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入秋后气候变凉,昼夜温差大,很容易造成鸭病的流行,应主要做好以下疾病的防治工作。一、鸭瘟鸭瘟又名鸭病毒性肠炎,是由鸭瘟病毒引起的一种死亡率极高的急性、热性传染病。不同品种、日龄的鸭均可感染,在秋季鸭群运销旺季和低洼多水的污染地区最易发生和流行,成鸭发病及死亡较多,雏鸭较少大批发病。  相似文献   

2.
徐燕 《农家致富》2013,(18):40-40
鸭瘟是由鸭瘟病毒引起的鸭和鹅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临床特征为体温升高、两脚发软无力、下痢、流泪,部分病鸭头颈部肿大,俗称"大头瘟"。一、发病及流行病学不同年龄和不同品种的鸭均可感染该病,以番鸭、麻鸭、绵鸭和天府  相似文献   

3.
鸭病毒性肠炎又称鸭瘟或大头瘟,是由鸭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临床上以体温升高、两脚麻痹无力、腹泻、流泪、头颈肿大、消化道粘膜出血和实质脏器变性、出血、萎缩等为特征。其主要临床表现为成年鸭及产蛋鸭最易感,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潜伏期一般为3~7d,传播迅速,病鸭精神委靡、食欲废绝、眼睑水肿流泪粘连、眼结膜充血、排绿色或灰白色稀粪、头颈部  相似文献   

4.
鸭瘟是由鸭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本区一蛋鸭场饲养3000多只蛋鸭,200日龄开始发病,1周内死亡240多只,诊断为鸭瘟。  相似文献   

5.
1、鸭瘟(又名鸭病毒性肠炎).鸭瘟是由鸭瘟疱疹病毒(Ⅰ型)引起的一种高死亡率的急性传染病.鸭、鹅、天鹅、雁等水禽可互相接触传染,其特征是侵害血管,组织出血,消化道粘膜糜烂,淋巴器官出现病变,实质器官有烂死灶.病鸭临床表现为畏光、流泪、眼中的脓性分泌物将眼睑粘合,眼挣不开,呼吸困难,叫声嘶哑,鸭头颈肿大,俗称"大头瘟".  相似文献   

6.
鸭病毒性肝炎即鸭瘟,俗称“大头瘟”.是由鸭瘟病毒引起的一种死亡率极高的急性、热性传染病。不同品种、日龄及性别的鸭均可感染.在秋季鸭群运销旺季和低洼多水的污染地区最易发生和流行。成鸭发病及死亡较多.雏鸭较少大批发病。该病的传染源主要是病鸭和带毒鸭,以及其它带毒的水禽、飞鸟之类。健康鸭一旦接触这些带毒禽类排出的粪便及其分泌物污染的饲料、饮水、饲养工具等,都会感染发病。[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某一养鸭场引进的青年鸭发生以精神不振、食欲下降为临床表现症状。对发病鸭进行病理剖检及病毒的PCR鉴定。实验室检测结果显示,鸭瘟病毒检测呈阳性,而A型流感病毒和新城疫病毒检测均为阴性。根据临床症状特点、剖检变化及结合实验室检测结果,综合判断为鸭瘟感染,随即提出诊治措施。  相似文献   

8.
<正>目前,对鸭瘟尚无有效药物可治疗,而对鸭霍乱的药物治疗效果很好。这两种病症状相似,易混淆,所以在防治时务必准确鉴别,才能确保治疗效果,减少不应有的损失。一、流行病学特点鉴别鸭瘟仅引起鸭、鹅自然发病,流行期比较长,当鸭瘟传入一个易感鸭群时,一般在3~7天后开始出现零星病鸭,再过3~5天后才开始大批发病,整个流行过程为15~30天,死亡率在90%以上。而鸭霍乱在各种家禽(包括鸭、鸡、鹅、火鸡和鸽)中均可感染,且病程短促,病鸭一般在数小时至2天内死亡;雏鸭常呈流行性发病,死亡率在80%以上;成鸭  相似文献   

9.
鸭瘟又称病毒性肠炎、大头瘟,是鸭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番鸭病情最急,白鸭、麻鸭次之;成鸭蛋鸭发病少,小鸭、中鸭发病多,死亡率达70%左右。每年9-11月是发病高峰期。  相似文献   

10.
鸭瘟病毒是引起鸭、鹅等禽类急性、败血性传染病的主要病原,可造成鸭群规模性死亡,严重影响养鸭业的发展。就芜湖县某鸭场鸭瘟的发病情况,阐述鸭瘟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总结鸭瘟的诊断方法以及防治措施,以期为广大养鸭大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正> 鸭瘟又叫鸭病毒性肠炎或“大头瘟”。是由鸭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死亡率高,是危害养鸭业最严重的一种病害。鸭发病时,体温升高到43℃左右,精神不振,采食减少,饮水增加,离群呆立,羽毛松散,两翅下垂,不愿下水游泳,严重时伏地不起。拉稀,粪便呈  相似文献   

12.
鸭瘟的诊治     
徐燕 《当代农业》2014,(20):40-41
鸭瘟是由鸭瘟病毒引起的鸭和鹅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在夏秋之交和冬春之秋常发。临床特征为体温升高,两脚发软无力,下痢,流泪和部分病鸭头颈部肿大。俗称"大头瘟"。食道黏膜有出血点并有灰黄色假膜覆盖或溃疡,泄殖腔黏膜充血、出血水肿和坏死,食道与腺胃膨大部的交界处有出血、坏死乃至溃疡,肝有不规则、大小不等的坏死灶及出血点。一、发病及流行病学不同年龄和不同品种的鸭均可感染该病,  相似文献   

13.
鸭瘟是由鸭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常引起鸭群大批死亡,有时死亡率可达90%,给养鸭业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1发病原因鸭瘟的主要传染源是病鸭和带毒鸭,通过其排出的粪便及其分泌物污染饲料、饮水等散播病毒,引起鸭瘟流行。各种龄期和品种的鸭均可感染,...  相似文献   

14.
鸭瘟俗称大头瘟,是由鸭瘟病毒(DPV)感染鸭、鹅和其他雁形目禽类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败血性传染病。临床特征主要表现为高热、两脚无力、下痢、口渴、流泪,部分病鸭头颈部肿胀。连城县北团镇某鸭场饲养了2300多羽白鸭,350日龄开始发病,恩诺沙星、土霉素、氟苯尼考等药物治疗无效,1周内陆续死亡达38羽,经发病情况、临床症状、病理剖检、实验室诊断,确诊为鸭瘟,现将诊治情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以叶县龚店乡楼马村发生的一例小鹅瘟与鸭疫里默氏杆菌病混合感染为例,介绍了其发病情况、临床症状、病理变化、临床诊断及实验室诊断,并总结了该病的防治措施,以期为小鹅瘟与鸭疫里默氏杆菌病混合感染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鸭瘟又称大头瘟,鸭病毒性肠炎,是由滤过性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传染迅速,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往往引起大批死亡,严重地威胁养鸭业的发展。1、流行特点不同年龄和品种的鸭均可感染,以番鸭、麻鸭易感性最高;北京鸭次之;成鸭,蛋鸭发病少;雏鸭、中鸭发病多。病鸭和潜伏期的鸭及带毒鸭,污染的饲料、饮水、用具和运输工具等是主要的传染源。消化道、交配、眼结膜、血吸虫、免疫接种等均能传播感染。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春秋季最为流行,多发生于低洼多水的地区。2、临床特征潜伏期为3~4天,体温升高达43℃以上,呈稽流热。患鸭头颈肿…  相似文献   

17.
1.鸭瘟鸭瘟是由鸭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主要发生于1月龄以上的鸭。主要症状潜伏期3~5天,病鸭初期精神不振,食欲减少,体温升高至43℃以上,持续3~4天,口渴喜饮水,翅膀下垂,两脚发软,不愿行动,强迫行动倒地不起,眼睑肿胀,流泪,病初流出浆液性分泌物,后变为脓性黏液,上下眼睑黏合不能张开,眼结  相似文献   

18.
黄河龙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4):1851-1852,1863
鸭瘟是由鸭瘟病毒引起鸭、鹅和其他雁形目禽类的一种急性、热性、败血性烈性传染病,具有流行广泛、传播迅速、发病率高和死亡率大等特点。介绍了鸭瘟病毒和鸭瘟诊断方法及鸭瘟(病毒)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9.
鸭子长期在水里露天生活,受寒潮和风雨侵袭,极易感染鸭瘟病毒,引起发病。主要症状是:病鸭头部肿胀,两眼流泪,眼脸肿胀,下痢,脚麻痹。病鸭初期精神不振,食欲减退,缩颈,翅膀下垂,乏力,走路掉队,呼吸困难,喘气带声,叫声粗厉。  相似文献   

20.
鸭瘟的防御     
鸭瘟是由鸭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主要症状是病鸭体温升高,精神不振,食欲下降,两脚麻痹无力,流泪,眼睑、颈部和头部肿大,卧地不动,排灰色或绿色稀粪。鸭四季都易染此病,以秋冬季发病最为严重,常导致鸭群大批死亡。生产中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