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CIMMYT)的玉米早熟性和抗病、虫育种庄铁成,王月(长春市农业科学院长春130111)1993年3月,在我们考察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CIMMYT)期间,与CIMMYT的耐寒玉米专家J.Lothrop,玉米病害专家J.Mihm...  相似文献   

2.
从CIMMYT引进27份优质春小麦品质状况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 ,小麦品质改良已成为我国小麦育种的重要目标之一 ,但国内小麦优质资源极缺 ,多数单位的优质麦育种是对中作 81 31 -1及其衍生系的进一步改良 ,引进和利用国外优质资源显得十分迫切。由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CIMMYT)培育的春小麦在我国一些地区适应性较好 ,有的地区可以直接利用。本文对我所引进的 2 7份CIMMYT优质春小麦品种(系 )的品质状况做以简析 ,供育种单位参考利用。1 材料与方法1 .1 材料1 998年由CIMMYT引进 2 7份春小麦品种 (系 ) (见表 1 ) ,于当年分别在内蒙古农科院作物所、宁夏农科院作物所、中国…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国内外小麦早熟品种在云南利用情况及云南省育成品种的系谱分析表明:(1)在过去近30年中,云南省小麦育种的中心亲本为Mentana、Funo、Mexipak65、Mexipak66、NP798及Chapingo等5个品种。(2)由于中心亲本的时间性,80年代初期云南的中心亲本仅有Mexipak65、Chapingo、Mexipak66等3个品种。(3)尽快发掘新的育种中心亲本是云南小麦生产及育种上新台阶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干旱对小麦幼苗SOD活性和CaM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本研究结果表明,干旱引直小麦幼苗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增高,钙调素(CaM)水平下降。萎蔫的幼苗复水4天后,SOD活性和MDA含量又下降,恢复至对照水平,而CaM含量急剧上升且高于对照。研究还表明,SOD可能不CaM的调节。财时对SOD活力测定计算方法也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通过顶芒山羊草(Aegilopscomosa2n=2x=14,MM)与波斯小麦(Triticumpersicum2n=4x=28,AABB)杂交,人工合成遗传上相对稳定的双二倍体(2n=6x=42,AABBMM),以此为桥梁,与普通小麦(Triticumaestivum)品种“欧柔”进行正反杂(回)交,借助花药培养过程中能产生非整倍单倍体和非整倍双倍体的特点,在改良C17固体培养基上上接种花药,诱  相似文献   

6.
小麦管理专家系统的研究开发及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小麦管理专家系统(ESWCM)可及时预测预报小麦生长发育,确定因地制宜、因苗管理的应变决策,分类指导的最佳方案,能动地调节、控制小麦的群体结构和理想株形,全面提高小麦生产过程中的科学决策和现代化管理水平。根据1994、1995两年的实际应用和示范验证,由ESWCM控制的90个试点地块平均在原有基础上增产10%~15%,成本降低5%~7%,效益增加15%~20%。  相似文献   

7.
川麦 30组合为 77/YAA//ALD‘S’/3/YSZ//ST2022/983,是我所与 CIMMYT合作采用国际最新冬春杂交模式和穿梭育种等技术方法育成。由于引进了国际高产、抗病、白皮优质资源,扩大了遗传背景,弥补了四川主推品种的部分缺点。1998年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999年被国家科技部列为“九五”国家科技成果重点推广计划。 植物学特征春性,早熟,幼苗半直立,色深绿,分蘖力强,成穗率高,株型紧凑,直立,株高80~85cm,长方形穗,白壳长芒。白粒,长卵圆形、角质,千粒重45…  相似文献   

8.
秋水仙素和二甲基亚砜诱导矮败小麦孤雌生殖的效应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隔离区内,以矮败小麦轮回选择群体中的不育株为供试亲本,用秋水仙素(Col)和二甲基亚砜(DMSO)诱导孤雌生殖。结果表明,Col和DMSO均具有诱导不育株孤雌生殖的作用,并且二者之间存在极显著的互作效应。同一药剂不同的诱导方法,其诱导效果有差异;小穗剪颖处理的孤雌生殖结实率较高;处理时间和套袋与否对孤雌生殖结实率影响不显著。孤雌生殖纯系在纯度和遗传稳定性方面均接近于对照品种(丰抗8号)。从遗传理论和育种实践的角度,讨论了药物诱导矮败小麦孤雌生殖的可行性及在小麦育种中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1997~1999年在大田条件下用ELISA方法研究了具有不同分蘖特性的小麦品种分蘖发生与分蘖节内源吲哚乙酸(IAA)及细胞分裂素类物质--玉米素核苷(ZR)和玉米素(Z)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分蘖特性的小麦品种在分蘖发生过程中其IAA和ZR+Z的动态变化明显不同;不同品种的分蘖特性与IAA/(ZR+Z)比值有密切的相关关系;春性小麦分蘖初期较高的IAA/(ZR+Z)比值利于小麦分蘖发生,冬性小麦分蘖初期较低的IAA/(ZR+Z)经值利于小麦分蘖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利用自花结实的4D缺体小麦作母本,与中2、中5及中1001等八倍体小偃麦杂交,获得的杂种F1植株除4D缺体×中5育性极低外,其余组合略低于普通小麦×八倍体小偃麦的自交结实率。杂种F1体细胞2n=48。4D缺体×中2的F1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MI染色体配对的平均构型为18.81(15-22)Ⅱ+0.57(0-3)Ⅲ+0.11(0-2)Ⅳ+8.23(6-10)Ⅰ。观察结果同时表明:(1)单价体的分布在每个PMC中以8为众数;(2)单价体之中的两个在多数的PNCs中能形成次级联合配对,说明4D与4E染色体具有部分同源关系;(3)杂种F1多数花粉母细胞中多价体的出现表明八倍体小偃麦中E染色体组具有促进部分同源染色体配对的基因。  相似文献   

11.
张敏 《耕作与栽培》1995,(2):50-50,49
浅议我省南瓜资源的开发利用张敏(贵州省农科院中心实验室贵阳市550006)南瓜(Cucurbitasp.),别名倭瓜、饭瓜、番瓜,属葫芦科一年生草本植物,依性状种类不同其栽培种常分为三大类:中国南瓜(C.moschataDuch)、印度南瓜(C.Ma...  相似文献   

12.
小麦发育期动态模拟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53,自引:3,他引:53  
冯利平  高亮之 《作物学报》1997,23(4):418-424
研究孙同类型小麦品种的发育与温、光等主要环境因子的数量关系,发展小麦最短累计春化日(AVD)的概念,指出不同类型品种的最短累计春化日不同,给 同类型有代表性品种AVD的数量指标。在借鉴吸收“水稻种”模型和CERES-Wheat模型的思想方法基础上应的以叶片构建了析因指数形式的小麦发育期动态模拟模型(WDSM)。WDSM具有精度高,机理怀强,适应性好等特点,在全国范围内,模拟误差在一周之内,绝大多数  相似文献   

13.
第五届国际小麦会议梗概佟大香(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北京100081)第五届国际小麦会议(5thInternationalWheatConference)于1996年6月10~14日在土耳其首都安卡拉隆重召开。350多名代表来自59个国家...  相似文献   

14.
戚存扣  仲裕泉 《作物学报》1995,21(6):717-722
从甘蓝型油菜品种“3-63-4-5-1”与埃塞俄比亚芥品种“Dodolla”杂种F1植株开放受粉获得的F2群体中筛选出一株半不育、矮杆、甘蓝型油菜类型植株,经连续4个世代自交、分离鉴定出一个二体附加系“92I1096”。细胞学观察结果,其根尖细胞染色体数2n=40,比其母本甘蓝型油菜(2n=38)多两条额外染色体。花粉母细胞(PMCs)减数分裂中期(MI)染色体构型平均为0.47I+19.77Ⅱ,  相似文献   

15.
小麦新品种豫麦39号灌浆期生理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结果表明,与对照品种豫麦2号比较,豫麦39号灌浆期叶片的超氧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强,丙二醛(MDA)积累速度慢,功能叶寿命长。硝酸还原酶(NR)活性、叶绿素及蛋白质含量均明显高于对照,且叶面积系数(LAI)适当,光合性能好,灌浆速度快,持续时间长。为增加粒重、获得高产奠定了良好的生理基础。  相似文献   

16.
陶汉之  陶迁 《作物学报》1995,21(4):442-450
茶树种子经赤霉素(GA)、乙烯利(CEPA)硼酸(B)、钼酸铵(Mo)、硫酸锰(Mn)和硫酸铜(Cu)溶液处理后,子叶吸水能力、持水力、呼吸速率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增强,可溶性糖和蔗糖含量提高,并加速子叶蛋白质的消耗和胚对蛋白质的利用,从而促进茶籽萌发生长,增加幼苗干重,提高发芽率,其中以GA100ppm、CEPA100ppm、B1500ppm,Mo1000ppm,Mn1000ppm,Cu100ppm  相似文献   

17.
玉米雄性不育基因(ms30)的RFLP作图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以姊妹交第5代群体(SIB5)和回效一代群体(BC1)为作图群体,对经细胞学初步定位于玉米第4染色体上的雄性不育基因(ms30)进行了RFLP作图。选用玉米第4染色体上的探针18个,用集团分离分析(bulked segregatant analysis,BSA)进行标记筛选 ,用JoinMap作图软件进行统计分析。SIB5群体的RFLP分析表明,ms30基因与玉米第4染色体长臂上的两个探针位点um  相似文献   

18.
在土壤干旱过程中,叶面喷施2×10-5mol/L的生长素(IAA)或5×10-4mol/L的赤霉素(GA3)可阻止小麦幼苗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PEPCase)、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变化,且二者的作用效果相似。对于超氧物歧化酶(SOD),IAA使其活性强化,而GA3则对其起着抑制作用。IAA还能提高干旱条件下小麦幼苗的叶绿素含量,但对气孔阻力和叶水势影响不大;而GA3对叶绿素含量、气孔阻力和叶水势均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9.
小麦醇溶蛋白电泳技术及应用张玉良,张晓芳,舒卫国(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北京100081)小麦醇溶蛋白是小麦种子胚乳中的主要贮藏蛋白。在成熟种子中,它约占总蛋白含量的40%。双向电泳表明,每个小麦品种大约包括45个麦醇溶蛋白组分,这些组分...  相似文献   

20.
本文采用CJ89-I-I型多层多点检测器,对散储小麦昆虫咎群年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玉米象、书虱,螨类为散储小麦的主要害虫。2.在散储小麦一年四季中,午夜到凌晨时段均为害虫多发期。秋季(1992年9月)是害虫高发期。3.散储小麦春冬季仓门对面害虫密度较大;夏、秋季仓门及仓门对面处害虫密度较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