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杉木秋播育苗是九月份播种,约经18天左右杉苗出土揭草,冬季用茅草搭暖棚防冻,次年“清明”前后撤去暖棚。杉苗于冬季,或次年春季出圃造林,亩产苗3.6万株左右。我场立江分场从一九七三年以来,年年进行杉木秋播育苗,苗木质量好,杉苗平均  相似文献   

2.
我场立江分场从1973年以来,年年进行杉木秋播育苗,苗木高大粗壮,病虫害少,抗旱、抗冻力强。为了进一步摸清秋播杉苗的造林效果,我们于1978年春进行秋播、春播杉苗造林试验。一、试验材料和方法秋播和春播杉苗按苗木高度各分为四级(见表1)。1978年2月下旬用表1中介绍的8种规格杉苗木进行造林,试验设计采用随机区组排  相似文献   

3.
湘北洞庭湖区夏季炎热且多“火南风”,培育杉苗需搭棚遮荫,致使育苗成本高。根据杉木、扬树的生物学特性,我们于1990—1992年开展了杉木与扬树混床育苗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不需搭棚,杉木、扬树能相互适应,降低成本30%,使每公顷增加收入12000元,造林成活率提高5—8%。  相似文献   

4.
杉苗猝倒病,又称杉苗立枯病,是杉木苗期最严重的病害之一,常常造成杉苗成片死亡。控制该病的发生,是当前杉苗培育中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为选择经济有效的农药品种,以及最适施药时机,我们从1980年春开始,连续两年进行了药剂筛选试验。  相似文献   

5.
罗平县牛街区黄泥乡林场,在生产实践中,试行杉木育苗与荞混作,找到了山地培育杉苗的好方法。多年来,这个乡林场每年育苗十亩左右,产杉苗三十来万株,不仅满足了自己造林需要,还增加了经济收入。  相似文献   

6.
采用试验地条件一致,经营措施相同的育苗方法,对引进台湾峦大杉24年生时产的种子与福建三代杉木种子进行播种育苗试验,比较苗期两者生长差异,结果表明:峦大杉与福建三代杉木在苗期的苗高、地径、Ⅰ级苗率、Ⅱ级苗率或合格苗率等指标均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7.
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我场苗圃工人敢想敢干,大胆革新育苗技术,采用全光培育杉苗,一九六六年以来,连续十年,均取得较好效果。现将我们的体会和做法介绍如下。 一、杉木全光育苗的好处  相似文献   

8.
杉木传统的育苗方法是播种育苗。为探索培育杉木壮苗新途径。我们进行了温床育芽移栽育苗试验。结果表明,育芽移栽的杉木苗质量显著优于大田播种苗,可在杉木育苗作业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杉木温床育芽移栽育苗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杉木传统的育苗方法是播种育苗。为探索培育杉木壮苗新途径,我们进行了温床育芽移栽育苗试验。结果表明,育芽移栽的杉木苗质量显著优于大田播种苗,可在杉木育苗作业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本文针对我国北方边缘产区当前杉苗不足,质量较差的现状。提出了大面积平地稻田杉木育苗的方法,并详细阐述了培育过程中各个环节的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1.
<正> 研究林木病害在自然环境中的空间分布型有助于揭示出病害种群的扩散和流行规律,还可以利用空间分布型的信息进行精确有效的抽样设计。杉苗猝倒病是杉木苗期的重要病害之一,近年来我市每年发生5,000多亩,给杉苗带来了较大损失。1984年5月,我们对春播和秋播杉苗猝倒病的空间分布型进行了研究。本文用三种理论频次分布和几种聚集度指标确定了杉苗猝倒病空间分布型。一、研究方法(一)调查方法  相似文献   

12.
总结了由杉木1年生苗培育杉木容器苗的实践经验,详细记述了育苗地的选择、营养土配制、1年生杉木苗选择、苗木移植、大田管理等技术,结果显示:用杉木1年生苗培育杉木容器苗,苗木长势好、木质化程度高。  相似文献   

13.
杉木播种苗生长量和生物量动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杉木一般产区(安溪) 进行2 年的播种育苗重复试验, 结果表明, 1 年生杉苗生长规律基本一致, 生物量增长与苗高、地径成正相关, 苗木根系速生期比苗高、地径推迟1 个月, 苗高、地径与苗木生物量成正相关。  相似文献   

14.
杉苗立枯病是杉木苗期最严重的病害。在我省各地,因病害发生经常造成苗圃成片缺苗。一般年份,杉苗发病20~30%,重者40~50%,严重发病时,80~90%苗木死亡。除杉苗外,松类等苗木均有发生立枯病。如不及时防治,则招致当年育苗工作的全部失败。因此,杉苗立枯病是育苗生产上威胁最大的问题,亟待积极解决。  相似文献   

15.
杉苗立桔病几乎遍及所有的杉木苗圃。我圃有的圃地发病率高达80%以上,是一种严重为害杉苗培育的常见病。目前对杉苗立枯病的防治仍以化学药剂为主,收到了一定的效果。但是,单纯的长期的大剂量的化学防治,非但增加了生产成本,而且对生态环境造成污染。因此,近年来有不少育苗工作者都在探索立枯病的综合防治措施,寻求用最低的代价(经济和环境的)得到较好的  相似文献   

16.
杉木生长快,树干通直,木材优良,是最好的建筑和家具用材。特别是近年来我区正在大面积营造杉木林。为了满足造林的需要,大面积培育杉苗,逐年增多,以梧州地区的苍梧县为例。一九七四年就播种了杉苗2344亩,由于播种的面积大,要求水肥管理方便,生长快,一年能成为  相似文献   

17.
对杉木不同来源的插穗进行扦插育苗试验表明,初选无性系采穗圃母树根际萌条最好,家系苗次之,2年生幼林萌条较差,一般林分采伐迹地萌条最差;家系苗不同入选率建立采穗圃,培育的扦插苗生长量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8.
杉木在我县南北二山均有生长,栽植历史较长。过去多用根孽法繁殖,产苗量小,满足不了大量种杉的需要。为了大力发展杉树加速基地建设、我县八里关公社从1976年开始用种子育苗。并有5个大队进行了山地育苗试验,当年苗高10厘米以上。1977年又在8个大队林场共育苗37.8亩,实现了苗全苗壮,为杉树山地育苗就地造林,加快建立以杉树为主的用材林基地起了示范作用。主要做法是:  相似文献   

19.
苏北平原从60年代引种杉木,现已初见成效。阜宁县灌溉总渠河堤土壤PH值8—8.5,可溶性盐含量为0.02—0.04%的地段,11年生杉木,平均树高10.6米,最高11.4米,平均胸径17.2厘米,最粗19.7厘米。5年生杉木,平均树高5.4米,最高6.9米;平均胸径7.2厘米,最粗8.6厘米。 我所于1974年开始在阜宁县河堤及黄河故道进行平原栽杉试验,在引种栽杉的过程中,对杉苗生长进行了观测分析,现将结果整理如下: 一、研究方法 试验地设在南京本所苗圃,并在立地条件和育苗措施一致的苗床上设观测取样小区。每月定期随机抽样选取样苗100株,区分根、茎、叶立即于分度值为0.01克的天平上测定鲜重,再于105℃的烘箱内烘干至恒重后测定烘干重。同时,每旬对苗  相似文献   

20.
我场职工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实行领导干部、工人、技术员三结合,多育苗、育好苗。今年在水东苗圃育杉苗30亩,获得亩产18万株(按虚面积计算,若按实面积算亩产苗30万株),平均苗高27厘米,根径粗0.4厘米;最高达62厘米,根径最粗达0.8厘米的优良成绩,为营造杉木速生丰产林提供了大批壮苗。在培育杉苗过程中,我们主要掌握了以下几个环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