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公路建设过程中的水土流失特点及其防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飞 《中国农学通报》2008,24(11):444-447
高速发展的公路建设,在带来巨大效益的同时,其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不容忽视。本文即是从公路建设过程中的水土流失成因、特点、危害进行总结,最终以分区的形式提出公路建设过程中水土保持措施,以期为公路建设过程中的水土保持服务。  相似文献   

2.
深圳万信达优势明显占市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深圳市万信达绿化环境建设有限公司主要从事景观环境工程和水土保持工程的规划、设计与施工,是国家级园林绿化二级企业。公司1997年成立,致力于中国南方生态环境建设事业。 该公司自创建以来,逐步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拥有先进的配套施工技术与精良设备,他们在施工中运用三级质量保证体系,即以项目经理、总工程师、质检工程师为主体,对生态环境工程设计阶段、施工准备阶段、施工阶段、验收阶段进行全程质量控制。其中质量先期控制是关键,项目经理部成立土工和材  相似文献   

3.
谷子在山西省旱作农业中的地位和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西省地处黄土高原东部.年降水量介于400~650mm.是我国典型的干旱缺水省份.也是水土流失、生态恶化的重灾区。在全省480万hm^2耕地中,没有任何灌溉条件的旱地381万hm^2,占耕地总面积的79.44%。因此.旱作农业在山西省的经济发展、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生态环境建设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相似文献   

4.
依据园林工程中绿化种植施工方面的基本特点,分析了现代园林工程施工中的具体案例,并对施工中的关键和重点技术进行了总结,以推动园林工程中绿化种植的高质量发展,提高园林工程项目施工的整体水平,同时在城市建设中营造优美的环境氛围,带动园林工程建设行业迈向新的台阶。  相似文献   

5.
生态补偿对区域发展影响研究的进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侯成成 《中国农学通报》2011,27(11):104-107
基于生态补偿项目设计的目标和项目实施产生的效应,有关生态补偿对区域发展影响的研究开始成为近年来国内外生态补偿研究中普遍关注的议题。本研究首先对国内外生态补偿的概念和研究机制进行了简要的回顾;然后分析了国内外关于生态补偿对区域发展影响的最新进展;最后提出了中国生态补偿项目在设计和实施过程中需要改善的问题,以期为促进生态补偿对区域发展的影响研究在中国的开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山西省农产品加工装备技术管理站为了有效解决全省农村,特别是老少边穷地区缺少米、面、油加工点、农民购买质优价廉米、面、油的困难,积极开展农村磨坊油坊升级改造工程项目建设。据了解,在各个项目点建设的过程中,山西各地市充分考虑了农村磨坊油坊建设需求,在项目点选择、全省布局、建设规模、建设内容及资金筹措与管理等方面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使农村磨坊油坊升级改造工程成为一项顺民心、得民意、保民生的惠民工程和便民工程,获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关注,体现出其特有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从有关方面获知,《山西省农村磨坊油坊升级改造工程总体实施方案(2014-2018年)》已经通过了有关专家论证评审,确定了今后农村磨坊油坊升级改造工程的方向,并将进一步细化项目布局和选址要求、完善项目建设资金的管理和建成后的运行方案。由此可以断定,在未来的几年,经过上下努力,山西的油磨坊建设将踏上发展的快车道。为此,本刊近期将陆续对山西省各地市农村磨坊油坊升级改造工程的开展情况进行报道,以供交流、参考。  相似文献   

7.
西部水土流失区适宜草种及其筛选原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功  贺兰芳 《种子》2004,23(3):54-57
生物措施是治理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过程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建立以生物防治为主的生态经济复合体系,必须强调在生态环境不断改善的前提下,实现经济效益持续增长.适宜草种的选择与利用,应根据不同水土流失区域特有的生态环境条件和社会经济发展方向,以适应性、生产性能、利用价值等综合指标为原则.在此基础上,分别筛选出我国西北和西南水土流失区适宜引进和利用的优良草种.  相似文献   

8.
王大伟 《种子科技》2019,(11):147-148
水土流失会对生态环境产生极大的破坏,严重阻碍社会经济的发展,要想使水土流失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就需要多种植树木发挥出其防风固土的作用。对现代林业技术对治理水土流失所起到的作用进行了分析,同时对现代林业技术在水土流失治理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高妍  毕如田 《中国农学通报》2011,27(14):113-117
为了更加直观性和科学性地解决在城市建设中由于土地利用所产生的生态问题,笔者以山西省襄垣县为例,在对农用地各土地利用类型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计算了农用地所产生的生态服务价值。结果表明,研究区近10年来,耕地、园地和牧草地虽然减少,但通过实施退耕还林,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等措施,林地面积增加,在农业生产总值增加7.9×109元的同时,农用地的生态服务价值也增加了0.11×108元,说明研究区通过结构调整,农用地的土地利用变化并未影响生态环境。在土地需求量日益增加的今天,研究区农用地自身的生态环境处于一种良性的循环之中,农用地的资源、环境状态满足了一定的社会经济发展需要。  相似文献   

10.
吉林省农业生态环境问题与对策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吉林省农业生态环境问题具有明显“三区”特征,即东部山区半山区水土流失与植被退化,中部黑土区土壤侵蚀与土壤退化,西部土地盐碱化、沙漠化和草地退化等“三化”问题。水土流失严重、土地“三化”(土地盐碱化、沙化和草地退化)、土壤退化、植被破坏、自然灾害频繁和农业环境污染,是目前吉林省农业生产面临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提出了在当前吉林省大力推进生态省建设和全面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中,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山西古交原平川区土地整理项目后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客观反映和评价山西土地整理项目开展情况,找出土地整理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促进山西土地整理事业的持续发展,选取山西古交原平川区土地整理项目作为研究对象,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该项目进行后评价。结果表明,古交原平川区土地整理项目的总体效果较好,在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增加耕地面积、提高粮食产能、减少土地纠纷、减轻当地贫困、防治水土流失、改善景观生态环境方面都达到了预期的效果,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与不足,如项目的工期偏移率过大,农田抗旱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本研究可为土地整理项目后评价定量化研究和实践提供一定的科学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2.
煤田生态作为一种典型的人为扰动生态系统,在促进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也为维持生态系统稳定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开展煤田生态环境敏感性评价是实现煤田分区管制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以山西省六大煤田为例,采用GIS空间分析技术,从地形地质条件、生境、水资源环境、人为干扰等方面选取指标,构建煤田生态敏感性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模型...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山西省土壤热性质的时空分布,对各地区土壤热性质进行比较并讨论不同深度土壤层热性质的差异。利用山西省11个地市气象观测站2009年5—10月的浅层土壤温度资料,采用Gao方法研究山西省土壤热扩散率和液态水通量密度。结果表明:(1)山西省的土壤热扩散率k=0.01×10-6~5.09×10-6m2/s和液态水通量密度W=-13.28×10-6~26.92×10-6m/s。(2)山西省土壤热扩散率和液态水通量密度在垂直方向上不同性。(3)在0.025m层,大同市的k值和W值都是最小的,而晋城市的k值和W值都是最大的。液态水通量密度的最大值都出现在0.025m层。  相似文献   

14.
山西省处于中国中西部内陆区,具有良好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但由于长期以来不合理的开发和利用,出现生态环境脆弱、水资源匮乏、环境污染严重、经济结构不合理等,形成生态经济运行过程中资源优势与经济发展的不相一致,制约了可持续发展体系的形成。针对这一现实问题,提出了促进山西省生态改良、实现生态经济系统良性循环的主要对策,即: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生态农业和旅游业、实施清洁生产等。  相似文献   

15.
山西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体系问题与建设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加快山西省现代农业的跨越发展,突破资源、环境和经济的约束,必须以农业科技为根本出路,以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为支撑。笔者分析了现阶段山西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中的薄弱环节,阐述了新时期山西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内容,并对加快建设山西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6.
生物抗蒸发保水菌肥对饲料桑生长和土壤水分状况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增加土壤肥力,提高和保持土壤含水量从而提高作物产量,在山西省临汾市吉县国营红旗林场进行田间试验栽植饲料桑,对饲料桑施用新型有机肥料——生物抗蒸发保水菌肥,通过设置对照试验,探究生物抗蒸发保水菌肥的施用及用量对饲料桑生长和土壤水分状况的影响,得出试验最佳施肥量,并初步确定最大施肥量。结果显示:生物抗蒸发保水菌肥的施用可以明显提高土壤含水量,随着施肥量的增加,保水效果也会提高;合理的施用量会明显促进饲料桑植株的生长,每株施肥0.2 kg效果最佳,每株施肥量超过0.5 kg则已经抑制饲料桑的生长。本研究为该肥料的推广应用以及饲料桑的种植提供可行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滹沱河是山西省面积较大的支流之一,研究滹沱河上游的土壤侵蚀对于建立山西省生态修复体系具有重要意义。以忻州市滹沱河上游为研究区,以遥感影像数据、数字高程模型数据、降雨数据、土壤类型数据为基础,利用GIS、RS技术,结合美国通用水土流失方程(USLE)估算滹沱河上游流域的土壤侵蚀模数。结果表明:(1)2015年滹沱河上游的土壤平均侵蚀模数为2538.9 t/(km 2·a),整体属于中等侵蚀水平。土壤侵蚀类型主要为微度侵蚀、极强烈和剧烈侵蚀;(2)随着高程海拔的升高,土壤侵蚀强度加大,土壤侵蚀面积减少,高程与土壤侵蚀强度呈正相关关系,与侵蚀面积呈负相关关系。剧烈侵蚀在各个高程带均有分布,在[500,1000)高程带中,微度侵蚀的面积范围最大;(3)研究区在0—5°带的土壤侵蚀面积分布最大;(4)牧草地的土壤侵蚀分布范围最广,其次分别为耕地>林地>园地>城镇村及工矿用地>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其他土地。研究结论可为政府制定土壤侵蚀治理的技术方法、治理方案以及治理工程类型、规模及布局等提出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为了充分认识山西省春季大风异常的时空分布特征并揭示其成因,为农业防灾减灾、改善生态环境提供决策依据,利用65个地面气象站1986—2009年逐日风观测资料和海气相关资料,应用经验正交函数分解、合成分析、序列相关分析和奇异值分解等方法,对山西省春季大风日数异常变化及其与海气异常的相关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山西省春季大风日数年际异常主要存在2种不同的空间分布特征,以全区基本一致型为主,且这种分布型式呈现出年际变化特征;此外,还存在偏多、偏少并存的分布特征,且这种分布型式呈现出年代际变化特征。(2)山西省春季大风日数年际异常与中高纬环流形势异常存在显著关系。山西春季大风日数偏多年份,200 hPa、500 hPa和850 hPa高度场中高纬环流形势的异常主要表现为东亚大槽的加深、乌拉尔山脊的加强。山西省春季大风日数与同期春季亚洲西风环流指数、前期冬季北半球极涡强度指数以及前期东亚冬季风指数之间相关性较大。(3)太平洋海温异常主要影响山西春季大风日数的年代际异常,且这种影响具有持续性,而前期冬季太平洋海温场异常对山西省春季大风日数异常的影响比同期春季或前期秋季海温场异常对它的影响更为显著。当赤道太平洋呈PDO暖位相时,山西春季大风日数异常场呈现自东北向西南负正相间的空间分布。  相似文献   

19.
污水环境对水泥土力学性能的影响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多数地下水泥土工程直接与地下腐蚀性介质环境接触,必将导致水泥土材料的逐步劣化甚至失效破坏。以某市区工地附近明渠排放的污水作为侵蚀性介质,制作了不同水泥掺量的水泥土试件,通过对比试验,研究了污水环境和清水环境下不同水泥掺量、不同龄期的水泥土抗压强度和抗剪强度。结果表明,在污水或清水环境下,相同水泥掺量水泥土30 d龄期的抗压强度几乎相等,随着龄期的增加其抗压强度均逐步增大,但污水环境下其抗压强度增长的幅度明显小于清水环境,90 d后清水环境的水泥土抗压强度不再增长,而污水环境的抗压强度开始降低;污水环境和清水环境下的水泥土内摩擦角和黏聚力随龄期、水泥掺量的增加均逐步增大,污水环境下龄期90 d后的内摩擦角和黏聚力均开始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