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通过垄作与平作两种栽培方式,对供试水稻材料空育131的根系生长及产量构成进行调查,发现相对于常规平作,在垄作条件下水稻根系生长环境得到改善,其水、气协调,根系长,下扎较深,根系吸收能力增强,尤其在后期有较多有活力根系,从而表明根系生长状况良好是垄作栽培产量较高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2.
选用3个水稻品种Y两优一号、黄华占和汕优63,比较了3种栽培方式(梯式窄垄、梯式宽垄、厢式宽垄)对水稻结实期剑叶生理特性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梯式窄垄和梯式宽垄栽培,水稻剑叶的叶绿素含量高,叶片衰老慢,具有较高的净光合速率,且有利于保护性酶CAT、POD活性的提高;常规栽培(水种)和厢式宽垄栽培 (相当于旱种),水稻剑叶叶绿素含量低,衰老快,保护性酶活性变化较大,酶活性下降幅度分别为24%~44%、28%~46%;梯式窄垄栽培产量最高,梯式宽垄产量次之,分别比常规栽培高27.17%和12.12%,厢式宽垄栽培产量稍高于常规栽培,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3.
在培养液中加入高岭土,水稻生长正常,略优于纯培养液;加入蒙脱石,水稻长势前差后好,最后超过加高岭土培养的水稻。此外,在培养液中加入土壤粘粒矿物,水稻根系也发生不同程度的生理学变化,推测与土壤宜种性有关。  相似文献   

4.
杂交水稻半旱式垄作、厢作与不同方式平作增产效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梅佐有 《农技服务》1997,(12):14-17
<正> 水稻半旱式垄作、厢作是一种新型的稻田耕作方式。改变稻田长期淹水平作栽培为一定规格的垄沟,以沟水持续浸润垄埂的半旱状态灌溉方式种植水稻;同时改变现在生产上的等行窝距或近等行窝距栽植法为宽行密窝或宽窄行,以改善水稻生育的生态环境,探索低成本高效益的杂交水稻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5.
垄作栽培对冬小麦根系及其发育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豫麦5 0号和郑麦975两个小麦品种进行起垄栽培,研究起垄栽培对根系发育及土壤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根系密集的5~2 0cm耕层,小麦垄作春季耕层温度比平作提高0 .4~5 .0℃,地表土壤温差高于平作2 .0~6 .7℃。同时,垄作栽培可一定程度上改善土壤理化性质,降低土壤容重,增加土壤总孔隙度,促进小麦根系发育,增强发根潜能,显著提高小麦产量  相似文献   

6.
轻型栽培和秸秆还田对水稻产量和根系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轻型化栽培技术和秸秆还田是水稻生产的发展趋势。为研究轻型化种植和秸秆还田对水稻产量和根系分布的影响,利用设立于2008年的田间定位试验,系统分析了耕作、种植方式和秸秆还田与否下连续3年的早稻产量和根系干物质、根系形态等指标。结果表明:浅耕处理的早稻产量为8000 kg/hm2,比传统深耕处理降低了23~241 kg/hm2,降幅较小。虽然直播、抛秧和插秧的基本苗数不同,但是3种种植方式早稻产量没有明显差异。而秸秆还田可以显著提高水稻产量,与秸秆移除的处理相比,秸秆还田处理的产量3年间平均增加了365 kg/hm2。在水稻根系方面,根干重、总根长、根系表面积和根尖数均集中在表土层(0~5 cm),且呈现出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而显著减小的趋势。与深耕处理相比,浅耕处理在表土层的总根长和根尖数分别提高了23.34%和1.49倍,但3种种植模式没有显著规律。而秸秆还田措施显著增加了表土层的根系干物质,尤其是在浅耕条件下,秸秆还田可以显著增加表土层的根系总长、根系表面积和根尖数。这说明,在江西地区推广轻型化种植模式和秸秆还田措施有利于水稻根系发育,能够达到水稻高产。  相似文献   

7.
轻型化栽培技术和秸秆还田是水稻生产的发展趋势。为研究轻型化种植和秸秆还田对水稻产量和根系分布的影响,利用设立于2008年的田间定位试验,系统分析了耕作、种植方式和秸秆还田与否下连续3年的早稻产量和根系干物质、根系形态等指标。结果表明:浅耕处理的早稻产量为8000 kg/hm2,比传统深耕处理降低了23241 kg/hm2,降幅较小。虽然直播、抛秧和插秧的基本苗数不同,但是3种种植方式早稻产量没有明显差异。而秸秆还田可以显著提高水稻产量,与秸秆移除的处理相比,秸秆还田处理的产量3年间平均增加了365 kg/hm2。在水稻根系方面,根干重、总根长、根系表面积和根尖数均集中在表土层(0241 kg/hm2,降幅较小。虽然直播、抛秧和插秧的基本苗数不同,但是3种种植方式早稻产量没有明显差异。而秸秆还田可以显著提高水稻产量,与秸秆移除的处理相比,秸秆还田处理的产量3年间平均增加了365 kg/hm2。在水稻根系方面,根干重、总根长、根系表面积和根尖数均集中在表土层(05 cm),且呈现出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而显著减小的趋势。与深耕处理相比,浅耕处理在表土层的总根长和根尖数分别提高了23.34%和1.49倍,但3种种植模式没有显著规律。而秸秆还田措施显著增加了表土层的根系干物质,尤其是在浅耕条件下,秸秆还田可以显著增加表土层的根系总长、根系表面积和根尖数。这说明,在江西地区推广轻型化种植模式和秸秆还田措施有利于水稻根系发育,能够达到水稻高产。  相似文献   

8.
以4个油橄榄品种佛奥、豆果、鄂植和科拉蒂为参试品种,比较了高厢垄作与未高厢垄作种植方法对油橄榄根系、树高、冠幅、灌溉频率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利用高厢垄作种植方法,根系数量增加了2.5倍以上;树高、冠幅和单株产量均增加了50%以上,且随着树龄增加,单株产量增幅越大;在冬春干旱季节期间的灌溉次数减少2倍以上,而单株产量却增加50%以上。因此,高厢垄作种植方法适合在夏季多雨、冬春季少雨、土层较浅的区域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随着中国科学技术不断的发展,水稻和玉米的栽培技术得到很大提升。业内人士都知道水稻和玉米根系分布特点不同,将会影响最终的栽培效果,为了提高水稻和玉米的产量,该文就对这方面进行分析,希望给有关人士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10.
水旱厢水稻免耕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进行了水旱厢水稻免耕栽培技术研究.结果表明,水旱厢免耕栽培较全耕栽培水稻增产195~729kg/hm2.分析了旱厢水稻增产机理.  相似文献   

11.
以穗重型品种东农423和穗数型品系东农03-44为试验材料,于2008~2009年研究了超稀植栽培对水稻根系活力、根系POD、伤流液强度等变化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超稀植栽培条件下,根系健壮,衰老缓慢。较常规栽培根系干重和体积明显增加,上层根系分布较多。整个生育期内根系活力较高,齐穗后根系的伤流液强度和POD活性也明显高于常规栽培,且下降缓慢。  相似文献   

12.
邱兴  胡思明  万俊英  罗庆川  邹成华 《农技服务》2013,(11):1156+1159-1156,1159
进行了水稻分厢撒播栽培方式与水稻旱育稀植移栽方式的产量与效益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水稻分厢撒播栽培方式比旱育稀植育苗移栽方式减少劳动力投入5个/667 m2,有效穗达209 600穗/667 m2,增加22 720穗/667 m2,产量达835.9 kg/667 m2,增产33.3kg/667 m2,可增加纯收入438.4元/667 m2,是节本增效的有效栽培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3.
采用Illumina H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油菜垄作和厢作下不同深度处的土壤细菌多样性,分析土壤10、20、30 cm深处菌群的组成、丰度、α多样性及菌群差异,采用典型相关性分析(CCA)及Spearman相关分析研究优势菌群与土壤温度和相对湿度的相关性,探讨土壤细菌与作物耕作方式的关系.结果表明:苗期垄作的土...  相似文献   

14.
为明确赣南脐橙土壤生物学性质及其根系分泌物对生草栽培的响应机制,以赣南脐橙土壤为研究对象,设计盆栽试验围绕土壤微生物、土壤酶及根系等开展研究,按生草方式,共设置清耕(CK)、无分隔(T1)、尼龙袋分隔(T2)、塑料盆分隔(T3)4个处理,对土壤微生物、土壤酶以及根系分泌物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随着试验时间的增加,无分隔(T1)、尼龙袋分隔(T2)、塑料盆分隔(T3)处理较清耕(CK)处理可不同程度提高土壤的微生物数量,且无分隔(T1)、尼龙袋分隔(T2)处理大都高于塑料盆分隔(T3)处理。生草栽培下脐橙土壤酶活性亦表现出相同的趋势,生草模式可不同程度提高土壤酶活性,且对根际土影响较大。生草栽培下无分隔(T1)处理脐橙根系分泌物的种类较清耕(CK)处理多,相对丰度大都较其他处理高,且与其他处理有明显差别。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土壤生物学指标大都与脐橙根系分泌物呈正相关。综上,与清耕(CK)相比,生草栽培有助于增加土壤的微生物数量,提升土壤酶活性,提升脐橙根系分泌物种类及增加丰度,且无分隔(T1)、尼龙袋分隔(T2)处理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5.
以金优253为材料进行盆栽试验,并测定水稻在免耕、常耕、分根栽培三种栽培条件下水稻根系SOD,CAT,POD活性和MDA含量.结果表明:免耕栽培水稻根系或分根栽培中免耕侧根系的SOD,CAT,POD酶活性在拔节期比常耕栽培水稻根系或分根栽培中常耕侧根系活性低,其MDA含量较高.相反,免耕栽培水稻根系或分根栽培中免耕侧根系的SOD,CAT,POD活性在灌浆期比常耕栽培水稻根系或分根栽培中常耕侧根系活性高,其MDA含量较低.免耕栽培水稻根系后期衰老较常耕栽培水稻根系慢.  相似文献   

16.
以金优527、昌米011、9优418和合系39共4种不同类型水稻为材料,研究了在西昌和雅安2种不同生态条件下栽培密度对水稻根系形态的影响,分析了根系形态与产量的相关性.研究表明:生态条件、栽培密度对水稻根系形态各个指标的影响因水稻品种不同存在差异,西昌、雅安两地水稻产量和群体总根数、群体总根长、群体根干质量均呈正相关;西昌试验地与雅安试验地相比,水稻根系更发达,群体总根数平均多18.3%,群体总根长平均大13.8%,单茎根干质量平均高91.4%;水稻群体总根数、群体总根长、群体根干质量等群体根系形态性状对水稻产量起着决定作用,随着栽培密度增加,西昌和雅安水稻群体总根数、群体总根长、群体根干质量均增加.  相似文献   

17.
随着水稻生产机械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自走式水田田间管理机械的需求日益增加。研究机械压实对水稻根系发育及产量的影响,给改进和设计新型水田田间管理机械的行走装置提供理论依据,进行不同压强下的水田土壤压实试验,得到相应的水稻成根数量、主根长度、主根直径及单穴产量,利用SPSS软件对其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计算回归方程并设计试验验证回归方程的准确性。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压实对水稻根系发育及产量有显著影响,且由验证试验可知,在误差小于5%范围内,可用Y1=233.107-1.921X1、Y2=32.344-0.260X2、Y3=154.557+4.268X3、Y4=836.982-4.505X4分别对该试验压实载荷范围内具体压强下的成根数量、主根长度、主根直径、单穴产量进行预测。试验得出,机械压实会对成根数量、主根长度、主根直径产生显著影响,随着压实程度的增加,成根数量减少,主根长度减小,主根直径增大,单穴产量下降。  相似文献   

18.
水稻垄作栽培的关键技术及其效应分析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相似文献   

19.
双氰胺对水稻根系及光合特性和经济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研究硝化抑制剂双氰胺的效应及其在水稻配方肥中的应用,以中稻培两优93为材料,采用盆栽法,研究了双氰胺对水稻根系、光合特性以及经济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低剂量的双氰胺(7.5和15kg/hm2)能显著增加根系体积,改善根系的吸收性能.7月5日测定的根系活力随双氰胺用量的增加而增强,随后,各处理差别不明显.双氰胺能使叶绿素含量略微增加,并能改善水稻植株下部叶片光合性能,而对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影响不大.低剂量双氰胺处理有利于水稻植株干物质积累,促使水稻增产14.9%~25.74%.认为在水稻专用配方肥中添加双氰胺时,以不超过15kg/hm2,即配方肥用量的2%左右为宜.  相似文献   

20.
垄作栽培对水稻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半旱式垄作栽培对水稻农艺性状及产量产生重要影响。它既是改造冷、烂、毒、锈等障碍性稻田的栽培新方法,又是提高稻田生产力,实现水稻高产的有效措施。生产上,垄作栽培以采用66.67 cm或100 cm开厢,每垄分别栽2行或3行为主,比平作栽培正常田增产10%以上,障碍性田增产40%以上,纯收益增加0.20万~0.59万元/hm2,增产增效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