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圆葱主要病虫害及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a.症状病斑呈椭圆形或纺锤形,紫色,稍凹陷,潮湿时病斑上长出黑霉,常有一圈一圈的同心轮纹,严重时病斑绕病叶一周,使叶片或花梗折倒。紫斑病菌在土壤中的病残体上越冬,通过风雨传播,一般阴雨多湿的季节发生较重。  相似文献   

2.
正油用紫斑牡丹的种植栽培过程中,病、虫害的防治是工作是整个栽培管理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它直接影响着油用紫斑牡丹的观赏价值和食用价值。下面以个人理解阐述一下油用紫斑牡丹病虫害防治方法。1油用紫斑牡丹病、虫害防治原则油用紫斑牡丹病、虫害的防治工作,以生态效益和环境保护的综合效能出发。本着预防为主的指导思想和安全经济的原则,一定要在了解油用紫斑牡丹主要病、虫害生存基础和发生规律的基础上,及时、准确的全面进行病发期、发生量和危害  相似文献   

3.
靳艳伟 《安徽农学通报》2011,17(12):243-243,250
介绍了香菇子实体的主要病虫害及其防治技术,主要包括褐腐病、跳虫、白蚁及蓟马等。  相似文献   

4.
对长白山自然保护区不同林型的凋落物和土壤进行取样调查,采用Berlese-Tullgren干漏斗法分离土壤跳虫,分析了土壤跳虫群落结构和多样性与林型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林型间跳虫群落结构组成差异较大。杨桦林下跳虫多度和丰富度最低,其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最高;阔叶红松林下跳虫多度最高,丰富度较高,其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最低。跳虫物种丰富度与土壤pH呈显著负相关关系,与土壤碳氮比、土壤温度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与土壤养分(N、P)无明显关系。土壤理化性质显著影响长白山土壤跳虫群落结构组成,不同林型间跳虫群落结构差异较大。保持地表植被多样性和土壤环境异质性对促进土壤跳虫多样性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5.
《农技服务》2009,26(4):110-110
在养殖黄鳝过程中应做好病害防治工作.其常见病及防治方法介绍如下: 1腐皮病 病鳝行动无力,整天将头伸出水面,体表有许多大小不一的圆形红斑,以腹部两侧为多,有的还会腹部出现蚕豆大小紫斑,严重的表皮腐烂成漏斗状的小洞,若剥去腐皮肉,往往可见腐皮和内脏。  相似文献   

6.
跳虫培养瓶和培养基的选用及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土壤跳虫培养瓶和培养基的选择、制作方法与技巧,详细说明了不同跳虫类型所需要的不同培养容器及培养基的设定方法.  相似文献   

7.
台湾紫斑蝶     
《台湾农业探索》2006,(1):21-21
台湾紫斑蝶广布在全台中低海拔山区,每年春天从南部集体北移,到了冬天,百万只紫斑蝶南迁至大武山脚下紫蝶幽谷避冬,最多可达60万只,群蝶翩翩飞舞,场面壮观。紫斑蝶南下路线虽然成谜,但北迁路线已有明显突破,2005年捕获的9只标记紫斑蝶。  相似文献   

8.
紫斑牡丹属牡丹科,是一种因花瓣基底部位有特殊斑点的牡丹花,长期以来,紫斑牡丹被视为观赏植物。最近几年,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学者们发现紫斑牡丹中含有大量油脂,可以作为油料作物进行生产。但是,我国目前形成的油用牡丹产业还处于初期发展阶段,行业内并未培育出表型稳定且油脂含量较高的紫斑牡丹植株,关于紫斑牡丹遗传多样性的研究也相对匮乏。本文将对紫斑牡丹的表型形状展开分析,了解该类型牡丹植株的遗传多样性。试验研究发现,紫斑牡丹的种子在不同发育时期均不同程度表达蔗糖合成酶、果糖激酶、己糖激酶、二酰甘油酰基转移酶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有机氯类农药对土壤动物的毒害作用。[方法]对棘跳虫进行不同浓度的滴滴涕(DDT)暴露胁迫,同时采用彗星实验技术研究棘跳虫细胞DNA的损伤程度。[结果]棘跳虫死亡率与DDT浓度呈明显正相关;DDT对棘跳虫24、48、72、96 h的半数致死浓度分别为31.83、24.28、17.15和13.93μg/L,安全质量浓度为1.39μg/L。不同浓度的DDT暴露均能引起棘跳虫细胞DNA的损伤,其最大损伤程度可达3级,且彗星尾长、尾距及彗星尾部DNA含量变化与DDT浓度有显著的剂量-效应关系。[结论]试验首次选取跳虫类作为指示动物,通过在细胞水平探究有机农药DDT对棘跳虫细胞DNA的损伤,为评估土壤污染物对土壤动物的毒害机制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0.
去年5月底,邻村范某将所承包的1.2亩责任田转包给我,作为取土制砖之用。双方议定:第一年开采泥土前,由我付给范某5000元定金及1000元青苗损失费;第一年结束之后,由我每年给付1000公斤稻谷给范某。合同签定后,我按合同付给了定金及青苗损失费。6月底,该村村民委员会认为范某无权转让、改变耕地用途而终止我与范某间的协议。我找范某双倍返还定金,以及退还青苗损失费,及赔偿制砖工棚设施等损失。范某声称损失是我造成的,与他无关。请问:私自转让、改变耕地用途,损失该由谁负?  相似文献   

11.
利用DIVA-GIS软件结合BIOCLIM生态位模型对绿圆跳虫Sminthurus viridis在中国的适生区进行预测。通过建立已分布点数据集、筛选主要影响因子及BIOCLIM模型预测,绘制绿圆跳虫在中国的潜在分布图。结果表明,绿圆跳虫适生于我国整个华北平原地区以及东北平原南部、西南云贵川地区和华南北部,其中高度适生区为长江中游和黄河中下游地区,涉及四川、甘肃、宁夏、陕西、湖北、安徽6个省区。鉴于绿圆跳虫的入侵高风险,应加强对该虫的检验检疫,尤其警惕其随进口粮食进入我国。  相似文献   

12.
编辑同志:去年5月底,邻村范某将所承包的1.2亩责任田转包给我,作为取土制砖之用。双方议定:第一年开采泥土前,由我付给范某5000元定金及1000元青苗损失费;第一年结束之后,由我每年给付1000公斤稻谷给范某。合同签定后,我按合同付给了定金及青苗损失费。6月底,该村村民委员会认为范某无权转让、改变耕地用途而终止我与范某间的协议。我找范某双倍返还定金,以及退还青苗损失费,及赔偿制砖工棚设施等损失。范某声称损失是我造成的,与他无关。请问:私自转让、改变耕地用途,损失该由谁负?陈清陈清同志:当前,我…  相似文献   

13.
甘肃省紫斑牡丹种业现状及其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紫斑牡丹是一种新的食用木本油料资源。在对甘肃紫斑牡丹种业发展现状、存在主要问题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梳理了甘肃紫斑牡丹种业的发展优势,提出了甘肃省紫斑牡丹种业的发展对策:加强紫斑牡丹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多渠道争取资金支持;强化紫斑牡丹优质种苗繁育技术及系列产品研发;加强专业化人才培养;利用造林补助加强油用牡丹种植基地建设。  相似文献   

14.
<正>紫斑风铃草(Campanula punctata)是桔梗科(Campanulaceae)风铃草属植物紫斑风铃草的干燥全草,别名为灯笼花和吊钟花。紫斑风铃草大多分布在我国的东北、陕西、湖北、华北及河南等地区~([1])。紫斑风铃草以全草入药,每年的7~8月采割全草的紫斑风铃草,去泥土杂质,晒干后可使用。紫斑风铃草有清热解毒、止痛等功效,在临床上可用于治疗头痛、喉炎等症状。紫斑风铃草具有重要的药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不同形态锑对土壤白符跳(Folsomia candida)的毒性差异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探讨锑(Sb)形态对Sb毒性的影响,积累和完善Sb的基础毒性数据,为Sb的生态风险评估提供更全面的依据,通过滤纸接触试验、土壤和食物暴露试验,评价并对比了两种形态的锑(Sb~Ⅲ和Sb~Ⅴ)对模式生物白符跳(Folsomia candida)的急性、慢性毒性效应及差异。滤纸试验中跳虫在不同浓度Sb~Ⅴ水溶液浸透的滤纸上暴露3 d和7 d后均无死亡现象,Sb~Ⅲ对跳虫的半数致死浓度(LC_(50))分别为325 mg·L~(-1)(3 d)和244 mg·L~(-1)(7 d);土壤暴露试验中Sb~Ⅲ和Sb~Ⅴ对跳虫逃避行为的半数效应浓度(EC_(50))分别为132、344 mg·kg~(-1),Sb~Ⅲ对跳虫的7 d-LC_(50)为2105 mg·kg~(-1)(Sb~Ⅴ的LC_(50)大于设置的最高浓度),Sb~Ⅲ对跳虫的28 d-LC_(50)为703 mg·kg~(-1)(Sb~Ⅴ的LC_(50)大于设置的最高浓度),Sb~Ⅲ和Sb~Ⅴ对跳虫繁殖的28 d-EC_(50)分别为307、8501 mg·kg~(-1);食物暴露试验中Sb~Ⅲ和Sb~Ⅴ处理下跳虫成虫均无明显死亡,对跳虫繁殖的28 d-EC_(50)分别为433、8798 mg·kg~(-1)。试验结果表明,在设置的浓度范围内Sb~Ⅴ不会直接造成跳虫明显死亡,但会对跳虫的生理行为和繁殖产生一定毒性影响,而Sb~Ⅲ对跳虫存活和繁殖均有较大毒性。因此在评估Sb的毒性效应时既要考虑总量也需考虑形态。  相似文献   

16.
甘肃子午岭野生紫斑牡丹种群及生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现场踏查及样地调查,甘肃庆阳子午岭太白林区瓦川沟分布着面积为69.25 hm2的紫斑牡丹天然种群,其生长的坡向、坡位等生境条件对其种群特征产生影响。紫斑牡丹种群主要分布于温暖潮湿的阴坡(东北坡)环境,根系生长在林区0~40 cm、pH值为7.8~8的土层中。不同坡位对紫斑牡丹种群密度及幼苗的形成影响较大,分布于山坡中、下部的紫斑牡丹种群具有良好的生长状况、群落稳定性及更新能力,即水热条件好、枯落层厚的山林中部有利于紫斑牡丹种群密度的增加。太白林区野生紫斑牡丹随着株龄的增加株高变化逐渐缓慢,18 a以后株高稳定至140 cm左右。紫斑牡丹种群特征的研究可为野生紫斑牡丹资源保护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典型人工林下凋落物层跳虫群落结构特征,于2013年5月、7月、9月和11月中旬对四川盆周西缘山地的楠木Phoebe zhennan人工林、水杉Metasequoia glyptosyroboides人工林、柳杉Cryptomeria fortunei人工林和次生林4种林型下凋落物层跳虫群落结构进行调查。结果表明:试验共捕获跳虫1 496头,隶属于11科。各林型凋落物层跳虫个体密度与类群数具有相似的变化趋势,其中,跳虫个体数和类群数均以柳杉林最高,分别为768头和11科,以次生林最低,分别为86头和6科。各林型均以长角蚍兆科Entomobryidae,等节蚍兆科Isotomidae和圆蚍兆科Sminthuridae为优势类群,其个体数所占比例均在82%以上。研究显示,各林型凋落物层跳虫密度和类群数并不与凋落物蓄积量一致,说明凋落物蓄积量对跳虫密度及类群数没有决定性的影响;相似性分析显示,除柳杉和楠木相似性系数在7月达最高外,不同林分间相似性系数最高值均出现在9月,最小值分别出现在5月和7月。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转EPSPS基因抗除草剂玉米CC-2的种植对土壤跳虫群落的影响,探讨土壤跳虫对环境因子变化的响应,采用土漏斗法收集2014年5月至10月的转基因抗除草剂玉米CC-2及其非转基因对照玉米郑58田间土壤跳虫样品,分析其群落组成、形态特征值和群落多样性指数。在此基础上,采用冗余分析(Redundancy analysis,RDA)探讨了土壤跳虫群落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转基因抗除草剂玉米CC-2与其非转基因对照玉米郑58田间土壤跳虫群落组成基本一致。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两种玉米材料田间土壤跳虫群落形态特征值(眼睛数量、体长、体色、弹器发达程度、触角长度)均无显著差异;两种玉米材料田间土壤跳虫群落多样性指数(物种丰富度、个体数、Simpson优势度指数、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和Pielou均匀性指数)均无显著差异。冗余分析表明,玉米根部生物量和样地含水量对土壤跳虫群落产生了显著影响,而玉米材料则未对其产生显著影响。初步结论为,转基因抗除草剂玉米CC-2的种植对土壤跳虫群落无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9.
为探明天然次生林和人工油茶林土壤节肢动物多样性特征及其变化规律,基于Tullgren干漏斗法和罐诱法对八大公山亮叶水青冈林、枫香林、光皮桦林、栲树林和耒阳市南京乡半垦复油茶幼林、全垦复油茶幼林、全垦复油茶成林、未垦复油茶成林8种生境的土壤跳虫和地表节肢动物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特征进行研究。Tullgren干漏斗法共分离出土壤跳虫1 830头,隶属4目10科19属;罐诱地表节肢动物12目24科34属1 136头。分析结果表明:天然次生林土壤跳虫的多样性显著高于人工油茶林,多样化的地表植被和凋落物有利于提高土壤跳虫的多样性,但对地表节肢动物没有显著影响;而油茶人工林不同垦复方式对跳虫群落和地表节肢动物结构及多样性均影响显著,适当垦复对于增加土壤动物的多样性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0.
紫斑牡丹种子浸提液对油菜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周理平  夏欢  尹定森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5):15245-15246
[目的]探讨紫斑牡丹种子休眠的原因。[方法]利用水浸提的方式对紫斑牡丹种皮、胚乳的生化物质进行提取,通过油菜种子发芽试验进行生物检测分析。[结果]紫斑牡丹种皮、胚乳中含有抑制油菜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物质,随着浸提物浓度的增加,抑制作用更显著;相同浓度的胚乳浸提液对油菜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抑制作用显著高于种皮浸提液。[结论]紫斑牡丹种子内抑制物质的存在是紫斑牡丹种子休眠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