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通过凉山不同海拔区凉山光叶紫花苕(Vicia villosa Roth var.glabrescenscv.Liang shan)新品系生长特性研究表明,凉山光叶紫花苕新品系表现出了较强的抗寒性能,在高寒地区产草量高于对照品种38.82%,同时越冬保存率高6.1%,冬季生长速度高于对照品种40.99%,分枝萌发能力强,茎叶比为1∶1.31,叶量丰富。  相似文献   

2.
试验结果表明,澳大利亚一年生苜蓿品种生长后期(从现蕾期开始)生长发育快、生育期短,虽然植株低矮、匍匐,但对宁南山区的地理气候条件具有较强的适应性.生长动态符合Logistic生长模型曲线,Mogul Medic、Santiago Medic和Orion Medic三个品种的生物学产量极显著高于对照品种,Herald Medic的生物学产量显著高于对照,且品种好,营养价值高.因此,以上4个品种的一年生澳大利亚苜蓿可以作为宁南山区减少水土流失、退耕还林、提高地力、轮作倒茬的优良饲草品种进行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3.
研究卫星搭载对2个紫羊茅品种细胞有丝分裂,核畸变,种子萌发,植株生长及形态特性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卫星搭载的2个紫羊茅细胞有丝分裂指数高于对照,分别为20.7%和18.8%,紫羊茅本明杰核总畸变率是对照的4倍,普通紫羊茅核总畸变率是对照的10倍,显著高于对照;种子发芽率、发芽指数均高于对照;生育期缩短、植株高度、小穗数/分枝显著高于对照,有效穗数极显著高于对照;叶片宽度明显的变窄,其中,本杰明紫羊茅生长速度曲线与对照相似,种子/小穗显著的低于对照,普通紫羊茅生长速度曲线与对照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4.
为进一步研究"福瑞至"燕麦在四川的生产性能及适应性,2016年5月至2018年7月,以国审品种"青引2号"燕麦和"阿坝"燕麦为对照,在成都市大邑县、甘孜州道孚县、凉山州布拖县对"福瑞至"燕麦进行了多年多点的区域试验。结果表明:在3个试验点连续2年的区域试验中,"福瑞至"燕麦生长良好,生产性能表现优良,鲜草产量为48 769. 17~58 394. 19kg/hm~2,干草产量为11 429. 46~15 664. 35 kg/hm~2,种子产量为2 406. 68~2 598. 745kg/hm~2,均高于或显著高于对照品种。其中,"福瑞至"燕麦鲜草产量和干草产量比对照"阿坝"燕麦增产28. 31%~46. 18%和28%~45. 47%,比"青引2号"燕麦增产10. 92%~53. 14%和25. 98%~48. 07%;"福瑞至"燕麦种子产量与"阿坝"燕麦差异不显著,但显著高于"青引2号"燕麦,增产30. 05%~40. 67%。多年多点分析表明,"福瑞至"燕麦草产量较对照品种具有突出的丰产性和稳定性,在四川成都、甘孜道孚和凉山布拖均具有较强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5.
外源性雌二醇添食可影响五龄家蚕生长发育.五龄前期处理,可显著促进蚕体生长和丝腺生长,并且后者更显著;中、后期处理对体重似乎没有影响,/中期处理对丝腺生长有轻度抑制效应;激素处理后,雌蚕全茧量低于对照,雄蚕则高于对照,茧层量除中期处理区与对照区无差异外,均高于对照水平,同样茧层率除中期处理区,余均较对照区增加,平均高于对照10%左右。  相似文献   

6.
以7个紫花苜蓿品种为试验材料,研究了损伤和未损伤冷蒿释放的挥发物对苜蓿种子萌发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损伤和未损伤冷蒿释放的挥发物对7个紫花苜蓿品种的种子发芽指数和发芽率均有抑制作用,损伤处理与未损伤冷蒿挥发物处理相比,种子发芽率降低了5.6%~15.0%;挥发物对7个紫花苜蓿品种幼苗生长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与对照相比,未损伤冷蒿释放的挥发物使7个紫花苜蓿品种根生长降低了10.4%~22.8%,芽生长降低了12.7%~30.4%,幼苗鲜质量降低了11.2%~16.8%;损伤冷蒿挥发物抑制作用较未损伤冷蒿挥发物有所增强.  相似文献   

7.
饲料中添加亚油酸可提高鲇鱼的生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饲料中添加亚油酸对六须鲇生长和肉质的影响进行了 18周投饵试验。试验鱼个体重 14 9~15 2g ,分为 4组放养到 12个网箱中。投喂蛋白质含量 4 5 %的标准颗粒饲料 ,饲料 1、2、3中分别添加亚油酸 0 .5、1.0、1.5 % ,饲料 4为对照 ,不添加亚油酸。投饵试验结束时测出 :投喂添加亚油酸1%饲料 2的鱼生长最好 ,鱼体增重比对照鱼提高 12 .6 % ,饲料系数降低 12 .9% ,鱼特定生长率为 6 .1% ,蛋白质效率为 12 .0 %。添加亚油酸1.5 %饲料 3的鱼之生长指数均高于对照鱼 ,且鱼肉中的蛋白质含量由对照鱼的 18.0 4 %提高至18.79% ,不饱和脂肪酸含量由对照…  相似文献   

8.
三眠蚕品种"苏.玉×银.白"经2011年中秋农村初步试点表明,该品种眠性稳定,食性优,茧丝纤度2.11D,比"菁松×皓月"低0.18D,解舒率92.16%,高于对照种11个百分点,洁净成绩与对照种相当。  相似文献   

9.
以内蒙古科尔沁沙地广泛种植的苜蓿品种为研究对象,通过模拟生长季刈割后维持不同干旱2周再复水,通过对株高和产量的观测,研究科尔沁沙地不同品种苜蓿的抗旱性。结果表明:生长季刈割后不同干旱处理条件对不同品种苜蓿的影响不同,‘WL298’品种的抗旱能力最强,只有在当田间持水量的15%~20%的干旱处理条件下,其干物质含量才显著的低于对照处理,最多比对照降低了53.5%。‘骑士T’根颈对水分变化最为敏感,水分充足时‘骑士T’表现出最佳的生长及再生能力,所有干旱处理后的干物质含量均显著的低于对照处理,降低值最高达57.8%。  相似文献   

10.
以6个饲草型豆科品种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植株生长指标、饲草产量及养分含量、土壤养分含量的观测,分析比较了不同品种饲草产量与品质表现及对土壤的改良效果。结果表明,牡丹江秣食豆(Glycine max L. Merr.'Mudanjiang',MD)、鲁饲大豆2号(Glycine max'Lusi NO.2',LD2)和鲁饲大豆3号(Glycine max'Lusi NO.3',LD3)的株高和单株干重较大,干草产量显著高于其它参试品种(P0.05)。同时,LD2和LD3的CP含量达到20.2%和20.1%,明显或显著高于除野生大豆(Glycine soja Sieb. Et Zucc.,HWD)之外的其他3个品种(P0.05)。表明LD2和LD3品种在试验条件下能实现高产优质的目标。试验结果同时显示,6个参试品种0~20 cm和20~40 cm土层有机质含量较对照提高了7.98%和25.57%,全氮提高了13.55%和25.72%。LD3提高土壤全氮和有机质效果最为显著,但其对速效磷和速效钾的消耗也更多。  相似文献   

11.
四川凉山州光叶紫花苕良种选育及推广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凉山光叶紫花苕良种选育及应用研究,系统分析了该草种在不同生态条件下(海拔1500~3200m)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主要经济性状是:分枝期全草干物质中粗蛋白含量为30.69%,粗脂肪8.70%,粗纤维22.80%,无氮浸出物为28.03%,粗灰分8.72%,钙1.48%,磷0.23%,还含有17种必需氨基酸。平均鲜草产量45000~75000kg/hm2,种子产量600~1200kg/hm2。1996~1998年全州种植面积达8.5万hm2,鲜草总产26.268亿kg,产值2.6268亿元,推动了全州畜牧业生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对不同刈割时期(播种后60d、90d、105d、120d和135d)的光叶紫花苕生产性能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光叶紫花苕在播种后105d刈割利用1次可获得较高的效益,产草量高达18000.15kg/hm2,种子产量高达964.5kg/hm2,比播种后90d刈割产草量提高了16.13%,种子产量提高13.8%,比对照种子产量提高71.9%。  相似文献   

13.
生物复合种衣剂对4种牧草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2%戊唑醇生物复合种衣剂提高牧草发芽率和生长量的可行性,对‘超音速’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Supersonic’)、光叶紫花苕(Vicia villosa var. glabresens)、白三叶草(Trifolium repens)、‘特高’黑麦草(Lolium multiflorum‘Tetragold’)进行包衣。结果表明,上述牧草分别按1:40,1:60,1:70,1:90包衣促进萌发效果最好,且无霉变现象。前3种牧草与对照相比,苗长分别增加15.86%,10.26%,18.08%;地上部分鲜重分别增加15.66%,42.49%,97.26%。因此该种衣剂可按适宜包衣剂量对这4种种子进行处理。  相似文献   

14.
柞蚕新品种烟6、789育成及其一代杂交种的选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洪江  沈孝行 《蚕业科学》1992,18(3):177-183
选用066、781、446、785四个柞蚕品种进行复式杂交,自1980年至1989年经20代选育,育成了早熟、体强的烟6柞蚕新品种;选用激光诱变材料2H30、方青、河南6号三个品种制成三元杂交材料,自1978年至1989年经23代选育,育成了多丝量789柞蚕新品种。烟6、789是一对优良杂交组合,经五年农村放养比对照种产量高,品质好,公斤卵产茧量增产10.87%,公斤卵产值提高15.94%。  相似文献   

15.
为改良二化地区一化性柞蚕品种并取代现有的二化一放品种,辽宁省蚕业科学研究所以春滞育的二化性大型茧品种9906的雄性个体与稳定的一化性当家品种四青杂交创造材料,历时11年育成了柞蚕二化地区一化性新品种辽四。新品种属青黄蚕血统,一化性,4眠,春养辽四的平均产卵量、千粒茧质量、克卵收茧量、收蚁结茧率分别比对照高12.29%、9.64%、33.97%和20.79%,早秋养辽四的平均产卵量、千粒茧质量、克卵收茧量、收蚁结茧率分别比对照高15.24%、10%、42.75%和24.88%。在缫丝试验中,辽四解舒率比对照四青高16.20%,解舒丝长比对照长74.10 m,生丝公量比对照高2.14 g,回收率比对照高6.93个百分点。在新品种繁育试验中,单蛾收茧数分别平均增产19.10%,千粒茧质量比对照高12.61%。综上所述,辽四具有化性稳定、强健性好、高产、稳产等优点,是适合于二化地区放养的一化性柞蚕品种。  相似文献   

16.
因灌溉不当和土壤裸露而引发的土壤次生盐渍化问题已成为西部灌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障碍。通过研究裸地、单作春小麦Triticum aestivum、红豆草Onobrychis viciaefolia和春小麦/毛苕子Vicia villosa 4种处理的土壤可溶性盐分时空动态,分析和对比了它们的动态变化差异。结果表明:在春小麦收获期,3种种植方式对0~20 cm土层均具有明显的抑盐效应,含盐量下降幅度达16.4%~30.5%,其中单作春小麦与单作红豆草和春小麦/毛苕子差异显著,而单作红豆草和春小麦/毛苕子差异不显著;单作小麦使0~80 cm土层积盐14.2%,而春小麦/毛苕子和红豆草使0~80 cm土层脱盐19.7%和23.0%;单作春小麦地土壤含盐量垂直分布表现为中层高(20~60 cm)、上下层(0~20 cm和60 cm以下)低,而单作红豆草和春小麦/毛苕子表现为上层(0~20 cm)低、下层(20 cm以下)高的特征。春小麦收获后,单作春小麦地土壤表层快速积盐,其含盐量甚至高于裸地,而单作红豆草和春小麦/毛苕子地表层盐分变化较小。秦王川灌区若采取春小麦/毛苕子的种植模式,不仅可以预防土壤的次生盐渍化问题,还能多生产36 018 kg/hm2的牧草。  相似文献   

17.
桑人工三倍体品种丰田2号经济性状的试验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正国 《蚕桑通报》2004,35(1):14-17
为把蚕桑实用新品种新技术尽快转化成生产力,增加单位桑园面积的经济效益,江油市引进了若干近年育成的新桑树多倍体品种,进行多年多点的产叶量、叶质、抗逆性等实用经济性状的试验调查.结果表明,桑人工三倍体品种丰田2号,与标准品种荷叶白相比,单位面积桑园产叶量增加36.8%,桑叶养蚕万头产茧层量提高6.6%,抗逆性强,农艺性状好,是一优质高产的好品种,现今重点推广.  相似文献   

18.
贵州野豌豆属植物的核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贵州窄叶野豌豆,广布野豌豆,光叶紫花苕和救荒野豌豆4种野豌豆及其种下不同类元的核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广布野豌豆和光叶紫药苕的染色体数目为2n=14,属于较为原始的类群,窄叶野豌豆和救荒野豌豆的染色体数目2n=12,属于较进化的类群,窄叶野豌豆和救野荒豌豆下类元的核型研究表明,种下类元间的核型差异明显,并对野豌豆属核型的趋势作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浙凤1号是浙江省农业科学院蚕桑研究所利用雌蚕无性克隆系与限性卵色系杂交育成的单交品种.经小区和大区试验对比,该品种龄期较对照区长12 h;食桑性较好,蚕体略大,500 g熟蚕较对对照区减少9条;张种产茧量较对照区增加3.0 kg以上;解舒丝长、清洁、净度等丝质指标高于对照.该品种在农村饲养表现优良,可以推广.  相似文献   

20.
三倍体桑树新品种鲁插1号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优质、高产、发根力强、抗寒、耐旱为桑树新品种的选育目标,选择人工四倍体桑树品种鲁诱1号为母本,二倍体桑树品种育2号为父本,通过杂交育种的方法,选育出三倍体桑树新品种鲁插1号。新品种的主要性状特点是:中生中熟,节间较密,叶片肥大,长势旺盛,全年产叶量比对照品种湖桑32号提高18.21%;叶质优良,万蚕收茧量比对照品种提高6.5%;有较强的抗寒耐旱性能;发根力强,适宜硬枝扦插。新品种已通过北方蚕业科研协作区桑树品种审定,在农村中试和扩大试验中均表现出突出的丰产性能,并可扦插育苗,适合在黄河流域蚕区栽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