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四川蚕业》2015,(3):24-26
为了较准确了解桑叶全程消毒对家蚕主要性状的影响,探索既能有效地降低微粒子病发生,又能较好地维持家蚕种性的方法,我们做了为期两年的桑叶浸消后脱氯处理饲蚕对家蚕主要性状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有效氯对家蚕茧丝质影响较大,对卵色、卵壳色及其它性状基本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2.
桑叶浸消控制家蚕微粒子病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家蚕微粒子病的发生给许多蚕种生产单位带来损失.作为一种极易传染的蚕病,家蚕微粒子病传播途径有2条:一是胚种传染,生产上主要靠检疫来克服;另一条是食下传染,因防治较为困难一直是困扰蚕种生产单位的一大难题.目前,采用桑叶全程浸消来控制微粒子病的传播是蚕种生产单位使用较为普遍的一种方法.海盐蚕种场从1993年起就开始尝试桑叶浸消工作,经过几年的探索、改进到目前已基本形成一套较为完整的浸消程序,并在生产应用中取得了明显的效果,现在已基本控制微粒子病的大面积发生.  相似文献   

3.
用消特灵全程浸消桑叶对原蚕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家蚕微粒子病的传染途径:一是胚种传染二是食下传染。法国著名生物学家巴斯德发现微粒子病以后,现在各蚕种生产单位都进行了蚕期迟眠检查及各项预知检查,再经省蚕种公司集团母蛾镜检合格方可发种,即胚种传染途径已基本被切断。但是,目前部分蚕种场在原蚕区生产的蚕种毒率有上升趋势,形势非常严峻,究其根源,农村原蚕区环境污染是主要因素,特别是桑叶被污染,各种桑螟、野蚕、毛虫、菜粉煤等鳞翅目昆虫与家蚕微粒子原虫相互感染。当家蚕食下桑叶上的微粒子病原后,便很容易传染。近几年来,一些种场采取叶面消毒措施,并已有所突破,…  相似文献   

4.
通过生产实践总结出一套桑叶全程浸消新技术,这项技术规范的应用,可以有效地预防微粒子病和其它蚕病的发生,提高蚕种产量和质量。  相似文献   

5.
漂白粉澄清液浸消桑叶对桑叶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可溶性总糖、水、十八种氨基酸的含量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其含量随漂白粉浓度升高而减少,随贮藏时间的延长、变化没有一致的趋势。不同物质间的影响程度有含水量>粗蛋白>粗纤维,可溶性总糖>粗脂肪,十种必需氨基酸>八种非必需氨基酸。处理区各种成份含量与清水对照比较,增加区次数分布最高的是6小时0.3—0.4%处理区,可见桑叶浸消处理以浓度0.3—0.4%贮藏时间6小时以内为最佳。  相似文献   

6.
印秀芬  赵茵 《江苏蚕业》2005,27(3):31-32
<正>继上世纪90年代全省微粒子病大爆发后,微毒超标一直是从事蚕种繁育业人们的隐痛,为了防微,各繁育场都做了大量的工作。如微粒子病预知检测,蚕室、蚕具严格清洗消毒,设立一层层防线,地毯布、除沙布,桑场、桑田挖井、叶面喷洒。虽微毒率有所下降,但效果不很明显。每年还有因微毒率超标而被淘汰的批次,既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又对蚕种质量造成极大的危害。  相似文献   

7.
为了提高蚕种质量,降低微粒子病毒污染率,浙江省长兴县蚕种场王建平同志,于2001年在春蚕期,在该场作了桑叶浸消对原蚕生命率的影响试验。将镇·珠、春·蕾分别设漂白粉精液浸渍区、清水浸渍区,空白对照区3种处理。每种试验处理设3个重复小区,每个小区供试蚕300头。从1龄开始一直到上族,在同室同饲养条件,采用同块桑地的桑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家蚕产卵后在25℃保护温度下经40h、60h已着色蚕卵即浸6min、9min、12min、15min、18min对孵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产后40h的蚕卵即浸9 min为最佳浸渍时间,孵化率达95%以上,产后60h的蚕卵即浸18min为最佳浸渍时间,孵化率达92%以上。  相似文献   

9.
微粒子病的防治是现阶段每个蚕种生产场家所面临的主要难题之一。因为微粒子病毒率超标,所以安徽省的部分蚕种生产场家都曾蒙受过不同程度的经济损失。为有效地遏制微粒子病的危害,从2000年春季起,我场在黄可威、黄君霆两位教授的亲临指导下,先用高压喷雾器(每台机器配2个“四孔装置”雾状喷头,长60m的管子)在野外喷消桑叶的方  相似文献   

10.
将“消特灵”主剂(含有效氯3000ppm)加辅剂和不加辅剂二种溶液,分别对苏六5龄蚕连续添食.结果表明“消特灵”单主剂添食对家蚕当代生命率及次代基本无影响,而主剂加辅剂溶液的添食对家蚕生命率影响极大.  相似文献   

11.
家蚕经济性状改良一直是蚕育种工作者的重要目标之一,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控制家蚕经济性状的数量性状位点(QTL)定位研究工作得以大量开展,使得家蚕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成为可能。综述了家蚕遗传图谱的构建进程、家蚕QTL定位常用分离群体、茧质性状QTL定位研究现状,并分析了家蚕经济性状QTL定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以期为推进家蚕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微粒子病的防治是现阶段每个蚕种生产场家所面临的主要难题之一。因为微粒子病毒率超标,所以安徽省的部分蚕种生产场家都曾蒙受过不同程度的经济损失。为有效地遏制微粒子病的危害。从2000年春季起,我场在黄可威、黄君霆两位教授的亲临指导下,先用高压喷雾器(每台机器配2个“四孔装置”雾状喷头,长60m的管子)在野外喷消桑叶的方法进行叶面消毒,效果较好。嗣后,为了进一步提高叶面消毒效果,从2004年秋季起经过技术干部酝酿和民主集中决策,场里投入资金购进桑叶脱水机,试行“全龄浸消桑叶喂蚕”措施。到目前为止。场部生产的蚕种合格率一直保持在百分之百,且基本上是第一样本合格的蚕种,无毒蚕种也在逐渐提高。为此,我们把这2年多来用蚕用消毒净全龄浸消桑叶,防治家蚕微粒子病的经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3.
14.
漂白粉液浸消桑叶对蚕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粒子病是一种毁灭性蚕病,它有胚胎和食下两条传染途径.由于严格实行了补正检查、预防检查、预知检查和母蛾检查,几乎切断了胚胎传染的途径,但近年来微病发生率居高不下,众多蚕业工作者调查研究,找出了原因:即环境严重污染,桑树害虫如野蚕、桑螟、尺蠖、红腹灯蛾等及其他鳞翅目昆虫与家蚕微孢子原虫相互感染,蚕儿食下被污染的桑叶,造  相似文献   

15.
野桑蚕血缘对家蚕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家蚕雌与野桑蚕的雄交配,得到961B、961C、961D、961E四个形态性状不同的蚕品种.经与亲本比较,这4个带有野桑蚕血缘的蚕品种表现出龄期经过短,健康性增强,但茧层量低,交配能力弱,不受精卵多,卵质较差.  相似文献   

16.
张烈  刘重盈 《北方蚕业》1995,16(2):17-19
以全国家蚕品种鉴定的有关资料为依据,用变异系数分析了几个现行品种的生命率、全茧量、茧层量、万头收茧量、万头茧层量等项产量性状在不同地理环境条件下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7.
18.
杜国良 《四川蚕业》2012,40(2):48-50
本文以长期饲育的"七字号"品种为例,针对不同饲料环境和选择方式,分阶段进行了主要性状对比分析,从中探索出不同饲育及选择方式对家蚕性状的影响,采用切实可行的最佳饲育和选择方式,改良家蚕品种性状,适应农村养蚕实际的需要,最大程度保障农民收益。  相似文献   

19.
探讨了添食酪氨酸对家蚕若干经济性状的影响,发现添食对家蚕的全茧量、蛹重、产卵量具有正效应,有利于蚕茧产量和产卵量的提高,但对茧层率会出现负效应,对全龄经过时效、虫蛹生命率等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20.
桑叶浸渍消毒是防治家蚕微粒子病的有效方法,但桑叶浸消后往往会引起叶质下降,影响蚕种繁育成绩。通过用含0.3%有效氯的漂白粉精溶液、含0.5%有效氯的漂白粉精溶液和2 000倍液消毒精(溴氯海因磷酸三钠)浸消的桑叶饲喂秋丰、白玉的5龄原蚕,调查原蚕的体质、蚕茧质量和一代杂交种质量等主要项目。结果表明:各消毒药剂浸消桑叶均能有效防控微粒子病,春、秋2期用含0.3%有效氯的漂白粉精溶液浸消的桑叶饲育5龄原蚕,原蚕生命力、蚕茧质量、一代杂交种质量等各项指标均显著优于用含0.5%有效氯的漂白粉精溶液处理区,且克蚁制种量春制种(11.45张)高20.65%、秋制种(9.94张)高14.38%;用消毒精2 000倍液浸消的桑叶饲育5龄原蚕,原蚕生命力、蚕茧质量略优于用含0.3%有效氯的漂白粉精溶液处理区,但公斤茧制种量(3.31张)略低于用含0.3%有效氯的漂白粉精溶液处理区(3.35张)。说明用消毒精2 000倍液和用含0.3%有效氯的漂白粉精溶液浸消的桑叶饲育5龄原蚕,对蚕种繁育成绩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