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在哺乳动物,利用显微注射等方法,把外源基因导入受精卵的雄性原核,再把经遗传修饰的合子移植到受体母畜体内,使之发育成转基因后代己获成功。然而在禽类,由于其生殖解剖及生殖生理比较独特,因此把外源DNA导入其基因组的技术,还存在着一系列问题,如处死法获得单细胞卵子、受精时多精入卵的干扰使雄性原核不易识别以及把卵子重新移入母鸡输卵管内等过程中。致使在哺乳动物中已经广泛应用的转基因技术,不适  相似文献   

2.
转基因动物是指借助基因工程技术将体外重组的基因导入受精卵或早期胚胎,生产的带有外源基因的动物(Tramgemc Anima1)。整合到动物基因组上的外源结构基因称为转基因。在哺乳动物、鱼类方面转基因技术已取得了很大突破,得到的转基因动物在生产实践中已展示很好的应用前景。而禽类由于其生殖生理的独特性,目前用显微注射存在着以下困难:1、不易获得大量的受精卵;2、受精时多精入卵的干扰使雄原核不易识别;3.卵子重新输入母体输卵管内的技术或受精卵体外孵化技术难度大。  相似文献   

3.
转基因动物已成为生物技术开发的热点。在肿瘤发生、疾病模型、免疫系统、生物药品、家畜育种等方面开始得到应用。此技术是将确定的外源基因导入哺乳动物的胚胎系,整合于染色体上,使其能正常表达并遗传给后代。将基因导入哺乳动物的生殖细胞,是生物学最新重大技术进展之一。常采用以下几种方法:一、显微注射法将克隆化的 DNA 直接注射进动物受精卵的前核,目前国内外多采用此法。所需设备有微分干涉显微镜、显微操作仪、微熔炉、细胞固定器、微量注射针头和微量玻璃管等。1980年 Gordon 等人首先采用此技术成功地培育出转基因鼠。美国学者Palimter 等(1982)成功地将人生长激素导入小鼠  相似文献   

4.
<正>转基因动物(transgenic animal)是指利用基因工程手段将外源基因有目的、有计划地导入受体动物的受精卵或胚胎,使之稳定整合于动物基因组并能遗传给后代的一类动物,包括畜禽、水生动物、节肢动物等。1980年,Gordon等~([1])将重组DNA导入小鼠受精卵,这是人类首次对哺乳动物进行人工改造,距今已有37年。转基因动物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如培育动物新品种(高产、优质、抗病)、探究人类疾病机理、作  相似文献   

5.
转基因动物培育方法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转基因动物培育研究是近十年来人们开辟的一个崭新的热门研究领域,是外源基因转移从细胞水平到机体水平的一大飞跃。进入80年代以来,人们应用转基因技术,已将来源于人、动物、细菌和病毒等许多种不同的外源基因导入小鼠、大鼠、兔、羊、牛的生殖细胞,成功地培育出了相应的转基因动物,使得动物的基因操作能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向前发展。转基因动物已经成为考察发育和发育的基因调节机理、致癌基因的作用和免疫系统内部错综复杂的细胞反应的有效工具。它还可以用来进行动物新种培育以及肿瘤和遗传性疾病防治。一、转基因动物的培育方法1.DNA 的显微注射将外源 DNA 经显微注射直接导入受精卵的雄前核是目前应用最广泛也是最成功的转基因技术。将注有外源基因的受精卵移  相似文献   

6.
转基因动物研究进展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杨凌  杨殿有 《畜牧与兽医》1998,30(4):181-183
Gordon等(1980)将重组DNA用显微注射法导入小鼠受精卵原核,首次获得了整合有外源基因的转基因小鼠,此后的十几年中,建立了许多整合有外源基因的转基因小鼠和大鼠、转基因兔、猪、羊、牛,使得转基因动物这一技术在基础研究和实际应用方面展示出良好的前...  相似文献   

7.
转基因兔的培育及应用山东农业大学泰安271018朱瑞良转基因动物技术是将确定的外源基因导入哺乳动物的胚胎系,整合于染色体上,使其能正常表达并遗传给后代。该技术是近十年来人们开辟的一个崭新的热门研究领域,是外源基因转移从细胞水平到机体水平的一大飞跃。进...  相似文献   

8.
转移抗猪瘟病毒核酶基因兔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显微注射法,将构建的绵羊金属疏因(oMT)基因启动子与抗猪瘟病毒核酶(HCV-Ribozyme.HR)基因融合的质粒pMHR_(32)线性DNA分子约200~400个基因拷贝导入兔原核胚的雄原核中,159枚导入基因胚移植给9只受体兔,产仔22只,移植成活率为13.8%。22只仔兔经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和核酸探针杂交检测,6只体内整合有外源目的基因,整合率为27.3%。再用100个半数反应量(RID_(50))的猪瘟病毒C系兔化弱毒兔体攻毒,4只外源基因整合的实验兔能完全或部分抵抗HCV弱毒攻击,不产生或无明显发热反应;而对照兔和6只HR基因未整合的实验兔不能抵抗HCV弱毒攻击,出现特征性的稽留热型。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和RNA探针杂交检测4只转基因兔,两只肝中表达出oMT-HRmRNA。认为微注射导入的外源HR基因在兔体内得到了整合和表达  相似文献   

9.
转基因动物与动物营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转基因技术 1.1 显微注射法 在众多转基因技术中,显微注射法因其出现早,研究深入,被推荐为一种最经典有效的方法。显微注射法的基本原理是将外源基因直接用显微注射器注入受精卵(雄原核)内,利用受精卵分裂繁殖中DNA的复制过程,将外源基因整合到DNA中进行表达。显微注射法的优点是导人外源基因的效率较高,常能获得良好的表达,操作简单,易于掌握,注射的基因不受片段大小限制,无需载体。此法不足之处为外源基因绝大部分是头尾相连,拷贝数不等地随机整合到受体染色体上,因而其表达水平在转基因个体间常不稳定。另外,显微注射法不能将外源基因导入发育较晚阶段的胚胎细胞;显微注射法所针对的是受精卵,对一些单胎动物或少胎动物,加之低整合率,阳性后代出现的机率很少。  相似文献   

10.
近二十年来,分子生物学研究获得了长足的发展,而其核心部分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尤为突出,特别是转基因动物技术的出现,它不仅为人们研究外源基因在整体动物中的表达调控规律提供了最为有效的手段,而且还可通过改变动物的基因型,使其表现型更符合人类的需要,以培育优良品种及生产人类所需的有生物活性的蛋白质.因此,动物的基因转移这一生物技术已经广泛地应用于生命科学研究的众多领域.所谓转基因动物是指用实验手段将特定外源基因导入动物早期胚胎细胞,由此整合到染色体上,并通过生殖细胞系传递给后代的一类新动物.常见的转基因方法有DNA显微注射法、胚胎干细胞介导法、逆转录病毒转染法、精子载体法、电转移法等,其中以DNA显微注射法最为成熟,使用最广泛、最可靠,该法常用的哺乳动物是实验小鼠.本文所要介绍的就是显微注射法制备转基因鼠所涉及的关键技术和原理(一般程序如图1所示).  相似文献   

11.
转基因动物的研究最初是在小鼠体内进行的。转基因小鼠的成功大约经 9年的研究。从 2 0世纪 80年代初这项技术诞生的那天起 ,就在改良畜禽生产性状 ,提高畜禽抗病力及利用转基因畜禽生产非常规畜产品 (如人类药用PRO) ,有关癌基因机制的分析 ,免疫机制的研究以及对遗传疾病的了解等方面显示了广阔的应用前景。1 什么是转基因动物转基因动物是指以实验方法导入外源基因 ,在染色体组内稳定整合并遗传给后一代动物。转基因动物的生产步骤包括以下五步 :第一步 :目的基因的选择 ;第二步 :将重组基因导入受精卵 ,基因导入可采用显微注射法、反…  相似文献   

12.
13.
随着生物工程技术的进展,人们正努力通过基因导入育出带有新性状的作物,已有好几个性状转化的作物在实施隔离栽培试验。但在桑等木本作物方面,除一部分树种外,外源基因导入尚未成功,基因导入技术迫在眉睫。因此,为开发桑树性状转化技术,用园叶片法,试验向桑树导入外源基因,证实了这个外源基因在桑植株中表达了。外源基因用具有来自大肠杆菌的卡那霉素抗性基因与β-葡糖醛酸苷酶(GUS)基因的双标记载体—PBI121。将这些外源基因导  相似文献   

14.
遗传工程是70年代从分子生物学发展起来的一门新技术,作为基因工程是对DNA上的基因进行体外操作,把不同来源的基因按照设计蓝图构建成一个新的融合基因(Fusion ge-ne),然后导入细胞中,产生具有新的遗传特性的生物。胚胎操作和基因工程技术的结合为哺乳动物基因工程开辟了前景,基因工程的应用涉及到目的基因的分离、重组、转移、整合和表达等一系列过程。在哺乳动物的应用研究中,首先把SV40病毒DNA整合到小鼠的基因组中(Jaenisch等,1974)。Munro(1968)利用鸡进行了外源基因导入动物染色体的研究,并且取得了基因转移成功,但当时没有引起重视。进入80年代以后,利用微注射(Mi-  相似文献   

15.
细胞转染技术是将外源DNA、RNA分子导入真核细胞的技术,也是研究细胞基因功能的有效手段之一。本文以绵羊生精细胞的体外转染为例,简述了Lipofectamine~2000转染绵羊生精细胞的方法、步骤和注意事项。结果表明:Lipofectamine~2000转染绵羊生精细胞效率高达80%以上,效果良好,操作简便。说明利用RNA干扰技术在研究哺乳动物基因功能及调控方面,脂质体转染细胞可作为一种有效的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16.
利用脂质体包裹含EGFP基因的质粒,并将之导入山羊乳腺上皮细胞,经G418筛选获得阳性细胞,以阳性细胞作为核供体,利用核移植技术构建转基因克隆胚。结果表明:用转基因山羊乳腺上皮细胞作为核供体,电融合法更适合构建转基因克隆胚。转基因山羊克隆胚体外培养最佳方案是用SOFaa培养液,在培养72 h后加入10%的正常山羊血清(Normal goat serum,NGS)。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到转基因克隆胚中EGFP的表达,大部分克隆胚发育到8-16细胞以后的时期,绿色荧光蛋白才开始逐渐表达,随着发育时间的延长,绿色荧光蛋白的表达也逐渐增强。说明外源基因在胚胎早期发育阶段可以表达,EGFP可以作为报告基因来实现对外源基因整合及表达的监测。  相似文献   

17.
慢病毒载体是高效的基因转导工具,能将外源基因序列稳定导入分裂期细胞和非分裂期细胞.将慢病毒载体与RNA干扰结合能在哺乳动物的各类细胞中特异性抑制同源基因的表达,它将是基因功能研究和基因治疗的有力手段.应用慢病毒载体进行转基因动物的制备,转基因的效率将得到显著提高.慢病毒介导的RNA干扰具有高效、稳定、特异性强的特点,它能在哺乳动物的各类细胞、多种疾病的离体细胞中实现稳定的RNA干扰.该技术被广泛用于基因功能的研究,在疾病的基因治疗上也具有良好的前景.  相似文献   

18.
转基因动物技术始于20世纪80年代,近30多年来,随着研究的深入,转基因动物的研究工作取得了突破性的发展,并且是目前生物技术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具有重大的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这项技术是继连锁分析、体细胞遗传和基因克隆之后的第四项技术。转基因动物是通过向受精卵或早期胚胎中导入外源基因,有目的地对生物的遗传物质基础进行修饰、改造、培育新的品系。若外源基因与动物本身的基因(染色体)整合在一起,外源基因就能随生物的分裂而增殖,在体内得到表达,并能稳定地遗传给后代。目前,已经有转基因小鼠、兔、绵羊、山羊、猪、牛、鸡和鱼等多种转基因动物问世。  相似文献   

19.
慢病毒载体是高效的基因转导工具,能将外源基因序列稳定导入分裂期细胞和非分裂期细胞.将慢病毒载体与RNA干扰结合能在哺乳动物的各类细胞中特异性抑制同源基因的表达,它将是基因功能研究和基因治疗的有力手段.应用慢病毒栽体进行转基因动物的制备,转基因的效率将得到显著提高.慢病毒介导的RNA干扰具有高效、稳定、特异性强的特点,它能在哺乳动物的各类细胞、多种疾病的离体细胞中实现稳定的RNA干扰.该技术被广泛用于基因功能的研究,在疾病的基因治疗上也具有良好的前景.  相似文献   

20.
1基本概念1.1转基因动物(transgenic animal)转基因动物是指通过实验的某些方法,将人为构建的外源目的基因导入动物的生殖细胞或早期胚胎(原核或受精卵),使其稳定地整合到动物基因组中,并能遗传给后代的动物。最早的转基因动物是鸡(munro,1968),其后是转基因鼠(Jaenish1974注射法,1976病毒感染法)。Palmiter等人在1982年将含金属巯蛋白基因启动子的DNA片断与大鼠生长激素基因融合,用注射法移入小鼠受精卵,经移植产下21只仔鼠,6只表达,10周龄时体重比同窝正常鼠大一倍,成为世界第一批超级鼠,引起巨大轰动。此后,相继获得多种基因、多畜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