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成年奶牛总发病率为8%~11%,其中以消化疾病最高。占30%~35%;乳房炎占21%~23%;产科疾病占10%~14%;肢蹄病占6%~10%。成年奶牛淘汰率10%~22%,死亡率1%~2%,其中淘汰率最高的是生殖疾病占20%~24%;肢蹄病占15%~18%;乳房炎占8%~10%。成年奶牛死亡原因主要是代谢性疾病和由异物所致的创伤性网胃炎一心包炎,分别占45.7%和18.5%。综上所述,危害奶业生产最大的疾患是生殖疾病,乳房炎、蹄病和代谢性疾病。  相似文献   

2.
<正>种猪体质的优劣,是养猪业成功与否的基础。据资料显示:美国种猪场有34.7%的种母猪因裂蹄病被淘汰,种猪测定站有25%的公猪因该病被淘汰。我国种猪裂蹄病发生率也较高,种母猪发病率达15%~30%,个别地方高达70%,故应引起重视。一、预防方法1.选育抗肢蹄病的品种。通过肢蹄结实度的选择,改良肢蹄结构,使整个体型发生变化,进而达到增  相似文献   

3.
浅谈猪肢蹄病发病原因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猪肢蹄病,又称跛行病、猪肢蹄软弱综合症等,是以姿势、步态和站立不正常、支持身体困难为特征的一种普通病。1发病概况肢蹄病已经成为现代集约化养猪场淘汰种猪的重要原因之一。在美国每年母猪的淘汰率在30~40%,其中有近三分之一是猪蹄和腿部出现问题;在国内有许多猪场母猪蹄病问题也很严重,因发生该病而被淘汰的种猪占淘汰数的70%左  相似文献   

4.
<正>大豆灰斑病又称蛙眼病、褐斑病或斑点病,主要危害大豆的叶片及籽粒,该病是一种间歇性流行病害,近年来,由于大豆重茬面积的增加,灰斑病的发生愈来愈严重。一般发生年可使大豆减产12%~15%,严重发生年可减产30%,个别可达50%。同时,灰斑病还严重影响大豆品质,灰斑病粒脂肪含量降低2.9%,蛋白质降低1.2%,百粒重降低2 g左右。一、大豆灰斑病发病症状1、大豆灰斑病病原菌主要危害成株期叶片,也可侵染  相似文献   

5.
《新农业》2015,(9)
<正>玉米弯孢菌叶斑病又称黄斑病,俗称黄叶病,是近年来辽宁地区玉米上继大、小斑病、锈病之后的又一重要病害。该病主要危害叶片,也危害叶鞘和苞叶。抽雄后病害迅速扩展蔓延,植株布满病斑,叶片提早干枯,一般减产20%~30%,严重地块减产50%以上,甚至绝收。1症状叶部病斑初为水渍状褪绿半透明小点,后扩大为圆形、椭圆形、梭形或长条形病斑,病斑长2~5毫米、宽1~2毫米,最大的  相似文献   

6.
<正>牛病毒性腹泻是黏膜病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也叫黏膜病或牛病毒性腹泻。该病的临床特征为黏膜发炎、糜烂坏死和腹泻.它的主要发病原因是牛的黏膜病毒在牛的体内大量的生长,破坏力相应的免疫机制。该病主要传染源是有病的动物和本身带有相应病毒的动物。无论是老牛还是小牛,都会感染这种疾病,死亡率相当高。因此,掌握该病的诊断方法十分重要。一、牛病毒性腹泻的症状1、急性症状的特点感染病毒之后,不管是小牛还是大牛首先出现发热和  相似文献   

7.
<正>肢蹄是奶牛重要的支持和运动器官,通过运动可以发挥供血功能,促进血液循环。肢蹄病对生产性能没有直接影响,因此,生产管理者往往对肢蹄病认识不够,导致该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目前已上升为仅次于乳房炎和繁殖系统疾病的第三大疾病,给奶牛养殖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必须要高度重视肢蹄病带来的危害。患有肢蹄病的奶牛,蹄部红肿、热痛,站立姿势不正,导致跛行等运动功能障,严重者出现全身症状,如体温升高、呼吸加快、采食减少、泌乳量下降等。肢蹄病对奶牛及生产的具体影响表现为:1.降低泌乳能力和牛奶品  相似文献   

8.
大豆灰斑病主要危害大豆的叶片及籽粒,该病是一种间歇性流行病害,近年来,由于大豆重茬面积的增加,灰斑病的发生愈来愈严重。一般发生年可使大豆减产12%~15%,严重发生年可减产30%,个别可达50%。  相似文献   

9.
<正>大豆灰斑病主要危害大豆的叶片及籽粒,该病是一种间歇性流行病害,近年来,由于大豆重茬面积的增加,灰斑病的发生愈来愈严重。一般发生年可使大豆减产12%~15%,严重发生年可减产30%,个别可达50%。1.病害症状大豆灰斑病病原菌主要危害成株期叶片,也可侵染茎、荚及种子。带菌种子长出的幼苗和子叶片出现圆形或半圆形深褐色凹陷斑,气候干燥时,病斑扩展缓慢。当气候适宜、低温多雨时,病斑可蔓延至生长点,使幼苗枯死。成株叶片染  相似文献   

10.
刘源 《河南农业》2021,(10):36-36
一、常见叶部病害特征及防治方法(一)叶部病害特征1.叶斑病。叶斑病主要有褐斑病、黑斑病,是我国主要的花生病害。花生被害产量一般降低10%~20%。2.网斑病。网斑病又称污斑病、网纹斑病、泥褐斑病。近年,该病蔓延迅速,许多地方花生被害程度已超过黑斑病和褐斑病。花生被害产量一般降低20%左右,严重时产量可降低30%以上。  相似文献   

11.
<正>初冬季节,天气逐渐寒冷,空气干燥,猪很容易发生裂蹄病。猪口蹄疫也以秋冬季节多发,严重的病例也出现病肢不愿走动、卧地不起等与裂蹄病相似的症状。但不同的是,口蹄疫以蹄部发生水疱和糜烂为特征,同时伴有体温升高等全身症状,而裂蹄病以蹄裂为主。一、裂蹄病主要症状发病主要集中在10月到12月和次年1月,以12月最为严重。发病猪只多为待配或初配的后备公、  相似文献   

12.
奶牛的蹄是重要的支撑和运动器官,具有运动和支持体重等功能。健康的蹄是实现奶牛高产、稳产的重要保证。近年来,全国推广小区奶牛舍饲,运动场的面积越来越少,同时不断提高奶牛产奶量,导致奶牛蹄病的发生也随之上升。奶牛产奶量越高,蹄病的发生一般越严重。蹄病引起的经济损失主要表现在奶产量下降、繁殖效率低下、饲料报酬低、淘汰早以、治疗费用大等,给奶牛养殖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1临床症状当奶牛发生蹄病时,主要表现为行走和站立姿势不自然,蹄部出现红、肿、热、痛,跛行,运动障碍。急性病例表现为患牛蹄红肿、发热,不愿站立和运动,步态强拘,喜趴卧,卧地时患病蹄外展,严重时出现全身症状,体温升高,呼吸加快,食欲下降,采食量减少,泌乳量减少,叩诊敏感、疼痛。慢性病例全身症状轻微,有的表现为食欲不振,产奶量下降,不愿站立和运动,喜躺卧,行走时出现跛行症状。  相似文献   

13.
正猪血凝性脑脊髓炎是由猪血凝性脑脊髓炎病毒(PHEV)感染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该病主要侵害1~3周龄哺乳仔猪,以仔猪呕吐、衰竭或显著神经症状为主要临床特征,死亡率高达20%~100%~([1]),给养猪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4.
猪水疱性疹是由猪水疱性疹病病毒引起的一种仅发生于猪的急性、热性传染病,其典型特征是猪的口鼻和蹄部发生水泡。该病死亡率较低,但其症状与口蹄疫、猪水疱病和水泡性口炎极为相似,很难区分,加大了该病的临床诊断难度。针对该病病原、流行病学、临床症状、诊治等方面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5.
<正>母猪肢蹄病是普通病、常见病,随着规模化和集约化程度的提高,现已成为养猪场淘汰种猪的重要原因之一,不仅影响了猪群的生产稳定,还给猪场造成了严重经济损失。规模猪场种猪年淘汰率在30%左右,据调查因肢蹄病淘汰的母猪占所有淘汰母猪的20%~45%。因此加强对母猪肢蹄病的综合防治,对增加母猪利用年限、提高猪场效益具有重要意义。1.精心选种选育选种引种时要选择四肢强健、高矮适中、站势良好、行走有力、无肢  相似文献   

16.
正玉米茎腐病又称玉米青枯病,是一种毁灭性的土传病害,在世界主要玉米种植区均有发生。从1980年开始,该病在中国各玉米产区相继发生,一般年份发病率为10%~20%,严重时超过70%,一般造成的产量损失在20%~30%,局部地区在50%以上,严重时甚至绝收。此外,茎腐病严重影响玉米品质以及因茎秆破损倒伏而带来的收获问题。一、病原菌及病症玉米茎腐病病原菌比较复杂,国外有报道,轮枝镰孢(F.  相似文献   

17.
现代奶牛饲养过程中,奶牛肢蹄病是最常见疾病之一,也是奶牛淘汰的主要因素。奶牛肢蹄病的发生主要受奶牛营养水平、饲养管理水平、病理状况以及遗传等多方面因素共同影响。奶牛肢蹄病的发生会严重的威胁奶牛的健康,降低奶牛生产性能,损害奶牛养殖场的经济效益。本文详细论述奶牛肢蹄病的原因、临床症状、诊断治疗及预防措施,以此为奶牛的科学饲养管理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18.
奶牛肢蹄病已成为现代奶牛饲养过程中严重影响奶牛场经济效益的疾病之一。奶牛由于体重大,蹄部作为奶牛活动的重要支撑器官,很容易发生病变,发生蹄病后,明显影响奶牛运动和采食能力,影响奶牛产奶量和繁殖性能,严重者甚至被过早淘汰。奶牛发生蹄病早期具有隐蔽性,不具备临床症状,严重时表现是跛行,治疗困难,造成奶牛过早淘汰,影响经济效益。该文对奶牛蹄部生理解剖结构进行说明,并对奶牛肢蹄病中危害较大的蹄叶炎及腐蹄病的主要临床症状、发病原因进行分析,根据常见诱发因素,提出相应防控意见,为奶牛养殖场户及相关从业者提供防控思路,以期促进奶牛养殖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9.
<正>狐狸球虫病是由球虫寄生于狐狸肠道黏膜中引起的一种疾病。对未成年狐危害尤其严重,临床主要表现为拉稀、消化不良、消瘦、严重病例出现血便等症状,是引起狐狸腹泻的重要原因之一。1临床症状病狐主要表现为拉稀、粪便稀薄不成形,初期呈黄色,后期呈红褐色,病狐精神沉郁,采食量下降,消瘦,被毛无光泽,可视黏膜苍白,生长缓慢,最终因衰竭而死亡。  相似文献   

20.
口蹄疫是猪、牛、羊等偶蹄动物的一种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过去俗称口疮、蹄疮、鹅口疮。临床上以口腔黏膜、舌部、蹄部和乳房皮肤形成水疱和溃烂为主要特征。口蹄疫病毒有七种主型及多种亚型,近年来在我国以O型、A型、亚I型为常见。该病传染性很强,一旦发生,传播速度很快,不易控制和扑灭,所以我国将其规定为一类动物疫病。本文主要分析了口蹄疫的病原特性和临床症状,并提出了一系列的检疫要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