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病理生理特点和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对92例老年胆囊疾病患者,做好术前生理准备,监测术后生命体征的变化,根据不同病情进行对症护理。结果:85例成功的施行了LC,5例中转开腹.2例行腹腔镜下胆囊切开取石.部分胆囊切除术。结论:老年胆囊炎、胆囊结石患者病情复杂,合并症多.手术难度大,风险高,只要高度重视围手术期护理,掌握手术转巧.对老年患者行LC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2.
胆管损伤可由上腹部创伤或手术误伤所致,其中以胆囊切除术最为常见[1],如不及时发现和处理,会给病员带来严重的后果,为探讨其损伤原因及防治,提高手术质量,现将本院1986~1998年3月胆囊切除术发生胆管损伤10例分析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经验和探索能预防和减少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并发症的方法。方法:在全麻和气腹状态下,用腹腔镜行胆囊切除30例。术前全部患者做B超检查,23例还加做了静脉胆道造影(胆囊显影22例),确诊为胆囊结石24例和胆囊息肉6例。结果:30例中有29例获手术成功(96.7%),1例因胆囊萎缩在术中转为开腹术。出现并发症4例,其中1例因胆囊床出血转为开腹后发现出血已停,另3例术后出现皮下气肿。手术时间最短15min,最长87min,平均28min。住院时间最短4d,最长11d,平均6.5d。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恢复快,腹部疤痕小和最低限度地减少术后肠粘连,因此是一种安全性手术。对并发症的预防,作者强调严格选择手术适应症,作好术前准备及正确的技术操作是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配合与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腹部外科的一项新技术,具有创伤小、痛苦少、手术时间短与恢复快等优点,为绝大多数患者所接受。我院近年来共开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45例,现将手术配合的方法与要点及其体会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45例中男20例,女25例,年龄31~75岁,平均...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肝硬化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5月至2007年9月完成的肝硬化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3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全部38例在腹腔镜下完成手术,其中30例采用三孔法,8例采用四孔法。4例肝功能ChildC级先行护肝等综合治疗,待肝功能升至ChildB级以上再手术。6例采用逆行法胆囊切除,1例行胆囊次全切除、黏膜烧灼。术后1例发生腹腔出血,再次开腹止血治愈。1例出现少量胆漏,持续引流保守治疗胆漏自动停止。5例出现中等量腹水,经护肝等综合措施治疗好转。无胆管损伤及肝功能衰竭等严重并发症。结论:肝硬化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要严格掌握适应证,加强围手术期处理,了解手术中的困难和注意事项,精细操作。手术安全,且具微创优势。  相似文献   

6.
老年人急性胆囊炎电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急性胆囊炎电视腹腔镜胆羹切除术的手术经验。方法:4 7例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采用胆囊动脉、胆囊颈丝线结扎、顺式或逆式游离胆囊或顺逆结合游离胆囊、胆囊颈套扎等方法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结果:4 7例患者中无并发症4 1例,平均住院日(6 .2土1.0 ) d。出血2例,保守治疗6~9d治愈;胆漏4例,其中3例经保守治疗9~15 d治愈,另1例行剖腹胆囊管引流,16 d治愈。结论:急性胆囊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手术方法应用得当可减少患者的住院时间,减少抗菌药物的应用,减少剖腹手术的创伤和并发症,对合并病糖尿病、高血压等急性胆囊炎患者,更适合腹腔镜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老年胃癌患者的外科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经外科治疗的老年胃癌7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行胃癌切除术49例(占68.1%),其中根治性切除35例,姑息性切除14例。术式为远端胃大部切除术35例,近端胃大部切除术11例,全胃切除术3例(联合脾切除1例);捷径手术7例;剖腹探查术2例;非手术治疗14例。行胃癌切除术49例中37例术后发生各种并发症54例次,死亡5例。结论:外科手术是老年胃癌患者治疗最有效的方法,加强围手术期处理,选择适当的手术方式,可以降低手术风险,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手术的手术部位感染情况,探讨如何采取有效措施降低手术部位感染率。方法运用目标性检测法,前瞻性观察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患者手术部位的感染情况。结果 342例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中,10例次发生手术部位感染,感染率为2.92%。342例中111例采用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者,未发生手术部位的感染;231例采用三孔法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有10例次发生手术部位感染,感染率为4.33%;两组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医生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目标性监测,加强危险因素管理,及时改进手术技巧,严格执行无菌技术,能有效降低手术部位感染率;单孔法比三孔法腹腔镜胆囊手术的手术部位感染率低,更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采用综合措施预防老年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临床疗效。方法 140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老年患者,术中应用"反折刀"体位,降低电钩功率,减低二氧化碳气腹压力,术前、术后行下肢肌肉锻炼,电动按摩器按摩下肢穴位和肌肉,术后低分子肝素钙皮下注射等综合措施预防术后DVT。结果术后3d经彩色超声多普勒检查,发生小腿肌间静脉血栓1例,发生率0.7%。术后随访3个月未见DVT。结论综合措施预防老年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DVT方法简便、疗效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非脱垂子宫病变经阴道全子宫切除术(TVH)和经腹部全子宫切除术(TAH)的优点及可行性。方法选取非脱垂子宫病变患者80例,随机分为TVH组与TAH组,TVH组经阴道子宫切除术治疗,TAH组经腹部子宫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恢复肛门排气时间及术后住院天数。结果 TVH组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均较TAH组短,且术后出血量亦显著低于TAH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VH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等微创手术的优点,临床应优先选用。  相似文献   

11.
1病例 男,40岁,因反复腹胀黑便5年,再发黑便4d,烦躁不安1d入院。既往有乙肝、血吸虫病史,98年因巨脾行脾切除术。入院查体:T39.4℃P96次/min,BP90/70mmHg,神志恍惚,呼之能应,烦躁不安,消瘦,面色灰暗,皮肤微黄,颈部及前胸可见数枚蜘蛛痣,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光反射灵敏,球结膜无水肿,项强三横指,双肺无异常,HR96次/min,左上腹部可见一愈合手术瘢痕,腹平坦,腹壁静脉极度怒张,腹水I度,肝肋下未及,胆囊不大,双下肢I度水肿,双侧踝阵挛阳性,病理反射征(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靶控输注依托咪酯和丙泊酚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麻醉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选取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60例,将其随机分为依托咪酯组和丙泊酚组,每组30例,依托咪酯组靶控输注依托咪酯进行麻醉并维持,丙泊酚组靶控输注丙泊酚。两组患者在进行手术的过程中持续输注瑞芬太尼,记录麻醉诱导前、插管前1min、插管后3、5min、切皮后15min、手术结束时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及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插管前1min和插管后3、5min,其收缩压、舒张压较麻醉诱导前均显著下降,插管后3、5min和切皮后15min,丙泊酚组的心率显著降低,丙泊酚组的苏醒时间明显短于依托咪酯组,而依托咪酯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丙泊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靶控输注依托咪酯比输注丙泊酚更能维持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患者血流动力学的稳定,但苏醒时间较长,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丙泊酚高,在使用时应根据临床情况合理选择。  相似文献   

13.
目的提高部分肺功能不全的老年患者围术期处理及术后的监护水平。方法对65例存在肺功能不全的老年患者经充分围术期准备及评估后行胸部手术,术后均在ICU监护治疗,直至度过术后早期肺功能不全期。结果本组行肺叶切除术21例,肺大疱结扎切除术13例,肺楔形切除术8例,肺囊肿切除术、食管癌根治术、肺减容术各6例,纵隔肿瘤切除术5例。术后在ICU监护病房经气道护理、加强支持治疗、消炎、并发症的预防,全组患者均顺利恢复。结论经充分围术期准备及术后得到合理、规范的监护,肺功能不全的老年患者可进行胸外科手术。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高位次全子宫切除术的手术方式及其临床效果。方法 :在子宫峡部上方 1 cm处切除大部分宫体及其内膜 ,保留少部分宫体及内膜 ,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月经量及性生活质量。并与传统的次全子宫切除术比较。结果 :两组手术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病率、术后性生活质量等方面差异均无显著 ( P<0 .0 5 ) ,但两组手术的术后月经量差异有显著性 ( P<0 .0 5 )。结论 :高位次全子宫切除术既保留了传统次全子宫切除术简单易行、创伤小、对性生活影响小的优点 ,又使患者在术后每月仍有少量月经 ,有助于维持子宫切除术后的女性心理平衡。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产后出血行子宫次全切除术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产后出血行子宫次全切除术产妇的护理过程。结果 9例患者均治愈出院。结论对于因产后出血行子宫次全切除患者实施整体护理是促进患者痊愈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左肋缘下闭式气腹技术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应用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因胆囊结石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3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左肋缘下闭式气腹技术成功36例,成功率97%(仅1例因左上腹疤痕而转为脐缘下穿刺气腹技术),平均气腹穿刺时间3min,术中穿刺口出血1~3ml。1例患者因左上腹大网膜与前腹壁粘连有较轻的大网膜挫伤,未见有其它脏器损伤,无手术死亡病例发生。结论:左肋缘下闭式穿刺气腹技术安全、可靠,能作为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一种可替代的气腹技术。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老年喉癌患者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37例老年喉癌患者的手术方法及预后。结果:本组无术中死亡病例。全喉切除术17例,3、5a生存率分别为82.4%及70.6%;喉部分切除20例,3、5 a生存率分别为80.0%、65.0%。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5.1%。结论:在有充分的术前准备和严格掌握适应证前提下,手术仍是治疗老年喉癌患者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产科子宫切除术的手术原因及术式选择。方法:对产科子宫切除术7例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产科子宫切除术首要原因为顽固的子宫出血,7例均行子宫次全切除术,6例治愈出院。结论:凡产科以常规方法不能控制出血、损伤等的危重病例,行子宫切除术是不可缺少的重要措施。一般可施行子宫次全切除术。  相似文献   

19.
筋膜下全子宫切除术与常规子宫切除术的效果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筋膜下全子宫切除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161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以筋膜下全子宫切除术及常规全子宫切除术进行手术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结果:筋膜下全子宫切除术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均少于常规全子宫切除术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且前者具有术后并发症少、生活质量高等优点。结论:筋膜下全子宫切除术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慢性萎缩性胆囊炎158例手术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慢性萎缩性胆囊炎在普外科极为常见,患者多有病史长、年龄大等特点。其外科处理方法以手术治疗为首选,手术治疗分为开腹胆囊切除术(OC)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我科2005年7月至2009年2月手术治疗的慢性萎缩性胆囊炎158例,其中行OC59例,LC99例,现将其治疗体会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资料OC组59例中男38例,女21例,年龄32~72岁,平均55岁,病程4~25年,平均15年。急诊手术26例,择期手术33例,2例有短暂黄疸病史。52例患者伴有胆囊结石,磁样胆囊1例,胆囊茎结石1例,合并胆总管结石2例,胆囊十二指肠瘘1例。结石嵌顿引发慢性结石性胆囊炎急性发作者6例,萎缩性结石性胆囊炎6例。有上腹部手术史者2例,术前B超、胆道造影检查提示:胆囊明显缩小,囊壁增厚,囊内结石多为充满型,胆总管增粗或正常,慢性萎缩性胆囊炎。LC组99例中男57例,女42例,年龄34~78岁,平均58岁,病程3~27年,平均18年。急诊手术35例,择期手术64例,1例有黄疸病史5d。81例患者伴有胆囊结石,磁样胆囊2例,胆囊横结肠瘘1例。术前B超、CT检查提示:胆囊明显缩小,囊壁增厚,囊内结石多为充满型,胆总管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