不断增加,渔业生产中海洋捕捞业存在的一些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从整体情况来看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国内捕捞渔船增长的势头还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海洋渔业资源保护的难度很大。目前远洋渔业虽有较快发展,但单一捕捞的状况尚未有根本性改观,以开发公海渔业资源为主的大洋性渔业比重还很小。  相似文献   

10.
海洋渔业资源日趋衰退情况下,如何发展闽东地区海洋捕捞业。作者分析海洋捕捞业存在的问题,结合闽东渔区海洋捕捞业实际,提出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捕捞业可持续发展之管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捕捞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得到了国内外学者长期的关注,然而至今为止学界对捕捞业可持续发展的理解还存在分歧。文章在对国内外研究进行回顾的基础上,指出了目前在捕捞业可持续发展理解上存在的片面性,进而剖析了捕捞业可持续发展之涵义,提出了为实现捕捞业可持续发展需要进一步研究的几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2.
据普查,福建省现有各类海洋捕捞渔船32556艘,平均功率45.9kW。其中拖网渔船4425艘,占总功率的53.3%,产量占总海捕量的42.3%,受燃油涨价和资源衰退影响,许多拖网船亏本经营、全省现登记在册的定置网渔船有7389艘,定置渔船的大型化、钢质化,并向外拓展已成潮流。全省围网船376艘。全省现有渔船总数太多,捕捞结构不合理已成主要问题,减船转产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3.
福建海洋渔业捕捞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根据1996~2008年在福建海区开展的渔业资源专项调查和渔业资源监测以及1990~2008年福建省渔业生产统计等相关资料,续"福建海区渔业资源利用现状浅析"之后,进一步分析福建省海洋捕捞现状和存在问题,提出有关渔业管理建议,为有关渔业管理部门在不断完善渔业管理制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黄海中南部海域分布着石岛渔场、连青石渔场、大沙渔场等多个优质渔场,是鳀鱼(Engraulis japonicus)、小黄鱼(Pseudosciaena polyactis)、鲐鱼(Pneumatophorus japonicus)、蓝点马鲛(Scom-beromorus niphonius)等鱼类的越冬场、索饵场,也是多种洄游性经济鱼类进入黄渤海沿岸产卵场的必由之路。特殊的地理、水文环境形成了黄海中南部丰富的渔业资源,也使黄海中南部海域成为了渔业开发利用的热点海域。近年来黄海中南部海洋捕捞业随着捕捞船只的增多,捕捞渔获量亦呈现超负荷势态,使得渔业资源呈现衰退迹象。虽然每年进行伏季休渔期对渔业资源起到一定的保护和恢复作用,但衰退迹象依旧明显[2]。以黄海中南部主要捕捞对象小黄鱼为例,过度捕捞作用下,黄海中南部小黄鱼个体小型化、低龄化现象日益加剧,个体生长速度加快,性早熟提前,食物种类营养级逐渐降低,相对资源量、单位补充量减少,生长型捕捞过度的态势严峻[6]。黄海中南部高强度捕捞压力背景下,如何对生产船只科学管理,有效保护渔业资源,进而使渔业资源呈现可持续发展态势,一直是渔业行政管理部门和渔业科研部门所关注的问题。笔者分析辽宁省黄海中南部(图1)海洋捕捞现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针对性建议,为有关渔业管理部门在不断完善渔业管理制度,有效改善黄海中部渔业捕捞现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应用数据包络分析法,分别对2001—2006年福建近海捕捞区域、作业类别进行计量比较和有效性分级。结果表明:福建近海捕捞6个地市的年捕捞平均能力利用度变化范围为79.0%~85.8%,平均82.7%,其中以福州和泉州为最高(100%),其次为宁德(91.9%)、莆田(84.4%)、漳州(75.7%)、厦门(44.3%),年平均能力利用度于2005年出现下降。6种作业的年平均捕捞能力利用度为66.3%-75.9%,平均72.3%,其中以拖网、围网和张网为最高(100%),其次为其它(70.6%)、钓具(33.8%)、最低为刺网(31.1%),年平均捕捞能力利用度基本呈逐年持续下降态势。有效性分级的6年平均结果为:福州和泉州为1级,宁德为1.8级,漳州为2级,莆田为2.2级,厦门为3.5级。拖网、围网和张网为1级,其它作业为2级,钓具为3.2级,刺网为3.5级。评价结果揭示,福建近海捕捞能力过剩日趋严重,渔获选择性较低的作业的能力利用度较高,有效缩减过剩的捕捞能力和优化捕捞作业结构,是当前渔业管理中一项极其重要的任务。  相似文献   

16.
福建省近期捕捞力量和捕捞作业结构的调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别对福建省在福建近海捕捞渔业及其五种主要捕捞作业的最大持续产量和最大持续捕捞力量进行估算,并在估算值的基础上,结合目前渔业资源结构变化趋势及福建近海渔业的实际情况,确定2005年之前福建省近海的捕捞力量和捕捞作业结构的调整方案,调整结果为:总捕捞力量由1998年的标准机施总功率3084460kW削减至1668940kW;其中定置渔业自然功率由1998年的202860kW削减到100136kW;拖网渔业由1474764kW削减到801091kW;灯围61645kW提高到100136kW,刺网渔业由449680kW削减到442269kW;钓渔业由67423kW提高到83447kW;其它作业由35126kW提高到141861kW。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以青岛市胶州营海镇前海庄村捕捞业专业合作组织为例,通过分析其产生、发展和消亡的过程来探讨捕捞业专业合作组织消亡的原因,主要有四个方面:收入的增加弱化了农民的合作意愿、专业合作组织不同的发展阶段对组织管理机制的要求存在差异、缺乏有效外部资源的引入、捕捞业的衰退。  相似文献   

18.
福建海洋捕捞"技术效率"的时间序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1981-2003年福建省渔业统计及相关调查资料,应用DEA法,分析了全省海洋捕捞作业及五种主要作业捕捞“技术效率”的年间变化,结果表明:1981~2003年全省海洋捕捞作业综合“技术效率”的变化范围为61.8%~100%,平均为76.4%,综合“技术效率”的年间变化呈现先降后升的态势;1990年以来,全省灯光围网和张网作业捕捞能力的发挥比较好,其次为刺网和底拖网作业,钓具作业捕捞能力的发挥较差;渔获选择性低的底拖网和张网作业的捕捞“技术趋势”年间变化保持平稳上升,渔获选择性高或较高的刺网、钓具和灯光围网作业的捕捞“技术趋势”年间变化则呈波动式上升或处于波动状态;各种投入因子对不同作业类型的捕捞”技术效率”的约束力各不相同,主动性较大的底拖网和灯光围网作业对渔船功率的依赖程度相当大,而主动性较小的刺网、钓具作业和被动性的张网作业,对网(钓)具使用数量的依赖度较大;作业天数对五种作业类型的“技术效率”发挥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我国海洋生态环境保护与渔业可持续发展问题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我国沿海地区对渔业资源的过度开发导致渔业生态水域污染日益严重,渔业资源持续衰退,海洋生态环境问题日渐突出。要科学合理开发海洋,就必须合理配置渔业资源,积极引导传统海洋渔业向现代海洋渔业转变。必须寻求海洋渔业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平衡关系。要将渔业地区的生态、环境、资源、经济和社会视为一个相互关联的大系统。同时,要树立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加强渔业立法,促进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海洋渔业捕捞优化模型及其可持续发展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经典的Logistic鱼群生长模型,解析海洋渔业渔场等捕捞强度优化问题,建立了最佳捕捞开始时间、最佳鱼群保有量、最佳捕捞强度和最佳捕捞投入的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研究了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策略。研究结果表明,捕捞船队的最佳投入与鱼群内在增长速率成正比,与捕捞系数成反比;渔场最佳的渔业资源量为渔场最大养殖能力的二分之一;渔场的最佳捕捞强度与渔场最大养殖能力和鱼群内在增长速率的乘积成正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