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山区引黄灌区苹果园的改造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山区引黄灌区的市县,对低产苹果园进行了综合技术改造,经过几年的技术改造生产,产量分别由原来1100kg/667m2提高到3000kg/667m2,产值分别由1100元/667m2提高到12000元/667m2,产量和产值均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2.
1997-2000年对12年生山楂低产园进行技术性质改造,重点抓好土壤深翻改良,增施肥料,精细修剪,病虫害防治等措施,使666.7m^2产量由1996年改造前的640kg增加到2000年的1986kg,效益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3.
板栗低产林改造技术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遂昌县自1989年始发展板栗,至今面积已有4000hm^2,2007年总产量4848.6t,产值2400万元,位居遂昌县第一大水果,成为广大农民主要经济来源之一。遂昌县自2003年开始进行板栗低产林改造试验,试验结果由原来的667m^2产56kg提高到170kg。主要技术措施如下。  相似文献   

4.
1999-2001年,在薛城冬枣基地,采用增大肥水供应,合理修剪,花期喷10mg/L赤每素,幼果和果实膨大期喷40-50mg/L,NAA等措施进行低产园改造,使每666.7m^2产量由157kg提高到731kg。  相似文献   

5.
芍药山乡地处费县南部青石山区 (涉及 5个乡镇 ) ,是沂蒙地区核桃主产地之一。 1 997年芍药山乡政府承担了费县县政府“核桃低产林改造”项目 ,7a(年 )时间内共改造核桃低产园 2 580hm2 ,核桃产量由低改前的每 667m2(亩 ) 50kg提高到 2 0 0kg ,投入产出比达到了1∶1 0 .7。现将  相似文献   

6.
平阴县李沟乡有1985-1988年栽植的山楂67hm^2,多数管理粗放,树冠郁闭,结果部位外移,大小年结果现象严重,效益差。2000-2004年,对山楂低产园进行了改造,平均667m^2产量由1100kg上升到2500kg。  相似文献   

7.
1996年到2000年平度市对0.667万公顷低产苹果园进行全面治理改造,使每666.7平方米的产量达到991.8公斤,较改造前的产量增长3倍,优质果率达到85%以上,经济效益由666.7平方米不足500元,达到1500元。1加强土肥水管理1.1整地改土搞好以深翻改土为重点的土壤管理,实行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在治理改造过程中,坚持以流域为单元,以地块为基础的原则,进行了全面规划,重点治理,突出抓了加固地堰,蓄水保土,深翻整平,努力创造适合果树生长的良好环境,使质地较薄的果园土壤活土层加厚…  相似文献   

8.
重果园面积扩张、轻低效园改造是中国苹果生产环节存在的重大问题。据源自国家苹果产业技术体系24个综合试验站实地调研数据的统计分析,2015年综合试验站覆盖地区低效苹果园面积为43.50万hm~2,其中由于郁闭、管理粗放导致低效的果园分别占54.42%、26.82%。截至2015年已改造低效苹果园13.41万hm~2,改造后果园栽植密度明显降低,平均每hm~2减少210株;果品质量显著提高,黄土高原优势区、环渤海湾优势区和特色产区一级果产量分别平均提高9 833.40、13 178.55、13 500.00 kg·hm~(-2);果园经济效益显著增加,纯收入分别平均增加53 175.00、80 625.00、45 840.00元·hm~(-2)。低效苹果园改造的效益与成绩总体显著,应该持续推进;果农对低效苹果园改造技术及改造效果的认可度较高,但对政府补贴、扶持依赖度高。  相似文献   

9.
为迅速提高苹果的产量和质量,笔者从2000年开始,进行低产苹果园改造,实现了一年改接,二年结果,三年丰产。1被改造苹果园的基本情况沙沃乡李沙沃村、城关镇五七林场、东明集镇卢寨村、夏行村和段磨营村果园,共33·3hm2。当地年平均气温13·6℃,有效积温4505℃,年降水624·1mm,日  相似文献   

10.
1996-200年对16年生元丰核桃低产园进行技术改造,重点抓好土肥水管理、合理修剪、疏雄、花期管理、病虫害防治等环节,改造前的1996年666.7m^2产量仅105kg,改造后的第4年(即2000年)产量达557kg。  相似文献   

11.
山东省平阴县李沟乡有1985~1988年栽植的山楂园约70 hm2,多管理粗放,产量低,效益差.2000~2004年,我们对山楂园的管理进行了指导,产量逐年上升,平均667 m2产量由1 100 kg上升到2 500 kg.低产园改造的技术要点如下.  相似文献   

12.
曾沛繁 《广西园艺》2007,18(3):25-27
本试验采取增施基肥及追肥、喷施多效唑控制板栗枝梢长度及提高坐果数量、喷施叶面肥保果、抑强扶弱或除弱助强修剪、适时防治病虫害等综合技术对板栗低产园进行改造。结果表明,实施该套技术后,板栗树形开张,树势健壮中庸,结果母枝充实,长度适中,雌花量增加76.7%,病虫害得到有效控制,产量大幅提高。三个试验果园平均每667m^2产量由2000年的119kg、132.5kg、119.3kg提高到2002年的203.53kg、236.94kg、187.77kg,分别增产71.03%、78.82%、57.39%。  相似文献   

13.
1996~2000年对23年生镜面柿低产园进行技术改造,重点抓好土壤改良,合理施肥,精细修剪,疏花疏果,病虫害防治等环节,改造前的1996年666.7m^2产量仅452kg,改造第4年产量达3950kg。  相似文献   

14.
对1.4hm26年生板栗低产园进行改造,效益分析显示:3年内平均每1hm2产量从75kg提高到3450kg,平均每年每1hm2净收入4650元。以15年为一个生产周期、基准收益率10%估算,按现有经营管理水平和产量,其财务内部收益率仍可达到17.75%。每1hm2基准财务净现值6120元,第10年即可收回投资成本并有盈余,投资利润率达21.59%。但是,当销售收入减少15.7%以上或低改成本增加超过22.7%时,从整个生产周期来讲,即使采用现有栽培管理技术也难免亏损。  相似文献   

15.
1998年开始对山地板栗低产园进行改造,采取嫁接良种,合理修剪,加强土壤管理,科学施肥和综合防治病虫害等措施,2001年666.7m^2产量达229kg,较改造前增产2倍多。  相似文献   

16.
<正>临邑县现有苹果园73.5 hm2,其中树龄25年以上的老果园72 hm2,郁闭度0.95以上的苹果园超过65 hm2,2017年每666.7 m2产量不足1 500 kg,且病虫害发生较重,果面多有病斑,商品果率不足30%,市场竞争力弱。为此,从2018年起,临邑县自然资源局开始对部分苹果低效园进行改造,通过为期4年的优化栽植密度、优化品种结构、优化树形结构、优化土壤环境、优化投入品管理、优化配套措施等,低效园平均666.7 m2商品果产量由2017年的420 kg提高到2022年的1 060 kg,小果、烂果大幅度减少,平均666.7m2增收2600元。  相似文献   

17.
2006—2009年对小老树和放任生长树的低产梨园采用不同措施进行技术改造,梨树产量和效益逐年提高,截至试验结束,小老树平均每667m2产量为3100kg,是改造前的14.1倍,收益为5200元,是改造前的12.4倍;放任生长树平均每667m2产量为2980kg,是改造前的15.1倍,收益为5100元,是改造前的11.1倍。  相似文献   

18.
金柑是尤溪县主栽果树之一,2004.年全县栽培面积2 022.hm2,其中投产面积1 399 hm2,产量约1.05万t.尤溪金柑被国家质量监督局列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尤溪也成为全国唯一的"中国金柑之乡",当地许多农民依靠金柑走上致富之路.从总体上看,尤溪金柑生产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也存在着不容忽视的低产园问题.据2004年调查,667 m2产量在300 kg以下的金柑园有585.6 hm2.为提高金柑生产的总体效益,当地政府从2005年开始实施金柑低产园改造工作,并拨出专项资金予以扶持;技术部门针对不同类型的低产园进行配套改造技术研究,并建立14个改造示范片.园地面积141.7 hm2.项目实施3年,示范片667 m2平均产量达882.3 kg,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本文在总结几年来改造经验的基础上,对金柑低产园的特点、成因及其配套改造技术做一概述.  相似文献   

19.
低产旺树苹果园技术改造措施魏生铮,贺新,任爱珍(山西晋中地区农牧局特产站·榆次)(山西晋中地区果树研究所)1989年以来,晋中地区对10万亩低产苹果园进行了技术改造,其中有4.1万亩低产旺树(占改造总亩数的44%)亩产由原来的350kg增加到860k...  相似文献   

20.
核桃低产园的改造王田利(甘肃省灵台县林业局744400)低产是目前核桃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就目前生产现状,核桃低产的原因主要是管理粗放,授粉不充分和结果枝组老化,只要加强管理,就可将核桃产量提高到一个新的台阶。根据生产经验,低产核桃改造的主要措施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