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7 毫秒
1.
超细型羊毛是国内外毛纺工业紧缺的纺织原料,羊毛单根毛的细度只有在19.5微米以下,才能达到超细型羊毛的标准。2014年5月,国家农业部组织的畜牧专家对新疆阿勒苏地区拜城县种羊场培育的超细型细毛羊新品种--苏博美利奴超细型细毛羊进行实地验收。拜城县种羊场通过多年培育的苏博美利奴细毛羊的羊毛,平均细度达到17.5微米,相当于单根头发丝的1.8%以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苏博美利奴羊不同组织中Hoxc13基因mRNA的表达量差异,为分子标记辅助育种以及,研究细毛羊主要经济性状,奠定理论基础。【方法】使用RT-PCR技术检测Hoxc13基因在苏博美利奴羊65和135 d皮肤、肌肉和不同内脏组织(心脏、脾脏、肝脏、肺脏、肾脏)中mRNA的表达量,并采用相对定量法对其表达量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苏博美利奴羊皮肤、肌肉和不同内脏组织中均有Hoxc13基因的表达,并且在皮肤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其它组织(P<0.05),毛囊的形成和毛发生长与Hoxc13基因密切相关。【结论】建立了胎龄分别在65和135 d的苏博美利奴羊,其不同组织中适于定量检测的Hoxc13基因表达量的RT-PCR方法,从分子水平探讨了苏博美利奴羊的组织器官与Hoxc13基因表达之间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苏博美利奴羊和中国美利奴羊(新疆型)周岁母羊各育种目标性状间的相关及差异性,分析各性状间的遗传规律,为提高新疆细毛羊的育种进程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测量并整理共计1 546只周岁母羊(苏博美利奴羊497只,中国美利奴羊(新疆型)1 049只)的个体鉴定记录和剪毛记录,测定平均纤维直径、纤维直径标准差和纤维直径变异系数。利用SPSS 25.0软件,对毛用性状(平均纤维直径、纤维直径标准差、纤维直径变异系数、毛长、剪毛量)、繁殖性状(出生类型)以及生长性状(体格评分、鉴定时体重)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各性状间相关关系,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ANOVA)不同品种以及不同类型间的差异。【结果】苏博美利奴羊和中国美利奴羊(新疆型)出生类型与相关毛用性状(平均纤维直径、纤维直径标准差、纤维直径变异系数和毛长)以及生长性状(体格评分和鉴定时体重)均无显著差异(P>0.05),苏博美利奴羊和中国美利奴羊(新疆型)两品种间鉴定时体重均与平均纤维直径、毛长以及剪毛量等毛用性状呈极显著相关(P<0.01),各毛用性状间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性。【结论】苏博美利奴羊在毛用性状(平均纤...  相似文献   

4.
《中国农村科技》2004,(2):34-35
(一)澳洲美利奴羊:澳洲美利奴羊产于澳大利亚,是由西班牙美利奴羊(英国、南非)、兰布列羊(法国、美国)等进行杂交选育而成的著名细毛羊品种。我国引入多年,并以此为素材之一培育出了中国美利奴羊。澳洲美利奴羊具有毛丛结构好、羊毛长而明显弯曲、油汗洁白、光泽好、净毛率高、毛密度大、细度均匀的特点,对各种环境气候有很强的适应性。体型近似长方形,腿短、体宽、背部平直,后躯肌肉丰满;  相似文献   

5.
目的】检测WNT2基因在苏博美利奴羊胚胎期135 d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了解WNT2基因的分子结构和进化特征,从分子水平及进化特征上研究苏博美利奴羊的组织器官与WNT2基因表达之间的内在联系,为筛选细毛羊毛囊发育相关候选基因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qRT-PCR法研究苏博美利奴羊毛囊成熟时期WNT2基因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并使用PROMO软件预测WNT2基因启动子区域序列的转录因子,并用Cytoscape_v3.5.1软件可视化,使用MEGA 7.0软件分析WNT2基因启动子区域序列的核苷酸组成成分及密码子的偏好性,并且利用绵羊、山羊、牛、人等9个物种的WNT2基因的DNA序列构建系统进化树。【结果WNT2基因在皮肤组织中的表达量极显著高于心脏、肝脏、脾脏、肺脏、肾脏及肌肉组织。在绵羊WNT2基因启动子区域序列共预测出101个相关转录因子,4种碱基呈现均匀分布,CAG与UCU是使用相对较多的密码子,对WNT2基因的DNA序列系统进化树分析发现山羊和绵羊之间的进化关系比与其他哺乳动物进行比较时更为接近。【结论】建立了胚胎期135 d的苏博美利奴羊的不同组织中WNT2基因表达量的RT-PCR方法,并使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对其分子结构和进化特征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6.
苏博美利奴羊胎儿皮肤毛囊结构及形态发育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研究苏博美利奴羊毛囊的组织结构与形态发育过程,为解析细毛羊毛囊发育的分子调控机制奠定组织学基础。【方法】采用石蜡切片技术分析胎龄为第65、85、105和135天的苏博美利奴羊胎儿头部、颈侧、颈上缘、鬐甲、背部、体侧、肩甲、腹部、荐部及股部等10个不同部位皮肤的组织学特性。【结果】苏博美利奴羊毛囊结构同其它动物一样,由毛球、连接组织鞘、外根鞘、内根鞘和毛干等几部分组成。在胎龄65d时初级毛囊(primary follicles, PF)已经发生形成毛芽,毛芽延长,继续向真皮层深入,形成柱状结构,通过由大量真皮细胞在末端聚集,形成帽子结构,各部位表皮均形成完整的结构。胎龄85d时毛囊上部形成一个膨大部,在毛乳头上方形成锥形结构,毛球基本形成,毛乳头长度明显大于宽度;在初级毛囊基底部可见次级毛囊(secondary follicles ,SF)的囊泡结构,并形成皮脂腺原始细胞。在胎龄105d时次级毛囊大量形成,伴随着初级毛囊毛芽伸长,次级毛囊毛芽向真皮层深入,毛乳头直径逐渐增大,皮脂腺开始形成;原始次级毛囊颈部隆突部开始再分化出再分化次级毛囊(secondary-derived follicles ,SD),并可见汗腺,毛管发育完整;已形成完整的毛囊群结构,主要为三元毛囊群,每个毛囊群由1—3个初级毛囊和围绕其周围的几个次级毛囊组成。胎龄135d时大量形成再分化次级毛囊,形成成熟的汗腺,大部分初级毛囊和部分次级毛囊发育成熟,毛囊形成角质化毛干并穿出体表。【结论】苏博美利奴羊胚胎皮肤初级毛囊约50—55d开始形成;胎龄65—75d是初级毛囊形成的重要时期;胎龄80—85d是次级毛囊形成期,此时期,初级毛囊大量形成;胎龄105—135d是次级毛囊大量再分化,再分化次级毛囊形成及发育的关键时期。为了解苏博美利奴羊毛囊的结构及毛囊从发生到发育成熟的形态变化过程,为相关领域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苏博美利奴羊胎儿皮肤毛囊结构及形态发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苏博美利奴羊毛囊的组织结构与形态发育过程,为解析细毛羊毛囊发育的分子调控机制奠定组织学基础。【方法】采用石蜡切片技术分析胎龄为第65、85、105和135天的苏博美利奴羊胎儿头部、颈侧、颈上缘、鬐甲、背部、体侧、肩甲、腹部、荐部及股部等10个不同部位皮肤的组织学特性。【结果】苏博美利奴羊毛囊结构同其它动物一样,由毛球、连接组织鞘、外根鞘、内根鞘和毛干等几部分组成。在胎龄65d时初级毛囊(primary follicles,PF)已经发生形成毛芽,毛芽延长,继续向真皮层深入,形成柱状结构,通过由大量真皮细胞在末端聚集,形成帽子结构,各部位表皮均形成完整的结构。胎龄85d时毛囊上部形成一个膨大部,在毛乳头上方形成锥形结构,毛球基本形成,毛乳头长度明显大于宽度;在初级毛囊基底部可见次级毛囊(secondary follicles,SF)的囊泡结构,并形成皮脂腺原始细胞。在胎龄105d时次级毛囊大量形成,伴随着初级毛囊毛芽伸长,次级毛囊毛芽向真皮层深入,毛乳头直径逐渐增大,皮脂腺开始形成;原始次级毛囊颈部隆突部开始再分化出再分化次级毛囊(secondary-derived follicles,SD),并可见汗腺,毛管发育完整;已形成完整的毛囊群结构,主要为三元毛囊群,每个毛囊群由1—3个初级毛囊和围绕其周围的几个次级毛囊组成。胎龄135d时大量形成再分化次级毛囊,形成成熟的汗腺,大部分初级毛囊和部分次级毛囊发育成熟,毛囊形成角质化毛干并穿出体表。【结论】苏博美利奴羊胚胎皮肤初级毛囊约50—55d开始形成;胎龄65—75d是初级毛囊形成的重要时期;胎龄80—85d是次级毛囊形成期,此时期,初级毛囊大量形成;胎龄105—135d是次级毛囊大量再分化,再分化次级毛囊形成及发育的关键时期。  相似文献   

8.
<正>一、新疆细毛羊1.产地。“新疆细毛羊”在新疆巩乃斯种羊场育成。该品种是以高加索细毛羊和泊列考斯细毛羊为父本,从当地蒙古羊和哈萨克羊为母本,采用复杂育成杂交培育而成,是我国育成的首个细毛羊品种。2.外貌特征。公羊大多数有螺旋形角,鼻梁稍隆起,颈部有1~2个完全或不完全的横皱褶;母羊无角,鼻梁较平直,颈部有一个横皱褶或发达的纵皱褶。  相似文献   

9.
1.外貌特征:德国肉用美利奴羊公羊很少有角,母羊无角。体质结实,结构匀称,头重、鼻梁隆起、耳大,颈宽厚、耆甲宽平、胸宽深,头、颈、肩结合良好。背腰长而宽广平直,腹大而紧凑,肋骨开张良好,四肢健壮,蹄质结实,体躯肌肉丰满呈长筒状,前、后躯发达,后躯呈倒“U”型。2.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0.
《北京农业》2006,(2):26-26
1.中国美利奴羊 中国美利奴羊是在内蒙古、新疆、吉林等地,以澳洲美利奴公羊与波尔华斯羊、新疆细毛羊和军垦细毛羊母羊通过杂交培育而成,是我国目前最好的细毛羊品种.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探索优质细毛羊型 ,新疆型和澳大利亚型美利奴羊之间羊血清Tf(转铁蛋白 )与主要生产性状之间的相关性 ,我们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测定了 478只三个品系的军垦型美利奴羊 ,132只新疆型美利奴羊和 39只澳大利亚美利奴羊的血清转铁蛋白。结果表明 ,三个品系的优质细毛羊的优势基因都是Tfm ,Tfb优质细毛羊和新疆型美利奴羊之间 ,Tf基因均有显著的分布差异 ,显示优质细毛羊有其成为一个新的细毛羊品种的血清蛋白遗传学基础。优质细毛羊与新疆型美利奴羊以及澳大利亚美利奴羊Tf基因型分布频率不同 ,优势基因型分别为Tfmm(0 .42 1)、Tfbm(0 .2 88)、Tfcm(0 .2 82 )、优质细毛羊A ,B ,C三个品系的Tf基因型分布频率互有异 ,而同一品系内部公母羊之间的Tf基因型的分布则较相近 ,证明军垦型羊A ,B ,C三个品系的建立是有遗传学基础的。  相似文献   

12.
1.烟台糁糠鸡.烟台糁糠鸡主产于山东省蓬莱、龙口、莱州三县市,属蛋肉兼用型优良鸡种.该品种体型中等,体躯紧凑,公鸡体型较大,胸部宽深,背腰平直,尾羽稍翘起,母鸡体质结实,后躯丰满,多呈尖尾型.烟台糁糠鸡虹彩橘黄色,皮肤白玉色者居多.母鸡羽毛有黑色斑点,有深麻、浅麻、麻、栗麻等不同羽型.  相似文献   

13.
新疆兵团农七师129团双五种羊场,养育细毛羊已有50余年历史,积累了丰富的养育细毛羊的经验。上世纪八十年代,在兵团良种细毛羊育种协作组、中国美利奴羊繁育体系的统一领导下,全团美利奴羊群的体形外貌、综合品质有了十分明显的改进与提高。进入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后,由于羊毛市场价格连年下跌,直接影响了农牧民养细毛羊的积极性。此时,羊肉市场却一路走俏,为适应市场的变化,129团场在新疆农垦科学院的帮助下,引进了当今产肉多、毛肉结合最为理想的罗米里·希尔斯羊,在全团场范围内开始了全面的杂交改良,培育中国美利奴肉用细毛羊的工作。母本…  相似文献   

14.
《农技服务》2004,(10):27-28
中国美利奴羊是在内蒙古、新疆、吉林等地,以澳洲美利奴公羊与波尔华斯羊、新疆细毛羊和军垦细毛羊母羊通过杂交培育而成,是我国目前最好的细毛羊品种  相似文献   

15.
阿垦肉毛兼用细毛羊经5年选育,已组成三个品系。154品系为本品种选育,数量多,生长快,产肉性能高;157品系引入林肯公羊导血,含林肯羊血1/4的公母羊体型和羊毛品质有明显改善,毛长和净毛率分别提高30.88%和10.00%;420品系引入德国美利奴羊血液,肉用体型明显,在纯放牧条件下6月龄羔羊胴体重和屠宰率分别达19.43kg和48.26%。  相似文献   

16.
利用澳洲美利奴羊对山西细毛羊进行改良,结果表明,澳洲美利奴羊在改善和提高山西细毛羊羊毛长度、净毛率等方面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7.
徐州地区西部丰、沛、铜山三县,原是冀、鲁、豫、苏、皖五省小尾寒羊产地之一.1959年在中央农业部、农垦部召开的全国家畜、家禽育种会议上,决定将小尾寒羊改良成毛肉兼用的细毛羊新品种.十多年来,在江苏省农科院、江苏农学院和铜山种羊场等单位的共同努力下,已将小尾寒羊改良成了徐州细毛羊.在羊毛品质、剪毛量及体重等主要生产性能上,比小尾寒羊有了显著提高,基本达到(有些生产性能超过)了育种指标.在培育徐州细毛羊的初期,曾引用考力代、阿斯卡尼亚、斯大夫洛波、德国美利奴、新疆细毛羊等品种与小尾寒羊进行杂交改良.在近期的育种工作中,引用苏联美利奴羊级进程度较高.1976年对徐州细毛羊进行了调查,根据外型特征,将其分为三种类型:在603头母羊中,属于毛肉兼用型的母羊共421头,  相似文献   

18.
辽宁省阜蒙县大巴镇是饲养东北细毛羊的重点乡镇,为提高东北细毛羊生产性能,引进澳洲美利奴公羊改良东北细毛羊。在同样的饲养管理条件下,对澳杂一代羊和东北细毛羊的生产性能进行对比试验。为推广澳洲美利奴羊改良东北细毛羊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正> 中国美利奴羊新疆型和新疆军垦型是1985年育成的细毛羊新品种。该品种育种工作始于1972年,所用父本两型均为澳洲美利奴公羊;所用母本,新疆型为新疆细毛羊、波尔华斯和波×新,新疆军垦型为军垦  相似文献   

20.
1950年以来,前东北区政府先后由苏联引进苏联美利奴,高加索,斯达夫洛普,阿斯卡尼等品种细毛羊,1952—1953年二次引进国产新疆细毛羊,连同伪满时代残存的东北改良羊(美利奴羊及其杂种后代)共有六个品种在各重点种羊场一面进行纯种繁殖,一面用以改良本地种羊。1955—1956年作者根据谱系记录.对各品种羊的祖代生产性能和引进当时的基本情况作了分析;进一步实地观察研究了各品种典型种羊体型,体尺,外貌特征,生活习性以及引进以后历年生长发育,繁殖性能,产毛性能的消长,发病死亡适应情况和存在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