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1997-1999年在宁夏南部黄土丘陵半干旱区的西吉县进行了地膜玉米、马铃薯间作种植试验。结果表明,间作后两种作物的混合平均产量为18067.6kg/hm^2,比马铃薯单作经济产量增加56.4%,比地膜玉米单作增加经济产量277.7%,纯收入分别增加3108.9元/hm^2和2521.0元/hm^2。该种植模式在条件较好的坝地、旧水平梯田、川台地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
为了给全县浅山区群众提供最佳的玉米种植品种,我们于2010年在洛门镇的浅山半干旱区梯田地里设立了本试验。一、试验材料玉米品种为富试0601、中单2号、金源1217、金源2379、沈9279,地膜为天塑厂生产的120厘米×0.008毫米地膜。  相似文献   

3.
在榆中县半干旱区试验观察了不同地膜对全膜双垄沟播马铃薯生物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反光地膜全地面覆盖的马铃薯生育期短,农艺性状好,耕层温度高,折合产量达28 980 kg/hm2,较露地栽培增产4 492kg/hm2,增产率18.34%。  相似文献   

4.
通过采用不同颜色地膜和不同覆膜方式试验研究得出,马铃薯覆盖地膜后产量显著高于露地对照,半膜覆盖产量高于全膜覆盖,黑膜覆盖高于白膜覆盖,黑膜半膜覆盖产量最高,达到22969.5kg/hm^2,比露地对照的11673.0kg/hm^2增产96.7%。马铃薯地膜覆盖增产效果显著.可在天水半山区及周边类似地区大面积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5.
脱毒马铃薯东农303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脱毒马铃薯东农303播种期、施肥量、密度、覆盖方法等方面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脱毒东农303在泰顺县中低山农区播种期以1月20日为宜,中等肥力土壤施足猪厩肥37.5t/hm^2,种植密度为4.5万株/hm^2,并加盖地膜或小拱棚容易获得高产。  相似文献   

6.
通过实施测土配方施肥项目,研究了半干旱区氮磷钾配施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应用"3414"田间试验,3年3点试验结果表明:半干旱区马铃薯最佳施肥量为纯N 9.2~10.3 kg/亩、P2O5 6.2~6.9 kg/亩、K2O 4.2~6.3 kg/亩,为指导半干旱区马铃薯合理施肥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临洮县早熟菜用型马铃薯收后复种蔬菜因产量高、上市早,效益可观而深受广大农民的喜爱。其中地膜马铃薯收后复种萝卜模式马铃薯平均产量39 000 kg/hm^2,收入约70 200元/hm^2,复种萝卜平均产量90 000 kg/hm^2,收入约45 000元/hm^2;合计收入为115 200元/hm^2。大大地提高了单位面积产值,效益显著,已在临洮县水川区水浇地以及坪区的保灌地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西北半干旱区全膜双垄沟播一膜多年用节本增效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从播前准备、品种选择及处理、播种技术、田间管理、适时收获、收获后地膜保护等方面总结出西北半干旱区全膜双垄沟播玉米、玉米/马铃薯、玉米/马铃薯/冬油菜/胡麻一膜多年用节本增效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9.
武山县是我国西北较半干旱的农业县,其浅山半干旱区耕地面积为28678hm^2,占全县总耕地面积41267hm^2的69.5%。该区冬小麦播种面积13334hm^2左右,占全县小麦播种面积的74%,占该区粮田面积22856hm^2的58.34%。该区小麦严量的高低,直接左右着全县粮食生产形势,而干旱是限制小麦产量提高的障碍因素。冬小麦膜侧沟播栽培技术正是适应于年降水量300-450M.海拔1600~1900m、土层浓厚、肥力较好、  相似文献   

10.
半干旱区马铃薯不同机械覆膜方式栽培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马铃薯不同机械覆膜方式栽培的农艺性状和产量表现的试验研究,探索了马铃薯不同机械覆膜方式栽培的增产效果,结果表明,以联合作业机起垄侧播一体化栽培技术为最好,产量为30 866.67 kg/hm2,较不覆膜增产20.95%。由此确定了适宜半干旱区地膜马铃薯机械化种植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11.
地膜马铃薯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膜马铃薯效益高,平均产量29.37t/hm^2,收入达3~4.5万元/hm^2。从起垄夹肥、播前选种、适期播种、覆盖地膜、合理间套作、适时化控、防病治虫、及时收获等方面介绍了地膜马铃薯的栽培技术,以期促进地膜马铃薯的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2.
管理和 《农技服务》2011,28(5):590+597-590,597
马铃薯是乐都县浅山地区主要的粮菜兼用作物,2010年马铃薯种植面积12 333 hm2,通过引进推广马铃薯全膜覆盖双垄集雨栽培技术,抗旱增产效果显著,为乐都县浅山旱地农业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发挥了巨大作用。2010年乐都县推广浅山旱地马铃薯全膜覆盖双垄集雨栽培技术示范面积6 667 hm2,马铃薯平均产量37 245 kg/hm2,较露地增产7 935 kg/hm2,增幅达27%。对乐都县浅山旱地马铃薯全膜覆盖双垄集雨栽培技术要点进行了详细介绍。  相似文献   

13.
矿质钾宝是一种含钾化学肥料,为了确定菜瓜上施用矿质钾宝的最佳用量,2008年我们在浅山半干旱区安排本项试验.试验设在武山县浅山半干旱区的四门镇咀儿村李五月的梯田地上.……  相似文献   

14.
试验、示范结果表明,在中部干旱半干旱区西南部不保灌水地早熟马铃薯生产中,采用地膜种植,能够提前上市,增收效果明显。在品种的选择应用上,应以早熟、中早熟品种新大坪、大西洋、中薯5号、LK99、费乌瑞它等为主栽品种,地膜种植采用半膜起垄双行种植,每667m^2保苗3 500~4 000株,适宜播种期为3月下旬-4月上旬,7月中旬上市。经试验示范,该项技术是中部干旱半干旱区西南部不保灌水地马铃薯产业发展的一项增效增收的关键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5.
在武山县浅山半干旱区进行了麦后复种西葫芦不同起垄方式试验结果表明,垄沟覆膜栽培的集水增墒、增产、增收效果最好,折合产量36 690.0 kg/hm2,纯收益15 462.00元/hm2,投产比为1∶6.36,比高垄覆膜增产31.5%,增收22.62%,建议在武山县浅山半干旱区麦后复种时大力推广应用;其次为平畦覆膜,折合产量34 462.5 kg/hm2,纯收益为14 498.25元/hm2,比高垄覆膜增产23.5%,增收14.98%,可在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旱作区黑色地膜全膜双垄侧播马铃薯套种豌豆栽培技术   总被引:6,自引:5,他引:1  
定西市安定区位于甘肃省中部,年降水量不足400 mm,而蒸发量高达2 300 mm以上,属典型的干旱半干旱区。近年来,定西市安定区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结合甘肃省旱作农业科研项目的实施,示范推广了黑色地膜全膜双垄侧播马铃薯套种豌豆栽培技术,马铃薯产量与单种相当,豌  相似文献   

17.
西北半干旱区玉米马铃薯轮作一膜两年用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播前准备、播种技术、田间管理、适时收获、收获后地膜保护等方面总结出了西北半干旱区玉米马铃薯轮作一膜两年用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介绍了干旱半干旱区马铃薯绿色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规程,包括选地整地、土壤处理、科学施肥、起垄覆膜、种薯处理、适时播种、膜上覆土、田间管理、杀秧收获、科学贮藏、地膜清除、全程机械化等内容,以期为干旱半干旱区马铃薯绿色高产高效栽培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介绍了干旱区地膜马铃薯高效栽培技术,包括播前准备、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收获等内容,以期为干旱区地膜马铃薯高效栽培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20.
马铃薯不同地膜与不同覆盖方式产量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开展了不同地膜和不同覆盖方式马铃薯产量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旱地栽培马铃薯覆膜以秋季黑色全膜沟播抗旱保苗效果最好,出苗率最高,为98%;秋覆黑色全膜与对照相比,出苗期0~60cm土壤水分含量高7.4%,降水利用率高9.8%,水分生产效率高18.0kg/(mm·hm^2),有利于马铃薯出苗,提高了抗旱能力。从不同覆膜方式看,抗旱节水增产的顺序是:秋季全膜〉早春全膜〉秋季半膜〉播期全膜〉早春半膜〉播期半膜〉露地。以秋季黑色全膜产量最高,单产18811.5kg/hm^2.比对照增产55.19%;其次为秋季白全膜,单产17409.96kg/hm2,比对照增产43.63%;产量最低的为播期白半膜,单产13394.1kg/hm^2,比对照增产10.5%。从产值和纯收入来看,马铃薯覆盖黑色地膜的产值和收入明显高于白色膜,全膜覆盖高于半膜覆盖。秋季黑色全膜还和白色全膜别较露地增加纯收入15893.29元/hm^2和12249.17元/hm^2,增产增收效果显著。建议在马铃薯覆膜栽培上,重点选用黑色地膜覆盖,促进马铃薯增产增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