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用发酵料栽培金针菇,它集熟料和生料两种栽培方法的优点,不仅操作简便,还能促进料中的营养物质分解转化,有利于金针菇菌丝的吸收利用。笔者自1991年开始用棉子壳料试验,成功率在95%以上,生物效率达80%~99%。 (一)季节选择 秋季气温降至25℃时开始栽培。 (二)制备培养料 选新鲜、无霉变的棉子壳,先曝晒2天,按棉子壳97%、石灰2%,磷肥1%配料,另加0.1%甲醛拌料。含水量为70%,做成1.5m宽的长条形堆,覆农膜进行发酵。当堆温达40C时进行第一次翻堆,复堆后堆温达60~7℃时每天翻一次堆连续7  相似文献   

2.
前发酵堆料,变传统的单堆大堆为贴堆小堆,可以提高发酵质量,减少用工成本,提高蘑菇产量。试验表明,采用宽度0.8 m的培养料进行贴堆前发酵,比传统的大堆料(1.8 m),每座菇房(144 m2)节约用工成本200元,平均单产由8.93 kg.m-2提高到11.92 kg.m-2。  相似文献   

3.
胡道旭 《食用菌》1998,(4):16-16
在蘑菇栽培中,培养料的后发酵技术越来越为人们注重。后发酵即是培养料经过堆制,在最后一次(一般前发酵的第3次)翻堆后,当料温升至50~60℃时趁热运进发酵室,使其在10~12小时内料升温至60~62℃保持4~6小时,通风降温至48~52℃维持4~5天。因此,后发酵也称二次发酵。试验表明,后发酵的产量比一次发酵的产量高出48.1%。本文介绍两种常用的后发酵方法。  相似文献   

4.
用大袋小棚栽培平菇,是根据微孔增氧和菌袋能周身出菇的原理,并结合覆土来夺取高产的一项栽培技术,尤其是在晚秋、早春采用此法更有利于发挥其栽培优势,克服低温对发菌的不利影响,生物转化率稳定在150%以上。现将其具体做法介绍如下: (一)备料发酵 培养料可就地取材,这里介绍两个配方:①棉子皮97%,鼓皮3%,石灰2%,复合肥1%,多菌灵0.1%。②粉碎的玉米芯95%,麸皮5%,尿素0.5%,复合肥2%,多菌灵0.2%。料水比为1:1.4,料充分拌均后即可堆垛发酵,垛高1m、宽1.2m,长度随料多少而定,在堆的上部、两侧及底部打若干个直径为3~5cm的通气孔,最后覆膜、盖草帘进行保湿保温。当料温达65℃时进行翻堆,整个发酵过程要翻堆2~3次。  相似文献   

5.
一般食用菌生产用的栽培料都是在室外堆置发酵,经几次翻堆后直接应用,但这种方法既不能把栽培料中的养分充分利用,又不能有效杀死料中的病菌和害虫,造成了栽培料的浪费。笔者通过多年实践,摸索出了食用菌栽培料二次发酵技术,在生产中推广后取得了较高的收益。现以双孢菇栽培为例,将该项技术介绍如下:1技术要点堆肥的主料有麦草、玉米芯、棉籽皮及畜禽粪便。辅助料有石灰、石膏、磷肥、油渣、尿素等。菇棚长40m,宽8m,高3.2m,覆盖黑色薄膜。陕西关中地区于8月上旬,按常规方法将栽培料在室外堆置12~14天,每隔3~4天翻堆1次,完成初次发酵。此时…  相似文献   

6.
栽培食用菌时,培养料往往要堆制发酵。在夏天,气温比较高料堆易升温;而在冬天,尤其是北方的冬天,料温迟迟不会升高,有时使栽培户心急如焚。笔者通过以下诀窍,缩短了发酵升温时间。现介绍如下,供菇友参考:①堆制大堆生料后,在堆上均匀分布3~5处加开水,每处加一大铝壶,过24小时后,加开水处料温可达50℃左右。②堆制大堆生料后,在料堆上均匀分布挖3~5处小坑(坑大小视料堆大小而定)。在小坑内埋上上次已发酵或已升温的带有温度的栽培料,过24小时后,料堆整体温度可达40~50℃。以上两种升温方法,采用任何一种…  相似文献   

7.
农家生产平菇栽培种,一般来说,需要的数量不会太多.可以投入的劳力也只能是1~2人,考虑到造价及经济效益,笔者经过多次实践,探索出了一种简单易行的木屑炉灭菌法,现简介如下:基本设备包括:木屑炉和铁皮桶.木屑炉的规格为内径28cm,深45cm,可以用砖土砌成;铁皮桶用白铁皮做成直径33~35cm、高60cm左右,桶内放一个高6cm的木筛架,使用时桶内加水2.5kg,料装瓶(袋)后.上用双层塑料薄膜封口.木屑炉引着火后约15分钟可  相似文献   

8.
香蕉收刈后的茎叶,大部分堆积于道路两侧弃之不用,既影响交通,又浪费资源。为此笔者进行茎叶发酵后栽培平菇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1供试配方 香蕉茎叶50%,稻草25%,牛粪20%,石灰粉2.3%,尿素0.2%,石膏1%,过磷酸钙0.5%。 2堆料 先将稻草及香蕉茎叶砍断撕碎,用3%~5%的石灰水浸泡16~24小时后,控干水后建堆(建堆前1天将牛粪等辅料捣碎,预湿混均)。建堆时地面先撒石灰粉,再铺放一层预湿的稻草、香蕉茎叶,厚10~20cm、宽1.2~2.0m,长8~10m(视场地及堆料量而定)。然而撒放调湿的牛粪,盖满稻草、香蕉茎叶为度。如此操作直到堆高1.8m左右,顶层用牛粪全面覆盖,堆  相似文献   

9.
以平菇(Pleurotus ostreatus)生产污染料为主料,添加麦草秸杆、尿素等辅料,经发酵处理,进行鸡腿菇(Coprinus comatus)栽培试验.结果表明,培养料(/kg):污染料790 g,新鲜麦草秸秆150 g,生石灰20 g,过磷酸钙20 g,尿素10 g,种料10 g(其中,首次建堆种料为干制牛粪,其他批次为前一次发酵培养料),料水比1∶1.5,pH 7~8,用于鸡腿菇栽培,发菌成功率达90%~95%,出菇率达80%以上,生物学效率为43.5%~59.4%;试验期间,培养料建堆越晚,所需发酵时间也越短,鸡腿菇产量越高.  相似文献   

10.
蔡铜元 《食用菌》1992,14(5):24-25
蘑菇培养料的常规堆料和二次发酵(又称后发酵)过程中都要进行翻料堆,不但花工多,而且劳动强度大。常规堆料,因堆料时间长,培养料堆制过熟,养分流失多,加之堆料全过程是在室外,培养料堆制的质量受到不利天气的影响,蘑菇产量低.二次发酵是对常规堆料法的改进,可缩短堆料时间,将料移进室内床架上进  相似文献   

11.
王永庄  孙质蕙 《食用菌》1989,11(6):28-28
平菇墙式栽培主要程序:原料发酵处理,播种压块发菌,菌块垒墙出菇。具体做法介绍如下:(一)原料堆积发酵取无霉变的棉籽皮先翻晒几日,再加过磷酸钙1%、石灰3%、水120~130%,拌均匀后堆积发酵,堆高1米、顶宽80厘米、长度不限,堆面盖上塑料膜。料要尽量堆松些,料的含水量也不能太高,以保持料堆的良好通气条件。一般堆积第2天料温开始上升,当料温达到44~50℃时开始翻料,以后每天翻一次料。随着料温的上升,料里出现白色高温放线菌菌丝,并散发出清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来我地的食用菌生产发展迅速,棉子壳供不应求。为此,笔者于1991年开始用麦糠(护颖)栽平菇(南平1号和西德33),取得了好效果。现简报如下: (一)原料处理 将麦糠在3%的石灰水中浸泡2昼夜进行软化处理,捞出风干后碾压数次。配方为麦糠90%,玉米面8%,生石灰2%,复合肥1%,料水比1:1.6,拌匀后堆积覆膜发酵3~4天,当料温升到60~70℃翻堆一次,复堆后发酵6~7天即可。  相似文献   

13.
北方是我国小麦的主产区,麦秸资源丰富,除少量用于造纸原料外,绝大部分当做燃料。近年来,笔者探索整麦秸塑料袋栽平菇技术获得了成功。生物学效率达200%~300%,且品质和口感优于棉子壳栽培的平菇。现将该技术介绍如下: 1 堆料发酵 1.1 原料处理 用打谷桶或水缸作容器,内盛3%的石灰水,每次放入几个草把,使水淹没即捞起,略滴干即可堆料。若麦秸较硬可于前1天先喷洒3%的石灰水预湿,再按上法进行。 1.2 原料配比 一般1OOkg麦秸,添加10~20kg米糠或麸皮,过磷酸钙2kg,石膏1kg,尿素700g,硫酸钙500g,若有草木灰加5kg左右。预先把辅料混匀并加水调至含水量在65%左右。 1.3 建堆发酵 ①建堆:发酵场地室内室外均可,按堆宽1.5m、高1.2m的规格建堆,长度不限,每铺一层麦秸撒一层辅料,堆料不易低于250kg。用木棒在堆顶纵向和在堆底横向各打2~3个通气孔,然后覆盖薄  相似文献   

14.
我地区7~8月室内气温在22~25℃,生料栽培,培养料有一个迅速升温阶段,温度高达38℃以上,会发生烧菌现象。为解决这个问题,我们试验用堆料发酵进行床架栽培,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一)培养料制备 ①配方:阔叶木屑78%,大麦粉或麦麸20%,石膏、白糖各1%,石灰1.5%,多菌灵0.l%~0.15%,水60%~65%,pH值8~9。②拌料:先将石膏、多菌灵、石灰、大麦粉混匀,再与木屑拌匀,将白糖溶于水中拌料。③发酵:将料堆高0.8~1m,每堆以250kg为宜,覆膜发酵一周,于第5天翻料一次。  相似文献   

15.
发展蘑菇生产是农村的一项好副业。野外床栽蘑菇工艺简单,成本低,产量高,见效快,现将其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一)季节的安排 应根据当地气候条件而定。在海拔600m以上的地区,可在8月下旬开始堆料,海拔300~600m的地区,在9月上旬开始堆料;海拔50~300m的地区,在9月中旬或下旬开始堆料。  相似文献   

16.
笔者于1988年秋后对感染杂菌的培养料进行发酵和添加少许麦秸栽培平菇,取得较好效果。(一)原料处理将感染杂菌的棉子壳料摊于水泥地面曝晒3天,按每百公斤料加4公斤石灰粉拌匀,装入塑料袋内扎口备用。麦秸切成3厘米长的小段。(二)拌料发酵将棉子壳与麦秸分开拌料。污染料配方为基料70公斤,加石膏2%、石灰2.5%、过磷酸钙3%、多菌灵0.1%、磷酸二氢钾0.5%,料水比1:1.2~1.4。麦秸料配方为麦秸35公斤,另加麸皮16%、过磷酸钙1.5%、石膏1%、石灰2%、高锰酸钾0.1%,料水比为1:1.5。将污染料及麦秸料按配方各自拌匀后再混合均匀,在洁净的地上堆成1.2米高的馒头形,覆盖薄膜,上插温度计。当料温升到50℃时,揭开薄膜并在其上每隔40厘米用木棒打一到底的通气孔,再覆膜一天,次日开始翻堆,翻堆时先将表层料放在一边,再将堆心料翻于其上,以后每隔2天翻堆一次。  相似文献   

17.
夏季用发酵料通气袋栽平菇,料温平稳、不污染、出菇快而齐、产量高。笔者于1990年8月中旬投料500kg,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一)配料配方为棉子壳98%,石灰粉2%,料水比1:1.3。先将石灰粉加入水中搅匀,然后边泼水边翻料,最后用扫帚揉搓1~2遍,使棉子壳含水均匀。(二)发酵将拌好的料做成高宽各1米的长堆,  相似文献   

18.
如何提高毛木耳产量是广大菇农所关心的问题,现将笔者几年栽培实践中所积累的高产经验总结如下:(一)配料和发酵 培养料配方为:棉子壳85%,谷壳12%,石膏1%,糖1.5%,尿素0.3%,磷酸二氢钾0.2%,料水比1:1.3.原料要求新鲜、无霉变.先将棉子壳、谷壳拌匀,再加水使料内含水量达65%,做成长宽不限,高1m的堆,中间插入木棒,拍紧后拔出木棒为通气孔,覆膜发酵,约2天料温可升到60℃,维持  相似文献   

19.
在食用菌生产中,培养料污染杂菌(尤以老菇区)是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笔者于1995年10月,将防霉剂应用于平菇栽培,效果显著。现把试验结果简报如下: (一)试验材料 ①防霉剂:引自岔北化工厂菌研室;②菌种:沪平3号,杂17,赤平1号;③培养料配方:棉子壳96%,玉米粉2%,磷肥1%,尿素、黄豆粉各0.5%。总投料500kg。 (二)试验方法 按每50kg料加入一包防霉剂,按上述配方拌料,料水比1:1.4~1.5,拌匀后做堆、打孔、覆膜发酵,36小时后10cm以内料温达60~65℃,进行翻堆,以后每12小时翻堆一次,连续翻二次,料呈  相似文献   

20.
玉米田发酵料栽培榆黄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北方目前人工栽培榆黄蘑一般都是在室内进行,栽培面积有限,成本高.为了扩大种植面积,降低栽培成本,我们从1988~1989年用发酵料在玉米地里栽培榆黄蘑,取得一定的经济效益.(一)选地备料栽培地选择在近水源,保水力强,排灌方便,土质肥沃的向阳地块.栽培料按猪粪20公斤、杂木屑50公斤、豆秆30公斤、硝酸铵1.5公斤、石灰1公斤、多菌灵200克的比例调配,每亩用料2500~3000公斤.于4月下旬拌料做堆发酵,料含水量为55~60%,堆高约1.3米,长度不限,堆向与风向平行,每隔1.5米设一个排气管(或草把),覆盖塑料薄膜.当料堆温度达70℃时要行翻堆,约7~8天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