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饲料工业中立体污染防治对策与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业立体污染和环境恶化问题严重制约着我国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从分析饲料工业中存在的农业立体污染现状入手,指出了畜禽生产可能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并提出了我国饲料工业中立体污染的防治对策及关键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2.
循环经济理念下农业生产废物资源化的有效途径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探讨了从循环经济理论的角度转变传统农业发展的必要性,分析了当前国内农业生产的现状、农业生产废物的主要种类及其资源化的有效途径和具体措施,提出了循环经济在农业生产废物资源化方面的实践以及集环境、社会、经济三大效益于一体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3.
山西省山地丘陵区草地畜牧业主导型农业系统的建立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论述了山西省山地丘陵区气候和土地资源的特点、植物生产的主要限制因子,及由之决定的适宜植物、动物和适宜农业生产类型.从社会、经济、科技和环境等角度进一步论证了山西省山地丘陵区建立草地畜牧业主导型农业系统的可行性.提出了山西省山地丘陵区建立草地畜牧业主导型农业系统的建议目标和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4.
生物技术产业在改造传统产业、改变经济增长方式、解决粮食短缺、保护生态环境等方面显示出强大的吸引力.各国竞相发展生物技术产业,本文从我国生物技术产业的微观基础状况,产业内生物农业、生物医药、等方面发展现状和趋势,生物技术产品进出口贸易角度对目前我国生物技术产业发展现状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蚕桑是桐乡的传统优势产业,在农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发展栽桑养蚕桐乡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地域环境。2005年全市投产桑园面积1.07万hm2,实际饲养蚕种37.7万张,总产蚕茧1.56万t,蚕茧总产值3.36亿元,占全市农业总产值的15%,667m2桑产值达到2090元,养蚕户均产蚕茧收入3300元。蚕桑生产是时间性强、劳动强度大的密集型产业,茧丝绸产业是最早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产业,从栽桑养蚕到缫丝织绸,从生产加工到经营形成了紧密型产业链。  相似文献   

6.
一直以来,农业都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是第一大产业。现如今,人们对于低碳的要求越来越高,农业的生产也应该顺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将农业发展方式进行转变,实现农业生产的可循环性。但是,我国农业的发展主要面临着两大问题,一是资源问题,一是环境问题。因此,需要将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贯彻落实到现代农业的生产中,实现农业和环境的协调统一。本文主要对低碳经济时代,农业的发展方式的转变等方面进行深入探究,希望能够给相关的农业生产者和技术人员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7.
云德奎 《饲料广角》2001,(17):28-28
西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需改变传统的思路,从宏观和发展的角度来调整。 要从大农业观来调整 传统农业是一种小农业观。它表现在,一是农业生产的单一性和狭窄性。把农业生产看成是主要以粮食为主的生产,而忽视其它种类的生产。二是农业的局部性和非过程性。把农业仅仅看成是一种生产过程,而大农业观把农业看成是  相似文献   

8.
于海芳 《山东饲料》2013,(6):303+306
我国农业生产在国民经济发展中一直占据较大比重,但作为基础产业的农业却面临着极大的生产风险,能在生产中起到良好保障作用的农业保险在新中国成立后也应运而生,我国的农业保险通过近几十年的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农业保险条例》也于2013年3月1日正式实施,但目前仍存在着诸多制约农业保险的因素,本文从农业保险的现状入手,通过全国和济宁市个别县区的数据分析,找出农业保险中存在的问题,并从农户、保险公司、政府三个参与者的角度剖析原因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农业绿色产业是继中央提出加大产业调整结构后,在我国农业领域中根据市场发展需要而出现的一个新的发展方向。国际研究机构和知名专家指出:“21世纪将是绿色经济世纪,绿色产业世纪”。因此,我州畜牧生产及产品都必须以环境优良、无污染、无公害、安全健康为目标。加快凉山州畜牧业绿色产业集群建设,发展绿色畜牧业科技园区,形成和做大做优绿色畜牧产业基地,是提高我州畜牧业生产、  相似文献   

10.
目前,城乡收入差距问题已经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可以说,增加农民收入是当前农业农村经济工作的重点和难点.要解决农民增收问题,必须找出形成城乡收入差距的原因所在,本文将从农业特性角度加以介绍. 一是城乡产业特性.有学者认为,城乡产业特性是形成城乡收入差距的客观原因.农村以农业为主,农业生产过程是自然生产和社会生产相结合的过程,因而农业经济以分散的生产经营为特征.  相似文献   

11.
杭嘉湖地区是典型的江南水乡,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地域环境,茧丝绸产业历史悠久,渊源流长,是个既传统又新兴的优势产业.桐乡是这个产业的"一枝花",是杭嘉湖地区的"代表作",是全国茧丝绸重点产区,蚕茧、白厂丝产量居全国县市级首位.茧丝绸产业在桐乡农业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占种养业中的三分之一比重,是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茧丝绸产业是最早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产业,从栽桑养蚕到缫丝织绸,从生产、加工到经营形成了紧密型产业链,提升和拉动了整个产业久盛不衰.当前在新一轮经济结构和农业结构调整的冲击下,茧丝绸产业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为此我们对稳定和发展茧丝绸产业作了调研,着重对蚕桑这个基础产业作剖析.蚕桑这个产业源头,受市场的波动而波动,受人为的影响而影响,对茧丝绸整个产业有着牵一发动全身的作用,因此茧丝绸产业发展攻略关键是攻源头.  相似文献   

12.
草业是以草为基础进行保护、生产、加工、经营、管理的生态、经济和社会型产业.国际上已把其作为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其功能从以保障畜产品供给为主,逐步向维护生态安全、促进经济发展、构建和谐社会转变.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了"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和"建设生态文明"的新要求.饲草产业作为"立体式"草业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土绿化、牧业发展、防沙治沙、水土保持、环境美化和生态建设等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也关系到我国新时期农业发展要求的必然走饲草型舍饲畜牧业之路健康持续发展的兴衰.饲草业的发展,不仅能够减轻饲草型畜牧业发展中土地需求量对生态环境特别是草原资源的压力,是生态环境建设的良好催化剂,还可极大的提高土地生产利用效率,充分发挥土地效能.通过发展饲草产业,可以快速有效提高和很好保存饲草中营养物质,促进优质饲草新品种及其生产、加工等新技术的推广普及,进一步改善饲草在畜牧业生产中的利用率和降低对生态环境的污染程度,增强畜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提升畜产品品位.  相似文献   

13.
我国是世界猪肉生产和消费大国,同时,生猪产业在我国整个畜牧业中占据主导地位,猪肉在肉类总产量中占绝大部分.生猪产业的发展对调整农村经济结构,提高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发挥了重要作用,生猪产业已成为当前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中十分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但2007年以来,生猪市场经历了大涨大跌、大起大落的波动,特别是2008年9月以后,生猪价格持续下跌,养殖户利益受损严重,我国生猪产业发展遇到极大困难.  相似文献   

14.
阐述了我国农业信息产业化是必然的趋势,分析了发展我国农业信息产业中所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困难,并提出了发展农业信息产业的对策.认为十五大的召开和国家信息产业部的成立,对加快我国农业信息产业化的进程,将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我国为农业大国,农业发展的好坏关乎着能否保障百姓民生的根本,而农业技术推广是农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业技术推广是指通过试验、示范、培训、指导以及咨询服务等,把农业技术普及应用于农业生产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的活动.如何将科技成果和实用技术普及、应用在生产中,实现我国农业机械化、现代化农业推广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基于此,我国的农业技术推广工作者已经做出了相当的努力,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就,但目前在我国大部分农村,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仍面临着许多难题和挑战.现将农业技术推广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夏引芳 《蚕桑通报》2009,40(2):64-65
蚕桑产业是国庆13组的一项传统农业,在农业生产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也是主要的农业经济来源。近几年来,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农村劳动力结构的改变,蚕桑生产在农业经济中的比较效益在下降,所以稳定和巩固蚕桑产业必须从以前的分散型向规模型转变,才能在农业产业中有一席之地。笔者对我区王店镇蚕茧持续丰收,连续4年张产超50kg的国庆13组春蚕高产成绩、饲养规模作了较详细的调查和分析。  相似文献   

17.
发展"苜蓿型奶牛业"在我国农业结构调整中的地位和作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饲料种植业和奶牛饲养业结合发展,符合我国农业结构调整政策。本文从推广种植苜蓿具有节省耕地、节省水资源、改良土壤、改善生态环境、增加农民收入的作用论述了发展苜蓿产业有利于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从我国国民膳食营养状况和牛奶的营养地位和作用论述了发展奶牛业有利于改善国民膳食结构,提高国民膳食质量,增强国民身体素质;从苜蓿单位面积粗蛋白产量高和奶牛粗蛋白转化率高的角度论述了种苜蓿、养奶牛是解决我国饲养粗蛋白不足最快捷、最经济的途径;从发展奶牛业能为我国苜蓿产业化提供广阔市场及推广饲喂苜蓿是提高奶牛产奶量和原料奶质量有效措施的论述,说明苜蓿产业与奶牛业可相互促进、协调发展,对推动我国农业结构的调整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粮食安全是我国当前面临的既迫切又复杂的一个问题,是社会、经济、科技、资源和环境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一个结果,必须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角度重新审视这个问题。文章以农业可持续发展为视角,将粮食安全的影响因素分为社会发展、农业经济、科技支撑、资源要素和环境状况五类,以此为基础构建了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我国粮食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因子分析法进行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机械化农业的快速发展和进步,农业生产中黄牛的作用越来越低,黄牛产业开始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开始从原来追求增长量向重质方向转型,创新的黄牛改良方式能够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1 黄牛改良的现状 一直以来我国的黄牛养殖都是我国养殖业重点关注的对象,很多地区都适合黄牛的养殖.我国和其他国家相比黄牛改良技术相对来说比较...  相似文献   

20.
蜂业产业化是农业产业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产业化中蜂业产业和我国农村经济深化改革与进一步发展的必然。它综合地发挥了生产专业化、布局区域化、经营市场化、服务社会化、管理企业化、发展标准化等诸多优越性,为有效解决蜂农小规模生产与社会化大市场、农业生产比较效益低与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以及农业科技含量低、剩余劳动力转移等农业深层次矛盾的问题,提供了符合我国国情的重要现实途径,对于促进保健品市场发展具有深远意义。蜂业产业化的实质和中心,就是形成蜂产业一体化的生产经营体系。1 新形势下推进蜂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