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4无芒小冰麦对小麦黄矮病毒的抗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小麦黄矮病是世界性病害,凡种植小麦、大麦和燕麦的国家与地区均受其害。自6O年代以分,我国已先后发生7次中度至中度以上大流行,严重影响小麦生产。本病病毒是由麦蚜以持久性方式传播,治蚜防病很难达到预期效果,因而筛选鉴定麦类种质资源,选育抗病品种是防治小麦黄矮病经济有效途径。据国外报导,大麦具抗性基因,而小麦没有。因此试图把大麦抗性基因转移到小麦上,但至今尚未成功。我们自1983年以来,用堆测法在田间筛选鉴定了15000多份麦类资  相似文献   

2.
苹果绵蚜是国家规定的检疫对象。近年来随着苹果种植面积的扩大,地区之间苹果苗木及果实交易频繁,增加了苹果绵蚜传播扩散的机会。因此,了解其发生扩散的原因,加强检疫,探讨出综合治理技术以控制其为害,对保证苹果安全、稳定发展,促进销售,扩大出口是十分必要的。1发生扩散情况苹果绵蚜于1996年传入郑州市,1997年开始在个别县零星发生。由于认识不足、措施不力,苹果绵蚜曾一度迅速蔓延,波及全市1/3的县(市、区),重发生果园虫株率最高达81%~83.3%,严重威胁苹果生产安全。为遏止其迅速蔓延的势头,市植保植检站制定了严格的普查与控制措施,每…  相似文献   

3.
河南省苹果绵蚜发生现状及其防治对策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苹果绵蚜 (EriosomalanigerumHaus mann)在河南省的发生始于 2 0世纪 90年代初期 ,最早发现的地区是豫东地区与山东接壤的一些地方。经过近 1 0年的发展蔓延 ,该虫已在我省商丘、新乡[1] 、郑州[2 ] 、开封、焦作、洛阳等 6个地市、1 3个县区、4 0多个乡镇蔓延开来。从苹果绵蚜的分布特点来看 ,明显集中于交通主干线的两侧 ;从蔓延的趋势来看 ,明显呈自东向西蔓延之势 ,已开始威胁我省最主要的优质苹果生产基地———三门峡市。根据苹果绵蚜在各地市的发生情况 ,可将其发生区域划分为如下。常年危害区 :包括商丘市的民权、夏邑、虞城、宁陵…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苹果绵蚜侵入国内的百年史回顾,分析了入侵中国后苹果绵蚜种群传入、定殖、潜伏、扩散和暴发等几个阶段,剖析了自其检疫地位下降后的扩散蔓延趋势和进一步扩散蔓延的原因,给检疫性有害生物的检疫管理提出了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5.
苹果绵蚜(Eirosoma lanigerum Hausmann)是全国植物检疫对象,是果树类的重要害虫.该虫原产于美国,于20世纪初传入青岛、烟台.1989~1990年山东省植物检疫对象普查时,我市尚未发现该虫.近年来,随着苹果种植面积的扩大,地区之间苹果苗木及果实交易频繁,增加了苹果绵蚜传播扩散的机会,导致近几年苹果绵蚜在我市各县区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为控制其进一步扩散蔓延,探讨其综合治理措施,对保障全市果业生产安全,提高果品商品价值及外销信誉,扩大出口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6.
2套小麦鉴别寄主对我国代表性禾谷镰刀菌的抗性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麦类赤霉病是我国长江流域中、下游地区以及东北地区麦类作物的主要病害,近年来在黄河流域也时有发生,并有逐渐向北扩展蔓延之势。  相似文献   

7.
猪殃殃(Galium aparine)是世界性恶性杂草,广泛分布于欧、美、亚州温带地区,主要危害麦类作物。我国主要分布于长江及黄河中下游地区。近几年来在我省蔓延发展较快,已成为麦田两大主要害草之一。据估计,以猪殃殃为主的阔叶杂草达到防治指标的麦田约800万亩左右,若不加防除,每年造成支类损失估计有4亿斤。  相似文献   

8.
苹果绵蚜越冬调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苹果绵蚜Eriosomalanigerum (Haus mann)是苹果属果树的一种检疫性害虫 ,2 0世纪 50年代中后期曾对山东的苹果生产造成极大的危害 ,通过 1 956~ 1 959年的防治 ,基本得以控制。 2 0世纪 80年代后 ,由于放松了检疫 ,忽视了防治 ,特别是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 ,苹果种植面积在各地迅速增加 ,苹果苗木、接穗等繁殖材料的调运和往来更加频繁 ,给苹果绵蚜的扩散蔓延造成可乘之机。 2 0 0 0年在菏泽发现该虫。为开展好新发生区苹果绵蚜的综合防除和未发生区的疫情监测工作 ,我们在测定苹果绵蚜过冷却点的基础上 ,于 2 …  相似文献   

9.
玉米蚜 (Rhopalosiphummaidis (Fitch)食性较杂 ,主要危害玉米、高粱、麦类、旱稻等作物 ,但未见报道其危害水稻。2 0 0 0年 5月上中旬 ,作者在南郑县喜神坝乡东兴村发现玉米蚜严重危害水稻秧苗。全村受玉米蚜危害的水稻秧苗 2 5 6hm2 ,占该村水稻播  相似文献   

10.
云南贵州两省南美斑潜蝇的考察   总被引:31,自引:4,他引:27  
在云南和贵州考察确证,南美斑潜蝇已在当地定居危害。其成虫和幼虫破坏性极大,蚕豆、马铃薯和蔬菜幼苗常成片被毁,并危害麦类。该虫喜发生在温凉季节,我国多数地区都适于它的发生,必须抓紧防治和制止蔓延。  相似文献   

11.
香蕉束顶病毒(Banana bunchy top virus,BBTV)是香蕉(AAA基因型)和大蕉(AAB基因型)上最重要的病原物之一,在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中部和南部地区广泛分布。香蕉交脉蚜(Pentalonia nigronervosa)是其重要的传播媒介。  相似文献   

12.
棉蚜为害玉米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河北省廊坊地区玉米田蚜虫种类除了玉米蚜[Rhopalosiphum maidis (Fitch)]、禾谷缢管蚜[R.padi (Linnaeus)]、荻草谷网蚜[Macrosiphum (Sitobion) miscanthi (Takahashi)]和麦二叉蚜[Schizaphis graminum (Rondani)]等蚜虫外,还发现一种在玉米生长前期在下部叶片取食, 玉米生长中后期向植株中上部转移为害的蚜虫,经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证明该种为棉蚜,这是棉蚜为害玉米的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13.
2004年9月,我国广东省吴川市首次发现红火蚁(Solenopsis invicta)疫情,后经过调查发现,在广东省深圳市、惠州市、广州市和湖南张家界等也出现了红火蚁疫情,经过风险分析发现,我国长江以南地区为红火蚁疫情发生的高风险地区。同时自2005年3月以来我国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在广东增城、江苏张家港、江苏常熟等口岸从进境的废纸、原木、木质包装已多次截获红火蚁。我国已将红火蚁定为进境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和国内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对红火蚁进行防控。1红火蚁在美国的发生危害情况及防控措施到1953年美国农业部第1次正式调查时,红火蚁已扩散到美国南部的广大地区,取代了本地火蚁和入侵黑火蚁。目前,红火蚁在美国南部13个州建立了种群,被其占领的土地超过1.3亿hm2,每百万hm2土地上分布的红火蚁重量为18~35万t。据统计,在美国历史上有80多人因红火蚁叮咬而死亡,仅得克萨斯州因红火蚁危害造成的损失每年高达10亿美元,不包括医疗和生态环境方面的损失,美国一些电话和电子公司每年要花费几百万美元来防治红火蚁和更换被其损坏的电器设备,每年红火蚁对美国南部受害地区造成的总损失达50亿美元。1.1防控策略20世纪50年代,美国...  相似文献   

14.
水稻白叶病     
病害名称:Hoja blanca disease of rice。分布和为害:分布于南美洲北部和加勒比以及美国南部的大多数主要水稻种植地区。从30年代至今这一病害已严重流行过3次,50年代在哥伦比亚、古巴、委内瑞拉等地严重流行,造成许多田块全部失收。寄主:水稻、芒稗、马唐、千金子、小麦、大麦、黑麦等禾本科植物。  相似文献   

15.
自78年来,由于当家品种红嘴雁抗性减弱,加之气候等因子影响造成病毒病猖獗蔓延,一般发病率达40%,严重地块达100%,肇使济南地区豇豆减产一半以上,个别地块绝产。引起这一病害的主要毒源属于马铃薯y病毒组中的豇豆蚜传花叶病毒(CAMV)和黄瓜花叶病毒豇豆株系(CMV)单独或混和浸染。种子带毒是田间的初次侵染来源,介体菜豆蚜(Aphis laburni anct nec Kaltchbach)是田间蔓延的主要传播途径。  相似文献   

16.
《麦类作物学报》是由教育部主管、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和国家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专业性学术期刊,也是全国唯一的一份麦类作物专刊。主要刊载麦类作物(小麦、大麦、燕麦、黑麦等)遗传育种、生理生化、栽培管理、食品加工、产品贸易等方面有创见性的学术论文、领先水平的科研成果、学术报告、有新意的文献综述以及学术动态等。读者对象为国内外农业科技人员、农业院校师生及高级农业技术推广和管理人员。  相似文献   

17.
李一农  唐庚元 《植物检疫》1992,6(5):326-328
柑桔木虱是柑桔黄龙病的媒介昆虫,主要分布在广东、广西、福建、台湾等省(区)。近年在江西南部、四川南部、浙江南部、云南部分地区也有分布。1981年我省首次在湘南临武、宜章、郴县等地发现柑桔木虱。为了有效地防止柑桔黄龙病在我省的蔓延,确保柑桔生产安全发展,从1982年开始,我省对柑桔木虱的分布进行了调查,并以宜章县为重点对柑桔木虱的发生规律进行了系统观察和研究。现将结果分述如下,并试作分析。  相似文献   

18.
麦双尾蚜是一种世界性的麦类害虫。本文就小麦抗麦双尾蚜资源筛选、抗性机制、抗性遗传、抗蚜基因染色体定位及分子标记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9.
一、苏联植物检疫发展简史十月革命前,俄国的检疫立法仅限于防止某些昆虫,主要是葡萄根瘤蚜、棉铃虫与马铃薯甲虫等传入国内的法令。但就是这一些法令,也因国内没有检疫机构设施而不起多大作用。仅靠采取一些个别的、不及时的检疫措施是不能防止危险病虫害从国外传入俄国,也不能阻止其在国内的蔓延。  相似文献   

20.
海南水稻根结线虫病发生情况及防控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4年对海南晚稻根结线虫病发生和为害情况进行了调查,分别采集根际土壤和根系样本共192份,进行了分析和鉴定。结果表明,水稻根结线虫已在全岛扩散蔓延,南部市(县)比北部市(县)发生严重。各种土壤类型都可发生。稻桩期是水稻根结线虫虫源积累和侵染循环的关键时期。同时对苗期和成熟期的损失情况进行了调查,并提出了防治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