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保护性耕作技术就是按照农作物栽培要求,采取少耕或免耕方法,利用作物秸秆及残茬覆盖保护土壤,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2.
免耕对小麦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连续2年对免耕种植和传统耕作进行大田示范调查对比和不同耕作模式试验比较,结果表明,免耕种植增加了小麦主茎叶龄,群体增多,株高增高;但免耕播种使小麦次生根数量减少、根细、根短,产量与传统种植没有显著差异。免耕种植增加了穗粒数和千粒重。在选择耕作模式时,秸秆还田免耕比直立免耕效果好。  相似文献   

3.
小麦带状免耕施肥播种技术是对玉米秸秆还田后的地块进行少耕播种的机械化技术,通过将小麦带状免耕施肥播种技术与小麦机条播技术和小麦撒播耕作技术模式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该技术具有培肥地力、提高播种质量、蓄水保墒、省工、省时、节本增效等特点,与对照小麦撒播田相比增产1 532.1 kg/hm2,增产率23.41%,增加产值3 064.2元/hm2。  相似文献   

4.
小麦免耕可采取机械条播和人工撒播两种。先播种后用清沟细土或土杂肥均匀覆盖,以利保墒全苗。  相似文献   

5.
免耕播种对麦茬夏谷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免耕播种可以减少生产中劳动力和机械的投入,提高产投比。以不同类型的3个夏谷品种衡谷10号(常规品种)、冀谷31(抗除草剂品种)和张杂谷11号(杂交品种)为试材,在麦茬地进行免耕播种,以传统的旋耕条播为对照,比较2种播种方式下谷子经济性状和产量的变化。结果表明:留苗密度相同时,3个谷子品种免耕播种与旋耕播种对谷子株高、穗长、穗重、穗粒重和产量的影响表现不同;谷子品种相同时,免耕播种与旋耕播种不同留苗密度的谷子产量差异较大。免耕播种时,衡谷10号和冀谷31均在留苗密度为75万株/hm^2时产量最高,分剐达到了5380.20kg/hm^2和5680。35kg/hm^2,较同密度的CK增产68.13%%和5.77%;张杂谷11号在留苗密度为22.5万株/hm^2时产量最高,达到了5010.30kg/hm^2.较同密度的CK(旋耕播种该密度时产量最低,3260.10kg/hm^2)增产53.69%。夏谷常规品种免耕播种的产量高于传统的旋耕播种,但应适当加大留苗密度,留苗密度为75万株/hm^2较适宜;而杂交种免耕播种时应适当降低留苗密度,留苗密度为22.57万株/hm^2较适宜。  相似文献   

6.
宽幅播种对小麦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索提高北京地区小麦产量的新技术、新途径,于2010年秋引进山东农业大学研制的2BJK一6型小麦宽幅精量播种机播种(行距为250 cm),与北京地区常规播种15 cm行距麦田进行对照,试验比较了宽幅播种与常规播种下,小麦的群体、个体和产量差异。结果表明宽幅播种利于小麦群体、个体的协调发展,利于增产,宽幅播种的处理平均较常规播种的对照增产5.0%以上。  相似文献   

7.
小麦免耕播种技术是当前比较先进、适用性广泛的技术,通过借助免耕播种机械,能够一次性完成各种操作,实现保水、抗旱、增产、增效等目标.因此,在现代农业快速发展中做好小麦免耕播种技术推广工作尤为重要,应该在转变土壤结构的基础上,提升农业种植质量,为我国农业发展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8.
9.
随效益农业发展及种植业结构调整,水稻种植面积减少,而单季晚杂种植面积扩大,同时因节本省工增效技术的推广,水稻免耕强化栽培技术推广面积进一步扩大。但随免耕栽培时间延长,耕作层变浅,土壤团粒结构被破坏,土壤板结而影响作物产量的矛盾逐步显现。为进一步摸索和完善单季晚杂免耕强化栽培配套技术,在2006年单季晚杂免耕强化栽培中,  相似文献   

10.
“小麦免耕播种技术”又称“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是集秸杆粉碎、旋耕免茬、开沟施肥、播种、覆土、镇压等五道工序。此项技术具有节本增收、蓄水保墒、抗旱节水、减轻劳动强度、减少作业环节等优点。2003年全区实施小麦免耕播种1.47万亩,收到了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1.
李晶  杨通文 《农家科技》1998,(11):11-11
<正> 稻茬免耕栽培小麦,是中稻收获后在田中按一定的规格划线开厢,将沟泥挖起均匀铺放在厢面上,锄细整平后直接播种小麦,并获得较高产量的一项新技术。1997~1998年,我县成片示范推广10000多亩,平均亩产371.7公斤,比大面积常规栽培的小麦亩产212.3公斤增产28%,效果十分显著。稻茬免耕栽培小麦,不仅能增产增收,而且还具有省工、省力、省  相似文献   

12.
秸秆还田与小麦播种方式对免耕稻茬麦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了解决湖北低湖地区稻茬麦难以适时播种问题,2004~2007年在江汉油田进行了低湖地区稻茬麦免耕栽培技术研究。结果表明,在秋季多雨年份,在水稻秸秆还田免耕、少耕的耕作方式下,小麦出苗早、齐、快,并对中低产田小麦有显著的增产作用;稻茬麦免耕法小麦撒播具有显著的省工、节本、增产、增收效应,比撬窝点播增收705.6元/hm2,比翻耕机条播增收446.1元/hm2。  相似文献   

13.
《农业科技通讯》2006,(6):62-62
第一完成单位: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市清华东路中国农业大学东校区,邮编:100083)项目推广的主要技术包括:玉米秸秆覆盖地小麦免耕播种技术和2BMFS-6/12型带状粉碎浅旋免耕播种机。项目通过边开发边示范方法和自愿推广应用的原则。两年共计推广免耕播种机928台,推广面积75.36万亩。  相似文献   

14.
我县是黄淮海平原主要产麦区之一。也是国家优质小麦生产基地和商品粮生产基地。全县小麦种植面积120多万亩,年总产量3.8亿多公斤。七十年代以前。在原来播种密度过稀的情况下,推广以增加播量、合理密植为主要内容的综合技术措施,促进了大面积增产。小麦平均亩产量,由不足50公斤逐步提高到150公斤以上。此后,许多农民片面总结经验,误认为“要高产就得多下  相似文献   

15.
以常规条播(CK)为对照,研究秸秆粉碎微垄覆盖沟播(T1)、秸秆粉碎微垄覆盖宽幅沟播(T2)对小麦产量、生育进程、苗期土壤温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条播相比,秸秆粉碎微垄覆盖沟播和秸秆粉碎微垄覆盖宽幅沟播均能明显提高小麦产量.秸秆粉碎微垄覆盖宽幅沟播能明显延迟小麦生育进程,且这种影响在分蘖期表现最突出.结果表明,不同栽培方式能够明显改变0~15 cm土层土壤温度,对15 cm以下土层土壤温度无显著影响.各处理主要影响08:00以后0~15 cm土层土壤温度,并且时间段不同,对各土层的影响也不同.小麦产量与06:00的土壤温度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与08:00的土壤温度成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小麦生育时期延长,在一定范围内有利于提高小麦产量.  相似文献   

16.
试验研究了免耕直播油菜覆草及播种方式对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覆草有利于提高油菜产量,增加经济效益,并培肥地力;在播种方式上,撒播比条播增产8%,经济效益提高22.60%。  相似文献   

17.
关中地区不同播种方式对小麦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宽幅条播机2BJK-6,宽幅条播、旋耕、施肥一体机2BMFZS-12/6型与普通条播机3种播种机型播种,研究不同播种方式对小麦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不同播种方式对小麦的出苗、分蘖影响较小。但其个体生长健壮,成穗率,1hm2穗数等性状处理间差异显著;(2)宽幅条播与普通条播相比,穗粒数较少,1hm2穗数、千粒重较高,产量也相应较高。(3)两宽幅条播处理相比,一体机型2BMFZS-12/6播种处理的产量比2BJK-6型处理略低,但差异不显著。一体机型2BMFZS-12/6集旋耕、深松、施肥、播种于一体,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利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8.
不同栽培措施对免耕抛秧稻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免耕抛秧稻不同栽培措施试验的结果表明:在同等栽培条件下,水稻免耕抛秧的产量比常耕抛秧略低,但差异不显著。根据免耕抛秧的生长特点,分别采取增施肥料、增加抛植密度和采用免耕抛秧专用育苗纸筒育苗等措施,都具有较好的增产效果。  相似文献   

19.
免耕覆盖对旱地土壤肥力和小麦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5a定位试验结果表明,旱作条件下,免耕覆盖土壤0~15cm有机质和全氮含量高于常规耕作土壤,15~30cm土层,两种耕作方式相差不大或规律相反;免耕覆盖的土壤0~5cm的矿质氮和速效磷含量呈高于常规耕作处理的趋势,表层以下正好相反.长期实行免耕覆盖有使土壤养分在表层富集的现象.采用免耕覆盖措施的初期小麦产量明显低于常规耕作,几年后二者产量逐渐趋于相当.免耕覆盖是旱地具有节能高产潜力的一项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小麦不同播种方式的研究,分析不同播种方式下小麦的产量和产值,为小麦生产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小麦净作,按照基肥施用N/P_2O_5/K_2O=15/15/15硫酸钾复合肥25公斤/亩的标准,要尽量采用30厘米窄幅撒播,此时小麦的实际产量为450.03公斤/亩,净产值为1870.15元/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