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以5个主要蜜源地区的野桂花蜜为研究对象,在测定其色度和总酚含量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野桂花蜜对DPPH自由基、超氧阴离子和羟基自由基的清除作用,并测定其还原性。结果表明:5个不同地区的野桂花蜜样品色度值在0.3060.724之间,总酚含量在295.63±1.53μg/g0.724之间,总酚含量在295.63±1.53μg/g413.74±5.87μg/g之间。5种样本均有显著抗氧化性,呈量效关系。野桂花蜜的抗氧化能力、还原能力与其总酚含量三者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云南百花蜜抗氧化活性,以云南迪庆地区中蜂百花蜜作为研究对象,苕子蜜作为对照,对色度、总酚酸含量、还原力以及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进行了测定,并对各指标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评价百花蜜和单花蜜在抗氧化活性方面存在的差异。实验结果表明,全部蜂蜜样品均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呈量效关系。总酚酸含量与色值之间呈正相关,总酚酸含量、还原能力、抗氧化活性三者呈正相关。4种百花蜜的抗氧化性远高于苕子蜜。整体上表现出蜂蜜颜色越深,色值越大,含有的总酚酸含量越高,从而得出蜂蜜的抗氧化能力也越强。  相似文献   

3.
利用从桑椹中分离纯化的植物乳杆菌MLP-1发酵桑果浆,研究发酵期间桑果浆中的乳酸菌活菌数量、p H值、可滴定酸、有机酸、花色苷、总酚含量以及体外抗氧化能力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30℃厌氧发酵下,植物乳杆菌具有良好的底物适应性,发酵后3 d活菌数量稳定在3. 16×109CFU/m L以上并产生大量乳酸。发酵7 d后,乳酸质量浓度从0. 21 g/L增加到15. 25 g/L,矢车菊素-3-葡萄糖苷质量浓度从1. 33 g/L减少到0. 80 g/L,矢车菊素-3-芸香糖苷从0. 75 g/L减少到0. 46 g/L,总花色苷质量浓度从2. 28 g/L降低到1. 45 g/L,总酚质量浓度从2. 98 g/L减少到2. 37 g/L,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和铁离子还原能力分别下降了24. 5%和12. 3%。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发酵期间抗氧化能力减弱的主要原因是花色苷及总酚含量的减少,植物乳杆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花色苷、总酚含量和体外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4.
试验旨在测定20种牡丹叶中总黄酮、总酚和芍药苷含量及其抗氧化活性。试验以20个不同品种牡丹叶为研究对象,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总黄酮、总酚含量,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芍药苷的含量,采用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2,2-联氨-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二胺盐(ABTS)自由基清除试验评价其抗氧化能力;采用相关系数法对不同品种牡丹叶中总黄酮、总酚、芍药苷的含量与抗氧化活性相关性进行分析,主成分分析法进行聚类评价。结果显示,20种牡丹叶中总黄酮含量为20.71~54.03 mg/g,总酚含量为68.31~188.19 mg/g,芍药苷含量为20.50~45.10 mg/g。牡丹叶中总黄酮、总酚、芍药苷的含量与DPPH自由基、ABTS自由基清除率的半抑制浓度(EC50)均具有显著负相关性;主成分分析将牡丹叶聚为4类,按花株色系差异存在一定的聚类。研究表明,牡丹叶中总黄酮、总酚和芍药苷的含量可作为评价其抗氧化能力的指标性成分。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核桃为研究材料,通过采用DPPH自由基清除力、还原力、单宁、总酚和酚类物质为抗氧化指标,对8种不同地域和种质的核桃的抗氧化能力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陕西纸皮核桃的DPPH自由基清除率最强,河北薄皮核桃最弱;陕西纸皮核桃的还原力最强,山西薄皮最弱;总酚和单宁含量中,河北薄皮核桃最高,新疆纸皮最低; 酚类物质检测中芦丁含量最高。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酚类物质含量和核桃的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还原力和单宁含量均有较高的相关性,这说明核桃中抗氧化活性物质主要为酚类化合物。此外,河北薄皮核桃和新疆薄皮核桃具有较强的抗氧化能力,益与人体健康,可为其品种选育和适用性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甲醇溶液作为提取试剂,以山奈酚和抗坏血酸为参照物,通过DPPH和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总还原能力以及铁离子还原/抗氧化能力测定 (FRAP) 研究了番木瓜叶的抗氧化能力。结果表明该种方法提取总酚产率较高,并且番木瓜叶具有良好抗氧化活性和自由基清除能力。进一步试验表明木瓜叶的自由基清除能力与溶液中总酚的浓度成正比关系。该研究不仅能提高番木瓜的整体利用价值,还为果叶等废弃物利用提供可靠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昆明山海棠蜜是蜜蜂采集昆明山海棠的花蜜酿造而成的蜂蜜,在这里以HPLC检测存放了不同时间昆明山海棠蜜中的主要毒性成分雷公藤甲素(TW)的含量,即昆明山海棠花期采集的蜂蜜中雷公藤甲素的含量,以及在常温下存放了3个月及6个月后蜂蜜中雷公藤甲素的含量。当昆明山海棠蜜经萃取洗脱后,采用反相C18柱,以乙腈-水(30∶70)为流动相,以218 nm为检测波长,检测昆明山海棠蜜中雷公藤甲素的含量。结果表明,雷公藤甲素花期采集的蜂蜜中雷公藤甲素的含量为0.95±0.09μg/g;存放了3个月和6个月后蜂蜜中雷公藤甲素的含量为0.46±0.02μg/g和0.07±0.006μg/g,雷公藤甲素随着存放的时间降解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葛根、枳椇子解酒组合物抗氧化活性,以葛根素及总黄酮含量计,设定葛根、枳椇子11组不同配比组合物,以乙醇脱氢酶(ADH)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为指标确定葛根、枳椇子最优配比解酒组合物,以维生素C为对照,研究最优配比组合物对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羟基自由基清除能力和总还原力的影响。结果表明,葛根提取物中葛根素含量为72.24mg/g;枳椇子提取物中总黄酮含量为101.15mg/g;11组不同配比组合物对ADH和SOD活性均具有促进作用,当葛根和枳椇子配比为8∶2时,ADH和SOD活性最高;葛根、枳椇子组合物能增强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羟基自由基清除能力及总还原力,前两者IC50分别为0.038mg/mL、0.697mg/mL,总还原力最高为1.171。说明以葛根素及总黄酮含量计,葛根、枳椇子解酒组合物最佳配比为8∶2,最优配比组合物具有明确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结果为葛根、枳椇子组合用于解酒及抗氧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苘麻叶总鞣质的提取工艺及抗氧化活性,本研究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试验优化苘麻叶总鞣质的提取工艺,同时采用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清除法、2,2-联氮-二(3-乙基-苯并噻唑-6-磺酸)二铵盐(ABTS)自由基清除法和铁离子还原/抗氧化能力(FRAP)测定法等评价苘麻叶总多酚、不被吸附的多酚和总鞣质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苘麻叶总鞣质的最佳提取工艺为:丙酮浓度70%、液料比15.25 m L/g、提取时间20 min;在此工艺条件下,8月份、9月份和10月份采收的苘麻叶总鞣质的含量分别为(1.41±0.05)‰、(1.77±0.03)‰和(1.49±0.03)‰;苘麻叶总鞣质具有较好的体外抗氧化活性。本研究得出了苘麻叶总鞣质的高效提取工艺,且提取的总鞣质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10.
测定比较了云南省武定县、永胜县、祥云县、姚安县、大姚县的野坝子蜂蜜以及其他三种商品蜂蜜中维生素K(以下简称VK)的含量,结果表明:采自不同地域的野坝子蜂蜜中VK含量不同。其中采自祥云县的野坝子蜂蜜VK含量普遍较高,其次是大姚县、姚安县和永胜县,武定县的野坝子蜂蜜VK含量普遍偏低;不同品种的蜂蜜中VK含量差异较大。与其他3种市售商品蜜种(苕子蜜、枣花蜜和野藿香蜜)相比,野坝子蜂蜜的VK含量最高,其次是苕子蜜、野藿香蜜,VK含量最低的是枣花蜜。  相似文献   

11.
分别采集2011年和2012年云南省蒙自市石榴花期生产的24个蜂蜜样品,对各主要指标进行检测。测定结果表明蜂蜜样品中水分(21.92±1.64)%;淀粉酶值(18.79±6.10)mL/(g·h);酸度(14.13±1.67)(1mol/LNaOH)mL/kg;还原糖(74.20±1.49)%;葡萄糖(38.00±1.05)%;蔗糖(2.26±1.28)%;总糖(76.58±2.75)%;灰分(0.06±0.03)%。通过对两年生产的石榴花蜂蜜各指标含量进行差异性分析,结果都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2.
天津市全株玉米青贮营养成分评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8年11月~2009年7月在天津市选取宁河县、宝坻区、大港区三区县的6个青贮窖,按照每窖4个不同使用时间、同一青贮窖一个纵切面的5个代表点,采集了120个样品,样品风干制样后测定其绝干水分值和各种营养成分含量。结果表明:天津地区全株玉米青贮的干物质含量为221.717±24.503g/kg;以干物质基础计,粗蛋白质含量为87.257±8.547g/kg,粗脂肪含量为34.194±12.308g/kg,钙含量为3.290±1.226g/kg,磷含量为2.033±0.456g/kg,中性洗涤纤维为585.685±69.407g/kg,酸性洗涤纤维为381.425±91.589g/kg。120个样品平均值真实反映了天津市全株玉米青贮的营养价值,可以作为天津市奶牛场应用全株玉米青贮配制全混合日粮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刺槐蜜中3种酚酸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菁  朱青  黄婉玉  杨玉杉  曹炜 《中国蜂业》2009,60(12):10-12
本文采用Folin—Cioealteu法和高效液相色谱-电化学检测法(HPLC-ECD)分析了我国西北地区8种刺槐蜜中总酚含量及咖啡酸、绿原酸和p-香豆酸的含量。结果表明,8种刺槐蜜中均含有3种酚酸,其中咖啡酸和绿原酸含量较高,p-香豆酸含量较低。陕西宜川和洛川两地的刺槐蜜总酚含量最高,甘肃泾川刺槐蜜总酚含量最低,其余地区样品总酚含量差异不明显。  相似文献   

14.
为分析不同李种质果皮总酚含量及其抗氧化能力,以21个李种质为试材,测定果皮中总酚含量,采用DPPH法、FRAP法和ABTs法测定其抗氧化能力。结果表明:李果皮中酚含量丰富且不同种质间差异明显,不同李种质果皮中总酚含量为66.39~560.81mg/100g,平均含量224.23mg/100g,变异系数为48.24%,安哥诺、黑宝石、密山大紫李、青奈中含量较高,玉皇李含量最低;李果皮酚提取物具有较强的抗氧化能力,综合抗氧化能力较强的品种有安哥诺、黑宝石、密山大紫李、青奈和布尔班克。果皮中总酚含量与DPPH、FRAP和ABTs 均呈极显著正相关。3种抗氧化评价方法的相关性分析表明,DPPH/FRAP、DPPH/ABTs和FRAP/ABTs相关性均达到极显著相关,3种方法可作为李果皮酚类物质抗氧化能力评价的主要选择。  相似文献   

15.
本文建立了水产品中10种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串联质谱检测方法。对比几种检测方法后,最终采用乙腈进行提取的方法。在5.0~200.0μg/L范围内,10种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线性相关系数均大于0.99。通过实际样品的添加回收试验,方法的定量下限(S/N=10)为1.0μg/kg,检出限(S/N=3)为0.2μg/kg,3个添加水平中,龙虾、鮰鱼的加标回收率分别为69.4%~115.3%和63.1%~100.9%,日内相对标准偏差(RSD)分别为0.73%~3.39%及0.8%~4.44%。结果表明,该法简单、灵敏、特异性强,适用于水产品中大环内酯类药物残留的分析确证。  相似文献   

16.
三峡库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养分含量特征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了研究三峡库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有机质、pH值及土壤养分特征的变化,以重庆市开县竹溪镇选取4种不同的土地利用方式作为研究对象,依次为坡耕地(PG)、人工林(RG)、荒草地(HC)和经果林(JG),在每种土地利用方式上选取3块10 m×10 m样地,每块样地内采用“S”形布设采样,取0~20 cm土样,运用土壤化学分析方法测定土壤pH值、有机质以及氮磷钾等含量。研究结果表明,1)在4种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有机质含量和土壤pH值显著差异,有机质含量情况:人工林(24.99±2.34 g/kg)>经果林(19.71±1.89 g/kg)>荒草地(13.72±1.79 g/kg)>坡耕地(10.20±0.69 g/kg),坡耕地土壤pH值最高达到7.19,人工林最低达到5.67。2)全氮含量范围为0.55~1.38 g/kg之间,人工林与其他3种土地利用方式的碱解氮含量差异显著,土壤全氮含量和有机碳的变化有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4种土地利用方式下C/N没有显著的差异。3)全磷和全钾含量的变化趋势相同,全磷含量范围为0.41~0.59 g/kg之间,经果林全磷含量和人工林有显著差异,两种林地利用方式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差异不显著,但全钾含量差异显著,含量范围为3.73~21.43 g/kg之间。4)pH值与有机质含量、全氮含量、碱解氮含量极显著负相关,与速效钾显著负相关,与全磷、全钾显著正相关,有机质与全氮、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极显著正相关性。本研究结果对于在三峡库区采取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施肥方式、土地利用结构调整以及保持和提高土壤肥力、土地生产力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一电喷雾串联质谱法直接测定蜂蜜中脯氨酸的方法。蜂蜜样品用去离子水溶解后,过0.45μm水相微孔滤膜,高效液相色谱一电喷雾串联质谱进行分析检测。以Phenomenex C18(100mmx4.6mmx2.6μm)色谱柱为分析柱,乙腈和0.1%(v/v)甲酸-5mmol/L乙酸铵水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在电喷雾正离子多反应监测模式下进行检测,外标法定量。通过加标验证,该方法检测低限可达25mg/kg,脯氨酸在0.5~10.0μg/m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大于0.99。在25、50和100mg/kg三个加标水平下,蜂蜜中脯氨酸平均回收率为83.7~109.6%,相对标准偏差(RSD)为2.4~10.9%。该方法样品处理简单、快速,结果准确,灵敏度高,可以作为日常蜂蜜中脯氨酸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8.
日粮粗纤维水平对断乳力克斯兔营养物质消化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断乳兔日粮适宜的粗纤维水平,选择35日龄断乳的力克斯兔40只,随机分成A、B、C、D4组,每组10只,在等能等氮的基础上,分别饲喂粗纤维含量为7%、9%、12%和14%的日粮。研究表明:试验兔日增重分别为23.92±2.68g、25.23±2.49g、27.74±2.90g和25.70±3.37g,以C组最高,但差异不显著(P〉0.05);平均料肉比分别为2.95:1、2.94:1、2.87:1和3.4:1,以C组最佳;平均日采食量分别为70.5g、74.26g、79.82g和87.38g,即随粗纤维含量的增加采食量递增(P〈0.05);粗蛋白、粗脂肪、粗灰分和无氮浸出物的消化率以粗纤维为12%的C组最高,而且D组各养分的消化率均极显著地低于C组(P〈0.01)。但粗纤维水平由12%增加到14%,各种养分的消化率均下降,尤其是粗蛋白消化率的下降幅度达极显著水平(P〈0.01)。粗纤维的消化率随着日粮粗纤维含量的增加而降低;盲肠内容物各营养素的含量受日粮粗纤维水平的影响,与营养物质的消化率相吻合。本试验条件下,断乳兔日粮适宜的粗纤维水平为1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