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食品安全国家标准GB/14963—2013蜂蜜》征求意见稿公布以来,从有关报刊上得知,就关于有毒蜜源表述、蜂蜜真实性鉴别方法、嗜渗酵母去留三个方面的确定,蜂产品行业高层人士与蜂蜜国标修订主持单位福建省疾控中心代表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各持己见。下面就嗜渗酵母的去留问题,笔者具体分析如下:蜂蜜国标修订主持单位福建省疾控中心的观点:在适宜条件下,酵母可以引发蜂蜜酸败,造成腹痛、腹泻等。有必要保留嗜渗酵母计数指标,进行产品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GB/14963--2013蜂蜜》征求意见稿公布以来,从有关报刊上得知,就关于有毒蜜源表述、蜂蜜真实性鉴别方法、嗜渗酵母去留三个方面的确定,蜂产品行业高层人士与蜂蜜国标修订主持单位福建省疾控中心代表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各持己见。下面就嗜渗酵母的去留问题,笔者具体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3.
2017年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将嗜渗酵母列入蜂蜜检验项目中。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官网上公布的数据显示:国家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不合格产品)中嗜渗酵母占不合格蜂产品比例约为12.65%;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不合格产品)中嗜渗酵母占不合格蜂蜜比例约为14.65%。蜂蜜企业检验嗜渗酵母时重点关注原料和成品,控制好关键培养基,简化操作步骤,检测出真实结果。避免蜂蜜企业因嗜渗酵母不合格带来的损失。  相似文献   

4.
倾注法与涂布法对蜂蜜中嗜渗酵母计数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旨在建立准确、可靠、稳定的检测蜂蜜中嗜渗酵母计数的分析方法。分别采用GB 14963-2011中嗜渗酵母计数的涂布方法以及GB 4789.2-2010中菌落总数测定的倾注法,对蜂蜜样品中的嗜渗酵母计数。并通过以上两种不同方式对不同温度下储藏的蜂蜜样品进行比较试验。结果发现同一样品、同一稀释度、同样的培养条件下,使用倾注法测得的嗜渗酵母数量比涂布法更多,差异极显著(P0.01)。对经不同温度下储藏的蜂蜜样品进行嗜渗酵母计数,各浓度条件下倾注法计数结果比涂布法更多,差异极显著(P0.01)。  相似文献   

5.
采用GB14963-2011附录A中嗜渗酵母计数的涂布方法和SN/T 4675.28-2016出口葡萄酒中细菌、霉菌及酵母计数的滤膜过滤法。先将稀释后的蜂蜜分别涂布氯硝胺18%甘油(DG18)琼脂平皿和滤膜过滤后紧贴在氯硝胺18%甘油(DG18)琼脂平皿上,然后将全部培养皿置25℃±1℃恒温箱内避光培养。通过用这两种方法对6组蜂蜜进行对比实验,发现两种方法检测出嗜渗酵母大于100 CFU/g时,无显著差异,并且滤膜过滤法有着良好的灵敏度。当蜂蜜中嗜渗酵母含量大于1 CFU/g且小于100 CFU/g时,滤膜过滤法都能检测得到,有助于企业及时检测出蜂蜜中的低含量嗜渗酵母。  相似文献   

6.
2013年7月24日,《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蜂蜜》(以下简称《蜂蜜》国标)修订研讨会在北京召开.本次研讨会修订了《蜂蜜》国标范围"本标准适用于直接食用的蜂蜜",这有利于区别人食用的蜂蜜(商品蜂蜜)与蜂群食用的蜂蜜(饲料蜂蜜);增加了蜂蜜真实性要求,在蜂蜜定义中增加"不得添加或混入任何淀粉、糖类、代糖类物质";在感官指标中增加了"规范性附录A常见单一花种蜂蜜的感宫指标".但是对有毒蜜源表述、蜂蜜真实性鉴别方法和嗜渗酵母去留3个方面争执十分激烈.蜂蜜是蜂产品中最大宗产品,是我国主要出口产品.《蜂蜜》国标修订关系到维护蜂农、企业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又关系到蜜蜂产业健康持续发展.笔者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对上述3个争议点提出看法和建议,供《蜂蜜》国标修订参考.  相似文献   

7.
《中国蜂业》2012,(6X):33-35
<正>我国蜂行业目前没有生产成熟蜜,这是不争的事实,蜂农中间商、厂家都有责任,而后二者责任要大一些,如新标准执行,就嗜渗酵母这一关可以说90~100%不达标。拿掉酶值和糠醛就不能证明蜂蜜的  相似文献   

8.
正宋心仿等10位代表:你们提出的关于采取强有力措施,严厉打击假劣蜂产品的建议收悉。现就涉及我委职能的有关问题答复如下:一、关于完善蜂产品安全标准我委高度重视蜂产品食品安全工作,做好蜂产品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制定、修订工作。2012年,《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蜂蜜》(GB14963-2011)制定公布后,根据人大代表、行业各方反映标准实施中发现的问题,我委及时组织调查研究,结合我国蜂蜜生产实际情况,启动标准修订工作,修订过程中充分与人大代表、行业协  相似文献   

9.
正蜂蜜是传统食品,由于广大消费者对蜂产品的特点不是十分了解,一般用蜂蜜是否结晶来判断蜂蜜的真假。观点一:结晶的蜂蜜是真的,不结晶的蜂蜜是假的。蜂产品行业历史悠久,人们接触养蜂者的机会比较多,许多消费者喜欢从养蜂者手中直接购买蜂蜜,而这些从养蜂者直接购买的蜂蜜一般都是结晶的,久而久之,就认为蜂蜜是会结晶的,结晶的蜂蜜就是真的。  相似文献   

10.
于斐 《中国蜂业》2012,(4X):50-51
<正>一个芦荟可以分别被用于护肤品、保健品、洗化用品、饮品、中药等N多行业,难道蜂产品就只能聚集于蜂蜜、蜂胶、蜂花粉、蜂王浆四个方面吗?其实,蜂产品可演化成固体蜂蜜、蜂蜜膏、便携蜂蜜、蜂蜜啤酒、蜂蜜奶酪等。在强大的科研与产品开发的支持下,蜂产品完全可以从保健品行业突破,形成食品、饮品、休闲  相似文献   

11.
《中国蜂业》2015,(10):14-15
<正>2015年8月27日,中国蜂产品协会在京召开了"中国蜂产品协会团体标准《蜂蜜》、《成熟蜂蜜》、《蜂蜜中混合糖浆共有标识物的检测方法》和《蜂蜜制品产品名称规范意见》讨论会"。来自全国的蜂蜜加工企业、检测机构和养蜂合作社的40多名代表参加了会议。中国蜂产品协会会长王啉、常务副会长兼秘书处赵小川、名誉副会长顾问杨寒冰和蜂蜜专委会主任郭利军出席了会议。会议由赵小川主持,王啉会长首先讲话。他说,今天会议讨论的几个问题,都是行业在发展中遇到的无  相似文献   

12.
[颜志立报道]7月16~ 17日,由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和青海省商务厅主办、青海省花宝蜂业股份合作公司等单位赞助的"2013中国蜂产品行业大会暨青海省蜂产品推介会"在西宁市举行.来自中国商务部、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检验检疫局系统、主要蜂产品进出口公司的150多名中国代表和国际蜂蜜委员会、全日本蜂蜜协同组合及日本蜂王浆协会、日本蜂胶协会和日本各主要蜂产品进口商社的近50名外商代表出席.  相似文献   

13.
<正>[杨寒冰报道]2015年1月7日,国家卫生计生委食品司在京召开了《蜂蜜》标准座谈会。国家卫生计生委食品司司长苏志、副司长张志强,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副主任严卫星,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审评委员会秘书处副秘书长王竹天、王君,国家食品药品监督总局食品监督一司二司的相关负责人和国家卫生计生委食品司标准处处长张旭东、副处长齐小宁以及《蜂蜜》国家标准起草单位福建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代表出席了会议。应邀参加座谈会的行业代表有全国人大代表宋心仿,中国蜂产品协会会长王啉,中国蜂产品协会蜂蜜专委会原主任杨寒冰、主任郭利军,中国农科院蜜蜂  相似文献   

14.
《中国蜂业》2020,(4):58-60
<正>我国有着悠久的养蜂和食用蜂产品的传统,是世界最大的蜂产品生产国和出口国。养蜂产业在我国很多地区是脱贫产业,帮助贫困户走上脱贫致富的甜蜜之路。但我国蜂蜜虽然出口量最大,但产品质量不高、单价低、利润不高,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还存在很大差距。本文从进出口蜂产品检验监管的角度,浅析我国蜂蜜出口行业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就如何推动我国出口蜂蜜高质量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5.
《蜜蜂杂志》2014,(12):2-2
<正>宋心仿代表:您提出的关于严厉打击"指标蜜"全面净化蜂产品市场的建议收悉,很有参考价值。经商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工商总局和质检总局,现答复如下:"指标蜜"(又称"配制蜜")严重影响蜂产业和蜂蜜行业健康发展,损害消费者权益,必须依法打击,净化蜂产品市场。各有关部门高度重视蜂蜜食品安全工作,完善相关标准,加强监督执法,依法  相似文献   

16.
<正>笔者近日看到《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蜂蜜》(报批稿)(以下简称《蜂蜜》国标修订)值得高兴。该标准修改主要内容:①范围修改成"直接食用的蜂蜜";②蜜源要求删除了雷公藤、博落回和狼毒等有毒蜜源名称;③理化指标增加水分≤23%限量,删除锌的限量指标;④微生物指标删除了对于蜂蜜致病菌及嗜渗酵母计数;⑤增加了生产过程的卫生要求:不得人为添加或混入任何其他物质。与蜂蜜直接包装容器和生产材料应符合相关标准的规定;⑥规范性附录  相似文献   

17.
<正>蜂产品包括蜂蜜、蜂王浆、蜂花粉、蜂胶等,蜂产品含有丰富的营养和生物活性物质,是天然的保健滋补品,而标准化、规范化生产是保障蜂产品质量安全的前提。1影响蜂产品质量安全的主要因素1.1蜂产品质量安全的主要问题1.1.1蜂产品质量问题。一是生产的蜂蜜水分含量高,含水量一般在20%~24%,高的可达30%以上,含水量高的蜂蜜易发酵变质。二是蜂产品掺  相似文献   

18.
<正>我国与欧盟的法律法规体系存在诸多不同,特别是我国以蜂蜜为代表的蜂产品近年来在出口贸易中屡屡因法规问题受挫。我国与欧盟的法律法规体系存在诸多不同,特别是我国以蜂蜜为代表的蜂产品近年来在出口贸易中屡屡因法规问题受挫。为了更好地理解中欧蜂产品安全管理的差异,本文研究比较了中欧间在食品安全法律架构和蜂产品具体管理措施两个方面的异同。  相似文献   

19.
食品质量安全问题是食品行业的难题,蜂产品行业也不例外,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蜂产品掺假造假、蜂产品原料化学物质污染(兽药、农药、重金属污染)、病原微生物污染、生物毒素污染的问题严重,为了促进蜂产品可持续发展,从经济效益考虑,提出了加快蜂蜜授粉技术推广,大力发展授粉商业化;推进蜂产品原料供应的工业化、规模化;进行蜂产品深加工,丰富蜂产品制品的类型等蜂产品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0.
由于近年蜂蜜市场看好,有些人就打起了歪主意,掺杂使假,蜂蜜市场也出现了一些负面报道,严重影响蜂产品市场的消费信心.不断出现的新问题,致使蜂蜜国标频繁改进,从2002年的GB/T18796到2005年的GB18796,再到201 1年的GB 14963至GB14963-2013征求意见稿,充分说明蜂蜜市场的复杂性. 就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蜂蜜GB 14963-2013征求意见稿,发表一下我们的观点和看法,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