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稻草纤维和废蚕丝制作非织造布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阐述了采用稻草纤维和丝纤维工业下脚料为原料,通过聚乙烯醇溶液黏合制造非织造布农用地膜的研究情况,研究认为最佳的组合,为粘合剂浓度为8%,废丝含量为0.2g/m^2,m^2克重为80g/m^2。  相似文献   

2.
非织造布喷涂除草剂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织造布是由丙纶或涤纶纺丝直接成网经热扎粘合而成的纤维材料,经喷涂除草剂后形成了一系列非织造布除草剂,应用于生产。  相似文献   

3.
非织造布(无纺布)是由丙纶或涤纶纺丝直接成网经热扎粘合而成的纤维材料,经喷涂除草剂后形成了一系列非织造布除草剂,应用于生产。结果表明,除草通(450~1485g/hm2)、乙草胺(900g/hm2)、乙草胺+赛克津(675g/hm2+93.76g/hm2)均能在番茄、甜椒及草莓上使用,除草效果好且安全,无残留,而康乃馨圃中则以除草通为佳。非织造布除草剂具有保温除草、减轻污染等优点,是农业生产上可以推广的新型地面覆盖材料。  相似文献   

4.
稻秸秆板是一种新型绿色家具板材,其与圆榫的接合性能直接影响到家具的强度和刚度。在不同β系数条件下,利用加载的试验方法研究了圆榫与稻秸秆板的极限抗拔力,并对其接合规律进行了探讨。试验中,采用刨花板和中密度纤维板等基材作对照组,以期从板材结构和物理指标上分析稻秸秆板和圆榫的接合特性。试验发现,在同等β系数条件下稻秸秆板与圆榫的接合性能比刨花板要差些,但比中纤板要好,尤其是当β值为0.2 mm时,稻秸秆板与圆榫的抗拔力最大。  相似文献   

5.
非织造布具有通气、防虫、保温等优点,随着科技进步和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纺粘非织造布在农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并逐渐深入到果蔬生产和保鲜领域。概述了其在果实套袋和果蔬保鲜包装中的应用进展情况,并对其发展前景和运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6.
秸秆纤维水泥基材料的性能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缓解我国的能源危机且减轻过剩废弃农作物秸秆资源带来的环境压力,通过试验对环保节能型秸秆纤维水泥基材料的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对秸秆纤维进行处理及降低水泥基材料的碱性,有效改善了秸秆纤维的增强效果,使秸秆纤维水泥基材料的韧性得以明显提高,具有较好的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7.
将处理后的油菜秸秆纤维切成10 ~ 15 mm、>15 ~ 20 mm、>20 ~ 25 mm、>25 ~ 30 mm等4种长度,以体积掺量分别为0.2%、0.4%、0.6%、0.8%掺入混凝土中,进行冻融循环试验,观察油菜秸秆纤维混凝土冻融循环25、50、75、100次的表观形貌,测定其质量和动弹性模量,研究油菜秸秆纤维长度和体积掺量对混凝土抗冻性能的影响,并对油菜秸秆纤维混凝土的使用寿命进行预测。结果表明:当油菜秸秆纤维长度>15 ~ 20 mm、体积掺量为0.2%时,混凝土的抗剥落能力最强,冻融循环100次后,其相对动弹性模量最大,为93.1%,较普通混凝土的提高34.4%,抗冻性能最佳;威布尔分布模型和一元二次函数模型均能较好地反映油菜秸秆纤维混凝土的冻融损伤过程,一元二次函数模型的拟合精度均大于0.98;仅考虑冻融劣化作用,抗冻性能最佳组的油菜秸秆纤维混凝土的使用寿命约为普通混凝土的2.4倍,在哈尔滨使用寿命可达16.7 a、拉萨可达17.3 a、石家庄可达36.7 a、长沙可达136.1 a、上海可达189.3 a。  相似文献   

8.
中国小麦秸秆纤维潜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基于作物生产潜力的研究基础,计算了我国小麦的光、温、水、土生产潜力,并根据小麦谷草比系数,折算了小麦秸秆生产潜力,进而以2006年小麦播种面积为基础,估算了我国小麦秸秆纤维的潜在产量。结果表明,我国小麦秸秆纤维的潜在产量可达9491万t。该研究结果可为进一步的生物燃料乙醇潜力分析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性能优越的农用非织造布町取代农用薄膜、塑料等材料.实现农作物早熟、优质、高产、稳产、无公害、无污染种植.本文介绍厂农用非织造布的材料、特性及其应用机理,综述了农用非织造布在水稻、蔬菜、水果、茶叶、花卉等农业领域中的应用,分析了农用非织造布的市场前景,并提出了遵循技术与推广并重的方针以发展农用非织造布产业.  相似文献   

10.
运用正交试验,制作油菜秸秆纤维混凝土试件,探究水灰比(0.45、0.50、0.55、0.60)、油菜秸秆纤维长度(15~20、>20~25、>25~30、>30~35 mm)和秸秆纤维体积掺量(0.50%、1.00%、1.50%、2.00%)对油菜秸秆纤维混凝土抗碳化性能的影响。极差分析结果表明,3因素对油菜秸秆混凝土抗碳化性能影响的大小依次为水灰比、秸秆纤维长度、秸秆纤维体积掺量,最优组合为水灰比0.45、秸秆纤维长度为>30~35 mm、秸秆纤维体积掺量1.50%。取最优水平组试件作电镜扫描观察,发现油菜秸秆纤维的掺入,能够改善水泥浆体内部孔隙结构,使混凝土碳化深度最多可减小35.31%,从而提高混凝土的抗碳化性能。采用最小二乘法回归分析建立的油菜秸秆纤维混凝土碳化深度预测模型,验证离散系数接近0.05。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究生物预处理对秸秆纤维及其与脲醛树脂制备的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为秸秆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接种微生物菌剂(秸秆腐熟剂)对水稻Oryza sativa秸秆进行好氧发酵处理,测定不同处理时间下水稻秸秆中半纤维素、纤维素、木质素等的变化,测试并对比未经生物改性处理秸秆纤维(S0)、经生物改性处理5 (S5)和10 d (S10)秸秆纤维的结晶度和微观形貌,制备秸秆纤维/脲醛树脂复合材料,分别标记为F0、F5、F10,比较不同生物预处理时间下秸秆基复合材料的表面性能和力学性能。  结果  改性处理后秸秆表面的硅和蜡等物质被去除,但较长的生物改性处理时间(10 d)会破坏秸秆纤维自身结构。相比于S0和S10,S5的纤维素相对含量最高,为37.99%,结晶度也最好,为47.8%。3种秸秆基复合材料中F5疏水性最好,表面能最低,冲击韧性最大(7 665.64 J·m?2);F10抗弯性能更好,静曲强度和弹性模量分别为27.73和20 354 MPa,相比F0分别提高了59.00%和50.17%。  结论  生物改性处理可以改善秸秆纤维的表面性质,提高秸秆纤维/脲醛树脂复合材料的性能,生物改性处理5 d的秸秆纤维更好,制备的复合材料性能更优良。图4表1参28  相似文献   

12.
何佐侬 《农技服务》2014,(2):131-131
提出安徽稻区农作物秸秆几种综合利用方式,为我们今后在农业技术推广的秸秆利用工作中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根据多年的实践经验,将农艺和农机有机结合在一起,提出了“稻套麦秸秆覆盖栽培技术”,即在水稻收割前将麦种和基肥撒下,然后进行机械收割、粉碎覆盖、开沟压墒、施肥除草、防病治虫等一整套栽培管理技术,为解决当地单季晚稻秸秆焚烧问题提供一条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4.
15.
探索适合寿县瓦东地区小麦秸秆全量还田及麦茬稻种植技术,并在生产上取得显著成效是基层农技人员深入思考的问题。本文介绍小麦秸秆全量还田的作用,总结其技术规程,并从耕前处理、整理移栽、苗期防草、排水烤田、病虫害防治等方面总结麦茬稻栽培技术,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寻求简便有效的秸秆处理方式已成为农业生产的必然要求,稻秸秆覆盖小麦生产技术进行了跟踪调查,分析发现这项技术可以达到提高小麦产量和方便秸秆消化的双重效果,在大面积生产上有较强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7.
在非织造布上喷涂除草 剂,即能保持非织造布的保温优点,又可赋予其除草的作用,因此,更能达到改善作物养分供应提高产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张勇  朱宇旌  韩迪  张淑枝  刘金龙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4):4213-4213,4221
用含绿色木霉的纤维型秸秆发酵剂发酵秸秆,发酵后营养成分:CP 8.18%,EE 2.82%,CA 7.48%,Ca 0.30%,P 0.16%,NDF61.35%,ADF 36.18%,HC25.17%,CEL29.66%,AIA1.99%,ADL4.53%;绝干物质消化率48.74%。选用杜长大三元杂交猪108只,分4组,分别饲以基础日粮、基础日粮+15%发酵秸秆、基础日粮+30%发酵秸秆、基础日粮+45%发酵秸秆的混合饲粮,结果表明:饲喂发酵秸秆对肥育猪生产性能在0.05水平上无差异。饲养试验结束后选体重90 kg的对照组和10%试验组的肥猪各5头屠宰,测定结果表明饲喂发酵秸秆对猪屠宰率、胴体重、背膘厚、眼肌面积在0.05水平上无差异。研究结果提示纤维型秸秆发酵剂发酵秸秆对秸秆营养成分的改变有限;秸秆发酵饲料喂猪不利于猪增重。  相似文献   

19.
我国土地连年耕种,但没有采用有效的还田措施,致使土壤养分得不到充分补充。本文重点介绍了稻秸秆还田的重要性,以及稻秸秆机械化粉碎还田的详细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20.
焦维成  杨军  周振元  戴勇 《安徽农业科学》2004,32(2):216-217,230
论述了高沙土麦套稻全量秸秆还田的特点、方法及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此技术从根本上杜绝了秸秆焚烧 ,减少了环境污染 ,培肥了土壤。连续 3年秸秆还田 ,土壤有机质增加 0 .2 1~ 0 .43个百分点 ,同时比常规栽培省工节本 2 0 %以上 ,增产 4%左右 ,有利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持续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