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杉木桤木混交林生长量与土壤肥力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在福建省南平市峡阳镇18地位指数的第1代杉木林采伐迹地上营造杉木纯林和杉木桤木混交林(混交比例2∶1).造林后10 a,对立地条件一致的2种人工林的生长量和土壤肥力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杉木桤木混交林林分蓄积量大于杉木纯林,但差异未达显著水平(P>0.05);杉木桤木混交林中的杉木平均胸径、树高和单株材积生长量均显著大于纯林杉木(P<0.05),但混交林中桤木生长比杉木差,其胸径和单株材积生长量均显著小于混交林中的杉木(P<0.01).10年生杉木桤木混交林的土壤性质(主要是0-10 cm和10-20 cm层次的速效性养分、全N和有机质)比杉木纯林有所改善,但只有水解性N在0-10 cm和10-20 cm层次显著(P<0.05)高于杉木纯林. 相似文献
2.
3.
福建柏柳杉人工混交林植被多样性和土壤性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76年安溪白濑林场开展了福建柏柳杉混交林试验2,011年对试验林复位并进行了生长量、植被多样性和土壤理化性质等方面调查,结果表明,福建柏与柳杉混交对福建柏生长有一定促进作用,但不是很明显;福建柏柳杉混交林和福建柏纯林下植物多样性指数相近;福建柏柳杉混交林土壤肥力状况略好于福建柏纯林。 相似文献
4.
沿海贫瘠山地福建柏火力楠混交林效益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许信玲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2002,21(2):89-94
通过对闽南沿海贫瘠山地20年生的福建柏火力楠混交林效益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在现行林分密度、混交比例及配置条件下,福建柏火力楠混交林种间关系较为协调,林分结构稳定,抗逆性强,能调节林分小气候,改善土壤肥力状况,增强水源涵养功能,充分利用营养空间,促进林木生长,提高林分产量和质量.20年生混交林分蓄积量比福建柏纯林提高30.41%;在高温季节里,混交林内气温比纯林低0.8℃,而相对湿度比纯林高7.1%;混交林枯落物量比福建柏纯林高4.342t@hm-2@a-1,是适应闽南沿海贫瘠山地较好的一种混交组合,可在适宜区进一步推广营造.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米老排人工造林及杉米混交造林的生长特征。结果表明,米老排适宜性强,幼年生长快,7年生的杉米混交林米老排平均胸径5.65 ̄6.15cm,略大于杉木;平均树高4.23 ̄5.57m,有明显高于杉木的趋势。杉米混交林生长良好,种间关系协调,生长稳定,米老排是杉木优良的混交造林树种,很有开发利用价值,建议大力造林。 相似文献
6.
杉木拟赤杨混交林土壤肥力性状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通过对 1 1年生杉木拟赤杨混交林土壤肥力测定结果表明 :杉拟混交林土壤结构体、孔隙状况、水分状况和土壤化学性质均较杉木纯林有所改善 ;各模式 0~ 2 0cm土壤 >0 .2 5mm的水稳性团聚体含量比杉木纯林提高 6.2 1 % ;总孔隙度和通气度分别较杉木纯林增加 9.87%和 1 8.0 6% ;杉拟 3∶1混交林 0~2 0cm土层的最大持水量、毛管持水量和最小持水量比杉木纯林分别提高了 1 1 .96% ,2 0 .5 5 % ,2 2 .46% ;各模式土壤养分含量有所提高 ,杉拟 3∶1混交林土壤有机质比杉木纯林提高 43 .96%。这说明通过落叶阔叶树和常绿针叶树之间的混交具有较强的培肥土壤和水源涵养作用 ,对防止杉木多代连栽造成的地力衰退问题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福建柏湿地松人工混交林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安溪白濑国有林场1986年营造的福建柏湿地松混交林和福建柏纯林的复位调查,从生长量、土壤肥力和林下植物多样性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福建柏湿地松混交林中福建柏树高、胸径和单株材积生长量与福建柏纯林相比提高了12.6%、23.5%和63.8%,混交林总蓄积量比福建柏纯林增加了51.2%;混交林下植被多样性指数高于纯林;混交林土壤的理化性质优于福建柏纯林。福建柏与湿地松混交造林为闽南山地福建柏人工林营造提供了一条新思路。 相似文献
8.
檫树林下福建柏的生长规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17年生檫树低产林分经强度采伐后套种福建柏所形成的混交林分中16年生福建柏的生长情况、生物量组成及生长过程。结果表明,混交林中,福建柏的平均树高和平均胸径,分别比福建柏纯林大208m和150cm。混交林中福建柏的生物量为113692t·hm-2,比对照的福建柏纯林99779t·hm-2大13913t·hm-2,胸径总生长量、年均生长量分别大097cm和006cm,树高的年均生长量大01362m,材积总生长量大002867m3,而且材积的速生期持续较久。福建柏胸径、树高和材积生长过程均符合Logistic曲线。 相似文献
9.
福建柏檫树混交林生物量及分布格局研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根据福建柏与檫树混交林多年标准地调查监测资料,于1994年对混交林的生长情况、生物量组成及分布等进行系统的调查分析,结果:混交林分生物量达222.32t/hm2,远大于对照福建柏的101.412t/hm2和檫树的111.886t/hm2,混交林乔木层、地下部分的物生量均高于对照,生物量分层分布,关系较为协调,对林木生长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杉木福建柏混交林杉木生长特点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纯林杉木,杉木福建柏混交林杉生的生长特点作了分析,结果表明,纯林杉木生长落后于混交林杉木。与纯林相比,混交林杉木16年生时单株材积增加了70.10%;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桉树采伐后改造成桉树与米老排混交林对林分水源涵养能力的影响。[方法]应用平均标准木法、样方收获法和浸水法测算乔木层、林下植被层、凋落物层的最大持水量和排水能力,并应用环刀法测算土壤水源涵养能力,比较了桉树纯林、桉树与米老排混交林和米老排纯林3种林分的水源涵养功能。[结果]混交林地上部分最大持水量和排水能力分别比其他林分高2.45%~4.12%和1.66%~6.44%。混交林土壤水源涵养能力最强,其最大持水量和排水能力分别比桉树纯林高8.47%和14.72%,差异达显著水平。混交林林分最大持水量和排水能力分别比桉树纯林高8.17%和14.01%,差异达显著水平;比米老排纯林高3.04%和4.31%,但差异不显著。[结论]相比于桉树纯林,桉树与米老排混交林可有效提高林分水源涵养能力。 相似文献
12.
针对杉木纯林连续栽培存在的生长量下降和地力衰退等问题,开展杉木与香椿混交造林研究,结果表明:杉木与香椿混交后,杉木生长量明显提高;香椿杉木混交林中植被多样性比杉木纯林丰富;混交林对光能的吸收充分,林内温湿度适宜;混交林土壤容重低,而土壤持水量、毛管空隙、非毛管空隙和总孔隙度都比纯林大,混交林中土壤的有机质、全氮、水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高于杉木纯林。杉木与香椿混交促进了杉木生长,改善了林内的环境条件,提高了土壤肥力。 相似文献
13.
杉木混交林生产力和土壤肥力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杉木连栽容易引起生产力下降和地力衰退的问题,于1996年在杉木采伐迹地上开展杉木木荷混交林(1:1和1:2)和杉木纯林对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杉木木荷1:1和1:2混交林生长快于杉木纯林,经方差分析,混交林与纯林之间杉木树高、胸径、单株材积差异达显著水平;1:1杉木木荷混交林单位面积生物量高于1:2混交林,1:2混交林生物量又高于杉木纯林;林木各器官生物量大小顺序为干>枝>叶>根>根桩,而枝、叶生物量总和大于主干;混交林土壤容重低于纯林,而持水量、孔隙度、通气度高于纯林;混交林林地土壤有机质、全氮、水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均高于纯林. 相似文献
14.
15.
福建柏木荷混交林幼林抚育技术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表明:在立地条件不是很好的情况下,适当提高福建柏木荷混交林不同幼林的抚育强度,对混交林早期生长和提前郁闭有一定促进作用,综合混交林的生长效果、林下植被发育状况以及营林成本,采取局部松土除草的抚育方法为佳. 相似文献
16.
对福建省建瓯市的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纯林、杉木×枫香(Liquidambarformosana)、杉木×鹅掌楸(Lirioden-dron chinense)、杉木×桤木(Alnus cremastogyne)4种人工林样地林下土壤肥力进行测定分析,并以改进的内梅罗指数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各样地的土壤均为强酸性,速效P严重缺乏;各样地土壤表层综合肥力水平均为一般,平均综合肥力水平等级均为贫瘠,强酸性土壤导致速效P缺乏是其综合肥力较低的主要原因;土壤综合肥力系数的排序为杉木×鹅掌楸>杉木×枫香>杉木纯林>杉木×桤木。该研究可为闽北山地杉木及其混交林分的培育和经营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福建柏与南酸枣混交林生长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农业科技》2015,(16):158-160
对福建柏与南酸枣混交林的生长效应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混交林树冠呈层分布,林分结构合理,林分生长较好。无论是福建柏还是南酸枣的平均胸径、平均树高从大到小依次都为:南酸枣、福建柏8∶1星状混交南酸枣、福建柏15∶1星状混交福建柏纯林。经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南酸枣、福建柏8∶1星状混交和南酸枣、福建柏15∶1星状混交与福建柏纯林处理林分蓄积量间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南酸枣、福建柏8∶1星状混交处理与南酸枣纯林处理林分蓄积量间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南酸枣、福建柏15∶1星状混交处理与南酸枣纯林处理林分蓄积量间差异达到显著水平,南酸枣、福建柏8∶1星状混交与南酸枣、福建柏15∶1星状混交处理间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福建柏、南酸枣混交林林分生长状况良好,具有较好的生长效应。其中,南酸枣、福建柏混交林以8∶1星状混交为宜。 相似文献
18.
不同树龄米老排木材机械加工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广西凭祥立地条件一致树龄为7、14、21、28 a的米老排为研究对象,采用加权积分对其解析木单项加工性能进行评价,比较不同树龄、树高对木材综合加工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树龄的增长,米老排木材的机械加工性能有所改善,刨切、铣削、开榫性能1级比例逐渐改善,砂光性能1级比例呈现先上升后回落的趋势,钻孔性能基本无差异基本无差异;同一株木材,上端的刨切性能优于下端,砂光性能、铣削性能差于下端;根据机械加工性能综合评分,米老排木材生长至21~28a时各项机械加工性能最优。 相似文献
19.
20.
人工林米老排木材解剖性质及其变异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人工林米老排木材解剖性质,并探求其木材材质变异规律的内在机制,为建立米老排“培育—材性—加工利用”一体化的模式提供必要的理论依据,该文借助电子显微镜和计算机显微图像分析系统,从微观的角度,应用定量解剖学方法,对米老排木材解剖性质及其沿径向的变异规律进行了系统的测定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①米老排纤维长度、宽度、双壁厚、长宽比、壁腔比、腔径比平均值分别为2 014.2 μm、26.19 μm、11.07 μm、78.68、0.79、0.57;由髓心向外除腔径比呈递减趋势外其余纤维形态指标呈递增趋势. ②导管分子长度、宽度、双壁厚、长宽比、壁腔比、腔径比平均值分别为1 666.0 μm、53.83 μm、5.44 μm、31.85、0.12、0.90;由髓心向外除双壁厚和壁腔比呈递减趋势外其余导管分子形态指标呈递增趋势. ③纤维比量、导管比量、木射线比量和薄壁组织比量平均值分别为54.8%、16.5%、27.6%、1.1%;由髓心向外木纤维比量呈增加趋势,导管分子比量呈递减趋势,木射线比量和薄壁组织比量变异规律不明显. ④微纤丝角平均值为8.4°,由髓心向外呈递减趋势.⑤幼龄材与成熟材的界限为第7年.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