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丰市自2004年开始试验示范推广麦秸全量机械还田轻简稻作技术,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为进一步推进秸秆禁烧,提高秸秆综合利用水平,探索秸秆还田与水稻机插秧集成技术,2007年,该市确定在基础较好的白驹镇实施《秸秆机械化还田示范镇建设项目》,积极摸索实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阐述了秸秆还田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介绍了稻麦秸秆机械化全量还田技术。  相似文献   

3.
麦草机械还田轻简稻作技术具有"秸秆禁烧、保护环境、培肥土壤、提高地力、省工节本、高产高效"的特点,是一项可持续的、生态环保的新型稻作技术。该技术是将麦草合理切碎分散、旋耕还田、配套应用机插秧栽培方式,形成新的轻简稻作技术体系,符合当前节约型、高效性农业和水稻轻简栽培方向。  相似文献   

4.
秸秆机械化全量还田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沛县是农业大县,小麦、水稻、玉米三大粮食作物年产秸秆约80万t,并且随着作物产量的不断提高,秸秆总量也不断增加。目前,在秸秆工业化利用滞后的情况下,消化秸秆的主渠道还是靠秸秆机械化还田,其理由有三:一是只有秸秆直接还田,才能大量利用秸秆,避免秸秆焚烧和  相似文献   

5.
麦秸秆全量机械化还田与水稻管理的配套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麦秸秆全量机械化还田在金坛市薛埠镇已应用多年,但一直稳定在较小范围,推广不开,原因在于麦秸秆难埋、易僵苗和倒伏。2008年,该镇加大了推进秸秆全量机械化还田的工作力度,探索了麦秸秆全量机械化还田相配套的农艺措施,实施农机与农艺相结合,重点要掌握以下技术环节。  相似文献   

6.
1农作物秸秆机械化还田及综合利用现状建湖县粮食生产以稻麦轮作为主,现有水稻4.93万hm2,三麦4.27万hm2,全年秸秆总产量约68万t。2012年秸秆机械化全量还田2.4万hm2,处理秸秆16.3万t,利用率为24%;秸秆多种形式利用秸秆31万t,利用率为46%。其余秸秆多被露天焚烧或被随意堆积在田间地头、河边或水里,任其腐烂。秸秆废弃和露天焚烧,一方面是对生物质资源的浪费,另一方面会产生严重的环境和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江苏省推广稻麦秸秆机械化全量还田技术取得突出成效,一大批先行实践的农民成为秸秆还田的积极倡导者;但是仍有一些基层干部和农民对稻麦秸秆机械化还田存有疑虑,许多地区在推进秸秆禁烧时存在着重禁烧、轻还田的错误倾向。日前,该省相关农机技术专家就此专题为广大农民释疑解惑。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江苏省强势推广稻麦秸秆机械化全量还田技术,取得突出成效,一大批先行实践的农民成为秸秆还田的积极倡导者,但是,仍有一些基层干部和种粮农民对麦秸秆机械化还田存有疑虑。现就此为广大农民释疑解惑。  相似文献   

9.
0引言 江苏省建湖县年产农作物秸秆60多万吨,秸秆焚烧造成了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也带来了极大的安全隐患。为了贯彻落实江苏省市县有关秸秆禁烧的法律法规和文件精神,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保障人民良好的生产、生活和工作环境,切实抓好秸秆机械化还田工作的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0.
水稻秸秆机械化全量还田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机械化秸秆还田农机农艺配套技术是实施秸秆全量还田、增肥改土工程的…项重要技术,是实现大面积、大数量秸秆还田的有效途径,是保证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技术措施。该项技术是以中型拖拉机、秸秆还田机机组实现的秸秆还田农机工程与农业生物技术和农艺配套技术相结合的一项综合技术。该综合技术可一次完成秸秆切碎、灭茬、旋耕、混合和覆盖,  相似文献   

11.
机直播稻节本省工、操作简便、作业效率高,顺应了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的需要,在苏北地区有一定比例,但机直播技术有草害大、易倒伏等缺点,在整地、选育品种、水稻催芽、播种、栽培、管理等环节上都有特殊的要求,且麦茬机直播水稻使水稻的生育期推迟,尤其在淮北地区,抽穗灌浆期气温偏低,  相似文献   

12.
水稻秸秆全量深埋还田机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水稻秸秆全量深埋还田机作业时刀辊前方壅土问题,结合水稻秸秆全量深埋还田机作业过程,分析作业过程中刀辊前方壅土原因,通过运动学及动力学分析,建立在加速阶段及抛运阶段土壤颗粒与还田刀间相对位移模型及在空转阶段土壤颗粒运动模型,利用Matlab对已建立模型求解,确定还田刀的弯折线角为55°、刀辊转速为190 r/min、还田刀弯折角为77°、还田刀宽度为80 mm,并对整机进行配置。以前进速度、留茬高度、离地间隙作为影响因素,以还田率、碎土率、地面平整度及耕深作为响应指标,设计田间试验,并在相对潮湿、粘重的土壤环境下进行适应性试验。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水稻秸秆全量深埋还田机可在牵引功率66 k W、留茬高度不大于260 mm、作业速度不大于3 km/h的作业条件下完成作业,还田率达到85%,碎土率与地面平整度均达到95%,前方壅土现象得到明显减轻,且能在相对潮湿、粘重的土壤环境下进行作业,各项指标均优于农艺要求,证明了机具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3.
麦秆全量还田机插水稻技术既能实现秸秆禁烧,保护环境,又能提高土壤碱解氮、速效钾、有机质等营养元素的含量,改善土壤理化性状,降低土壤容重,促进水稻增产和农业持续丰收。如皋市应用该技术已有多年,应用面积逐渐扩大。通过对近年来大面积的生产调查和试验示范总结,分析该市麦秸秆全量还田机插水稻的生产现状并提出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4.
秸秆综合利用最有效最直接的方式就是秸秆还田,秸秆全量还田作业机是秸秆还田的主要农业机械,市场上现有的秸秆还田机械已经有多种机型,有单机也有综合整地机,但大多不够理想.针对现有秸秆全量还田作业机存在的问题,创新设计了1GJH-350秸秆全量还田作业机,该机集秸秆粉碎、旋耕、深松、起垄和镇压于一体,实现了一机多用.通过生产...  相似文献   

15.
2009年,江苏省政府把姜堰市列为秸秆机械化全量还田示范市,通推进,多措并举,在全市广大干群的共同努力下,已基本完成夏季秸秆机械化全量过宣传发动,提高认识,加强督查,多层面还田工作目标任务,截至6月底,全市共投入还田机械600多台套,完成秸秆机械化全量还田1.59万hm^2。  相似文献   

16.
焚烧秸秆不但严重污染大气环境,而且导致土壤有机质含量急剧下降,土壤生态恶化,严重地威胁着农业可持续发展。要使农民不焚烧秸秆,只有找出先进适用的将秸秆资源化利用的方法,再引导农民实施,才能从根本上消除秸秆焚烧现象。  相似文献   

17.
麦秸秆机械化还田与水稻机插秧集成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农村能源结构的不断完善以及我国稻麦产量的不断增加,农村剩余稻麦秸秆越来越多。传统上,对剩余稻麦秸秆的处理方式多以焚烧为主,然而,稻麦秸秆焚烧不仅造成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等问题,而且还会降低能见度,带来交通安全隐患。麦秸秆机械化还田与水稻机插秧集成技术的出现,为我国农村剩余稻麦秸秆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新的途径。本文主要研究麦秸秆机械化还田与水稻机插秧集成技术,为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一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8.
麦秸秆禁烧和机械化全量还田的实践与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扬州市邗江区现有三麦种植面积14.87khm^2,水稻种植面积22.33khm^2,拥有大中型拖拉机492台,其中2008年上半年报废更新大中型拖拉机41台,新购大中型拖拉机56台;拥有埋茬耕整机365俞,其中上半年新增埋茬耕整机155台。2008年该区公道镇和瓜洲镇分别被江苏省农机局列为秸秆全量还田示范镇,夏季实施面积共计3.27khm^2。在此基础上,根据扬州市委、市政府的要求,2008年夏季,该区城郊部的7个镇(街办)58个村,三麦种植面积4.78khmz被列为禁烧区,实行了全面禁烧和秸秆全量还田;  相似文献   

19.
龙王乡位于农安县西南,全乡土地面积15万亩,其中水田面积2万亩,一直有鱼米之乡之美誉。几年来,龙王乡农机站依托于兆田农机合作社的机械设备,不断探索寻求水稻秸秆还田全程机械化作业的技术革新,摸索出了一种水稻秸秆全量还田全程机械化作业方法,形成了适合于龙王乡的水田全程机械化作业模式。对该方法的作业技术路线进行了详细阐述,并对其推广注意事项加以讲解,为全县的水田全程机械化大面积推广提供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20.
针对我国玉米秸秆量大,生产应用的还田机具还田深度浅,存在影响后续播种、出苗质量、病虫害发生率高和深层土壤“碳饥饿”等问题,设计了一种秸秆粉碎集中全量深埋还田机,可一次完成秸秆捡拾、粉碎、输送、深松开沟、集中遁注掩埋和碎土镇压等作业,在有效减少土壤扰动下能够将多行站立或粉碎后秸秆集中埋入地表下一条深380~400mm的沟内。阐述了秸秆粉碎集中全量深埋还田机整机结构及工作原理,对秸秆螺旋输送装置、抛压风机、深松开沟遁注装置和传动系统等关键部件进行了设计与计算,初步确定了螺旋输送装置与抛压风机转速、风机出料口尺寸和遁注体截面形状参数,并对抛压风机与遁注体腔体内部进行了流场模拟分析与验证。按照设计要求对秸秆粉碎集中全量深埋还田机进行了试制,并进行了机具性能与大田定位试验,结果表明:在作业速度3km/h时,秸秆捡拾率为90.8%,开沟深度与秸秆掩埋深度均值分别为394mm与200mm,开沟深度与秸秆掩埋深度稳定性系数分别为97.4%和92.5%,各项指标与设计值相符,且满足农艺要求。同时大田定位试验结果表明,秸秆集中深还田与传统还田相比,0~200cm土壤贮水量提高29mm,20~40cm土层有机碳、全氮和速效磷养分含量分别增加7.14g/kg、0.59g/kg、1.53mg/kg,有效增加了土壤养分含量,提高了深层土壤肥力与贮水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