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研究了Mercer山商用种植区蜜蜂在海弗白三叶授粉中的作用。在接触这种植物的昆虫中蜜蜂占88%。蜜蜂和本地蜂的活使白三叶的种子产量从1.3g/小区增加到40.3g/小区。在白三叶的花期,为模仿无蜂传粉的情况,部分小区用笼罩无蜂授粉的小区种子产量降低。  相似文献   

2.
连续两年对中华猕猴桃Actinjdia chinensis花期访花昆虫的调查研究表明:中华密蜂Apis cerana和意大利蜂A. mellifera看来是理想的传粉者。黄胸木蜂Xylocopa appendiculata几乎单一地选择雄花,传粉的意义不大。黑足熊蜂Bombus atripes和红光熊蜂B. ignitus对弥猴桃花的采访具有一定的偶然性。拟黄芦蜂Ceratina hierogjyphica在采粉时,可以起一定的传粉作用。褐足淡脉隧蜂Lasioglosum vagans,方头淡脉隧蜂L. pojitum pekingensis,红腹淡脉隧蜂L. edmanii,窄毛淡脉隧蜂L. proximatus以及淡脉隧蜂L. sp.等五种访花的小蜜蜂中,以褐足淡脉隧蜂数量最多,对传粉有一定的意义。此外,黑带食蚜蝇Episyrphus baltentus, Melanostoma sp., Metasyrphus sp.以及Syrpljus sp.也采访两性花。小青花金龟Oxycetonia jucunda危害花器,是猕猴桃上的害虫。  相似文献   

3.
(接上期)草莓的开花状况与蜜蜂的采花活动在冬天的低温条件下,大部分的小花60%以上开放,即使晴天也要3d(天)以后开放,阴雨天等就更晚(阿部泰典,1984)。蜜蜂大多采开花3~6d后的小花。以低温期2月上旬的实测为例,每朵小花的采花次数约50次,采花逗留时间同样约6min(分钟)。晴天推算,一天总采花数照前所述的的实测,有2~11万朵小花。但即使是晴天,蜜蜂能采的小花数也有变动,蜜蜂损耗也少。用作育成幼蜂的花粉采食行动,推测总采花活动,要根据开花状况比较调整。如果开的小花多采花数就增加,反之就减少。草莓种植户担心,…  相似文献   

4.
<正>野生蜜蜂种类多、分布广、适应性强,是一类重要的传粉蜂。它们在长期的演化过程中,或与蜜源植物协同进化,或通过对当地气候与蜜源植物的相互选择与适应,使物种得以繁衍。目前野生传粉蜜蜂的数量由于多种原因(单一化种植、污染、辐射、农药除草剂的使用等)持续减少,有些种群已经退化消亡,2007年笔者观察了豫北地区的几种常见野生传粉蜜蜂,现就熊蜂、壁蜂和切叶蜂的生物学特性和传粉特点介绍如下。1壁蜂壁蜂属于膜翅目蜜蜂总科切叶蜂科中的一个壁蜂  相似文献   

5.
王安 《中国蜂业》2010,61(1):51-52
<正>大部分农作物和野生植物依靠昆虫、鸟类和蝙蝠等传播花粉,昆虫是主要的传粉媒介。在人工和自然生态的所有授粉昆虫中,独居的和群居的蜜蜂总科物种占授粉昆虫的80%。虽然人类65%的主要食物(包括小麦、玉米和水稻)不需要昆虫授粉,但是剩余的35%却离不开昆虫的传粉作用。从某种意  相似文献   

6.
鱼类肠道组织结构及其功能适应性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鱼类肠道的上皮起源于内胚层,其他结构来自中胚层,位于鱼体腹腔内,接于食道(无胃鱼)或胃(有胃鱼)后,止于肛门,是行使消化吸收功能的重要器官。本文拟对其组织结构及其功能适应性作初步探讨,为营养与饲料研究积累资料。  相似文献   

7.
谈蜜蜂的春季繁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社挽 《蜜蜂杂志》2010,30(2):16-17
<正>1春繁前的准备将所有繁殖用的巢脾进行消毒,灌花粉脾,每群蜜蜂不少于2张;准备好每群1~2张大蜜脾。准备保温物,如稻草、麦秸、树叶、野草等,将保温  相似文献   

8.
对中蜂和意蜂为日光温室草莓授粉时的行为和活动方式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中蜂和意蜂都能较好地适应温室内环境,代替人工或激素为温室草莓完成有效的传粉任务.中蜂和意蜂为温室草莓授粉的传粉行为相似但具体活动方式不同,中蜂的日活动时间和采集高峰时间比意蜂的长,访花持续时间比意蜂的长,而访花间隔时间却比意蜂的短,表明中蜂在为温室草莓授粉时的有效工作时间更长,授粉效率更高.据此得出中蜂为日光温室草莓授粉的活动特性优越于意蜂,从而产生更高的授粉效益.  相似文献   

9.
蜜蜂在分类学上属昆虫纲膜翅目蜜蜂总科。世界目前广泛饲养的主要有西方蜜蜂(Apis mellifera)和中华蜜蜂(或称东方蜜蜂)(Apis cerana)两大类。目前全世界已知蜜蜂约1.5万种,中国已知约1000种。阿坝蜜蜂是东方蜜蜂的一个亚种,是优秀的地方蜂种资源,至今已有3000多年,其中心分布区为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马尔康县。  相似文献   

10.
11.
蜜蜂基因组的研究在经历了一段瓶颈之后,随着近几年分子生物技术的发展,已成为当今遗传育种界的研究热点之一。利用遗传基因的定位和转基因技术来寻找影响性状及群体遗传结构的基因,从而应用于蜜蜂品种起源、免疫反应与疾病防御机制、脑功能、变态反应原的研究。本文综述了蜜蜂品种起源、蜜蜂基因组进化、蜜蜂免疫通路基因、蜜蜂型态(等级)分化基因表达、蜜蜂神经激素GPCRs基因、蜜蜂毒液变态反应原Apim6变态反应基因等功能的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12.
《中国蜂业》2016,(9):15-19
在生命科学研究蓬勃发展的后基因组学时代,系统生物学已成为研究复杂生命现象的重要手段和研究热点。以高通量组学技术为技术平台,研究特定生理状态下大量基因、蛋白质或代谢产物等生物大分子的表达模式变化规律,有助于建立与生物表型变化的相关性,为探究生理过程的分子调节机制提供依据。本文总结了广泛应用的多种组学的研究进展,同时对该技术在蜜蜂领域的研究加以综述,为蜜蜂系统生物学研究提供重要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13.
工蜂之间以日龄为基础的分工要求高水平的群体统一。一般蜜蜂的成年生活开始的前 3周在蜂巢里工作 ,最后的 1 -3周进行采集活动。但为了适应群体或环境条件的改变 ,蜜蜂能加快、阻碍、颠倒它们行为的发展。蜜蜂准确地反应对特定工蜂活动的需要 ,对群体的生存和生产有很重要的作用 ,因为从蜂巢守卫向采蜜的转变需要复杂的生理变化。一只蜜蜂不具有获得并综合它所在蜂群的整体状况信息的能力 ,数以万计个体才可能同时进行完成的不同活动。因而工蜂行为发展的适应性规则可能相似于细胞发展的适应性规则。为了把工蜂之间相互作用的影响和工蜂与…  相似文献   

14.
花粉的形成及生物功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花粉的形成及生物功能北京大学花粉室(100871)王宪曾花粉(Pollen)是植物体中的雄性生殖细胞,是植物最精华之所在。当一个植物的种子萌发之后,开始生长发育,由抽芽、生根、长枝、抽叶之后,经过一定的时期,便友育成熟,此时便开始长出花朵(图1)植物...  相似文献   

15.
刘雨松 《中国蜂业》2013,(Z4):24-25
以蜜蜂为代表的授粉者对于植物的授粉活动,不管是对自然生态的多样性还是对农业生产都是一个关键因素。花粉是影响蜜蜂健康和寿命的主要因素。同时影响了蜜蜂的生理和对于微孢子虫的耐受性,脂质可能也影响了蜜蜂的健康。  相似文献   

16.
《蜜蜂杂志》1998,(4):17-18
中蜂的形态解剖基础知识(六)———蜜蜂的感觉器官蜜蜂的感觉器官是一些接受来自体内、外刺激或兴奋的器官,接受到的刺激或兴奋在神经系统或内分泌的协同下,引起特定的生理或行为反应。蜜蜂的感觉器官由不同的感受器组成,分布于身体的一定部位。按感觉到刺激的不同,...  相似文献   

17.
蜜蜂应用的相关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郭冬生 《中国蜂业》2010,61(8):43-44,47
蜜蜂属昆虫纲膜翅目,是蜜蜂总科的通称。蜜蜂广泛分布于除南极之外的世界各地,是一种易于人工饲养和繁育的群居性昆虫,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养殖历史。传统养蜂目的是获取蜂蜜、蜂王浆、蜂花粉、蜂胶、蜂蜡、蜂毒、蜂蛹以及蜂尸等蜂产品。蜜蜂产品有很高的营养、医疗保健作用,广泛应用于医药、食品、化工、农业等领域。蜜蜂作为一种具有重要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的社会性昆虫,除了为人类提供蜂产品外,还具有许多其他用途。  相似文献   

18.
《中国蜂业》2017,(11):18-21
蜜蜂在现代农业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其授粉效率直接关系到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花粉和花蜜是蜜蜂的主要食物来源,其中花粉采集与蜜蜂的授粉效率关系密切。蜜蜂在采集花蜜或花粉时,身上会粘附花粉,蜜蜂在同种植物的不同花朵之间穿梭采集并无意中将花粉带到柱头上从而完成授粉。本文主要综述了蜜蜂体表携带花粉种类鉴定、花粉粒计数及花粉活力测定等方面的研究方法,并比较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以期为其他同仁开展此类研究提供一些有益的帮助。  相似文献   

19.
为了对西方蜜蜂蜜粉高产蜂种进行区域适应性分析,将蜜粉高产蜂种从吉林养蜂研究所引入云南省红河蜜蜂综合试验站西方蜜蜂示范蜂场西方蜜蜂(Apis mellifera)蜂群,通过在当地饲养,观测其综合情况,研究其繁蜂生产性能。结果表明:蜜粉高产种蜂王能成功融入西方蜜蜂蜂群,蜂王产卵正常,工蜂数量不断增加,蜜粉高产蜂种群的产卵、孵蛹、成蜂率和产蜜率高于西方蜜蜂蜂群。  相似文献   

20.
本文运用电子计算机对蜜蜂种类进行了数量分类研究。结果表明 :聚类分析有助于揭示蜂种间的亲缘关系 ,是蜂种分类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