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白色念珠菌病又名"鹅口疮"病,90年代曾有过报道.最近有报道,此病还是一种免疫抑制病,此病的发牛能抑制各种疫苗产生坚强的抗体,且影响各种治疗药物发挥疗效.  相似文献   

2.
家蚕微粒子病是一种危害极大的传染性蚕病。近年来,该蚕病蔓延扩散,严重影响我省蚕业生产。已知家蚕微粒子病的传染途径有二:一为胚种传染,二为食下传染。对胚种传染,蚕业界早已广泛重视,形成了一套严格的检验制度。对食下传染罕见报道,以致形成季季都检种、烧种,然而仍然控制不了此病,甚至引起此病暴发。因此,对食  相似文献   

3.
眼蝇是蜜蜂的一种侵袭病,这个病是由眼蝇幼虫侵入蜜蜂体内引起的。用手直接触摸可以感到蜜蜂和死蜂腹部增大僵硬。此病多发生在6~8月间,全国各地几乎都有传播,至今还少有人对它注意。为了对此病及时诊断和预防,特将国外最近报道的资料译出。  相似文献   

4.
猪弓形虫病(Toxoplamosis)是由刚地弓形虫寄生于猪的多种有核细胞引起的一种原虫病,俗称弓形体病或“无名高热”病。此病属于人畜共患病,有广泛的宿主种类,人和动物的感染率都比较高。据报道人群感染率25%~50%,推算下来,全球大约有5亿人感染弓形虫。  相似文献   

5.
角马附红细胞体病陈凡(广州动物园广东510070)附红细胞体病是由一种寄生于动物红细胞表面或游离在血浆中的多型性单细胞微生物引起的溶血性疾病。角马患此病病例不多见,现将我园3例角马患此病的情况报道如下。一、病情及症状1992年5月23日,我园一成年雄...  相似文献   

6.
蜂王变黑病及其防治方法福建省治安县职业中学张九龙蜂王变黑病是一种少见的蜜蜂死王病。《中国养蜂》1993年第5期曾经刊载新疆巴州发生此病的情形及治疗方法的报道。去年夏初,我地也曾发生过此病。一、蜂王变黑病的症状发病蜂群的蜂王产卵锐减,三天左右的时间便停...  相似文献   

7.
<正> 前言猪肉绦虫囊尾蚴虫病是东南亚和拉丁美洲许多国家的最主要的寄生虫病之一。Pathak等人在1983年报道,有18%的猪流行此病。由于感染此病,致使许多猪肉被废弃。有效药物对治疗感染猪肉绦虫成虫是可行的,但对预防该病却无实际意义。本研究报道了接种六钩蚴的试管培养抗原后的猪对抗猪肉绦虫的免疫效力。  相似文献   

8.
在2003年10月对某羊场进行检疫中,发现山羊无形体病,鉴于四川省尚无此病流行的报道,现将攀枝花市山羊无形体病的诊断情况初报如下。  相似文献   

9.
鸡卡氏住白细胞原虫病又称白冠病,是由疟原虫科住白虫属的卡氏白细胞原虫寄生于鸡的白细胞和红细胞内所引起的一种血液抱子虫病.呈季节性和地方性流行。本病在南方一些省市发生较多,近年来临近我市的山东、河北亦有发生此病的报道。1996年9月初,我市一些鸡场突然暴发此病。1发病情况1996年9月初,安阳市郊县一些鸡场突然发生了以鸡冠苍白、拉绿色稀粪、内脏器官有出血和血肿为特征的疾病。除种鸡场外,大部分成年产蛋鸡场发生了此病,发病鸡群约50万羽,占区域内成年产蛋鸡总数的73%。经对12户发病鸡群跟踪调查,在养鸡总数34250羽中,…  相似文献   

10.
8日龄仔猪暴发弓形虫病的诊疗报告骆永泉,邓绍基(广西贺县兽医站)弓形虫病是猪的主要寄生虫病之一,近年来,该病发生较多,已经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和研究,报道较多,但8日龄仔猪暴发此病尚少见。现将我们所遇病例诊疗情况报道如下。1发病情况本县沙田镇芳林村某养...  相似文献   

11.
牛巴贝斯虫病又叫焦虫病,由于首先在美国德克萨斯州发现,所以又称为德克萨斯热。牛巴贝斯虫病分布广,我国30多个省(市)、自治区都发现了此病。病原体属于梨形虫亚纲,对黄牛、水牛和奶牛都有易感性,主要临床特征是高热、贫血、黄疸、血红蛋白尿,发病严重的可引起死亡。本文通过对临沂市某奶牛场发生此病后的临床症状、诊断、治疗等方面进行报道,以增进人们对此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2.
山羊爆发巴氏杆菌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巴氏杆菌病,据文献记载绵羊多发,然而近几年报道山羊发病率有增高趋势。黄龙县圪台乡近年来,每年春都有大批山羊爆发此病,山羊多是近几年从陕北引进之羊。病羊多以咳嗽、流鼻、逐渐消瘦、死亡和孕羊流产为特征。后经县畜牧站检验确诊为山羊巴氏杆菌病。  相似文献   

13.
<正>近年来,许多肉用鸡场均有肉用仔鸡发生肿头综合征的报道。有研究认为,此病是由禽肺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并以某些细菌感染为背景,首先是以大肠杆菌病为背景表现出来。而且,发现马立克  相似文献   

14.
茶红锈藻病在我省各主要茶区均有发生,以南部地区危害最重。此病过去省内未见报道。笔者近年进行了一些调查研究,现整理如下,供同行参考。一、病原与症状此病的病原藻(Cephaleuros parasicas karst)属绿藻门,头孢藻属,是一种寄生性藻类。主要危害茶树枝干。初期在枝  相似文献   

15.
长水河农场自2003年春季以来有八个生产队的奶牛连续发生眼炎病。此病传染性强,各种年龄的牛均可发病,发病率可达85%~100%,死亡率虽然很低,但是严重影响了奶牛户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6.
奶牛围产期几种常见代谢病的营养调控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奶牛由妊娠后期(产前2~3周)转变为泌乳初期(产后2~3周)这一阶段称之为过渡期,亦称围产期。此时期代谢性疾病发病率很高,期间最高的当属产乳热、酮病和脂肪肝。据调查在美国大约7.2%的高产成年奶牛患有产乳热,患此病的奶牛平均寿命缩短3~4岁。且易感染率比未得此病的牛高2~5倍。如酮病和脂肪肝也是常见群发性多发病。有资料报道,我国奶牛酮病的发病率占泌乳牛的15%~30%。  相似文献   

17.
肉鸡传染性生长迟缓综合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肉鸡传染性生长迟缓综合症(Infectious StuntingSyndrome,即 ISS)是一种比较新的疾病。荷兰和美国于1976年观察到首批病例。在随后的几年,集约化饲养肉鸡的许多国家也报道了此病。此病有许多不同的叫法,如传染性发育不良症;发育不良及生长迟缓综合症;传染性生长迟缓症;“直升机”病;营养吸收不良综合症;肉鸡苍白综合症;骨质疏松症或“脆骨病”;股骨头坏死症。每种  相似文献   

18.
养兔场值得注意的豆状囊尾蚴病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豆状囊尾蚴病是家兔等啮齿类动物的绦虫蚴病 ,能使家兔呈现肝炎、消化紊乱、消瘦等症状。此病的大规模流行文献报道很少 ,笔者在 1 999年 1 0月至 1 1月对洛阳一兔场 47只兔进行了剖检 ,结果发现全部感染有豆状囊尾蚴。通过对该兔场进行的流行病学调查 ,揭示了此病的流行原因 ,并提了该病的预防措施。1 病例报道1 .1 洛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的 4个课程组在 1 999年 1 0~ 1 1月期间先后在洛阳同一兔场购买 47只兔供实验用。实验完毕将这些兔宰杀后发现 ,所有兔的大网膜、肝包膜及肠系膜上有数量不等的豌豆大、黄豆大甚至花生米大的囊泡 ,大…  相似文献   

19.
鸭疫里默氏杆菌病 ,原称鸭疫巴氏杆菌病 ,又名鸭传染性浆膜炎 ,是由鸭疫里默氏杆菌所致的鸭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本病呈急性或慢性经过 ,以纤维素性心包炎、肝周炎、气囊炎和脑膜炎为特征。自 1 932年美国Hendrickson等人首次报道在纽约州长岛 3个鸭场发生该病以来 ,英国、加拿大、挪威等国相继有此病的报道。我国 1 982年由郭玉蹼在北京首次报道鸭疫巴氏杆菌病后 ,广东、黑龙江、湖北、上海、广西等地相继发生此病。2 0 0 1年 5月 ,山东省荷泽市郓城县某商品代肉鸭养殖场发生此病 ,造成严重损失。通过病理剖检、细菌分离培养 ,…  相似文献   

20.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又称鸡传染性腔上囊炎、甘保罗病,是由病毒引起的鸡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病。此病在养禽业发达的国家广泛流行,我国也有不少地区发现了此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