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研究了干燥时间、缓苏温度及缓苏时间对稻谷爆腰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干燥时间越长,干燥后72h爆腰率越高。缓苏可有效地抑制稻谷爆腰率,干燥50min后,40℃、60℃、80℃三种缓苏温度都可有效抑制爆腰率,使爆腰率降低88.6%。干燥90min后,稻谷水分含量为14.5%,40℃缓苏后爆腰率仍迭到了76%,80℃缓苏后爆腰率仅为8%,可见高温缓苏抑制效果更佳。缓苏温度越高,缓苏效果越好,提高缓苏温度可缩短缓苏时间。稻谷干燥时间延长,应相应地提高缓苏温度,增加缓苏时间。  相似文献   

2.
采用组合式立体通风系统、空气加热器和粮仓绿色处理机组成的新型移动式就仓干燥设备对平均水分16.5%的800多吨小麦进行就仓干燥处理。在干燥过程中,对粮食水分、粮食温度、粮食微生物和干燥后小麦的品质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在通风干燥过程中,降水均匀,最终平均水分为12.9%,没有出现过干或过潮现象,粮温正常。由于粮仓绿色处理机所产生的臭氧的作用,霉茵总数呈下降趋势,没有霉变粮和霉味出现。干燥后小麦品质良好。与同品种晾晒干燥的小麦没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3.
玉米就仓干燥试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移动组合通风系统进行了玉米就仓干燥试验,水分从15.3%降至14.2%,单位能耗2.66kw·h/1%·t,全仓水分由干燥前的很不均匀到干燥后分布相对均匀,保证了粮食安全,干燥成本低于人工晾晒,综合效益显著。根据实际通风效果将整个通风过程分为六个阶段,分析了移动组合通风各阶段的粮食温度变化和粮食水分转移规律。  相似文献   

4.
在高大平房仓内对堆高6m的4353t高水分小麦(入库平均水分14.5%).利用较大功率离心风机进行整仓分段通风就仓干燥。结果表明,第一阶段从开始入粮就进行上行压入式边入仓边通风处理,避免了高水分小麦在入仓过程申发热、霉变,给小麦降水赢得了时间。第二阶段采用上行压入式升温干燥,第三阶段采用下行吸出式表层干燥通风处理,整仓小麦平均水分降至12.4%。第四阶段采取下行吸出式均温通风处理,平均粮温降至25.9℃。经过四阶段的通风处理,达到了降水、降温、消除储粮安全隐患的目的,并保持了原有粮食品质,降低了保管费用,取得了良好的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决一般深层粮堆通风干燥中存在的水分垂直分层问题 ,开发了移动组合式立体通风系统 ,并应用该系统在江西南昌进行了稻谷通风干燥试验。试验原粮 15 33t,平均水分 17.4 %。从 2 0 0 3年 1月 2 5日到 4月 2 4日 ,利用地上笼风道通风 198小时 ,移动组合式立体通风 2 0 0小时 ,各层水分分别降低为表层 15 .3% ,上层 14 .7% ,中层 13.7% ,下层14 .4 % ,全仓平均 14 .5 % ,水分梯度小于 0 .6 % /m粮层 ,各层水分最大相差 1.6 % ,明显改善了水分的垂直分层现象。试验共耗电 190 6 8kW·h ,单位能耗 0 .37kW·h/kg水。干燥前后稻谷的发芽率等品质指标无明显变化 ,较好地保持了粮食的原始品质。  相似文献   

6.
通风干燥过程中的粮食水分转移规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王双林  郭红 《粮食储藏》2009,38(2):20-22
对粮食机械通风过程中的热质交换进行了细致和深入的探讨,应用热质交换理论分析粮食通风干燥中的温度变化和水分转移规律,避免无效通风和有害通风,并通过全开孔地板试验仓模拟试验验证了降温降水效应、粮食吸附滞后、各层粮食水分变化和干燥前沿推进规律。  相似文献   

7.
采用立体插管式通风系统,对平均水分16.6%±1.3%(湿基)、堆高7m的稻谷堆进行恒温(25℃±1.5℃)通风干燥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立体插管式通风干燥可以将整仓粮食水分降至14.2%±1.3%,水分分层现象明显改善,单位能耗为7.7kW·h/(1%H_2O·t),干燥成本较低。干燥后稻谷脂肪酸值、出糙率、整精米率依旧保持良好。  相似文献   

8.
以4年生鲜人参为原料,在高温灭菌锅内110 ℃蒸制2 h,鼓风干燥箱内设置温度分别为50、60、70 ℃,干燥12 h,如此重复炮制9次以制备黑参。通过测定黑参加工过程中的美拉德反应主要指标成分(还原糖、氨基态氮、类黑精、水分、多酚)的含量变化,确定黑参的适宜干燥温度。结果表明,黑参加工过程中随着炮制次数的增加,还原糖和多酚含量均呈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温度越高,还原糖和多酚含量先升高后下降的速度越快;氨基态氮含量逐渐下降,温度越高下降越快;类黑精含量逐渐升高,温度越高升高越快;含水量逐渐下降,温度越高含水量越低。干燥温度升高能加速美拉德反应褐变的进程,70 ℃的干燥条件优于其他两个温度。  相似文献   

9.
谷物热泵就仓干燥过程分析与探讨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利用谷物的传热传质以及干燥速率方程,建立了低温谷物干燥模型,分析了通风量、空气温度以及湿度对谷物干燥过程的影响.模拟了外界空气温度为15℃,湿度为60%RH时,常温通风、加热通风、以及除湿 加热通风三种通风方式对谷物干燥过程影响的情况,并进行了对比.研究表明,10 d稻谷降低2%水分的平均通风量约为30 m3·h-1·t-1,空气含湿量比空气温度对谷物干燥的影响要大,当谷物初始温度和水分含量比较大时,除湿与加热空气结合的效果比单独加热通风的效果要好得多,谷物初始水分含量和温度相对较低时,可以直接通风干燥.建议干燥初期采用除湿与加热相结合或直接加热通风,干燥后期可以直接通风.  相似文献   

10.
高大平房仓入库高水分晚籼稻谷通风降水试验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高大平房仓入库高水分晚籼稻谷,在粮堆达到设计堆高,并完全压住一个通风孔的风道后,采用离心风机压入式通风降水。其它通风孔照此法依次进行。选择气温在19~25℃之间、气湿〈70%RH时进行通风,能将16%以内的水分降到13.5%以内,并能达到保持储粮品质,保证储粮安全,节约费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杨军  杨卫民 《粮食储藏》2003,32(2):46-47,54
本文通过对几种测定玉米水分方法的比较,将微波干燥测水技术用于单个或小批量玉米水分测定中,所得测定结果符合国标要求。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袋式干燥水分变化和转移规律,提出调节风量、降低粮堆高度、免搅拌、控制干燥介质湿度的袋式干燥优化工艺,采用热泵加热器供热系数大于4,节能效果明显.研究表明,袋式干燥品质好、成本低,可以实现不同农户对不同品种、不同水分、不同质量粮食储藏在不同的干燥袋的同时干燥,满足不同农户的干燥需求.  相似文献   

13.
稻谷水分含量测定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稻谷经粉碎后测定水分含量方法的测定结果与稻谷真实水分含量存在较大的偏差,这主要是由于稻谷在粉碎过程有一定的水分丢失。本文采用130℃、19 h稻谷籽粒烘干法与稻谷粉碎后测定方法进行了实验比较,测定结果更接近稻谷真实值,偏差较小,准确度较高。  相似文献   

14.
高水分玉米微波干燥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多次实验结果显示:高水分玉米的含水量随微波加热时间的延长呈指数下降,试用M水分=A e^Bt(min)公式对其干燥过程进行数学模拟;在加热功率和加热时间相同时,间歇式干燥比连续式干燥降水效果好;耗电量相同时,用小功率微波加热器间歇式干燥比大功率加热器连续式干燥效果好。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高水分稻谷的袋式干燥工艺,降水效果以及爆腰情况。结果表明,袋式干燥作为两步分段干燥技术的第一步是可行的,在干燥的过程中不需倒袋就可获得好的降水效果,干燥品质好。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分析了粮食烘后出现夹生问题的原因,并提出了解决该问题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7.
高水分稻谷仓内干燥集成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将新收获21%以下水分的稻谷直接入仓,边入仓边利用地上笼通风系统干燥粮堆下层稻谷,入仓结束后,适时运用立管通风系统进行就仓干燥.稻谷水分由干燥前的17.5%降为干燥后的13.0%,干燥后各层稻谷水分相对均匀,霉菌带菌量及菌相、黄曲霉毒素B1均基本保持不变,较好地保持了稻谷品质.在干燥过程中,采用智能通风控制系统,适时控制风机和高效节能加热器的启停,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干燥效率,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8.
李刚 《粮食储藏》1999,28(6):29-31
在综合考虑储粮水分变化规律、干燥原理及粮食低温保管要求的基础上,选择适当时机吸入外界热空气并保持一定时间,待粮粒中水分汽化后,再用低温干燥空气转换出粮堆内的湿热空气,达到就仓干燥的目的。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简单、经济有效,能耗低,降水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