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针刺足三里穴对便秘、腹泻、肠痉挛等消化系统疾病有良好疗效,其总有效率达96.7%。动物实验结果揭示,这种疗效的双向性与胃肠电活动的变化规律密切相关。针刺足三里穴,既能使胃、结肠兴奋,又能使胃、结肠抑制;可使原来机能低下的出现兴奋效应和原来机能亢进的出现抑制效应,从而使各种机能从病理状态恢复正常,所以临床上针刺足三里穴既可治疗便秘,又可治疗腹泻等多种胃肠疾病。本文还首次揭示了胃和结肠电效应呈相反变化的相关规律。  相似文献   

4.
以家兔近端结肠电的基本活动规律为指标,观察了电针足“三里”穴及刺激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PAG)对近端结肠电的影响,同时对比观察了损毁部分PAG对电针效应的影响。结果:(1)在禁食、轻度麻醉状态下,近端结肠电慢波振幅为206±156μV,频率为14.9±1.7Hz,慢波上载有快波;(2)电针“足三里”穴对结肠电有抑制或兴奋效应,当有快渡活动时,主要呈现慢波振幅增加效应,有时也增加快波的振幅和幅度;而当没有快波活动时,电针主要减低慢波振幅。上述电针的作用可持续10~45min;(3)对44个pAG刺激点刺激的结果显示,16个点为结肠电兴奋点;13个为结肠电抑制点,而15个点为无效点。其中兴奋效应的潜伏期为1.1±0.95min,可持续2.45±1.4min;抑制效应的潜伏期为0.6±0.5min,可持续2.9±1.3min;(4)5只家兔损毁部分PAG后,电针效应减少23.8±16.6%。  相似文献   

5.
“促生长散”对绵羊胃肠肌电活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浆膜表面埋植双极引导电极,我有同时记录法,测定了“促生长散”对绵羊皱胃、小肠、大肠肌电的影响。结果表明“促生长散”能够显著提高小肠肌电话支的峰电峰值9P〈0。01)、峰电频率(P〉0.01)和电话时程(P〈0.01);查明显延长皱胃肌电的电时程(P〈0.01);能使盲肠肌电活动的峰电峰值明显增高(P〈0.01);峰电频率和电活动时程明显减弱(P〈0.01);并能使结肠的电时程明显延长(P〉  相似文献   

6.
通过建立家兔耳缘静脉注射大黄素的剂量和十二指肠肌电活动指数之间的回归方程,为探究大黄素对十二指肠平滑肌运动的作用机制提供依据.选用体重2 kg左右的青年健康家兔42只,雌雄各半,通过手术埋置电极建立肌电活动监测动物模型;33只家兔随机分为对照组和1 mg/kg~15 mg/kg等10个给药剂量组,每组3只,通过回归分析...  相似文献   

7.
用利多卡因溶液封闭家兔肾门穴,测察针刺家兔封闭的肾门穴对白细胞致热原性发热的降热效应的影响,并分析其机制。实验结果表明:针刺家兔封闭的肾门穴对白细胞致热原性发热无降热作用,封闭组的发热高度(△T℃)、发热指数(TRI_4cm~2)与发热组相比较,差异性不显著(P>0.05);但是,与针刺组相比较,差异性显著(P<0.05)或非常显著(P<0.01)。而单纯利多卡因穴位封闭本身对白细胞致热原性发热无影响。同时,利多卡因穴位封闭抑制针刺降热效应的同时,脑脊液中cAMP含量也明显增加,此时针刺组脑脊液中cAMP含量呈明显减少,两组间cAMP含量进行比较,差异性非常显著(P<0.01)。作者推断,利多卡因穴位封闭可能使感觉神经末稍或感受器丧失接受针刺的功能,不能将冲动传入中枢,致使脑脊液中cAMP含量未能减少,发挥抑制的降热效应。  相似文献   

8.
针灸足三里穴的临床疗效及其胃与结肠电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采用临床疗效观察与动物实验相结合的方法。动物实验采用胃和结肠壁浆膜上缝植Ag-Agcl乏极化电极双极导联法,同时描记针刺“足三里”前后家兔空腹胃和结肠肌电变化。结果证明针刺足三里对胃肠功能有双向调节作用,对腹泻,便秘,肠痉挛等消化系病有良好疗效,总有效率96.7%。本文还首次揭示了胃电兴奋时结肠电抑制,结肠电兴奋时胃电抑制的相关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9.
采用记录胃电活动作为客观指标,对胃肠功能活动进行研究在国内可见不少报道。针剌绵羊胃俞穴使前胃电产生的效应则尚未见有报道,现拟通过针刺绵羊胃俞穴来探讨其对前胃功能的调节作用,进行如下试验。  相似文献   

10.
11.
12.
以Balb/c小鼠为研究对象,在VSV病毒和Wish传代细胞系统上观察针刺小鼠后海穴对其血清干扰素的诱生作用。结果,一次针刺组小鼠血清干扰素效价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表明针刺后海穴有直接诱生小鼠血清干扰素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14.
15.
应用高效液相色谱-电化学法(HPLC-ECD)检测针刺仔猪后海穴前后血浆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多巴胺的水平变化。结果:针刺后海穴后仔猪血浆中NE、E立即上升(P≤0.05);非经穴针刺后也能引起血浆NE、E的水平变化,但引起变化的时间较针刺穴位组迟。初步证明了儿茶酚胺类物质的释放过程是神经兴奋作用下完成的,提示穴位针刺对机体神经内分泌功能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6.
采用浆膜表面埋植以极引导电极,多道同时记录法,测定了“崔情促孕散”对休情期绵羊子宫和输卵管肌电活动的是宫体,子宫角,输卵管肌电活动的影响。结果表明:催情促孕散对子宫体,子宫角均有明显增强其肌电活动的峰电峰值,峰电频率,电活动时程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应用离子选择性微电极(ISM)技术检测针刺后海穴前后仔猪大脑(皮层,尾核)及外周血液中乙酰胆碱(Acetylcholine,ACh)含量变化。结果针刺后5分种内大脑皮层和尾核中ACh含量显著增高,非经穴组仅皮层含量增高,尾核含量无显著差异。针刺后海穴后外周血清中ACh含量有下降趋势,针刺后15分种,30分钟还渐恢复上升。提示针刺后海穴对神经一内分泌有重要影响,并可能有增强机体特异免疫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研究成年家兔腓肠肌内外侧头和胫前肌的肌纤维构成比例与分布.应用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四唑氧化还原酶(NADH-TR)染色法,观察比较各型肌纤维的组织化学特性.结果表明:NADH-TR染色,依据其肌纤维内线粒体和肌质网显示紫色或紫蓝色,肌原纤维中的肌动蛋白和肌球蛋白不着色,可以分为Ⅰ型、ⅡA型、ⅡB型肌纤维,横切面呈多边形或椭圆形,以镶嵌交叉方式排列.三种类型的肌纤维在腓肠肌内侧头中分别约占15.2%,27.4%和57.4%,在站立负荷中提供足够肌力和稳定机体姿势的作用;在腓肠肌外侧头中分别约占13.7%,65.4%和20.9%,主要参与力量和速度运动,提供奔跑,跳跃中的推进动力;在胫前肌中约占10.9%,52.3%和36.8%,维持跗关节稳定,参与保持足弓形状与弹性,完成足跖屈和足内翻运动.腓肠肌内外侧头和胫前肌的三型肌纤维直径有所差异,其中Ⅰ型纤维为57.50~58.40 μm,ⅡA型纤维为59.25~75.40 μm,ⅡB型纤维为73.25~97.85 μm.ⅡB型纤维的横切面积最大,ⅡA型纤维的横切面积中等,Ⅰ型纤维的横切面积最小.  相似文献   

19.
针刺治疗某些热性疾病,获得满意的效果。实验研究证明,针刺家兔百会穴对白细胞致热原(Leucocytic pyrogen、LP)性发热,具有降热作用。百会穴(位于背中线第七腰椎与第一荐椎棘突间凹陷中)是督脉经中一个穴位,设想针刺同是督脉经上  相似文献   

20.
采用在瘤胃背囊、皱胃幽门部和十二指肠近端安装有双极胃肠电极及应力传感器的土种公山羊5头,按自身对照设计,研究了双氯醇胺对山羊胃肠电活动及运动的影响.结果表明,β-激动剂双氯醇胺在功能上有与肾上腺素相似的作用,即可直接或间接地抑制山羊胃肠道电活动和运动.与对照期相比,给山羊皮下注射双氟醇胺后,其瘤胃背囊、皱胃幽门部及十二指肠近端的快、慢波电位振幅显著降低(P<0.05),瘤胃运动的应力波值极显著减小(P<0.01),但快、慢波频率无明显变化.瘤胃运动的应力波值与瘤胃快波电位振幅以及应力波延续时间与快波峰电位数间呈强正相关(R值分别为0.94±0.32和0.85±0.27).体外试验结果亦显示,双氯醇胺可使离体十二指肠段的快、慢波电位振幅减小,张力波值大幅度下降,张力曲线变得平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