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露地移栽、地膜移栽、地膜移栽去早蕾和直播地膜4种栽培方式,研究不同栽培条件对棉花生育特性、产量和纤维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地膜直播棉、露地移栽棉、移栽地膜棉相比,移栽地膜棉去早蕾处理生育期、株高和株高日增量、果枝数和果节量基本合理,节枝比增加,伏桃和早秋桃比例高,单株成铃数和单铃重显著增加,产量最高;纤维长度、整齐度、纤维强度、伸长率、反射率和纺纱均匀度指数等品质指标得到明显改善,达到了促进棉花早发、提高产量和改善纤维品质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正> 双膜棉是将棉花营养钵薄膜覆盖育苗与大田平铺地膜后再打洞移栽相结合的一种新的栽培技术,它具有移栽棉和地膜棉两种栽培技术的双重优势,是抗灾保全苗,促进棉花早发、高产、优质、高效的重要途径。 一、双膜棉的优越性 1、抗灾保苗,促进早发。1993年,我场农科所推广双膜棉614亩,占植棉面积的63.2%。在5月低温、多雨、寡照的恶劣气候条件下,顺利通过了全苗壮苗关,充分显示出了双膜棉抗灾保苗,促进早发的优势。6月15日抽样调查:双膜棉平均株高22.8cm,叶龄9.8片,果枝2.0盘,蕾2.1个,倒四叶面积128.2cm~2,分别比露地移栽棉高8.9cm,多4.8片、多1.8盘、多2.1个、大104.2cm~2,和全场大面积棉花相比,生育进程提早15—20天。 2、增加“两伏桃”,提高棉花品级。据调查,九三  相似文献   

3.
移栽地膜棉试验表明,棉花进行地膜覆盖移栽不仅具有明显的保墒、增温效果,而且可实现壮苗早发,加快生育进程,改善群体结构,确保棉花高产优质。据此,提出了移栽地膜棉的配套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4.
移栽地膜棉试验表明,棉花进行地膜覆盖移栽不仅具有明显的保墒、增温效果,而且可实现壮苗早发,加快生育进程,改善群体结构,确保棉花高产优质.据此,提出了移栽地膜棉的配套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5.
移栽地膜棉的发展前景及其技术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移栽地膜棉具有显著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是覆盖栽培技术在棉花生产上的新发展,有广阔的发展前景。针对目前移栽地膜棉生产上存在的烂铃,易衰,茬口,虫害和残膜等问题,拟采取的技术对策是:改进栽培技术,巩固移栽地膜棉生产,加强理论研究,发展移栽地膜棉生产;克服残膜污染,保护移栽地膜棉环境。  相似文献   

6.
盐碱地棉花双膜覆盖优质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91~1995年进行的盐碱地棉花优质高产栽培技术研究结果表明,双膜覆盖可为棉花生育创造更为良好的环境条件,促棉早发效果显著。棉花播种期比地膜棉提前12天,最佳出叶期出叶率达71.2%,最佳现蕾期现蕾率达75.8%,伏桃和早秋桃占89%。试验期间亩产皮棉145.3~161.75kg,霜前花比地膜覆盖增加14.6%,亩增纯收益50.46元。  相似文献   

7.
《农技服务》2017,(8):3-4
棉薯套作条件下,棉花生长滞后,前期长势弱,后期生长加快,茎秆变细,贪青晚熟,棉薯套作与棉花单作条件下相比,果枝数、茎粗、空果节均为极显著降低,第一果枝高度、衣分极显著增加;株高、果枝节位、脱落率、单株铃数、单铃重、籽指、籽、皮棉产量均无显著性差异;经济效益比棉花单作显著增加,为解决当前植棉效益低提供途径。  相似文献   

8.
威县地处冀南平原,是国家优质棉基地县,年种植地膜棉60多万亩,近年地膜棉花早衰早死现象严重,每年不同程度的早衰早死面积10万亩左右,平均亩减产籽棉50公斤左右,损失严重。根据我县的生态条件和地膜棉花的生育特点,既防止早衰早死,又保证及早成熟的主要措施是:  相似文献   

9.
与露地移栽棉相比,移栽地膜棉的主要栽培效应:一是地温增加;二是生长发育提早,干物质积累重心前移;三是根系发达粗壮,根干重增加,一次侧根数多,生育前期根系活力较强,但二次侧根数减少,生育后期根系活力下降较快;四是产量增加,经济系数高。  相似文献   

10.
威县地处冀南平原,是国家优质棉基地县,年种植地膜棉60多万亩,近年地膜棉花早衰早死现象严重,每年不同程度的早衰早死面积10万亩左右,平均亩减产籽棉50kg左右,损失严重。根据威县的生态条件和地膜棉花的生育特点,既防止早衰早死,又保证及早成熟的主要措施是:1轮作倒茬,清洁棉田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早播棉(提早播种10~15d)与正播棉(正常播期播种)全生育期的对比考察,探讨早播育苗的效应。结果表明,在同等密度、同等栽培条件下,早播棉比正播棉单株铃数高8%~10%、衣分高1%~1.5%、产量增15%~20%;同时由于早播,棉花生育进行同步提高,各项栽培措施也须相应提前到位。  相似文献   

12.
地膜棉早衰的原因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正> 利用地膜覆盖栽培棉花,可以促进棉花早发、早熟、优质、高产。但早衰是地膜棉的致命伤,因此,弄清早衰的原因,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进行管理,是夺取地膜棉高产的关键。 原因之一:早发脱肥 这种早衰  相似文献   

13.
预防棉花八月早衰技术湖北孝感师专(432100)周伯瑜周枫八月是棉株大量开花结铃期,也是棉株整个生育期中需要养分最多、干物质积累最多的时期。此时期若水、肥充足,各种养分平衡,则棉株长势壮,花健、铃多铃大,增产显著;若此时期缺水、缺肥,棉铃成长发育所需...  相似文献   

14.
通过开展可降解地膜对比试验,探讨其降解性能及对土壤温度和棉花生育进程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降解膜品种降解性能尚不稳定,覆膜后60 d内,各降解膜土壤温度均介于露地对照和普通地膜对照之间,各降解地膜对土壤温度有显著增温作用;棉花前期生育进程与普通地膜差异不大,随着降解膜不同程度的降解,对进程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棉花产量与常规PE地膜相比,BH-1和CK-2处理棉花产量减产明显,与露地对照相比,CK-1和BH-2处理棉花产量增产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5.
花铃期是棉花一生中生长发育最关键的时期,深入了解该期棉花的生育特点及对外界环境条件的要求,对不同长势棉田进行系统分类,并制定出相应的田间管理关键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6.
棉花地膜栽培技术已经在农三师大面积上应用,与其它地区一样取得了成功。但地膜覆盖对棉花壮苗早发的效应及其栽培技术尚需进一步研究。为了探讨这一问题,笔者对南疆小海子垦区五十一团几个连队的地膜棉从播种到田间管理作了较全面的调查;对地膜棉与常规棉苗、苗期生长发育作了观察比较。在此基础上,对地膜棉壮苗、早发及其栽培技术提出一些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7.
地膜覆盖移栽棉花具有明显的的保墒、增温、抑草效果、棉株生育进程加快,成铃早,结铃多,产量提高一成以上,移栽地膜棉的关键技术是精细整地,科学覆膜和化除,适时适度化调,增加施肥量,特别是增加后期的施肥量。  相似文献   

18.
由于加盖地膜改善了棉花根际土壤温度、水分条件和土壤物理性状,移栽地膜棉的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不同于露地移栽棉一、生长发育特点。(1)栽后活棵快,生育期提前。棉花栽后活棵快,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不同类型地膜对棉花长势的影响及自身降解和回收特性的分析。【方法】以聚乙烯地膜(CK)为对照,设置全回收高强度地膜(G)和4种可降解地膜(J1、J2、J3和J4)处理,对比分析地膜类型对棉花长势和产量的影响及地膜回收效果和田间降解情况,筛选出综合性能优异的棉田绿色生产地膜。【结果】CK处理蕾期和花期株高茎粗分别是62.08、7.36和103.75、10.36 cm。降解地膜处理株高较CK显著降低4.66%~13.21%,G处理株高和茎粗较CK无显著差异;CK处理蕾期、花期和铃期地上部生物量分别是17.77、43.36和744.97 g/株。G处理在各生育时期较CK显著提高7.45%~19.90%,且均显著高于降解地膜。CK处理单株成铃数、单铃重和籽棉产量分别为5.37个/株、5.18 g/个和5 642.14 kg/hm2。G处理单铃重较CK显著降低0.23 g/个,但单株成铃数显著提高0.94个/株,产量显著提高620.91 kg/hm2,增幅...  相似文献   

20.
<正>1发生重的原因分析1.1气候因素。棉花原产热带,是喜温喜光作物,低温高湿的环境条件易诱发苗期病害大发生。如2004年5月,某地共降雨13次,降雨日高达15d,造成棉花苗病大发生,个别地块毁种。随着地膜棉在各地的广泛种植,其前期早发、保墒效果显著,但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如棉苗放风后封土过晚田间失墒严重,封土过早一旦遭遇连阴雨天气则造成棉苗根系周围低温高湿的小气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