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洞庭湖区农业生态安全评价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生态安全是一定时间尺度内,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生态系统保持其自身正常结构与功能和满足人类持续发展需要的状态。它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和基础。在分析农业生态安全面临的问题、构建农业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运用层次分析法和GIS技术,采用“农业生态不安全指数”对洞庭湖区各县(市)的农业生态安全状况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湖泊调蓄功能衰退,洪涝灾害威胁加剧,水土流失严重,环境蒋染加重是洞庭湖区农业生态安全面临的主要问题。洞庭湖农业生态安全表现出明显的地域分异特征,生态农业生态不安全指数由湖边向丘陵、山地区递减。本研究成果可直接为洞庭湖区生态环境保护及建设提供科学依据,其研究方法可为区域农业生态安全评价借鉴。  相似文献   

2.
生态农业与生态环境保护是创建工作的基础,从社会经济及自然资源现状出发,遵循生态系统"整体、协调、循环、再生"原则,运用系统工程方法及规划成果,对区域内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发展作出宏观的战略部署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闽江流域水土保持与生态安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闽江流域的生态环境直接影响全省1/3地区的水源涵养、气候调节,对全省农业的持续发展乃至福建的生态安全,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省内任何一条河流都无法与之相比。近年来,闽江流域水土流失控制艰难,森林生态功能下降,多种污染源侵害,自然灾难增加,已危及闽江流域乃至福建的生态安全。水土保持是防止生态退化,保障生态安全的先决条件。本文对闽江流域生态安全隐患进行分析,提出了生态补偿、森林生态功能改善、加大水土流失治理、点、面源污染治理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4.
根据生态经济学原理和我国农业环境、资源现状,本文指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为了持续发展,必须同时建设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也就是同时兼顾“三大效益”。依靠和发动广大群众,建立山区、牧区和农区相互支持与协调的“大农业”生产体系,逐步实现大地园林化,以优美的乡村环境包围城市和工矿区,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5.
现代农业与生态节水的技术创新与未来研究重点   总被引:48,自引:26,他引:48  
指出了我国农业与生态节水技术研究领域在试验仪器设备条件、节水灌溉技术与设备研发、精准灌溉和灌溉系统的自动控制、非常规水资源利用与区域农业水资源配置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及与国际水平的差距,分析了现代农业与生态节水技术研究中在地面灌溉、喷微灌、节水机具、节水材料与制剂、污水灌溉利用、渠道防渗与水量调配、精准灌溉等方面的发展态势,提出了我国农业与生态节水技术创新的总体目标,提出了我国农业与生态节水技术创新的几个重大研究课题,论述了我国农业与生态节水技术创新的保障条件建设内容.  相似文献   

6.
正我国是农业大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得益于农业机械化应用技术、现代化农业理论的快速发展和广泛普及,我国农业经济发展取得划时代的飞跃和进步,为社会主义经济文化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由于对农业生态环境、农业经济结构认识的不足,我国农业在生态环境保护、治理以及生态农业人才培养方面多有不足,需要立足我国农业经济产业转型升级根本实际和全球农业科技发展实际不断创新、探索。中国轻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的《农业生态与环境保护》一书,集生态环境学基础、农业生态工程、环保概论等多门学科理论于一体,可作为我国新时期农业高校生态农业人才培养创新教学辅助书籍,亦可供农业科技工作者、生态环境治理保护相关工作者参考阅读。通览全书,可以发现《农业生态与环境保护》具有三大特点:  相似文献   

7.
农业生态足迹作为一种有效衡量农业可持续发展状况的计量工具,具有模型可操作性和结果可比性强的优势。本文从农业生态足迹的概念内涵出发,对农业生态足迹的算法、参数调整及农业生态足迹的应用等方面的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了文献综述。算法上,介绍了农业生态足迹的4种计算思路,包括只考虑农业生物资源消耗、同时考虑农业生物资源消耗和能源消耗、考虑农业废弃物及污染物以及结合其他计量方法,并分别阐述了其具体算法,且总结了农业生态足迹参数调整的一般方法;应用上,梳理了不同农业技术及生产方式的合理性分析及农业系统的可持续性分析。综述发现,算法方面,已有研究从农业生态足迹的传统模型出发,依据不同研究目的设计计算思路,近几年,与其他计量方法的结合应用越来越受到关注;参数方面,从直接采用"全球公顷"方法中的均衡因子和产量因子,到依据研究区域修改两个因子参数,再到结合能值理论、净初级生产力等其他计量方法中相对稳定的参数,使得计算结果更加精确;应用方面,逐渐以农业生态为研究主线,结合农业社会、经济、科技等维度综合探究农业可持续发展问题。  相似文献   

8.
韦晨 《南方农业》2022,(4):208-210
近年来,我国农业发展速度飞快,但同时农业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基于此,研究了农业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并分析了问题成因,重点探究了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与维护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具体措施,包括预防土壤侵蚀与污染、发展生态农业、加强耕地保护意识与避免耕地流失,加大科技与管理投入力度、加强宣传教育工作、强化农业生产人员的生态环境保护技术及...  相似文献   

9.
从传统农业向可持续发展农业转折的新战略出发,提出了生态教育不仅局限于职业教育范围,而应扩展到其他教育领域--高等农业教育领域。可持续发展农业要求对学生进行不间断的生态教育,为此提出了生态教育系统观以及建立不间断生态教育的具体思路与措施,即教学内容综合化和教学过程一体化及实施生态教育的保障措施。只有对学生进行序列化生态教育,才能使学生在与自然相互作用过程中形成科学的价值观与正确的行为方式,为农业持续发展培养和造就更多的生态学复合型人才。  相似文献   

10.
南方红壤丘陵区耕地生态问题识别与修复分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农业空间生态修复是国土空间生态修复的重要内容之一,耕地作为农业空间的重要载体,精准识别耕地生态问题并对其系统分区,是新时期耕地高质量发展与科学高效开展国土空间生态修复的重要前提。该研究以南方红壤低山丘陵区耕地生态修复为研究对象,以江西省为例,针对国土空间规划中耕地生态修复的景观连通性、矿山生态负面影响、恢复退化土地生态功能和农业开发对生态空间胁迫程度4个方面,识别了江西省耕地的破碎化、矿山损毁、水土流失以及与生态用地冲突4种生态问题,采用基于修正的通用水土流失方程(Revised Universal Soil Loss Equation, RUSLE)模型、景观指数、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和GIS空间分析等方法对各生态问题的指标程度进行定量化分析;基于组合权重构建了生态修复综合指数,依据流域、主要生态问题与修复程度分区方法,对全省耕地生态修复进行了综合分区。结果表明:1)2000—2018年间,江西省耕地水土流失主要以轻度侵蚀为主,水土流失总面积减少50.98%,赣江上游流域和鄱阳湖环湖区等水土流失现象加重;耕地斑块密度、破碎度趋于增加,聚集度趋于离散;耕地占用林地、水域与湿地等生态用地面积...  相似文献   

11.
本文总结了寿宁县开展水土保持生态环境规范化试点工作的实践经验,指出了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进一步搞好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规范化工作的思路和建议,对搞好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规范化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生态格网生物护岸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生态格网”工艺科学地发展了都江堰使用的“竹笼”、“羊圈”工艺。在福建首先被试,占’应用到同青溪山口河段的治理当中,和传统的净而不美的“渠化”、“硬化”工程手段形成对比。从传统工程措施到回归自然河道的治理措施,建设生态格网生物护岸工程,其经济和生态优势将为其在福建拓展广阔前景。  相似文献   

13.
Water, Air, &; Soil Pollution -  相似文献   

14.
15.
生态修复是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深化和发展。能源开发是巩固生态修复、退耕还林和天然林保护建设成果的支撑和保障。长期以来,农村能源问题一直是造成森林砍伐、植被破坏、生态恶化的主要成因之一。近年来,安义县着力探索通过发展小水电,推广沼气池、节柴灶和液化气等,开源节能,解决了群众的烧柴替代问题,保证了“封山不封灶、封山不减收”,为大面积封育保护,保持水土,维持生态平衡,实现生态自我修复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条件和工作基础。  相似文献   

16.
永泰县是全国水土保持生态修复试点县之一,根据水利部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的要求,结合当地实际,共同探讨以封育为主的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模式,通过精心组织实施,做好总结推广,取得了良好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7.
福州市地处我国东南沿海,福建省母亲河闽江下游.全市现有人口583.38万人.全境海岸线长1136km.辖区内水系发达,闽江自西北向东南流经福州,境内长150km,流域面积8000km2,其它主要水系还有安仁溪、梅溪、大樟溪、大目溪、新店溪、营前溪及鳌江、龙江等.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6~20℃左右,年平均降水量900~2100mm.  相似文献   

18.
建设生态强省是省委、省政府在新世纪之初作出的新的重大战略决策,是落实江总书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福安市于2000年12月被国家水利部、财政部命名为“全国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示范县(市)”,本主要总结了福安市从1996年以来开展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工作取得的显的成绩及经验、做法。  相似文献   

19.
山地锥栗开发水土保持技术措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锥栗是闽北山区特产,近年来发展迅速。但是,在开发过程中缺乏水土保持意识,致使果园水土流失严重,破坏了林区生态平衡。本从果园规划、建设、生草法栽培管理等方面阐述水土保持技术措施。生草法栽培管理是一种省工省本效益好,有利于水土保持和提高土壤肥力的果园管理技术。  相似文献   

20.
辽宁城市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实践与成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就辽宁省城市水土保持工作,通过城市水土保持技术体系课题研究,探索出城市水土保持的思路,通过各级政府制定政策和试点实践,总结经验,着重分析城市水土保持工作取得的成效,提出了城市水土保持工作的思路和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