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代建波 《农技服务》2011,28(3):291-291
介绍了油菜病毒病的病原、发病规律、发病症状和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2.
该文分别介绍了油菜主要病虫害油菜菌核病、油菜霜霉病及油菜病毒病(油菜蚜虫)的侵染过程、发病症状及发病原因,并从农业措施、药剂防治两方面概述上述油菜病虫害的综合防治策略,以期为科学防治油菜病虫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周仕成 《农技服务》2011,28(5):641-641
介绍了油菜病毒病的病原、发生规律、发病症状和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4.
秋冬之际应注意防治油菜病毒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油菜病毒病又称油菜花叶病,它是影响油菜生产的严重病害,一般病田减产 10%左右,重病田减产可达 20%~ 30%,油菜发病愈早,损失愈重.苗期发病后,生长发育受到严重破坏,植株矮化,皱缩畸形,逐渐枯死,不能开花结荚,受病较晚的能部分开花结荚.油菜病毒病从苗期至角果期均可发病,但不同类型的油菜症状表现有差异,应注意识别:白菜型及芥菜型油菜发病表现为`花叶',故有花叶病之称.苗期发病先从心叶的叶脉基部开始,沿叶脉两侧褪绿,呈半透明状,以后发展为典型的花叶,并有皱缩现象,病重的植株显著矮化变小.抽苔期发病,苔茎缩短,歪曲,花及荚果密集着生.…  相似文献   

5.
油菜病毒病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介绍了油菜病毒病的发病症状与规律,提出了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6.
由于受2006年油菜苗期蚜虫为害.2007年油菜病毒病在桐庐县局部地区重发。产量损失较大。油菜病毒病已成为当前我县油菜重要病害之一。根据我们对桐君街道琅苑村的调查,该村有10%左右油菜面积遭受病毒病为害,严重田块株发病率达1/3强,产量损失在5%-30%之间,发病品种以秦油7号为主。病毒病发生症状主要表现为:前期叶片皱缩、植株偏小,  相似文献   

7.
油菜病毒病的识别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郎强 《现代农业》2009,(3):35-35
油菜病毒病是油菜生产中发生最为普遍的一种病害.从苗期发病,影响油菜一生,尤以白菜型品种为重。  相似文献   

8.
油菜,又叫油白菜,苦菜,是十字花科植物油菜的嫩茎叶,原产我国,颜色深绿,帮如白菜,属十字花科白菜变种。一、油菜病毒病一般年份发病率为5%~20%,重发年份高达50%以上,致使油菜减产5%~30%,严重的达70%以上,发病重的植株枯死,同时还导致油菜籽品质降低。1、危害症状苗期至角果期均能发病,不同类型油菜发病症状差异  相似文献   

9.
一、病毒病 又称花叶病、缩叶病,主要由蚜虫传染病毒引起.白菜型或芥菜型油菜发病时,叶脉透明,叶色黄绿相间,呈现明显的花叶症状,成株期植株畸形,严重时叶片皱缩,植株矮小,抽薹前枯死;甘蓝型油菜发病起初在新叶上出现针头状透亮小点,以后发展为近圆形的黄斑、枯斑,病叶枯黄时,斑点仍清晰可见,严重时茎上往往产生水渍状褐色至黑褐色的枯死条斑,病荚弯曲,重病株往往早期枯死.  相似文献   

10.
1西葫芦病毒病的症状表现西葫芦病毒病又称花叶病,在西葫芦各个生长期都可发病.症状表现主要有花叶型、皱缩型和混合型三种: 1.1花叶型是最为常见类型.  相似文献   

11.
<正>控制油菜病虫害的发生,对于油菜正常生长,达到稳产、高产具有重要的意义。下面笔者根据生产实际将经常见病害症状及防治技巧介绍如下:一、病毒病1、症状识别:油菜病株出现系统型枯斑,老叶片病早,症状明显,后传到新生叶上。初发病时叶片产生针尖大小透明斑,后扩展成近圆形2~4 mm黄斑,中心呈黑色彩褐色枯死斑,坏死斑四周油渍状。菜薹上出现紫黑色梭形至长条形病斑,且从中下部向分枝和果梗上扩展,后期茎上病斑多纵裂  相似文献   

12.
家蚕病毒病的识别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太兴 《农技服务》2009,26(8):110-110,113
介绍了家蚕病毒病(即体腔型脓病、中肠型脓病和病毒性软化病)的发病症状、病程、传染途径,并提出了家蚕病毒病的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3.
油菜病毒病的症状及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病毒病是油菜栽培中发生普遍且危害严重的一种病害。一般发病率 10 %~ 30 % ,严重者高达 70 %以上。致使油菜的产量下降 ,品质变劣 ,含油量降低。1 症状识别1.1 甘蓝型油菜病毒病叶片症状以枯斑型为主 ,也有黄斑型和花叶型 ,枯斑和黄斑多发生在老龄叶片上 ,逐渐向新叶扩展。前者为黑色透明小点 ,继而扩展为 1~ 3mm枯斑 ,中心有一黑色枯点 ;后者成 2~ 5mm淡黄色或棕黄色 ,圆形或不规则形斑块 ,与健全组织分界明显。花叶型症状与白菜型相似 ,支脉表现明脉 ,叶片成为黄绿相间的花叶 ,有时出现疱斑 ,叶片皱缩。在茎秆上有明显的黑褐色…  相似文献   

14.
<正>湖南油菜主要病害有菌核病、霜霉病、病毒病等。近年来,油菜根肿病在全省由零星发病到局部蔓延,给油菜生产、扩面、增效带来潜在的威胁。一、菌核病菌核病在湖南省油菜产区普遍发生。在苗期发病较少见,主要以花荚期发病为主,近年来,蕾薹期病害也较常见。1.危害症状(1)蕾薹期感病:油菜薹茎基部形成褐色病斑,后期长满白色絮状菌丝(图1),有的在表面或内部产生黑色菌核。  相似文献   

15.
王璞 《河南农业》2011,(5):31-31
露地栽培茄子时,病毒病常普遍发生,对生产产生较大威胁。发生病毒病一般减产30%左右,严重地块可减产60%~70%。一、发病症状及原因(一)茄子病毒病常见的3种类型症状1、大型轮点型。叶片产生由黄色小点组成的轮状斑点,有时轮点也坏死,有时一株上出现一种类型的症状,有时几种症状同在一株上出现,引起落叶、落花、落果,严重影响茄子的产量与质量。2、花叶型。整株发病,  相似文献   

16.
一、辣椒病毒病(一)症状辣椒病毒病又叫花叶病、疯病.发病症状通常有两类:花叶型和环斑型。花叶型发病初期表现为上部幼叶叶脉褪绿,以后叶片皱缩,叶型变小而窄,呈畸形,并出现花叶,严重时植株萎缩,叶小而丛生,果实小而发硬,病株果实呈深绿和浅绿相间的花斑,有疣状突起。主要由黄瓜花叶病毒寄生引起。环斑型发病初期表现为上部幼叶  相似文献   

17.
为探明三七病毒病症状类型及危害情况,本研究到文山、砚山、邱北、马关4个县(市)11个乡(镇)七园,采取平行线取样调查法和加权平均统计法,对三七病毒病症状类型及发病率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依据病害症状表现不同,将文山地区三七病毒病症状划分为7种类型,即:皱缩型、褪绿型、花叶型、麻点叶斑型、驴耳型、丛顶型、复合型;皱缩型病毒病症状广泛存在于文山州各三七产区,2011,2012和2013年的平均发病率分别为6.56%,2.21%和14.21%;褪绿型、花叶型在三七产区七园有少量发生,平均发病率分别在3%和1%以下;麻点叶斑型在三七产区七园均有发生,部分七园发病率达11.42%;驴耳型在三七产区七园时有发生,其中透光率高的七园发病较重;丛顶型仅部分七园发生,3年调查平均发病率均在0.5%以下;复合型症状多出现在二年生、三年生七园,个别七园发病较重。可见,三七病毒病症状虽复杂多样,但以三七皱缩型病毒病的危害为主,且近几年呈上升趋势,在三七生产上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8.
石河子加工辣椒病毒病的初步调查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石河子加工辣椒病毒病发病情况以及发病影响因素,有效地指导生产实践.[方法]采用五点法对石河子加工辣椒病毒病发生发展、症状类型、发病率、病情指数及影响因素进行调查,用邓肯式方差分析对发病率及病情指数进行差异显著性分析.[结果]2013年石河子加工辣椒病毒病从6月下旬开始发生,至8月下旬达高峰期;症状类型可归为4类:花叶型、黄化型、坏死型、畸形,其中花叶型最普遍,其次为坏死型;调查的6个加工辣椒种植地病毒病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分别在14.5;~ 64.4;和9.0~41.5,且差异显著;不同品种、播期、栽培方式及有无防虫网的加工辣椒病毒病发病率及病情指数差异明显.[结论]加工辣椒病毒病在石河子普遍发生,不同地方发病程度不同,且差异显著.不同品种、播期、栽培方式及有无防虫网与加工辣椒病毒病的发生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9.
露地栽培茄子时,病毒病常普遍发生,对生产产生较大威胁。发生病毒病一般减产30%左右,严重地块可减产60%~70%。一、发病症状及原因(一)茄子病毒病常见的3种类型症状1、大型轮点型。叶片产生由黄色小点组成的轮状斑点,有时轮点也坏死,有时一株上出现一种类型的症状,有时几种症状同在一株上出现,引起落叶、落花、落果,严重影响茄子的产量与质量。2、花叶型。整株发病,叶片绿黄相  相似文献   

20.
循化县油菜主要病害的发生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油菜是循化县的主要农作物之一,通过对当地油菜主要病害的实地调查及研究,介绍了油菜霜霉病、病毒病、菌核病等主要病害的发病特征及发生规律,总结分析了油菜病害的综合防治技术,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