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常优一号"是江苏省常熟市农科所育成的优质、高产、多抗杂粳新组合,2001年12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为探索"常优一号"的适宜播种期,寻找最佳播种期对产量的效应,我们进行了"常优一号"分期播种试验.  相似文献   

2.
"常优一号"是由常熟市农科所育成的三系杂交粳稻新组合,2001年12月由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经联合产业化开发,表现为优质、高产、抗性强、熟相好、适应性广等特点.但在"常优一号"历年示范试种过程中,每年均有一定比例的杂株发生,3年平均发生率为3.154%.为切实解决这一问题,提高"常优一号"制繁种的纯度,现对杂株发生原因、危害及防杂保纯途径作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3.
2000年我镇从常熟市农科所引进优质杂交粳稻"常优1号"试种20亩,2001年连片示范339亩,2002年全面推广种植3140亩,三年共种植3499亩,平均亩产673.5kg.突出表现为:适应性广、高产、稳产、优质,受到广大种植户和粮食部门的欢迎.但水育秧秧苗难拔,为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在2001年起特进行旱育稀植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优质杂粳新组合常优1号特征特性及栽培要点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常优 1号 (又名 :常优 99- 1)系常熟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1998年用武运粳 7号A与R2 5 4配置育成的“三系”杂交粳稻新组合。该组合于 1999~ 2 0 0 1年先后参加市、省及全国南方稻区单季晚粳组区试、生产试验 ,连续两年 (2 0 0 0~ 2 0 0 1年 )在江苏省苏南稻区设点进行较大面积  相似文献   

5.
三系杂粳新组合常优2号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常优2号系江苏省常熟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于2001年育成的三系杂交晚粳新组合.该组合品质优,米质达到国标2级,适口性佳.产量高,比对照增产10%16%,一般每公顷产量9570~10500千克.抗稻瘟病、白叶枯病,纹枯病发生轻,耐肥抗倒性强,熟期适宜,制种容易.适宜在太湖稻区作单季种植.  相似文献   

6.
常优2号系江苏省常熟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于2001年育成的三系杂交晚粳新组合。该组合品质优,米质达到国标2级,适口性佳。产量高,比对照增产10%~16%,一般每公顷产量9570~10500千克。抗稻瘟病、白叶枯病,纹枯病发生轻,耐肥抗倒性强,熟期适宜,制种容易。适宜在太湖稻区作单季种植。  相似文献   

7.
我们于2002~2003年进行了为期两年的“常优一号”直播栽培技术专题探索,取得预期效果和成功经验,摸清并掌握其栽培特性和相应配套技术。  相似文献   

8.
根据三系杂交晚粳新组合常优3号的生育特性,在适宜区域进行示范试验。经过几年的试验示范,该组合表现为高产、优质、抗逆性强、适应性好等优点。为探索一套常优3号的高产栽培技术,以便为示范推广种植提供良种良法,进行了本项试验。  相似文献   

9.
根据三系杂交晚粳新组合常优3号的生育特性,在适宜区域进行示范试验.经过几年的试验示范,该组合表现为高产、优质、抗逆性强、适应性好等优点.为探索一套常优3号的高产栽培技术,以便为示范推广种植提供良种良法,进行了本项试验.  相似文献   

10.
1现状及存在问题 1.1未形成主栽组合杂交粳稻在苏州市推广应用已有10多年历史,先后应用的组合有10余个,但至今还未形成一个主体当家组合,其原因:一是苏州市杂粳育种起步晚,1995年才成立课题组,开始协作攻关;二是外地引进组合均存在熟期过迟或过早、易倒伏、脱粒困难、制种产量过低等弊病而难以大面积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1.
三系杂粳常优1号特征特性、栽培要点及开发利用前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常优 1号是常熟市农科所育成的优质、高产、抗病、熟期适中、制种容易的三系杂交粳稻新组合。介绍了常优 1号历年的产量表现、特征特性、栽培要点及开发利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常优2号是江苏省常熟市农业科学研究所2001年育成的三系杂交晚粳新组合,经2004年在北桥镇的引进试种,表现高产、优质、抗性强等特点。特从播种、栽植、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介绍了常优2号的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3.
2005年全椒县有计划地开展了优质超级稻新组合绿优一号的试验系统.在遭遇多种不利气象因素后,实收产量仍达9225kg/hm2,试验表明,该组合生产正常时可获得10500kg/hm2的产量,在全椒县可作为1季度杂交籼组合栽培并总结出相应的配套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4.
“86优8号”系江苏省农科院粮作所用自选不育系“863A”与“宁恢8号”配组育成的三系杂交早熟晚粳组合。2000年4月通过本省审定。我市2002年引进,在长江、白蒲等9个镇示范种植;2003年在白蒲镇朱家桥村、2004年在雪岸镇雪东村、2005年在丁埝填皋南村分别建立了“86优8号”丰产示范方,累计推广近4万亩。通过4年来的种植,基本了解该品种特征、特性,并初步掌握其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5.
甬优1540是浙江省宁波市农业科学研究院选配的杂粳稻新组合。重点介绍该组合在苏州市的试种示范表现及超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6.
为进一步优化我区水稻品种结构,提高稻米品质,满足城乡人民生活水平日益增长的需要,在多年多点试验、示范的基础上,我区大面积推广种植“86优8号”优质杂交粳稻,两年平均产量为9150kg/hm^2。其中直播稻高达9825kg/hm^2。米质达国家优质米标准,可作绿色食品和无公害优质稻米种植品种,每亩比常规稻增收500~800元。  相似文献   

17.
阐述了杂粳常优1号的特征特性,并从精量稀播、适期栽植、扩株控苗、合理施肥、科学灌溉、防治病虫草害等方面介绍了杂粳常优1号机插高产配套栽培技术,以期为大面积推广机插水稻提供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双亲特性.合理安排播差期,搞好花期预测和调整,培育壮秧,攻父促母,建立协调的父母本群体结构,加强孕穗期及抽穗扬花期管理,九二0的灵活使用,防倒保优,严格隔离防杂方面,为两系粳杂华安一号(70优双九)高产保优制种技术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鄂粳杂3号     
《农家顾问》2004,(6):32-32
由湖北省农科院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培育。2002~2003年参加湖北省晚稻品种区域试验,平均667平方米产量491.83千克,比鄂粳杂1号增产3.51%。出糙率84.3%,整精米率60.2%,长宽比1.8,垩白粒率23%。垩白度3.3%,直链淀粉含量17.3%。  相似文献   

20.
于2009年进行三系杂交晚粳新组合"常优07-1"的栽培技术研究、旨在了解其生育特性、高产栽培技术,为示范推广种植提供良种良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