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坛紫菜是浙江、福建沿海的主要栽培种;条斑紫菜是长江以北地区的主要栽培种,坛紫菜适应较高的温度,生长快,产量高,近年已在连云港等北方地区栽培获得成功,仅连云港地区坛紫菜2015、2016和2017年度的栽培面积分别达到90万m2、540万m2和576万m2。为适应坛紫菜在北方地区迅速推广的需要,作者从2014年开始在北方地区进行坛紫菜育苗试验,经过几年的试验研究,坛紫  相似文献   

2.
正2015和2016年我们与连云港汇缘海水养殖专业合作社及连云港帅森海水养殖专业合作社等单位合作进行了条斑紫菜和坛紫菜轮栽的试验,现将2016年的试验情况总结如下。一、方法2016年两家合作社社员在连云港西墅至连岛海域共栽培坛紫菜2640亩(80个方子,每个方子33亩)。2016年8月8日从福建霞浦购买的第一批坛紫菜苗下海,共约300亩,这批坛紫菜苗是集美大学选育的耐高温品种"闽丰1号"的二代苗。海  相似文献   

3.
坛紫菜是我国特有的栽培经济海藻, 2019年栽培面积达3.1万公顷,产量15.3万吨.坛紫菜味道鲜美,膳食纤维、蛋白质、维生素含量高,是海洋经济植物中营养均衡、适合人体需要的健康食品.栽培坛紫菜的采收非常关键,合理收菜既是提高产量的重要措施之一,又是保持原藻鲜嫩的重要手段;采收只有从保持网帘的再生产能力出发,才能做到合...  相似文献   

4.
坛紫菜是我国特有的紫菜,养殖区域从浙江南部到广东东部沿海。  相似文献   

5.
为进一步拓展坛紫菜“南菜北养”的范围,2018年和2019年在山东烟台海区进行了坛紫菜“闽丰2号”的养殖试验。2018年9月中旬将购自江苏、幼苗肉眼可见的网帘投放下海,至12月上旬采收五水(第一次采收的紫菜叫头水或一水紫菜,后面的依次叫二水、三水、四水、五水),总产量为2 359.5 kg/hm2(干质量);2019年8月下旬,采用坛紫菜成熟贝壳丝状体在当地进行采苗、下海,9月下旬进行一水紫菜的收获,至11月中上旬共采收五水,总产量为1 574.3 kg/hm2(干质量)。随着收获期的延长,藻体的长度、宽度均呈增加趋势,但2个年度产量分别以三水和四水为最高。海区营养盐测定结果表明:海水中的无机氮浓度随着养殖时间的延长呈降低趋势,10月份的无机氮浓度明显低于8月份的,晒网同时喷洒施肥后藻体颜色快速好转,且产量有所提高,表明试验海区营养盐条件是影响坛紫菜养殖的重要因素之一。为避免病害发生,在养殖过程中应及时施肥以促进藻体生长,提高坛紫菜的产量和质量。  相似文献   

6.
坛紫菜是我国特有的品种,也是闽、浙两省紫菜人工养殖生产的唯一种类,它生长快、产量高。自然分布在长江以南,北移江苏启东吕泗、山东青岛后,丝状体育苗自然水温低于27℃,不能成熟,需要采取升温措施。叶状体冬季生长缓慢,3月份温度回升后,虽仍能生长,但菜质较差。利用坛紫菜耐高温的特性,在北方9~11月养坛紫菜,其后养条斑紫菜,可望实现两茬生产。  相似文献   

7.
正坛紫菜在温州市沿海已有近50年的栽培历史,经历传统插杆式、半浮动式、深水插杆式、全浮流式养殖模式创新与改变,拓展了养殖空间,使坛紫菜养殖得到了很大发展,同时也带来"中国紫菜之乡"的荣誉。但纵观紫菜的整个栽培历史,养殖行架过密、劳动强度过高、天气影响过大及种质退化等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变,  相似文献   

8.
坛紫菜减数分裂位置的杂交试验分析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利用坛紫菜人工色素突变体与野生型进行杂交试验,通过观察F1叶状体中是否出现颜色分离和颜色嵌合体来证明坛紫菜减数分裂发生的确切位置。以红色型人工色素突变体(SPY1和R10)作为母本,其特征:叶状体呈红色或桔红色,藻体薄而弹性差,无边缘刺;以野生型(wt)作为父本,其特征:叶状体呈棕绿色,藻体厚而富有弹性,有丰富的边缘刺。在杂交组SPY1(♀)×wt(♂)和R10(♀)×wt(♂))的F1叶状体中,均出现了2种亲本色和2种新颜色,它们分别为红色(R,母本色),野生色(W,父本色),浅红色(R′,比R色稍浅)和似野生色(W′,比野生色稍红)。4种颜色在F1叶状体上,出现了分离并形成了呈直线型排列的不同色块,从而产生了大量由2~4个色块组成的颜色嵌合体;单个嵌合体上的色块数最多为4块。在颜色嵌合体中,R和R′2种色块的藻体薄而弹性差,无边缘小刺,而W和W′2种色块的藻体厚而弹性好,富有边缘刺。在F1叶状体中,颜色嵌合体占95.2%~96.7%,单色叶状体只占3.3%~4.8%。上述结果说明,坛紫菜杂合丝状体产生的壳孢子,其萌发时进行的最初两次细胞分裂是减数分裂,它所产生的4个子细胞继续分裂,最终发育成含2~4个色块组成的颜色嵌合体;2种新颜色是由于在减数分裂的第一次分裂时发生了染色体交换和重组所产生的。本文使用的两个色素突变体,除含2个或2个以上的颜色变异基因外,还含有分别与藻体厚薄和边缘刺出现相关的变异基因,并且它们与颜色变异基因是连锁的。F1颜色嵌合体中的重组色块在3种主要光合色素和色素蛋白的含量、生长速度和成熟早晚等方面均表现出比亲本色块更好的特性,暗示利用色素突变体杂交方法有可能培育出坛紫菜的优良品系。  相似文献   

9.
紫菜春季采苗一结束,下一步:工作是紫菜丝状体培育,也就是进入紫菜苗种培育阶段。由于采苗分吊采和平采,所以苗种培育也就分吊挂和平面培育二种(见图)。为使丝状体按期一次成熟而不拖延时日,影响生产,这阶段应抓住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10.
南通市光华水产品有限公司从福建省引种了15亩南方“坛紫菜”,经6个多月的精心培育喜获成功,第一期紫菜亩产量达100公斤,预计最终亩产量可达1000公斤左右。11月11日,首期从海区采摘上来的坛紫菜已在加工生产线上变成干制品。经评审,全部是优级品。至此,我国紫菜“南菜北移”首获成功,打破了江苏沿海紫菜养殖品种单一的格局。  相似文献   

11.
坛紫菜固定桩悬浮式养殖技术是在潮间带筏架养殖和浅海浮流式养殖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先进养殖方法,其养殖技术的推广应用将坛紫菜养殖由传统单一的潮间带养殖模式向浅海养殖跨出突破性的一步,开创了坛紫菜养殖新领地,极大地拓展了养殖空间,使闽东地区坛紫菜养殖得到迅猛发展.  相似文献   

12.
为建立低盐度海区的紫菜栽培模式,选用人工选育的耐低盐坛紫菜品系(DY-1),于2010—2013年在芦潮港海区开展了生产性栽培试验.2010—2011年度试验栽培面积为0.2 hm2,获得了初步成功;2011—2012和2012—2013两个年度试验栽培面积均为1 hm2,生产期分别为181 d和174 d,均采收了4...  相似文献   

13.
拟穴青蟹俗称青蟹,属甲壳纲、十足目、梭子蟹科、青蟹属,是我国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海洋渔业资源和海水养殖品种之一,广泛分布于我国长江口以及南方海域.浙江宁波、台州沿海的青蟹以生长速度快、肉质鲜美、营养价值高等特点而深受消费者欢迎.目前青蟹多来源于自然海区及室外的池塘养殖或室内抽屉式养殖.软壳青蟹是指处于刚完成蜕壳还未硬化阶...  相似文献   

14.
引进“杂交重组1号”与HMY2个坛紫菜品系,以本地龙沙种系为对照组,通过苗种培育、壳孢子采苗、海上栽培及采收试验,综合评估藻体生长、采收量、经济性状及柔韧性等因素,认为:HMY坛紫菜品系综合效果较好,可作为西湾滩涂坛紫菜栽培的主推品系之一。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由于坛紫菜养殖密度不断增大,中潮区适宜养殖面积有限,而且各地为了争抢紫菜早上市卖好价,海区采苗时间较适宜季节普遍提前10—15天,造成气温水温不适,风力弱,风向反南,附晨霜,海水营养盐严重缺乏等极不利的环境因素,减弱了坛紫菜体适应环境扰动和抗御病原体侵入的能力。海区采苗失败,紫菜体严重病烂等事故不断发生,紫菜养殖业备受挫折。 为使坛紫菜养殖业走出低谷,经多年探索,采取坛紫菜移动养殖法,人工造就良好环境,效果甚佳,产量产值提高一倍。 1993年,福建省福清市沙埔镇在下华海区对1600亩坛紫菜进行移动式养  相似文献   

16.
坛紫菜的细胞学观察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严兴洪  何亮华  黄健 《水产学报》2008,32(1):131-137
为了阐明雌雄异体紫菜减数分裂的发生时期,对坛紫菜生活史的各阶段进行了细胞学研究.用卡诺固定液(无水酒精:冰醋酸=3:1)分别固定室内培养的坛紫菜各生活阶段的活体材料,在明亮处放置数日使细胞褪色至白色.然后,先用铁矾苏木精染液对固定材料进行染色处理,再进行压片、显微观察和拍照记录.观察结果表明,精子囊细胞、叶状体营养细胞和2个细胞的壳孢子萌发体中的核相是单倍的,染色体数N=5;果孢子、丝状体细胞、膨大细胞和壳孢子的核相是双倍的,染色体数2N=10.精子囊细胞、果孢子和丝状体细胞的分裂是有丝分裂.在壳孢子萌发的第1次细胞分裂过程中,观察到了减数分裂的细线期、偶线期、双线期、终变期、中期和后期等;壳孢子萌发的第1次细胞其分裂结果导致了染色体数目减半.上述研究结果表明,在雌雄异体的坛紫菜生活史中,壳孢子萌发的初始分裂是减数分裂.  相似文献   

17.
坛紫菜在自然分类系统中属于红藻门、原红藻纲、红毛菜目、红毛菜科、紫菜属,在其生活史中具有2个明显的发育阶段,即叶状体阶段和丝状体阶段.叶状体是由丝状体放散出来的壳孢子萌发形成的,即日常食用的紫菜;丝状体是由叶状体放散出来的果孢子萌发形成的,多数在贝壳中生长.坛紫菜的育苗就是指叶状体成熟后形成的果孢子,通过采果孢子培育贝壳丝状体,丝状体在秋季成熟后放散壳孢子的过程.南日木平养殖场自2003年1月开始承担"坛紫菜优质纯系苗种培育技术研究"项目,现将技术总结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坛紫菜是我国浙江、福建沿海的一个主要浅海栽培品种,江苏省紫菜主要栽培品种是条斑紫菜,栽培面积15多万亩,由于栽培品种单一,亩产量及综合效益不高,有限的海区滩涂得不到充分的利用,条斑紫菜栽培筏架及加工机械设备有5~6个月的空闲时期。  相似文献   

19.
桡足类繁殖快,食性广。在花蛤、缢蛏、牡蛎等贝类土池育苗中,是一种十分棘手的敌害群体,因桡足类大量繁殖导致贝苗等种苗培育失败屡见不鲜。然而,将侥足类科学应用于坛紫菜苗的培育工作之中,变害为宝,它可以彻底清除苗壳表面附着的微型杂藻和其他附着物,随时保障坛紫菜苗正常的光合作用、发育生长,减少或免去繁琐的人工洗壳。既节约费用,又提高苗体质量,效果非常理想。多年来,我镇的锦城、下华、牛峰、八一、东陈等紫菜育苗单位均取得桡足类存坛紫菜育苗中应用的良好效益,技术环节日趋成熟,推广应用4000平方米,一致认为桡足类充当了坛紫菜育苗的忠实清洁工和守护神,是任何人工都无法与之比拟的。现将技术要点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20.
骆其君  龚小敏 《水产科学》2004,23(10):16-17
紫菜在我国水产养殖业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成为沿海渔民经济重要来源。在长江以北栽培条斑紫菜(Porphyra yezoensis),长江以南以栽培坛紫菜(P.haitaneus/s)为主。浙江省的坛紫菜栽培已经有30多年的历史,一直存在着产量、质量和经济效益不稳定现象,其中,能否提供优质的种苗是关系到栽培成败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