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桉树凭借其药用价值、经济价值与高适应性等优势,近年来在世界各地的种植范围不断扩大,成为了主要的人工林树种之一,但桉树人工林种植带来的生态问题也愈发严峻。本文基于这一现状,首先从土壤问题与生物多样性问题两个角度,对桉树人工林种植产生的生态问题进行阐述,并分析其成因,进而提出相应的改善措施,以推进桉树人工林的可持续经营。  相似文献   

2.
桉树人工林生态问题及发展思路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桉树作为一个快速成长的树种,在林业建设高速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着很重要的作用,提高监管能力,促进森林系统合理的循环和平衡,有利于桉树人工林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对桉树人工林的生态问题和发展思路进行探究,探讨桉树人工林的具体发展。  相似文献   

3.
安全管理是一项多环节、多对象的复杂工作项目,对于化工设备在运输、吊装过程中的安全性具有重要保护作用。基于此,本文首先对我国桉树人工林的采伐现状进行了简要阐述;其后,围绕履带式联合采伐机械、轮式联合采伐机械等方面入手,分析了当前联合采伐机械在短周期桉树人工林中的应用类型及发展趋势;最后,从基础效率、成本效率、其他效率三个角度入手,重点研究了联合采伐机械在短周期桉树人工林中应用的效率优势。  相似文献   

4.
蓝刚 《花卉》2016,(6):65-66
通过对广西公净水库水源区域成年桉树人工林及幼年桉树人工林土壤采样进行测定,并与该水源区马尾松林对比。结果显示,该水库库区三种林分土壤容重均不同,但都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而增加,容重最大的是成年桉树人工林,最小的是马尾松林;从土壤中含有的总N来看,马尾松林土壤含量最高,而成年桉树人工林含量最低;从水源涵养能力来看,成年桉树人工林最差,马尾松林最好,表明种植桉树人工林对水库生态有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5.
总结性提出了桉树人工林林分水平主要经营模式——连栽更新经营模式,介绍了包括造林地的选择、整地与株行距配置方式、造林密度的确定、造林时间的选择及定植方法、施肥和抚育等经营技术。  相似文献   

6.
为了提升桉树人工林的种植水平,实现森林系统的平衡与循环和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讨论了桉树人工林的生态问题及其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7.
为合理利用桉树人工林剩余物资源,缓解木腐型食用菌菌林矛盾,从6个木耳菌株中筛选出能较好适应桉树木屑培养料的3个菌株,并成功筛选出了3个木耳菌株的适宜桉树木屑原种培养料配方:桉树木屑60%、细木屑20%、麦麸17%、石灰1%、石膏1%、普钙1%,表明桉树木屑对某些木耳菌株的生长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其可选择性用于黑木耳菌株的原种生产。  相似文献   

8.
木材资源是社会发展中必不可少的,长期以来,人们不加节制的对森林资源进行乱砍滥伐,导致森林资源的面积迅速减少,也给人们造成了很严重的自然灾害。我国越来越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大量建设人工林。在进行人工林经营的过程中,应该遵循近自然的经营理念,在遵循自然规律的基础上,对人工林进行经营。基于此,本文对近自然森林经营理念进行概述,结合具体的实例分析了现阶段人工林实现近自然经营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人工林近自然经营的措施。  相似文献   

9.
广西是中国乃至亚洲最大的桉树种植地,人工林面积和蓄积量均居全国首位[1]。广西桉树主要用于加工生产人造板材和林浆纸。桉树木材在加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剩余物如树皮、木屑和边材等,这些剩余物的传统处理方式多以就地抛弃、焚烧或填埋等为主,既造成资源的巨大浪费,又严重污染环境。黑木耳又名红木耳、光木耳、云耳、木耳菇、川耳、黑菜等[2],是我国三大食用菌栽培品种之一,其年产量仅次于平菇和香菇[3]。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塞罕坝机械林场近几年人工林的调查和数据汇总情况,分析了华北地区人工林资源的现状和存在问题。为满足对人工林的多种功能,从强化人工林的可持续经营、优化林业管理措施和加强基层林区的科学研究等方面提出相关经营对策。  相似文献   

11.
以桉树、杨树和栎树3种人工林木屑为主料栽培玉木耳,比较3种木屑栽培玉木耳的总糖、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氨基酸等营养成分的差异和重金属铅、镉的含量.结果表明,3种木屑栽培的玉木耳营养成分含量存在明显差异,杨树木屑栽培玉木耳除了总糖含量略低于栎树木屑外,粗脂肪、粗蛋白、粗纤维和氨基酸含量均显著高于其他配方,桉树木屑栽培玉...  相似文献   

12.
作为我国南方种植面积最大的人工林树种,桉树具有种类繁多、适应能力强、生长速度快、经济效益佳等特点,并且在不同的生长环境中其体形也会产生较大的变化。近年来,其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但同时其病虫害的种类也逐渐增多,对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可持续发展产生了制约性影响。因此,本文主要对桉树人工林主要病虫害发生的种类及其防治措施展开了探讨,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彭海洪 《花卉》1991,(收录汇总):169-171
桉树在广东地区为人工林种植面积最大的树种,近年来频繁发生青枯病、紫斑病、黑翅土白蚁、油桐尺蛾等病虫害,给桉树种植产业发展带来了阻碍。结合地区桉树种植情况,对桉树病虫害的种类持续增加、低龄林受害大等发生特点展开分析,能够通过加强日常监测和营林管理降低病虫害发生率,并采取化学、物理等综合防治措施表面病虫害大面积传播,为桉树林健康生长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4.
本文阐述了桉树组培苗栽培过程中应注意的一般性问题,初步解决了进一步提高桉树组培苗造林成活率的问题,从而为其大规模、产业化经营提供一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采用国家检测标准规定的分析方法,分别测定桉树糠、桉树皮栽培的平菇和灵芝的铅、镉重金属含量,并结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 2762-2012)及《绿色食品-食用菌》(NY749-2012)对被测食用菌中的重金属铅、镉含量进行安全评价。结果表明,利用桉树糠、桉树皮栽培的平菇和灵芝的铅、镉重金属含量均未超出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且符合绿色食品(食用菌)的质量要求。不同品种和同一品种以不同栽培原料生产的食用菌铅、镉含量存在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16.
覃丽群 《花卉》2019,(10):180-181
在广西最主要的人工林树种就是桉树,并且种植面积居全国之首,在广西南宁种植面积也较为广泛。为了提高该区的桉树产量,科学的进行施肥管理是一个重要措施。要对肥料的品种进行研究,并且还要对施肥量、施肥次数进行研究,观察研究这些因素对桉树生长发育所带来的影响,分析出养分与桉树生长的相关性,并且分析出相应的符合实际情况的施肥技术。  相似文献   

17.
抚育间伐是人工林生产经营中的重要措施,本研究以利川地区马尾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结合不同的地形条件设置对照、轻度、中度和强度4种不同抚育间伐处理水平的8块样地,对间伐前和间伐5年马尾松人工林生长情况开展调查,结果表明,抚育间伐促进了马尾松胸径的生长、提高了马尾松种群的物种丰富度,各种多样性指数随着间伐水平的变化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18.
《花卉》2017,(20)
针对桉树容器育苗生产过程较复杂,对专业技术的理论掌握与实际操作较为严格的实际生产情况。对此提出笔者对桉树育苗生产的一些了解和认识。  相似文献   

19.
落叶松是小陇山林区目前营林主要树种之一,在阐述落叶松人工林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探讨了今后落叶松人工林可持续经营的途径与对策,为科学经营发展落叶松人工林提供理论基础与建议。  相似文献   

20.
营造桉树人工林,通过合理经营不仅可以缓解我国造纸纤维原料短缺的压力,还可以恢复南方红壤丘陵区的植被,有效遏制水土流失、生态环境恶化等一系列环境问题。本文介绍了南方红壤丘陵区的概况和巨桉在南方红壤丘陵区的利用价值,并从造林地选择、整地施肥、植苗、抚育管理等方面讨论巨桉的丰产栽培技术,旨在为巨桉在南方红壤丘陵区的利用提供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