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越北腹露蝗卵块空间格局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应用地理统计学和扩散系数C、Taylor幂法则、Iwao聚片回归对广东省阳山县一河滩越北腹露蝗Fruhstorferiola tonkinensis卵块的空间格局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越北腹露蝗卵块呈具有一定平均值的聚团的聚集分布,聚集强度随卵块密度的增大而增大,其聚集原因是雌虫产卵习性和环境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其拟合的变异曲线为球型,其变程为15.5m、块金常数为18.7m、基台值为124.6m.  相似文献   

2.
越北腹露蝗胚胎发育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从采自粤北地区后保存在广州室内的不同卵块中每隔一定时间取出卵粒,一部分固定染色后用立体解剖显微镜观察、研究其发育阶段,一部分测定其含水量.结果表明,越北腹露蝗卵胚胎发育可分为10个阶段.卵从产后到胚胎发育萌动前,含水量、鲜质量较稳定,含水量(W)保持在47%-48%,鲜质量保持在7.27—7.30mg,胚胎刚开始萌动时,含水量(W)迅速上升到60%~62%,其鲜质量迅速上升到9.17—9.19mg,随着胚胎发育含水量逐渐增加,在胚胎发育完全接近孵化时,含水量达到82%~83%,其鲜质量为13.48~13.51mg,卵的平均生物量则随胚胎发育而减少.越北腹露蝗产下滞育卵,在室温(20~25℃)下卵的滞育期长达6个月左右,胚胎发育历期仅为23.26d.  相似文献   

3.
利用扩散系数(C)和离散分布的理论拟合,对越北腹露蝗Fruhstorferiola tonkinensis 1~5龄若虫的田间调查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各龄蝗蝻均呈聚集分布,1~5龄蝗蝻的C分别为879.578、152.742、22.972、6.053和6.150,1龄蝗蝻聚集度最高,3龄后开始扩散.1~3龄蝗蝻的空间格局可用Neyman A型分布拟合,4~5龄可用负二项分布拟合,即1~3龄呈核心分布,4~5龄演变为嵌纹分布.1龄蝗蝻平均每个聚团的个体数(m2)为878头,2~3龄调查范围内的平均蝗团数(m1)增加,平均每蝗团的个体数(m2)减少.4~5龄聚团瓦解.  相似文献   

4.
利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对滞育和滞育后越北腹露蝗卵血淋巴中的游离氨基酸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共发现31种游离氨基酸.滞育解除后游离氨基酸总含量增加,但精氨酸、鸟氨酸、γ-氨基丁酸、胱硫醚和瓜氨酸的含量却显著下降,比滞育期分别减少88.99%、76.15%、78.15%、100.00%和100.00%. 游离氨基酸总含量的增加可能是用于合成胚胎发育所需的蛋白质;而精氨酸,鸟氨酸,γ-氨基丁酸,胱硫醚,瓜氨酸含量的下降意味着滞育即将解除.滞育期间,精氨酸、鸟氨酸、丝氨酸、脯氨酸、赖氨酸、丙氨酸、缬氨酸保持着较高的含量,说明这些氨基酸可能是重要的耐寒物质.与多数滞育昆虫不同的是,精氨酸在滞育期含量最高,脯氨酸在滞育后的胚胎发育期含量最高,表明具有专性滞育特性的越北腹露蝗有着自己独特的氨基酸代谢机制.  相似文献   

5.
以多年来清远地区越北腹露蝗虫害发生的程度和常规气象因子为研究对象,选取秩相关系数较高且稳定性好的初选气象因子作为预测因子,运用多元回归方法建立了越北腹露蝗各生长历期的预报模式。然后根据各生长阶段的模式采用最优权重法进行整个生活史期间越北腹露蝗虫害发生程度多个预测模型组合的预测。预报模式的拟合和预报取得较好的预报效果。  相似文献   

6.
越北腹露蝗(Fruhsterferiela tonkinensis Will)属直翅目斑腿蝗科腹露蝗属。据报道,该蝗虫1985年最先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恭城县发生危害,1988年在广东阳山县杜步镇发生危害,至2004年已扩展至阳山、连南、连山3个县及连州、英德2个市的46个乡(镇)。英德市是广东省蚕桑主产区之一,种桑面积近7万亩,而越北腹露蝗在英德市北江、小北江的桑园危害面积就达到19600亩。其中在阳山县、连山县和连州市主要危害沿河两岸的野生植物,  相似文献   

7.
辽西北地区风蚀造成农田沙化、作物产量下降,严重影响人们的正常生产和生活,而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是农田风蚀的主要成因。因此,地方政府一方面应采取退耕还林还草、完善防护林体系、推广保护性耕作等措施增加地表覆盖率,另一方面应发展地方经济以减轻环境压力,以控制和防治农田风蚀。  相似文献   

8.
广东省清远市越北腹露蝗发生动态的时间序列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越北腹露蝗属直翅目斑腿蝗科,是多食性的群集暴食害虫。据清远市农作物病虫测报站提供的情况,越北腹露蝗在该市建市当年(1988年)首次在阳山县社步镇发现,当时为害面积不到0.02hm^2。此后,这种蝗害每年均有发生,并且范围不断扩大.至2001年.已从阳山县在小北江支流扩展到邻近的连州、连南、连山等地,发生面积1万hm^2。其中,蔬菜、玉米和蚕桑等农作物发生面积0.3万hm^2。目前已在阳山、连南、连州、连山和英德等地暴发。  相似文献   

9.
本文针对桑园病虫害防治存在预测预报体系不健全,桑园用药失衡,气候环境异常变化,桑园管理不到位问题,提倡应用“1234”桑园管理法,选好抗病虫桑品种,重视农业防治,合理使用农药,完善防治体系建设,运用生物物理机械法等综合性措施防治桑园病虫害。  相似文献   

10.
枝枯菌核病严重危害桑园生产。文章总结桑园暴发桑枝枯菌核病的为害症状、病源、发病特点,分析其发病原因,根据多年桑蚕生产技术经验,提出防治措施,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12.
1998年白湖圩区稻象甲暴发成灾,对白湖滨西农场7697.13m2耕地进行普查,结果表明,造成稻象甲暴发的主要原因是耕作制度的改变、栽培技术的更新和农药品种的换代,致使本地虫源积累成灾。因此,控制稻象甲危害的对策应为:合理耕作,草把诱杀,治成控幼。防治的关键是压低虫源。  相似文献   

13.
山区低产桑园的成因与改造措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析了低产桑园产生的原因,提出了合理用叶、补植加密、增拳压条、老树更新、综合治理等一系列低改措施,以期促进蚕桑生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15.
浅论沿淮蝗区东亚飞蝗发生与防治对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受异常气候及农业生态环境变化的影响,近年来沿淮蝗区东亚飞蝗呈猖獗发生态势.笔者分析了1990~2001年12 a间飞蝗发生消长及其重发原因,从前瞻实际出发,通过田间农药防治飞蝗药效试验等技术手段,提出生态治蝗与环保型农药的遴选,实现飞蝗可持续治理性的防治对策,以将蝗害控制在最低限度内.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山东省东平县蝗区现状 ,提出了改造涝洼地、建立蝗虫应急防治体系、保护利用天敌、实施药剂防治、开展生物防治等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17.
本文叙述了西递镇现有桑园面积4500亩,养蚕农户1100户。蚕桑收入在我镇经济结构中占有重要位置,成为群众经济来源的重要渠道。我镇桑园病虫危害较为严重,而桑树病虫害的防治一直是蚕桑生产的薄弱环节,农户单家独户防病治虫与蚕期矛盾突出,因此进行了桑园病虫综合防治措施和桑园病虫综合防治成效的分析。  相似文献   

18.
草地螟(Loxostege sticticalis L.)属鳞翅目螟蛾科,是我国华北、东北和西北农牧业生产的重要害虫之一。草地螟在新疆主要分布在阿勒泰地区的阿勒泰市、布尔津县、青河县、富蕴县、福海县、哈巴河县等地.在和田地区也有报道。  相似文献   

19.
南充市水稻稻飞虱暴发成因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四川省南充市2007年水稻稻飞虱暴发特点、原因和取得的防治成效进行了全面解析,总结了取得防治成功的经验。  相似文献   

20.
庐江县近30年来未发生过竹蝗为害.2004年7月份,笔者协同庐江县森保站调查发现,该县毛竹主产区局部暴发黄脊竹蝗成灾,发生面积有2000亩,严重成灾约500亩,古塘等村的部分毛竹叶已被吃光.蝗灾发生后,县森保站和当地政府及时组织了防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