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社会的发展,河道的破坏和污染问题也越来越严重,河道污染的主要原因是底泥内部出现内源污染,河道底泥组成复杂,容易受到重金属、有机物和氮磷等物质的影响和污染.现阶段,河道底泥修复与处理的方法分为原位修复和异位修复,原位修复中使用的生物、化学、物理等方法具有可持续发展的优点,异位修复是目前应用频率较高的处理技术.主要分析...  相似文献   

2.
指出了固化稳定化技术是当前处理污染河道底泥中重金属的一种重要方法。综述了目前常用的水泥、石灰、火山灰质混合材料、化学药剂4种固化稳定剂的主要成分、固化稳定化机理、处理效果,对比分析了各种药剂的优缺点。同时,对固化稳定化技术在重金属污染河道底泥修复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提出了修复基础上的资源化利用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3.
简述了目前土壤及地下水中常见的六价铬修复技术,根据河北某电镀厂六价铬的污染现状及周边环境条件,选取原位修复模式,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土壤和地下水修复技术的筛选,最终选择地下水修复方法为地下水循环井技术,土壤修复方法为原位还原技术。  相似文献   

4.
张彪 《绿色科技》2022,(2):86-90
黑臭水体反弹是黑臭水体治理过程中的一大难题,为研究如何彻底消除黑臭水体,防止黑臭水体反弹,在原位治理前提下,采用磁絮凝技术去除污染物,降低水体黑臭程度;然后通过新型碳纤维生态水草耦合纳米曝气技术持续改善水质进行了实验,结果表明:底泥改良后可以有效抑制底泥污染物释放,磁絮凝技术对黑臭水体的污染物削减具有显著效果,对黑臭水...  相似文献   

5.
指出了土壤的石油烃污染问题已成为全球面临的重要环境问题之一,在分析土壤石油烃污染危害的基础上,介绍了目前修复石油烃污染土壤的技术,包括物理修复、生物修复和化学修复等,并对各种技术的修复原理、优缺点及适用范围进行了综述。其中,原位化学氧化技术是修复城市保留建筑内的石油烃污染场地有效的技术之一,以上海市的工程实例对高压旋喷注射法在城市石油烃污染场地的原位修复过程中的应用情况进行了论证。  相似文献   

6.
指出了原位钝化技术以其诸多优点被频繁的应用于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钝化剂的选择是该技术的核心和关键。就目前不同种类钝化剂的优缺点展开了综述,旨在为原位钝化修复剂日后的使用与研究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7.
指出了随着工业化的发展,我国多数城市河流受到比较严重的污染,严重影响了生态、景观和居民的健康生活。通过对生态修复工程的工程段与非工程段的对比实验,研究了生态修复工程对于原位硝化活性、反硝化活性的影响,同时联系水体中硝态氮和总氮的变化,揭示了生态修复工程对于城市内河微生物的脱氮效果。实验结果表明:生态修复工程通过曝气、人工水草等措施,得工程段的硝化活性和反硝化活性都得到了增强。工程段水样和泥样的硝化活性分别比非工程段高出26%和18%,反硝化速率分析可知工程段泥样的平均硝化速率为水样的5倍,非工程段泥样的平均硝化速率为水样的4.6倍,工程段底泥的平均产气量为非工程段的3.7倍。对比水样硝态氮和总氮的检测结果,发现非工程段水体中的硝态氮含量为工程段的17.6倍,且工程段水样的总氮浓度比非工程段水样下降了34%。说明了生态修复工程提高了河道本源微生物硝化/反硝化能力,对于城市内河原位脱氮具有较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8.
以汕头市某电子垃圾拆解活动影响的河道为研究对象,沿河道中线间隔50 m采集表层底泥样品,检测分析其重金属含量,研究底泥重金属污染特征并综合评价了其生态风险。结果表明,参照GB4284—2018中的A级污泥产物标准,调查区域河道底泥主要受到镉、铜、砷、镍、铅、锌等重金属污染。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评价结果表明,河道底泥重金属总体呈重度污染。潜在生态危害指数范围为132.60~5 668.65,平均值为1 982.97,总体生态风险为极高风险,亟需开展河道底泥的生态修复工程。  相似文献   

9.
指出了城市黑臭水体是严重的水环境问题,破坏了生态环境,危害着人类健康。城市黑臭水体整治整治和治理工作涉及范围广,系统性强,模式比技术更重要。治理工作应根据不同地方的水文水质特征、治理目标以及治理阶段,采取相应的治理技术。黑臭水体的治理方法包括化学法(费用较高且存在二次污染)、物理法(费用高)、生物法。一些研究表明:物理化学方法与生物法相结合处理污水具有较好作用。主要提出了物理修复与生物修复技术相结合的底泥处理技术,以及生物修复技术中的坑塘存余污水处理工程技术方案,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化学淋洗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指出了土壤的重金属污染已成为环境污染的重大问题,土壤修复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已经成为一个热点。针对我国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概述了化学淋洗修复技术,包括原位化学淋洗技术和异位化学淋洗技术,并分析了影响其修复效果的因素,着重介绍了主要的淋洗剂及其研究进展,针对化学淋洗技术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其今后研究的重点,以期为土壤重金属污染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垃圾填埋场分类,填埋场渗滤液的产生及处理方法,填埋气的产生及利用方式。分析了我国现存的垃圾填埋场现状及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针对垃圾填埋场进行修复的两种技术:原位好氧修复以及异位开采修复,通过实际案例阐述了垃圾填埋场的好氧修复处理的工艺流程及该项技术在国内外的成功案例,以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聂衍韬  黄聪 《绿色科技》2022,(2):130-133
为了探究镉(Cd)污染土壤原位修复中细菌物种多样性及其群落结构特征,采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对不同土壤修复剂处理后土壤的细菌群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土壤修复剂的处理会影响土壤细菌群落的多样性及其组成.土壤中主要优势菌门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18.99% ~35.79%)、放...  相似文献   

13.
对潼湖湿地水体水质生态修复提出了一套包括退田/塘还湖、重塑湖底、控制和拦截污染源、修复底泥、清除凤眼蓝Eichhornia crassipes、净化水体和重建水体内外循环等步骤的可行性措施,旨在为改善潼湖地表水的水质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4.
以上海某重金属污染场地为例,阐述了利用压密注浆-原位固化修复技术代替传统的基坑开挖异位修复技术的可行性及优越性,并详细研究了压密注浆技术应用于案例中的工艺参数及孔位布设情况。经效果评估显示:所有土壤样品的目标污染物浸出值远低于验收监测标准值,修复区域内土体的抗压强度高于周边土体的抗压强度,渗透系数小于周边土体的渗透系数,不仅能满足场地的修复要求,同时还能满足后期的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5.
植物对土壤Cd、Pb污染的修复与抗性机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土壤重金属污染呈现扩大趋势,其中Cd、Pb污染尤为严重。重金属污染治理方法虽有很多,但各有利弊。传统的物理和化学治理方法存在花费高、操作难、容易破坏土壤理化特性和干扰土壤生物多样性等问题。近年来,植物修复技术逐渐被人们所认知和重视,它具有原位修复、廉价、对环境友好等优点。文中从重金属Cd、Pb对植物的影响、植物修复技术和植物抗性机理3个方面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展望今后的发展方向,以期对未来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技术和基础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原位生物修复技术已成为生态环境保护最有价值的生物修复方法,因而驯化和培养具有高效降解性能的微生物成了国际研究的热点,并形成了一个环境微生物菌剂的新兴市场。养殖水、景观水和饮用水中亚硝酸盐的积累和对人和动物毒性正引起重视,水中亚硝酸盐的原位生物修复正成为最热门的话题。水环境中亚硝酸盐氧化菌主要是指硝化杆菌,能高效率转化亚硝酸盐,因亚硝酸盐氧化菌的分离、纯化和培养较困难,生产工艺一直未能攻克,本专利攻克了筛选、富集、分离、培养和保存等难关,建立了规模化生产高活性、高稳定性亚硝酸盐氧化菌的生产工艺,提供商品化的产品,与目前已掌握的国内外同类商品相比,无论性能和成本皆处于领先。  相似文献   

17.
涂料在长期使用过程中会因环境因子、物理损伤或其他因素导致涂层内部产生微裂纹,降低其保护性能,从而影响使用期限、增加经济成本。为了修复裂纹或损伤,应用于涂料中可进行自修复的微胶囊技术成为了现在热门的研究方向。笔者首先根据囊芯材料不同,归纳了几种常见的自修复体系,并对各体系目前的研究进展、微胶囊制备原理以及未来发展等方面进行了总结。微胶囊型自修复体系主要包括双环戊二烯-Grubbs固化剂体系、环氧树脂芯材微胶囊自修复体系、异氰酸酯微胶囊自修复体系、干性油微胶囊自修复体系、极性溶剂芯材自修复体系、硅氧烷自修复体系和硅油型自修复体系等。现阶段自修复涂料的研究主要针对制备过程中的工艺因素优化,部分自修复体系在涂料领域实现广泛应用还比较困难。对制备微胶囊的常见方法进行了介绍,主要包括界面聚合法、原位聚合法、溶剂挥发法,需根据微胶囊应用领域、性能要求、成本和生产规模等因素共同决定制备方法。论述了微胶囊自修复技术在木器涂料、颜料和纺织印染,以及建筑、航空航天和船舶涂料中的应用,发现微胶囊技术研究应用越来越趋向专业化。最后,对微胶囊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如优化现有自修复系统、改性微胶囊提升其修复作用等。  相似文献   

18.
测定了淮南潘集矿区底泥中Cu、Zn、Cd、Hg的浓度,分析了重金属在底泥中的空间分布特征,采用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评价了底泥中重金属污染程度,结果表明:底泥中Cu、Zn、Cd、Hg空间分布与周围环境密切相关,Cu和Zn轻微污染,Cd和Hg中等-强污染。  相似文献   

19.
指出了原位钝化修复技术能够满足我国土壤轻微、轻度重金属污染的治理要求,在以硝酸-高锰酸钾改性纳米碳黑(OBC)为钝化材料的盆栽试验中,其结果表明改性纳米碳黑可以降低土壤中重金属Cd2+的有效态,并且与植物一起促进钝化效果,从而验证了该技术的实际可行性。然而,钝化稳定性的研究是目前所欠缺的,尤其是钝化的长期稳定性研究,因此,对此展开了讨论。  相似文献   

20.
林地水源污染关系到整个自然保护区内生物的生存与发展,为保护水源水质开展了水源污染修复及防治策略研究。以某自然保护区内的一处水源地为例,采集试验所需的原水,在选取试验试剂和设备的基础上,确定4项水质分析项目和对应的检测方法。通过壳聚糖微球+活性渗滤反应墙、原位投菌技术来修复水源,通过人工湿地和人工增氧来实现污染防治。结果表明,修复策略实施后,各项水质指标表现越来越好,林地水源中浮游生物数量和叶绿素a含量逐渐上升,重金属综合污染指数和高锰酸盐指数逐渐下降,修复策略起到了应有的净化效果;防治策略实施后,前1~3 d内4项水质指标的表现仍在继续提升,之后出现小幅度下降并最终维持在一个较为平稳的水平,说明防治策略基本维持住了修复策略的实施效果,起到了应有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