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葡萄树的整形修剪及病虫害防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介绍葡萄树的整形修剪及病虫害防治,整形修剪包括整形方式、修剪方法等方面内容,病虫害防治包括黑痘病、霜霉病、葡萄白粉病、透翅蛾、葡萄二星叶蝉、葡萄红蜘蛛防治等方面内容,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岳明 《现代农业科技》2013,(16):121-122
介绍皖北地区小麦主要病虫害的发生症状、发生规律,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技术,以为皖北地区小麦病虫害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正>近年来,随着种植结构的不断调整,无核红宝石葡萄的种植面积逐渐增加。但是,许多果农不了解无核红宝石葡萄生长特性和病虫害的发生规律,总是根据管理巨峰、玫瑰等有核葡萄的方法来防治病虫害,这样往往使一些无核红宝石葡萄易感的病虫害发生加重。多年来我们对无核红宝石葡萄病虫害药剂防治试验的研究和实践,总结了一些病虫害防治经验,供大家生产中参考。一、无核红宝石葡萄主要病虫害种类无核红宝石葡萄易感黑痘病、霜  相似文献   

4.
<正>葡萄病虫害以病害防治为重点,绿色防控示范以减量施用农药和选择使用高效低残留农药为重点,综合采用农业防治、生态防控、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安全化学防治等技术,从而达到葡萄病虫害绿色防控目标和减量使用农药的目标。一、葡萄主要病虫害葡萄主要病害为霜霉病、灰霉病、黑痘病、炭疽病、穗轴褐枯病、白腐病;主要虫害为金龟子、绿盲蝽、蓟马等。二、绿色防控技术要点(一)农业防治清园防病虫。冬季修剪清园,  相似文献   

5.
葡萄在我国大部地区均能种植,是一种色艳味美且富有营养的水果,深受人们喜爱。但葡萄在生产过程中,有许多病虫害严重影响葡萄的产量和品质。高温、多雨、潮湿的气候和种植感病品种是葡萄病害多发和重发的主要原因。葡萄病虫害包括白腐病、黑痘病、炭疽病、房枯病、灰霉病、霜霉病、白粉病、透翅蛾、吸果夜蛾等。 根据葡萄病虫发生特点,在防治上要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优先采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科学合理使用化学药剂防治。使用药剂防治时,根据病虫害的发生规律,选择合适的农药种类、最佳防治时期、高效施药技术等措施进行防治。同时了解农药毒性,使用选择性农药时,减少对人、畜、天敌的毒害以及对农产品和环境的污染。  相似文献   

6.
葡萄病虫害的发生特点及无公害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介绍葡萄病虫害的发生特点,包括葡萄黑痘病、葡萄霜霉病、葡萄白腐病、绿盲蝽等,并提出其无公害综合防治技术,以为葡萄的无公害栽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新农业》2020,(18)
小麦是皖北地区农业种植中的重要农作物,随着农业技术和生物技术的发展,优质小麦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但是在皖北地区小麦病虫害的产生是制约小麦产量和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对小麦进行病虫害的防治,可以有效的减少小麦病虫害的发生,从而及间接提高小麦的产量。本次论文以皖北地区为例,对小麦的病虫害防治进行了研究和分析。主要阐述了小麦病虫害产生的原因和皖北地区小麦病虫害的防治情况,并针对小麦病虫害的情况提出了防止小麦病虫害的方法和技术,最后得出相关结论。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由于葡萄生产迅速发展,品种增多,面积扩大,病虫害发生种类也随之增多,发生程度逐年加重。在许昌市对葡萄产量影响较大的病虫有炭疽病、白腐病、黑痘病、穗轴褐枯病、霜霉病、褐斑病、透翅蛾、二星叶蝉等。这些病虫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在7月份雨水多的年份病虫发生尤为严重,不易防治。一般发生地块产量损失1~2成,发生严重地块产量损失3成以上,甚至绝收。为了搞好无公害葡萄生产,近年来,我们开展了无公害葡萄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研究,总结出了一套无公害葡萄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随着种植业结构的调整,葡萄已成为偃师市种植的主要水果之一,当前种植面积近1333.3公顷。为了搞好无公害葡萄生产,我们进行了葡萄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研究。防治原则是:以农业防治和物理防治为基础,提倡生物防治,按照病虫害发生规律,科学使用化学防治技术,注意一病多药轮  相似文献   

10.
葡萄病虫种类多,发生危害较重。主要病虫有葡萄黑痘病、白腐病、霜霉病、炭疽病、白粉病、房枯病、灰霉病和葡萄短须螨、葡萄虎蛾以及叶蝉类、介壳虫类、天牛、十星叶甲等。防治葡萄病虫害要因地制宜运用以下关键综防技术。  相似文献   

11.
【目的】全面了解广东葡萄一年两收设施避雨生产模式主要病虫害的发生情况,明确其防治关键物候期。【方法】在 2016—2019 年进行走访式和常规式调查按治早治小的原则,根据主要病虫害发生动态、相对应的葡萄物候期和防治实践确定防治关键期。【结果】在设施避雨模式下,广东一年两收葡萄病害发生最严重的是白粉病,其次是溃疡病、霜霉病、穗轴褐枯病、灰霉病、日灼病、气灼病、毛毡病等;虫害发生最严重的是蓟马,主要物种是茶黄蓟马、烟蓟马、棕榈蓟马,其次是二斑叶螨、斜纹夜蛾、中喙丽金龟、缺节瘿螨等。与露地栽培的主要病虫害有较大差异。防治关键期重点在休眠期(修剪清园期)、开花前期、幼果期、果实膨大期、果实转色期、果实成熟期。【结论】广东葡萄一年两收设施避雨模式主要病虫害种类不同于露地栽培,具有易重叠发生、危害期较长、多种病虫害出现两个甚至多个发生高峰期、同一病虫害更易爆发等特点。应对广东一年两收设施葡萄病虫害应当有针对性抓关键期防治,重点做好休眠期清园,消灭病虫源,结合花期果期等防治关键期开展有针对性的病虫害防治。  相似文献   

12.
葡萄病虫害现象的发生,不仅能使葡萄的产量受到影响,还会给农户带来较为严重的损失[1]。黑痘病、炭疽病和短须螨、透翅蛾等,为常见的病虫害症状,通过分析其特点与形成原因,探讨其综合防治技术在葡萄病虫害中的效果,并作出简要阐述。  相似文献   

13.
葡萄病虫害规范化防治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些年,很多地区都开始大规模、大面积种植葡萄,葡萄在种植生长期间很容易受到病虫害的危害,特别是葡萄霜霉病、白粉病、炭疽病以及黑痘病等病虫害特别严重,虫害在葡萄的二星叶蚕发生情况比较多也比较严重。所以本文注重对病虫害的发生情况、危害情况进行分析,找出相应的防治方法,帮助我国葡萄种植业发展,并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4.
现在的种植业在不同的阶段都有不同的病虫害,我国的新疆盛产葡萄,但是随着病虫的危害,使葡萄的收成受到了一定的影响,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本文根据新疆吐鲁番鄯善县的实践,总结了葡萄的主要病害(白粉病、霉霜病、灰霉病等),再根据葡萄病害防治药剂的品种和用量,用不同复配杀菌剂对白粉病、灰霉病、霉霜病进行防治试验,再根据试验的效果进行实施。做好葡萄的病情监测,进行科学合理的施放农药,最好将病虫害控制在萌芽阶段。  相似文献   

15.
无公害葡萄病虫害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四喜 《吉林农业》2011,(7):101-101
文章就无公害葡萄生产中,病虫害防治关键问题提出指导性建议,并给出无公害葡萄病虫害周年防治参考时间表,解决葡萄生产中果农期待解决的病虫害防治用药品种、浓度、时机等实用技术,方便葡萄果农进行实际操作。  相似文献   

16.
随着肃州区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的迅速发展,保护地葡萄种植面积迅速增加,由于保护地小气候环境条件特殊,在利于生长发育、提早结果和延后收获、增加效益的同时,葡萄虫害、病害也困扰着保护地葡萄的健康发展,不能及时预防、防治病虫害的发生和治疗,轻者减产,严重者导致绝收。经过2年的观察实验,肃州区主要发生的病虫害有;葡萄白粉病、葡萄霜霉病、葡萄白腐病、葡萄灰霉病、葡萄黑豆病,蚜虫、白粉虱、红蜘蛛。通过使用不同农药,同种农药不同浓度试验,研究葡萄白粉病、霜霉病、白腐病、灰霉病、黑痘病五类常发病害的发生规律,筛选出防效最佳的化学农药及最佳防治浓度。  相似文献   

17.
皖北地区切花月季栽培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苗青松  张安文  张瑞芳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4):4185-4185,4188
针对皖北地区切花月季生产状况,从切花月季栽培品种选择、种苗选择、肥水管理以及病虫害防治4个方面介绍了皖北地区切花月季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8.
总结了晚熟葡萄品种圣诞玫瑰在皖北地区的栽培表现,并从园区建设、栽培方式选择、修剪、花果管理、果实套袋、肥水管理、病虫害绿色防控等方面介绍了圣诞玫瑰的栽培技术,以期为该品种在皖北地区的推广种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昆山地区设施葡萄种植面积越来越大,葡萄病虫害的发生也日趋明显,为此,对昆山地区设施葡萄病虫害的发生及防治技术进行了研究,从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化学防治3个方面,总结了昆山地区设施葡萄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从大青葡萄主要病虫害、防治原则、防治方法方面总结了大青葡萄病虫害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