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搞好桑叶消毒是防治微粒子病的有效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维强 《蚕学通讯》2005,25(2):40-41
自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由于微粒子病的暴发与蔓延,各蚕种场在蚕种生产过程中都采取了相应的防微措施.特别是近几年采用桑叶全程清洗消毒措施,使生产的蚕种因检疫不合格而烧种的比例大为降低,但就不同地区来讲,其防微水平和效果是不一样的.如重庆市2003年共检种148.79万张,平均超毒率为4.8%,而最高的超毒烧种达36.6%,带毒蚕种最高的达63.5%.2004年春季全市共检种102.3万张,烧种4万多张,平均超毒率4.5%,带毒率达25%.笔者认为,食下传染是造成上述烧种的主要原因.因此,如何采取有效措施防治微粒子病食下传染是蚕种生产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2.
蒋熙  李培胜  王燕  丁文娟 《四川蚕业》2019,(1):38-38,47
<正>凉山州蚕种场是一个三级繁育四级制种的蚕种生产单位,生产的原种除供本场的原蚕生产区使用外还要销售一部份。因此原种的品质质量不仅影响本场的一代杂交种生产,而且影响我场的市场信誉度。要保证原种的品质质量,首当其中的就是控制微粒子病。上世纪90年代初,我场就因微粒子病侵害造成原种毒率严重超标,以至一代杂交种生产无法正常运行。1993年开始在  相似文献   

3.
张福林 《四川蚕业》2005,33(4):21-23
家蚕微粒子病是威胁蚕种生产最严重的传染性蚕病,从1996年至2004年,乐山市蚕种母蛾和成品微粒子病检疫检出不合格蚕种累计达75800余张,直接经济损失1516000余元。总结这些年的经验和教训,凡是桑叶全程消毒工作做得扎实的蚕种场,母蛾和成品微粒子病检疫的情况就非常好,  相似文献   

4.
叙述了四川省南充蚕种场2005-2013年家蚕微粒子病的发生与防治情况,分析总结了四川省南充蚕种场在原来家蚕微粒子病防治体系的基础之上,减少了高温蒸汽消毒、甲醛消毒,并通过细化桑叶消毒操作流程和技术标准,使家蚕原种微粒子病“带毒率”控制在0.002%~0.008%的较低水平,“防微”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5.
漂白粉消毒桑叶预防家蚕微粒子病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冯永德  王宏 《蚕业科学》1996,22(1):55-56
漂白粉消毒桑叶预防家蚕微粒子病的研究冯永德,王宏,章孟夫,周莉,何力(四川省蚕种公司)(四川省农科院蚕桑研究所)作者在前报[1~3]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展了漂白粉溶液消毒桑叶预防家蚕微粒子病的试验研究,现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漂白粉有效氯的测定采...  相似文献   

6.
广东省蚕业技术推广中心的桑园生产基地已于1993年搬迁到距离本部30km多的广州远郊即当时的白云区萝岗镇长平村。近年来,随着广州城市化建设的推进和经济的加速发展,2005年广州市又进行了区划调整并新成立了广州市罗岗区,受此影响,我中心位于萝岗的桑园基地受到的污染日益加重,桑园附近的非法养猪场、养鸡场造成的环境卫生状况十分恶劣,污水顺水渠排出,苍蝇布满桑叶上,这给病原的累积和散播提供了极好的媒介,给我们的防微工作增加了相当大的难度;另一方面,由于化学农药的长期大量使用,使得昆虫耐药性增强,再加上基地周边果树、菜地的共同作用,桑园野外昆虫的密度逐年增加。  相似文献   

7.
覃向平  全诚 《广东蚕业》2009,43(2):14-17
桑叶消毒是防微的重要技术措施。在蚕种繁育过程中,加强桑叶消毒措施能有效地提高蚕种质量,最大限度地杜绝微粒子病的发生。家蚕微粒子病是病原性微孢子虫经胚种传染而使蚕感染病毒的一种毁灭性传染病。其传播途径有食下传染和胚种传染,在实际生产过程中,我们只要有效地采取切断食下传播途径,胚种传播也就得到控制,蚕种质量就能提高,蚕茧丰收就有保障,经济效益就能充分发挥。因此,如何做好各级蚕种生产过程中的消毒防病工作,特别是桑叶浸渍消毒,是蚕种繁育生产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8.
桑叶漂白粉液全程消毒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粒子病是一种危害严重的蚕病.前几年,在我省流行蔓延,养蚕环境和桑叶被微粒子病原严重污染,成为蚕种生产上的严重问题.当时我省在防止胚种传染和食下传染上做了大量工作,而忽视了范围广、消毒难度大的自然环境所造成的危害.省蚕研所雷龙炳同志1988年春季对贮桑室贮放的饲育用桑抽样镜检86个样(每样5片叶),检出微孢子25个样,占抽样总数的29.07%;秋季调查因多是雨天,抽样204个,检出有微孢子5个样,占2.45%.笔者等在6个国营蚕种场抽样镜检,带毒率达21.8%.可见,桑叶污染是较严重的.过去我省  相似文献   

9.
冯昱 《四川蚕业》2015,(2):36-37
<正>家蚕微粒子病一直是困扰蚕种生产的难题,其传染途径分为胚种传染和食下传染。我场自上世纪末以来,便对场内的选原种生产实行桑叶全程消毒,实践证明,通过桑叶消毒控制食下传染能有效地防止家蚕微粒子病的发生,较大幅度提高蚕种的母蛾镜检合格率。同时,桑叶消毒还能够抑制其他蚕病的发生,为蚕种的优质高产打下  相似文献   

10.
<正> 家蚕微粒子病在四川蔓延和扩散,许多专家、学者已经发表了无数见解和意见,从技术上讲仍然是杜绝胚种传染和食下传染两个途径,,针对这两个传染途径我省也相应地采取了各种技术措施,诸如蚕种成品检疫,桑叶全程消毒,搞好原蚕基地建设工作,要把这些工作坚持下去,笔者从本场的生产情况及近几年的教训中深深体会到当前防除微粒子病的主攻方向应是如何认真贯彻落实省丝绸公司及省蚕种公司有关蚕种质量管理的一系列文件,采取综防措施,加强企业  相似文献   

11.
桑叶全程清洗消毒技术及配套生产管理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桑叶全程清洗消毒是近几年来针对养蚕制种生产环境微粒子虫孢子污染、桑地虫情暴发日趋严重而导致家蚕微粒子病大规模发生所采取的是一项"防微"辅助性措施.针对湖州市原吴兴、塔山两场1998~1999年连续两年微粒子病的较大量发生的生产实际,2000年春期开始全面推行桑叶全程清洗消毒这项技术措施,并在生产设备上投入资金68多万元,购置电动功率8000 w的大型脱水机10台,750 w的中型脱机440台,150 w的小型脱水机807台,每年用于桑叶叶面消毒的氯制剂不少于14000 kg;近几年同期生产成绩相比较,效果十分明显,详见下表1和表2.  相似文献   

12.
13.
14.
桑叶全程消毒是蚕种生产中预防蚕病最常用的技术手段,传统的桑叶消毒主要采用手工作业,存在劳动效率低下、对从业者身体伤害大、安全隐患多等缺陷。四川省三台蚕种场组织科技人员研制出桑叶全程消毒系统,通过实际使用,系统稳定性好、安全可靠、劳动效率高,有效避免了消毒药物对从业者的身体伤害,适合在蚕种生产行业中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5.
多年来,各地实践证明,实施桑叶消毒能显减少微粒子病对蚕儿的感染和危害,大大提高蚕种镜检合格率。同时桑叶经过洗消也抑制了其他蚕病发生,克蚁产茧、克蚁制种提高。桑叶消毒始于四川,以后逐步推向全国,为江、浙、皖、粤等各兄弟省份同行们所接受。  相似文献   

16.
近几年来,我市微粒子病的危害猖獗,传染蔓延十分严重,不仅造成了蚕种场的直接经济损失,而且蚕种供应局面紧张,供需缺口越来越大,形势相当严峻.由于蚕的生长和发育既受自身因素的制约,又受生态环境的影响,因此防除家蚕微粒子病必须控制蚕种胚胎传染和环境传染,采用综合防除技术措施,即把各项技术组装配套,进行系统的防除,才能有效地控制家蚕微粒子病的危害.  相似文献   

17.
桑叶浸消控制家蚕微粒子病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家蚕微粒子病的发生给许多蚕种生产单位带来损失.作为一种极易传染的蚕病,家蚕微粒子病传播途径有2条:一是胚种传染,生产上主要靠检疫来克服;另一条是食下传染,因防治较为困难一直是困扰蚕种生产单位的一大难题.目前,采用桑叶全程浸消来控制微粒子病的传播是蚕种生产单位使用较为普遍的一种方法.海盐蚕种场从1993年起就开始尝试桑叶浸消工作,经过几年的探索、改进到目前已基本形成一套较为完整的浸消程序,并在生产应用中取得了明显的效果,现在已基本控制微粒子病的大面积发生.  相似文献   

18.
一、前言清远蚕种场自1965年办场以来,已有24年制种历史,现建筑总面积约4000平方米,干部、职工35人,年制种量可达六万张左右,本场81年以前未发现微粒子病,对消毒防病工作较为忽视。81年秋蚕微粒子病开始露头,83年春蚕期该病大暴发,致使当年烧毁超毒蚕种13241张。虽然经过历年多方努力,仍未能将此病控制,而且出现了多次反复的现象,87年秋,该病进入高峰期,秋蚕制种的病毒率达到0.7%,正当我们感到绝望与傍徨之际,得到了省蚕业研究所和省丝绸公司的关怀和帮助,推荐了一种新的消毒  相似文献   

19.
我场年制种量4—5万张,供种范围包括德庆、广宁、怀集、封开等县,年发种量4万多张。1986年秋繁前一直采用漂白粉作原蚕消毒药物,在1982年至1986年春繁,不同程度地受微粒子病危害,尤以1986年春繁较为严重,平均病毒率为0.47%。为了防治微粒子病,经广东省农科院蚕业研究所和省丝绸公司蚕桑生产部推荐,从1986年秋繁开始,使用次氯酸钠作原蚕消毒药物,经三年多的生产实践证明,使用次氯酸钠消毒对防治微粒子病起到重要的作用,现将基本情况小结于下: 一、使用次氯酸钠消毒以前本场微粒子病情况 1986年秋繁以前,我场基本上是用漂白粉作原蚕消毒药物的,从1982年秋繁开始发现有微粒子病发生,以后每年不断,其病毒情况如表一所示:  相似文献   

20.
一、前言二、柞蚕微粒子病传播的途径三、微粒子病预防初步意见四、结语一、前言柞蚕生产是我国山区农村重要的副业,很早以来,柞蚕丝、织品即成大我国出口的主要商品之一。而山东又是我国柞蚕最早发源的地方;长期以来,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