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桑洲茶叶主导产业示范区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入手,指出示范区休闲观光的发展应以产业的提升为基础,以生态环境的保护为支撑,以历史文化的复兴及现代文化的发展为着力点,进行多样化经营,打破相对单一的经营模式,带动示范区多产业的共同发展。同时通过桑洲茶叶主导产业示范区的规划设计实例,讨论出基于休闲观光的茶园提升改造设计原则,探求在茶园提升改造设计过程中如何将休闲观光的发展与茶叶生产、生态环境保护、地域特色文化等进行科学合理的整合,创新出集茶产业可持续发展、休闲观光和保护生态环境于一体的,具有鲜明特色的新型生态产业园。  相似文献   

2.
生态观光茶园是现代休闲农业的一种形式,在经济大发展的今天,生态休闲观光已然成为现代人出游的首选。目前休闲观光茶园旅游活动正在全国各地如火如荼地开展,但在观光茶园快速发展的同时,茶园生态景观在设计方面也遇到了瓶颈。在此背景下,在总结目前生态观光茶园景观设计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以广西苍梧县天洪岭六堡茶生态茶园景观设计为例,从项目背景、总体设计、功能分区等方面,对该生态茶园的自然、人文景观设计进行分析,旨在为当前我国生态茶园设计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3.
茶文化景观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琛 《现代园艺》2014,(13):79-80
<正>众所周知,茶园发展带来的首先是农业生产价值,最直接最可观的农业经济效益。但仅仅只从农业经济考虑必定片面不完整,还有更重要的社会效益,景观生态效益[1-5]。人们漫步在大自然生态茶园中,尽情体验茶园之美,而茶园的美就具体表现在其园相之美、茶树之美、文化之美、体验之美和人造自然景观之美等。将茶园生产和旅游休闲结合后,生态、经济、社会都能得到很好的效益。其中,生态观光茶园的建成能带动当地财政收入和解决广大茶农的经济来源,带动当地的茶叶产业得到健康持续发展,就小城市乡镇来说,还可以拓  相似文献   

4.
曾莉 《中国食用菌》2020,(3):204-206
在以食用菌资源为特色的基础上,对食用菌产业的生态观光、旅游休闲等功能进行深度剖析,利用食用菌产业与地方旅游进行紧密融合,实现食用菌产业链条的延伸。通过旅游开发方案的推广让更多人认识食用菌,创新旅游产业发展,使食用菌与旅游产业协调发展,促进当地经济水平增长,打造绿色、和谐的产业发展局面。  相似文献   

5.
观光果园的作用与建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海山 《河北果树》2006,(3):31-31,33
近年来,随着生态旅游业的发展,各类以休闲旅游为主旨的观光果园不断涌现,既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也提高了果园的经济效益。所谓观光果园是指利用果园景观、果园周围的自然生态及环境资源,结合水果生产、产品经营活动,为人们提供休闲观光的一种水果经营形态,是结合水果生产、生  相似文献   

6.
生态梨园的观光优势及建设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观光梨园具有观赏价值高、采摘时间长、管理方便、收益高、利于生态建设等优势。本文分析了生态梨园的园地选择、科学规划、优良品种的选择、科学定植、土肥水管理等措施,提出了严格按照果品质量安全规定操作等科学建立采摘梨园的建议,以打造集生态、休闲、观光、旅游为一体的生态观光果园景区,实现生态梨园的多样化、优质化及娱乐化,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洪雅正容白茶园坐落于四川省洪雅县槽渔滩,这里是省级风景名胜区,临水观山、风景秀丽,茶园以白茶种植为主要发展方向,是一座现代化的茶叶生产合作社。洪雅正容白茶园不仅以茶叶生产为主要业务,其更是一所现代化的观光茶园,游客能够在茶园中感受茶文化,观察茶叶种植和生产过程,感受四川地区独有的自然风光。围绕这个建设目标,正容白茶园的总体规划设计需要综合考虑茶园的多种用途需求,在基础建设方面投入更多精力。同时,将自然风光、茶叶生产、茶文化传承等多种元素结合起来,实现茶园的全面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观光茶园是以茶业活动为基础,茶业与旅游业相结合的新型生态农业观光旅游项目,这种新型生态旅游形式满足了当代消费者对回归自然和休闲娱乐的迫切需求,在我国有着巨大的发展前景。以我国观光茶园景观为例,详细分析现阶段观光茶园景观设计中存在问题,提出几点相应的对策与建议,旨在为今后我国观光茶园景观设计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9.
食用菌具有营养食用价值和药用保健作用,符合现代消费群体对健康养生的追求。立足特色鲜明的食用菌资源,深入挖掘食用菌产业的生态观光、旅游休闲、文化传承功能,有效融合食用菌产业与地方旅游产业,拓展食用菌产业链条。食用菌主题的生态休闲旅游资源在传承与发展菌类历史文化和助推食用菌产业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以旅游产业带动食用菌产业扩大,带动周边乡镇新农村建设,打造绿色、和谐、经济发展的良好局面,实现经济、资源和生态效益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10.
乡村旅游不仅具有农业生产性功能,还具有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人们提供观光、休闲、度假等生活性功能。文章浅析了乡村旅游景观规划的要点。  相似文献   

11.
休闲观光农业是在传统农业和高科技农业基础上,与现代旅游业相结合而形成的交叉产品,具有以休闲观光功能为主,生产、生活与生态相结合,集体闲观光、购物、娱乐、健身、饮食、住宿等多种服务为一体的新型生态产业.休闲观光农业的兴起和发展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人类遭受城市环境恶化与生态环境破坏的双重压力下"返璞归真"的必然结果.我国在发展休闲观光农业方面有很好的条件,而城市连接地带发展休闲观光农业,优势更为明显.文章以湖南西部塘湾镇为例,对城市连接地带乡镇发展休闲观光农业的优势、功能,以及健康发展等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2.
毕升 《西南园艺》2014,(4):61-62
分析发展生态观光茶园的意义,剖析重庆市云阳县发展生态观光茶园的优势和劣势,提出“强化政府管理机制、充分发挥区域优势、培育主体扶名扶强、着力打造营销品牌、制定产业扶持政策”等5条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3.
刘聪 《中国果菜》2015,(1):68-72
答读者来信刘老师,您好!您的《"乡"约中国-刘聪教授休闲农业100题解读之果菜篇》专栏我已经拜读。有几个问题想请教您。1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关系,我查了相关定义:"乡村旅游是以旅游度假为宗旨,以村庄野外为空间,以人文无干扰、生态无破坏、以游居和野行为特色的村野旅游形式。休闲农业是利用农业景观资源和农业生产条件,发展观光、休闲、旅游的一种新型农业生产经营形态。"那是否可以理解为,休闲农业是一种特殊的农业生产经营  相似文献   

14.
关于发展观光果园的几点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观光果园是指利用果园景观、果园周围的自然生态及环境资源,结合水果生产、产品经营活动、农村文化及果农生活,为人们提供休闲观光的一种水果经营形态;是结合水果生产、生活与生态三位一体的果园,在经营上表现为集产供销及旅游休闲服务等三级产业于一体的水果产业发展形式。  相似文献   

15.
丰城市具有发展观光休闲农业的优越条件。发展观光休闲农业一要突破旧观念,充分认识到观光农业是市场规律发展的必然;二要加强交流与合作,提高观光休闲农业的管理和经营水平;三要合理规划,突出特色,结合当地农产品特色,将发展观光休闲农业与发展旅游有机结合起来;四要加快先进农业技术的引进,提高观光休闲农业的科技含量;五要把发展观光休闲农业与深化农业体制改革,培育和发展各种形式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和农业流通中介组织结合起来,实现农业生产、旅游观光一体化,使农民真正获得实惠,为农村经济发展增添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16.
旅游观光果园,顾名思义:是集园林、旅游、果园于一体,观光、休闲、体验相结合的综合概念,将生态、经济、科普、休闲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它具有生产、休闲、教育、观光、生态效益、文化旅游的综合功能,是人们对生态和自然认识的一种回归,能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的高度统一,适应新时代人们的要求。本文通过实践考察分析,阐明观光果园是集观光旅游、农业生产和景观营造于一体的园林艺术体现。本文重视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对现有的观光果园的景观现状进行了广泛的调研、亲身的体验和细致的考察,获取到详实可靠的第一手资料。  相似文献   

17.
建设观光果园的条件和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孟秀玲  王孟 《果农之友》2013,(8):17-17,34
观光果园是在城市化条件下,现代旅游文化中出现的一种新型产业。是指以果树的观赏特征及生产经营为基础,以必要的园林景观、休闲设施或餐饮住宿为配套,以农村文化及农家生活为背景,集果品生产、休闲旅游、观光体验、科普示范、娱乐健身于一体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乡土风情和果业生产相融合的场所。它最显著的特点是以果树  相似文献   

18.
<正>休闲观光果业是基于对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所形成的一种新型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其依托果园景观、自然资源,依照农林牧渔生产、农村人文风情、农家自然生活,经由规划设计、建设,为人们提供集休闲、观光、娱乐、度假、购物、健身等于一体的一种农村生产经营活动。在各式各样的乡村旅游项目中,休闲观光果园越来越为广大游客所重视青睐。开展好休闲观光果业规划建设工作,可促进乡村旅游的有序发展,而乡村旅游的不断发展,则可促进提升休闲观光果业的档次及效果。2018年1月由柳  相似文献   

19.
利用森林资源打造生态观光为一体的旅游产业,发展生态价值,扩大生产效益的智慧产业,用富有创新的形式,刷新人们对现代旅游产业的认识,根据大河北乡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自然景观等方面,有针对性地阐述了特有的生态群体,提高建设生态旅游产业,打造出集娱乐观光一体的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20.
谭莉  费文美 《中国食用菌》2019,(7):I0064-I0065
休闲农业旅游,亦可简称为休闲农业(以下均简称为休闲农业),是由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业组合而成,属于产业相融合下的交叉性产业,利用农业生产条件和农业景观资源,为游客提供休闲观光、度假游览等服务。休闲农业最早发源于欧洲的意大利,1865年意大利成立了首个全国性的农业旅游协会--“农业与旅游全国协会”,自此休闲农业作为一个独立的产业登上市场舞台,已历经一百五十余年。目前休闲农业已成为欧美发达经济体的重要产业部门,意大利更是所有欧盟成员国中首个将农业旅游纳入法律体系的国家。我国休闲农业兴起较晚,上世纪改革开放以后,休闲农业的理念开始传入,于八十年代初开始起步,九十年代以来,特别是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之后,经济增长更为迅速,人民生活水平快速提升,休闲农业的发展也进入快车道,在较短的时间内,休闲农业即从最初单一的农家乐形式升级演进到现代农庄模式,由北京、上海等大型城市的周边扩散至全国各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