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多点定位田间试验表明,在福建中低产红壤稻田中混合施用有机和无机肥料,可使水稻生产效率在短期内得到稳定增长(30-92%)。经统计分析比较,水稻生产效率与有机无机总养分(或总氮)投入量呈极显著相关;有机无机肥结合的优点主要表现在土壤生产力稳定积累和元素生产效率的提高。参试的4大有机给源配合半量化肥的作用近于等效。但在试验期限内(1-3a),稻谷产量无额外的互作效应,面绿肥鲜体在增产养地配合效应上具有  相似文献   

2.
3.
旱地红壤有机—无机肥配施效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4.
多点定位田间试验表明.在福建中低产红壤稻田中混合施用有机和无机肥料,可使水稻生产效率在短期内得到稳定增长(30%-92%).经统计分析比较,水稻生产效率与有机无机总养分(或总氮)投入量呈极显著相关;有机无机肥结合的优点主要表现在土壤生产力的稳定积累和元素生产效率的提高.参试的4大有机给源配合半量化肥的作用近于等效,但在试验期限内(1-3a),稻谷产量无额外的互作效应,而绿肥鲜体在增产养地配合效应上具有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5.
施用有机无机肥与稻田氮素释放及水稻群体生长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红壤丘陵区稻田氮素释放试验结果初步表明:施用无肥,早稻生长期间土壤NH4-N释放量多,释放速度快,早稻生长发育快,构成单位面积的有效穗数多,产量高,且差异极显著。施用有机肥,晚稻生长时间土壤释放NH4-N量多,且时间长,这对促进晚稻生长,形成合理群体结构有利。而有机、无机肥配合施用,稻田氮素释放时间长,且较稳定,对构成合理的水稻群体更为有利,产量优势极显著。  相似文献   

6.
有机无机肥配施对水稻产量及土壤肥力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等总养分条件下,研究了有机肥与化肥不同比例配施对水稻生长、产量以及土壤肥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机无机肥配施可以显著提高水稻的每穗实粒数和结实率,水稻产量以50%有机肥+50%化肥处理最高,较单施化肥提高4.8%。有机无机肥配施也可显著提高土壤有机质以及土壤速效养分含量。因此,有机无机肥的合理配施,不仅能实现作物高产,还可以有效地达到土壤培肥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综合评价中国南方双季稻地区亿肥有机肥配合施用下水稻产量及土壤肥力效应。在江西双季稻区进行连续25年的田间定位试验,比较不施肥、施用化肥(氮磷钾)、等养分条件下70%化肥配合施用30%有机肥、50%化肥配合施用50%有机肥、30%化肥配合施用,70%有机肥的水稻产量和土壤肥力变化。  相似文献   

8.
有机无机肥配施比例对红壤稻田水稻产量和土壤肥力的影响   总被引:35,自引:2,他引:35  
 【目的】综合评价中国南方双季稻地区化肥有机肥配合施用下水稻产量及土壤肥力效应。【方法】在江西双季稻区进行连续25年的田间定位试验,比较不施肥(CK)、施用化肥(NPK)、等养分条件下70%化肥配合施用30%有机肥(70F+30M)、50%化肥配合施用50%有机肥(50F+50M)、30%化肥配合施用70%有机肥(30F+70M)的水稻产量和土壤肥力变化。【结果】有机无机肥配施,早晚稻平均产量比不施肥(CK)增产幅度为65.4%-71.5%(P<0.05),比施化肥(NPK)增产幅度为3.9%-7.8%(P<0.05),其中,以30F+70M处理产量最高,年产量达 12 346.90 kg?hm-2。高量有机肥配施处理与化肥处理、低量有机肥配施处理的产量差均呈逐步增加趋势。对土壤肥力的研究表明,长期不施肥会降低土壤肥力,长期平衡单施化肥(NPK)具有明显培肥地力的作用,有机无机肥配施培肥地力作用更明显。【结论】红壤稻田系统的增产和稳产性能均以有机无机肥配施最好,高量有机肥更有利于稻田持续增产,有利于红壤稻田土壤培肥。  相似文献   

9.
为了筛选甘薯最适宜的有机无机肥配施方式,采用两因素裂区试验设计,研究6种不同肥配施对龙紫9号和龙薯9号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肥有助于提高甘薯产量,两个品种间产量存在显著性差异,龙薯9号产量高于龙紫9号;不同肥料处理间甘薯产量存在极显著差异.在中等肥力土壤条件下,龙紫9号在施用有机肥1620㎏/hm2、复合肥420㎏/...  相似文献   

10.
红壤旱地有机与无机肥料配合施用效果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探明红壤旱地玉米合理的有机和无机肥配合施用比例,采用田间小区试验对其进行了施用效果的研究,结合表明,较合理的有机无机肥料配合施用比例为25-50%有机肥加75%-50%化肥,合理的有机与无机肥料配合施用可降低土壤容重,提高土壤含水量与土壤肥力,促进玉米生长,提高玉米籽粒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11.
Results from ten-year (1990- 1999) field experiments indicated that the productivity and the soil fertility of rice cropping system were significantly influenced by the fertilization system adopted in red soil area of China. Contrasting with no-fertilizer treatment (CK), yield-increase rate of organic matter cycling,chemical NPK and inorganic-organic fertilizer incorporation treatments were 56.5%, 62.5% and 80.7%, respectively. In the case of optimum fertilization system, the largest contribution of inorganic fertilizer to the yield was 38.5% while that of inorganic-organic fertilizer incorporation was 44.7 %. The content of soil organic matter changed in tendency from decrease to equilibrium with heightened the extent of N, P and K incorporation while that of inorganic-organic fertilizer incorporation could be enhanced further. After N, P and K entered into the rice cropping system and maintained organic matter cycling in the system, the pools of total N, P and K could be strengthened.  相似文献   

12.
[目的]筛选出适宜安徽水稻生产的氮高效品种。[方法]以两优100、广两优6308和两优培九为试验材料,探讨高、低土壤地力下5个氮肥水平对水稻生产力的影响。[结果]随着施氮量的增加,2个地力水平下不同水稻品种的产量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无论在高肥力土壤还是低肥力土壤,0、52、104 kg/hm~2水平下两优100和广两优6308的产量均显著高于两优培九;不同品种的产量差异主要由有效穗数和穗粒数共同决定的。以两优培九最佳经济产量为目标产量时,选择种植两优100或广两优6308可至少节约氮肥14.4%~18.5%。[结论]两优100和广两优6308在生产中具有较大的节肥潜力,将为安徽水稻高效优质生产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3.
双季抛栽条件下连续免耕对水稻产量和土壤肥力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研究连续免耕对双季水稻产量和土壤肥力的影响,为南方稻区土壤合理耕作和水稻免耕抛秧栽培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2005—2009年在大田试验条件下,以翻耕抛栽为对照,探讨稻田连续免耕抛栽对水稻产量、土壤容重、总孔隙度、非毛管孔隙度、土壤保水性、土壤养分、土壤微生物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稻田免耕1—2年(4季),早、晚稻产量较翻耕处理的产量分别增加了2.70%和1.87%,但与对照差异不显著。随着免耕时间的延长,早、晚稻产量均表现为下降,尤其是免耕5年水稻产量下降更为显著,下降幅度分别为9.16%和12.56%;稻田免耕1年(2季),有利于土壤物理性状的改善,随着免耕时间的延长,土壤物理性质变差,较翻耕相比,容重增幅为1.68%—8.01%,总孔隙度减少0.69%—4.48%,非毛管孔隙度下降15.42%—37.92%;免耕有利于土壤养分在表层土壤富集,但不利于土壤水分的保持;土壤中三大类微生物总量免耕处理小于翻耕处理,免耕土壤细菌的数量增加,而放线菌和真菌的数量减少;免耕土壤中脲酶活性增加;脲酶,过氧化氢酶和多酚氧化酶的活性均与土壤有机质、全氮含量呈极显著相关,而过氧化物酶活性则与土壤全氮和速效钾含量呈极显著相关。【结论】稻田免耕1—2年(4季)产量与翻耕无显著差异,免耕1年有利于土壤物理性状的改善,随着免耕时间的延长,土壤物理性质变差,早、晚稻产量均表现为下降。免耕有利于土壤养分在表层土壤富集,但不利于土壤水分的保持。免耕土壤细菌的数量增加,而放线菌和真菌的数量减少,免耕土壤中脲酶活性增加。  相似文献   

14.
茶园土壤镁供应状况及镁肥施用效果研究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7  
 对取自我国茶叶主产区浙江等 7省共 2 87个土壤样品交换性镁含量的分析表明 ,0~ 2 0cm和 2 0~ 4 0cm土层含量低于 4 0 μg/g的比例分别为 5 7.9%和 6 4 .0 % ,并表现自北向南逐渐降低的特征。不同茶园土壤非交换性镁的释放强度 (5次 1mol/L中性NH4OAC连续提取量 )与其总量 (1mol/LHNO3 煮沸提取 )呈显著正相关 (r =0 .6 78 ,n =17)。在浙江等地进行的田间试验 (土壤交换镁含量 2 0~ 6 9μg/g)表明 ,施镁平均增产茶叶 5 .7%。施镁增加茶叶游离氨基酸含量 ,增加范围 1.2 %~ 16 .8% ,平均 7.0 % ,这可能与施镁显著增强硝酸还原酶活性 ,从而改善对氮素的吸收和利用能力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土壤速效养分、酶活性以及土壤中微生物总量与有机肥的关系,为提高农田土壤生物肥力、培肥土壤、实现土壤可持续利用及有机肥在农业生产实践中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方法】在控制条件下研究有机与无机肥配施对小麦土壤速效养分、酶活性及微生物数量的影响。【结果】(1)通过有机肥的施用可明显提高土壤中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的含量,促进小麦的生长发育。(2)通过有机肥的施用可明显提高土壤微生物(细菌、真菌和放线菌)数量和土壤酶(蔗糖酶、过氧化氢酶、脲酶、碱性磷酸酶和纤维素酶)活性。【结论】施用有机肥除了直接增加土壤有效养分和改善理化性质外,还对土壤生物和生物化学特性有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天津农业科学》2017,(8):98-101
通过生物有机肥在丘陵地区补充耕地上的不同用量试验,研究其对瘠薄地土壤改良效果,以及对水稻生长和产量的影响,明确生物有机肥快速改良瘠薄地的适宜施用量。结果表明:施用生物有机肥可以有效改善贫瘠地土壤的理化性状,促进植株生长,提高水稻产量。其中,处理3(基施生物有机肥9 000 kg·hm~(-2))和处理4(基施生物有机肥12 000 kg·hm~(-2))的产量,分别较对照(不施生物有机肥)增产730.05,1 081.10 kg·hm~(-2),差异达显著水平,而处理3和处理4之间产量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7.
纳米碳肥料增效剂对水稻产量及土壤肥力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纳米碳肥料增效剂对双季稻区晚稻丰源优299的产量及土壤肥力状况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添加纳米碳肥料增效剂到不同肥料品种后均能提高水稻产量,增产幅度在1.9%~3.5%之间;同时添加纳米碳肥料增效剂的处理能减缓土壤中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等有效养分的下降,成熟期比未添加纳米碳肥料增效剂处理的土壤肥力略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长期施用氮(N)、磷(P)、钾(K)化肥和稻草(RS)对中国亚热带地区红壤水稻土肥力变化的趋势和水稻生产力可持续性的影响。【方法】利用1981年建立在湖南省望城县黄金乡第四纪红土红壤发育的水稻土(分类为普通简育水耕人为土)上的定位试验田,对氮、磷和钾化肥及其与稻草长期配合施用的5个处理的土壤肥力和生产力可持续性进行了评价。【结果】氮、磷和钾化肥与稻草长期配合施用能维持和提高红壤水稻土的生产力和土壤肥力;水稻获得了持续高产,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可矿化氮量均增加,速效磷和速效氮比试前土壤增加。长期施用氮、磷肥而不施钾肥的NP处理水稻产量、土壤氮、钾逐年降低,稻田系统生产力的可持续性和土壤肥力难以维持。稻草还田对水稻具有显著的增产作用,27年54季的稻草还田配合化肥处理的平均水稻产量比仅施化肥的NP和NPK处理分别增产12.2%和6.7%,稻草的增产作用还随着稻草还田时间的延长而逐年提高。【结论】稻草还田携入的钾与化学钾肥具有相同的营养功能,稻草可替代部分化学钾肥。  相似文献   

19.
集约化种植砖红壤养分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调查分析位于广东省湛江农垦属下华海公司、南华农场、红星农场、丰收公司、广前公司、五一农场、湖光农场和友好农场等8个单位1 918个土样的养分状况,与第二次土壤普查比较,对比集约化种植后砖红壤肥力变化。结果发现:pH呈下降趋势,即有土壤酸化特征;土壤有机质含量总体呈现较高水平,但也呈现下降趋势;土壤全氮总体仍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土壤有效磷含量明显提高,总体处于良好水平;土壤速效钾含量有很大程度增加,但仍处于中等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